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宇
【内容提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面对这一挑战,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虽然已有数年的实践经验,但是也面临一些共同的发展瓶颈,本文拟就高校培养新媒体需要的新闻人才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新闻平台 传播学 新闻学 新闻实践
新媒体与新闻传播平台
在谈讨新闻人才培养之前,我们先对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出现后新闻传播平台的发展做一简略梳理。从web1.0时代的门户网站算①,新闻平台大约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传统媒体的自办网站,二是门户网站,三是微博、微信、移动新闻客户端等。在这三类平台中,第一类多为传统媒体的附设平台,将线下的内容放在新平台上,大多是简单的平移,方便用户查阅及作为数据库。由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这种平移的受众到达率反而不如原有平台。就收益看,如电视新闻,通过固定栏目、固定时间很容易培养用户黏性,广告的到达率也较高。对比其网站视频,播映同样的电视内容,虽然可以采用贴片、水纹、弹窗广告等方式,但是很多用户会利用广告时间去浏览其他窗口的内容。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用户逐渐形成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信息的习惯,因此,只用点击率来考量到达率,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而报纸、杂志这类平媒的内容在搬上互联网后,只依托其发布的广告更是毫无强制阅读的可能。
我们再看第二类新闻平台。门户网站在联网兴起之初,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新闻的主要来源。但门户网站在新闻本质上只是扮演了整合者的角色,将不同的传统媒体分散的消息整合到一起,本身并不生产原创内容,新浪的新闻历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特征。因此,门户网站需要的新闻人才以编辑居多。他们只要筛选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通过改动标题吸引读者点开某个链接,整理相关新闻专题,整合视频、音频、文字等形成多种媒体形式的报道,制作可视化图表等达到直观、形象的效果就可以了。门户网站还有一个优势是快,但这只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微博出现后,用户产生的内容,评论、点赞等均成为新闻的附加值,门户网站也适时加入社交功能,用跟帖的方式来吸引用户,比如网易的“无跟帖,不新闻”,这种形式以后被忠实地移植到移动新闻客户端,其吸引受众的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微博的兴起对门户网站冲击很大,因为微博将新闻的“快”又大大提速了。比如,当微博上发生热点事件,通常会有当事者或知情人提供最新信息,传统媒体很难派赴人员迅速赶往现场,甚至是本地媒体在某些突发事件发生时也很难做到第一手报道。门户网站的消息源大多来自传统媒体,在速度方面也难以和微博相比。此外,门户网站引以为豪的帖下评论已无优势。微博出现后,其评论的方式不再是门户网站一层层“楼”的累积或接龙,而是打破线性结构,任意一个账号点赞、转发(甚至无评论转发)都可以表明受众对某条新闻的态度。微博个人账号的各类参与行为最后会形成合力,推出热点新闻,使用者因此而得到社群满足感。因为门户网站的评论并不能使某条新闻进入大众视野,只要用户没有点开这个帖子的链接,再多的评论也只是小圈子行为,这对于特别强调用户注意力的互联网生存法则来说是个缺陷。
我们最后看第三类新闻平台。微博、微信及移动新闻客户端都与移动设备的出现有关。这三个平台上的新闻有什么特征呢?如前所述,微博的传播模式打破了议程设置或把关人的壁垒,热点由用户合力产生,但这一模式也有缺陷: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描绘某个事件的完整过程,以及解释事件的成因、走向,这就给了传统媒体很多机会。新浪微博兴起后不久,很多传统媒体就在微博上开设了自己的官方账号,其内容有三大组成部分:一是线下新内容的预告;二是吸引新受众,开展营销活动;三是热点事件出现时的表态。所以,微博出现后,对深度报道的需求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恰好给了传统新闻人才用武之地。至于微信,以目前公众号或服务号的运营情况看,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比如个人经营的新闻账号,如罗昌平的“平说”)的账号各有其受众。和微博不同,用户在微信上多阅读长篇文章。微博虽然也能登载长文,但是通过链接和长微博图片的形式,用户一般读了摘要后就不一定再打开。而长篇报道、成组报道、深度报道在微信上更为常见,从而弱化新闻的时效性。由于微信朋友圈的封闭特质,用户转发突发新闻的行为明显少于微博。再看另一个热门的移动新闻客户端,有些是门户网站的APP版,比如网易,仍坚持其海量内容的特征,也保留评论特色。還有一类客户端,如从传统媒体中产生的澎湃新闻客户端,不以新闻的量为卖点,而是将内容定位在政治、文化等严肃新闻的报道和解释上,同时也重视用户的设置。
