时政新闻牵手民生新闻

2015-04-29 00:44王洁莹赵越
新闻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时政民生会议

王洁莹 赵越

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是资讯时代不可或缺的两大主体。虽然两者在侧重点、报道题材、选题范围上各有不同——一个重点关注国家大事、政策改革,一个聚焦大众生活、衣食冷暖,但是,随着媒体环境的多元化,时政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时政化的融合发展,让我们看到各类媒体呈现出的新闻不再像以前那么界线分明。比如央视《新闻联播》连续播出的“走基层”系列报道,又比如各地民生新闻栏目均加入了“两会”报道,策划队伍以民生视角对新政加以解读,时政与民生新闻已然有了交集。而媒体人也逐渐发现,这恰恰是两类新闻栏目调试视角与平台高度,提高节目可视性的最佳途径。

面对众多新兴媒体的出现,电视一枝独秀的地位岌岌可危,观众不必坐在电视机前,只要打开手机、电脑就可浏览各类资讯。那么,如何让观众重新坐回电视机前,是所有电视人都在思索的一个问题。本文就从笔者的亲身实践来梳理一下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的发展变革,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些许答案。

2004年通辽电视台《都市漫话》栏目开播,是本地首档民生新闻栏目,在内蒙古自治区也只有内蒙古电视台的《都市全接触》在时间上领先于该台。民生新闻在区内尚算新笋,但在区外,早在2002年前后,“说”新闻的报道形式就已大刀阔斧地进行着。电视界首屈一指、带有里程碑意义的便是《南京零距离》。其实自打《都市漫话》亮相,一直是摸索着前进,就像厨子做菜,不停地尝试哪类菜肴适合用餐者的胃口。于是,从开播之初的每周两期、每条新闻六七分钟的“家长里短”占据主屏,到后来的民生新闻上升至公共新闻,逐渐增加深度与厚度,到现在的“说故事”,通辽电视台一路走过的每一个节点,都与中国电视发展变革的路径一致。但万变不离其宗,民生新闻始终将话筒与镜头对准老百姓关心的事儿,变的只是报道形式而已。

然而,民生新闻也经历了关注度下滑的尴尬窘境。这时,每个从业者都在问“为什么过去深得人心的民生新闻如今却无人问津了呢?”为此,笔者曾翻阅大量资料,试图探究原因。思考之下,笔者以为不外乎是:题材狭窄、内容低俗、信息负面,更有甚者,为了收视率不惜播出虚假新闻,观众对新闻事件难辨真伪,路越走越窄。比如2014年8月12日,湖南一家新闻网站发布一则关于“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的报道,报道称:8月10日下午,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医院一名张姓产妇,在做剖腹产手术时,因术后大出血不幸死亡。家属认为“她是非正常死亡,医院存在很大责任,如果发现及时不至于死亡,也不至于隐瞒我们这么久。”报道中还有这样的描述:“(产妇)赤身裸体躺在手术台满口鲜血,眼睛里还含着泪水,可却再没有了呼吸,而本应该在抢救的医生和护士却全体失踪了。”这则新闻刊登后引起大量围观和舆论热议,为了提高点击率和收视率,全国各大网络媒体不经过核实就转载播出,经过媒体的大肆报道该事件轰动了全国。难道事实真的像报道中所说的那样吗?事后经过湘潭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鉴定组依法依程序鉴定,湘潭县妇幼保健院“8·10”产妇死亡事件调查结论为,产妇的死亡原因符合肺羊水栓塞所致的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事件不构成医疗事故,而报道中所提到的医生护士全体失踪也被证实并非如此。事实证明之前新闻网站发布的“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的新闻报道不实。为了提高点击率、收视率,新闻媒体不经调查就盲目地报道新闻,妄自猜测,报道中还不断出现很多不客观、不理性的言论,对事件向恶性方向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导致一直备受争议的医患矛盾再次被无限放大。很明显,这样的新闻报道是不负责任的,更是违背职业操守的。

再来看看时政新闻。除了央视《新闻联播》外,大多数观众对本地时政新闻关注甚少。一般情况下,时政新闻都是各级电视台的重中之重,但为什么观众并不看好呢?就让笔者举两个例子,看看时政新闻不被观众看好的症结究竟在哪儿。笔者在做时政新闻时期,发现时政新闻是有模子的,一般都是某日某地召开了某会,会议就某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听取了某人的报告,报告内容是什么,某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等等,只要把内容放进这模子里,新闻就成型了。虽说每天都有不同的时政新闻,但在观众看来却是大同小异,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观看的兴趣。前段时间,通辽市召开了全市民生工作调度会议,因为民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所以每个人都非常关注。看看记者是怎么报道这则新闻的:今天上午,我市召开了全市民生工作调度会议,副市长冯某参加会议并讲话。在全市民生工作调度会上,各市直有关部门对上半年民生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会议中指出,上半年我市30件民生实事工作进展顺利,大部分实事都做得很到位,能够按照计划推进,并可以取得预期效果。下半年各市直有关部门更要以“执政为民”的务实理念抓好30件民生实事……。会议强调,民生工作是关乎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安全稳定的头等大事,各部门要将民生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好群众利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高标准完成每一项工作,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獻。……全篇报道配发的都是会议画面,按照现在常规报道时政新闻的模式,这则新闻并没有任何问题。可民生工作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只寥寥几句就概括了全市民生工作,是不是太简略了呢?看过这篇报道,笔者对30件民生实事有些疑虑,另外,报道中并没有办理30件民生实事的工作画面,这又如何能说工作进展顺利呢?整篇报道没有真正说到民生工作究竟做了什么实事,尽说了些空话,最后还不忘“带高帽”。从以上所举例子可以看出,时政新闻节目太过呆板,给人的感觉是离百姓太远。如果这是问题的根源,那解决之道也就显而易见了,就是要拉近时政新闻与百姓的距离,那么如何拉近,便是将国家的政令方针与百姓息息相关之处呈现出来,选择贴近百姓的报道角度和报道方式。

民生新闻也是同理,一贯地拿日常琐事说事,久而久之,视觉疲劳不可避免。做民生新闻栏目也要讲究编排,同一期节目当中不能全是负面报道,否则就会有失偏颇。难道我们的社会真的这么令人沮丧吗?这自然不是电视新闻应该传递的能量。同样,琐事太多、太杂,不增加高度、广度和深度,新闻成了碎碎念,便失了公信力和影响力。重策划,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方式。举例说明。关于弃管楼如何管理的新闻,记者曾采访了居民、物业公司、房产局、相关专家,同时联系当前政策、当地改造项目、惠民工程如何申请操作等等。之所以一条新闻要采访多方声音,就是要多方位、具体地说明弃管楼的形成原因以及治理方法,这样就做到了有点有面、有事实有政策解读,让百姓看后对所报道内容有全面地了解。但如果没有详尽的前期策划,记者拿到选题就前去拍摄,必然有失当之处;如果不联系市政、城建等部门,也就等于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让观众难以看到前景和后续,这便是深度和广度的缺失。

民生与时政两类新闻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改变固有模式,充实内容,便能重获观众认可。比如同样是会议新闻,记者可以用小篇幅报道会议流程、内容,以大篇幅做本次会议的链接,囊括会议中的新政新举将如何惠及百姓衣食住行,以采访加解说的形式细致而直观地解读条条款款,就如同把文字变成图象,把一纸照片变成流动的视频,把黑白的影像变成彩色的呈现……更真实,更有血肉,百姓一看即懂,易于吸收,传播也就达到目的了。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只有携起手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发展,方可将观众重新拉回到电视机前。

(作者单位:通辽广播电视台)

编辑:赵萱瑞

猜你喜欢
时政民生会议
《八七会议》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