分析上述三个主要的新闻平台,会发现除了速度、便捷、社交因素,内容依然是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社交增强了互动,满足了用户的表达欲望,也为新闻本身带来补充的内容。此外,也有一些技术性的因素,如门户网站进站页面的分类和排版、表达内容的方式、单条新闻的容量、更新的速度等都会影响新闻最终的传播效果。再有,新闻风格是严肃还是轻松?是吐槽还是“卖萌”?厘清了如此多元的平台,才可以谈一谈新闻人才的有针对性培养。
新闻学和传播学的明晰定位
目前,很多高校的新闻院系都是兼具传播学和新闻学,而且在传播学日益成为显学的过程中,新闻学似乎渐渐被冷落。笔者以为,新闻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本科,不同于研究生培养,新闻学不可偏废,并要立足于文科。这既是现有的基础决定的,也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决定的。
诚然,新媒体平台的技术因素不可忽略,新媒体人才培养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纯文科的教师和纯文科的学生来掌握原本属于理工科、经济领域或艺术设计领域的知识,并娴熟运用,比如编程、传媒经济、网页设计等课程。因为新媒体影响了很多学科,比如学习图书情报专业可以进行舆情分析,但由于该专业的招生面向理科生,编程、数据抓取较符合其原有的知识结构。而作为文科专业,就会在这样的知识结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清晰的自我定位和培养目标显得非常重要,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
当然,笔者并不是强调学科的进一步细分,过于狭窄的培养模式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比较理想的模式应是大一大二学生上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础课程,也包括一些其他通识课。比如,分析和定位受众及传播规律,是传播学所擅长的。因为分众传播已经成为新媒体运营不争的事实,从业者只有对自己的受众有清晰的认识,放上去的内容才有的放矢。到了大三,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分流上课。擅长写作的,应继续训练其采编写能力,对图片、视频等制作感兴趣的,应加强其对专用设备和软件的熟练使用。
就新媒体平台的新闻内容看,文字和图片还是最主要的,而且由于流量的限制和WIFI不能全方位覆盖的现实情况,移动客户端的音频、视频新闻受众有限。这种有限,在智能移动设备未能突破技术瓶颈前,比如手机耗电过快、程序安装一多动力不足等,以文字和图片形式出现的新闻还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着力在文字图片两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传统的新闻专业旨趣并无太大差别。当然,也要注意,新媒体的文字表达和图片风格,乃至编排风格和传统媒体有差别。比如微博这样的平台,要在140字内讲清楚并能吸引受众,这与传统的新闻写作有很大不同。新闻史上有因电报发明而产生的倒金字塔结构,那么140字的新闻表述也有其一定的技巧和规律,比如文字的力度和风格(如拟人化的卖萌体)。再如微博的新闻可以用链接外部网站和图片长微博的形式,远远超出了140字的容量。但和传统媒体比,其长文一般限制在3000字以内,这是移动设备所决定的心理阅读长度。而这种长新闻,在微信公众号出现后变成主流。因此,在文字和图片的混排上,新媒体平台一定要注意图片不能喧宾夺主,大量的图片容易打断长新闻阅读快感。所以,选择什么样的图片,编排的时候放置在文中的什么位置,都需要专业训练。与大而化之的空洞研究比起来,这类技巧的训练对学生而言更为实用,也贴近市场的真正需求。不过,这些技巧的总结有赖于教师和学生一起使用新媒体来加强体会,也需要教师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与传统采编写技巧进行对比总结。
我们还要强调的是,新闻专业学生对社会思考的能力仍然非常重要。新媒体出现后,虽然有海量的信息,但真正好的新闻作品还是会在网上辗转流传。尤其在经历了微博带来的信息狂躁后,对新闻深度的要求正在逐渐增加。无论是哪一个新媒体的新闻平台,选择稿件和组织稿件的人才必不可少。受众选择某一个新闻平台,究其根本,还是缘于发布的新闻符合自己的信息需求。新媒体平台的新闻特色,除了快和互动,就是对深度的要求。因此,要加强选择新闻和解释新闻的能力非常重要。这一能力的训练可以在新闻写作、新闻采访类课程中加以体现。
由于新媒体上知识产权问题不易得到解决,因此“复制”、“粘贴”和“免费”极大损害了原创者的利益,那么是否意味着新闻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再锻炼自己的思考、编辑和写作能力,只要会些技术性的操作就可以?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技术因素和内容质量并重,Kindle阅览器便是成功之例。因此,不管新媒体平台如何变化,新闻专业的基本技能仍然是将来的立身根本,要纠正学生认为互联网不需要原创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观念。
新媒体的出现带来非常普遍的跨界现象,但在跨界中,重要的是协作,而不是要求从业者样样精通。目前许多高校在有些新媒体人才培养方面涉猎面过宽,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力不从心,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有集中力量,发挥自己所长,才能在差异化竞争中胜出。
实践的重要性
新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习新媒体新闻同样也需要大量的实践环节。传统的由学生去媒体单位实习的路径仍然很有必要,因为那是真正的业界前线,这一条是很多高校新闻专业仍秉持的原则。不过,就新闻专业的人才需求看,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还是相对不足,新媒体的到来恰恰可以提供一些新的尝试。比如,网络提供了足够的新闻,如何选择你假拟的受众需要的新闻,包括如何组织。如果受众有深度要求,又如何解释新闻、评论新闻,训练学生尝试寻找专业的解释并用文字表达,采访和写作课完全可以在某一热点事件发生时,让学生展开这样的实践,尤其是文字表达的实践训练必须加强。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减少,学生的写作能力呈现普遍衰退现象,加上基础教育阶段大量时间花费在应试上,也造成学生对现实的关注和理解不够。
另外一个环节是毕业论文,大多数新闻专业的毕业论文仍是理论研究,学生花费大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撰写成的毕业论文在实际求职中用处不大。如果说,新媒体出现前的毕业生是拿着自己在传统媒体的实习作品去证明自己的实力,那么,在新媒体出现后,学生还可以采用另外一些形式。比如,擅长新闻摄影的,可以将自己的新闻摄影作品集中在新媒体平台上,无论是公共使用的平台还是自己的个人平台。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是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得到集中的实战训练,二是在平台上也可以真正检验自己的水准。笔者在今年的新媒体课程授课实践环节中,尝试让学生分组开设微信公众号,内容自定,但必须做满10期。同时,要求其观察一个微信公众号,分析其内容、风格和具体的服务措施。学生在自己运营与观察的过程中,很快就发现了微信公众号的一些特点和困难,比如,好的内容如何推广,点击率不一定意味着接受,更不意味着影响力,只有两周之后的内容点击者才基本可以确定是账号的忠诚粉丝。而经历了最初的熟人粉丝迅速增长后,微信公众号很快就进入停滞期。他们由此充分認识了推广微信二维码的重要性,发现扫图比查找账号要直观和便捷,也容易找到熟人圈以外的真正对内容有兴趣的用户。因为熟人并不一定对内容有真正的兴趣,这类账号的粉丝量意义并不大。所以,打破微信公众号的闭环就成为微信推广最重要的一点。
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这类校内展开的模拟实践和在校报、校刊、校电视台、校广播台的实习可以共同实行,这拓展了学生的实践面。因为新闻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最后的单位已大大超过了传统媒体的范围,而且即便进入传统媒体,也很有可能进入新媒体部门任职。其次,传统的校内实习,题材、对象相对单一,虽有一定的实训效果,但与进入社会后的新闻实践还是有较大的差异。
就近些年的就业实际看,本科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用人单位更在意的。高校的新闻专业应根据单位的用人要求,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比如近年的新媒体单位招人,会要求应聘者会使用数据分析、photoshop、ps、dream-weaver等软件的使用,文科学生还是可以胜任的,和office、WPS软件的使用比,接受并无太大的难度。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新媒体平台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新闻专业已经很难像过去那样通过教授写作、编辑等能力便可让学生应对整个职业生涯。因此,在整个大学生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敏感度和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变得十分重要。这其实也是对教师的新要求。教授新媒体课程的教师除了在理论高度上指导学生外,必须经常使用新媒体,与业界保持一定的联系。没有足够的好奇心和敏感度,就不能了解新媒体的动向,也难以发现不同的新媒体之间或显或隐的变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整,会比最初预想的时间要长,也要困难,但一定切忌完全否定原先的培养方式和规律,毕竟,新闻是文化生产,作为精神和思想的载体,具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完全是技术型的革故鼎新。在市场迅速变化的形势前,要先观察而后寻找调整良策。
注释:
①新媒体泛指一切数字的而非模拟的媒体形式,除了可以像“旧媒体”一样及时、广泛传递新闻信息外,它还兼具数字化、多媒体、实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
参考文献:
钟布.《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新闻研究》(M).洪浚浩主编《传播学新趋势(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1.第749页.
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