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掮客概念辨析

2015-04-29 00:44王晓斌
领导科学论坛 2015年3期

【摘 要】 “掮客”概念的原初义和引申义以及“政治”概念的丰富内涵决定了“政治掮客”概念的两种不同定义与多方面的活动内容。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政治掮客一是表现为代理人本身,二是表现为居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投机者。将政治掮客与权力掮客、政治经纪人、国家经纪人区分开来,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政治掮客” 的概念内涵。

【关键词】 政治掮客 权力掮客 政治经纪人 国家经纪人

【作者简介】 王晓斌,广东韩山师范学院讲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与宗教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 D6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3-0029-02

人们对政治掮客的行为见惯不怪,但对“政治掮客” (political broker)这一名词及其内涵知之不多,甚至闻所未闻。笔者尝试对此概念进行学理上的辨析。

一、掮客与政治

什么是“掮客”?什么是“政治”?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政治掮客”概念。

“掮客”原指帮人扛东西而赚取辛苦费的体力劳动者。从委托—代理理论看,“掮客”一词仅涉及扛东西的人(代理人)与东西的持有者(委托人)这简单的二元关系,没有“中间人”的概念。这是“掮客”最原初的意义,但常常为人们所忽略。现在,“掮客”被引申为那种撮合生意人成交生意而获取中间介绍费的投机者,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托儿”。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与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三人群体关系理论,此“掮客”概念开始涉及委托人、代理人与投机者(掮客)三角关系,比原初的二元关系要复杂得多。必须注意,“掮客”的原初义与引申义是我们理解“政治掮客”概念的两个重要角度与起点。另外,有人将 “掮客“与“中间人”“经纪人”相提并论,这其实是一个误导。无论在何种文化语境中,作为投机者(speculater)的“掮客”一词总是带着歧视与轻蔑。在英文中,“掮客”只有一个对应的词broker, 而“中间人”是middleman,经纪人的英文对应词有好几个:broker 、middleman、agent、man of business。由此可见,“掮客”不是“中间人”,也非“经纪人”,尽管与“经纪人”在英文表达上有交叉,但决不可相互替代,他们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辞海》对“经纪人”的定义是:“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以获取佣金的中间商人。”我国《经纪人管理办法》指出:“经纪人系指为促成他人商品交易,在委托方和合同他方订立合同时充当订约居间人,为委托方提供订立合同的信息、机会、条件,或者在隐名交易中代表委托方与合同方签定合同的经纪行为而获取佣金的依法设立的经纪组织和个人。”可见正儿八经的“经纪人”活动具有充分的合法性与公开性,否则就沦为“掮客”。也就是说,“经纪人”与“掮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经纪人”的英文表达中也有与“掮客”一样的词“broker”。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完善或者过于苛严,“掮客”现象在世界各国任何领域普遍存在。在我国,各类掮客有泛政治化倾向。

概括起来,“政治”至少有六种不同解释:一是以古希腊的柏拉图、近代康德、黑格尔与孔子为代表,把政治归结为伦理道德,即政治的最高目的是使人类社会达致最高的善;二是以纯粹法学家凯尔森为代表,认为政治就是立法与执法过程;三是以马基雅弗利与韩非子为代表,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与玩弄权术的活动;四是以孙中山与英国的政治学家麦肯齐为代表,将政治看成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五是以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为代表,将政治视作政策制定与执行、权威性分配社会价值的过程;六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代表,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实质是阶级关系,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活动是科学也是艺术。可见,“政治”一词内涵丰富,涉及道德、法律、权力权术、社会价值、阶级等多方面的内容。由此推知,“政治掮客”的内涵及其活动也是十分丰富的。

二、政治掮客

原初意义上的“掮客”概念提示:“政治掮客”就是那种委托—代理二元关系中的代理人,他们受抽象的人民或者国家即委托人的授权,为着自身的利益从事国家与社会的公共管理事业。这种政治掮客除了超出委托人的授权范围进行权力的出租出售从而获取经济利益外,还善于编织稳固长久的权力关系网络以获取更多的权力与更高的社会声望。为了谋取私利又立于政治不败之地,此类政治掮客不像政治家那样,有自己明确的政治见解和坚定的政治行动。春秋时期邓析子的思想即为此类政治掮客的为官之道:“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放眼古今中外,多少腐败分子——政治掮客兼人民的代理人,都在艺术般地遵循此道,从而造成整个国家官僚系统人浮于事,有事则无人担责,人心不古,道德日衰。古人亦有哀叹:“今世之人欲治其国,而莫之诛邓析之类,故欲治欲乱”。

引申义上的“掮客”概念将“政治掮客”引入了三角关系:即委托人、政治掮客与代理人,这比原初义上的“政治掮客”概念来得复杂。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这里的委托人并非指泛化的人民,而是指不具信息优势的具体个人或社会组织,而代理人则是具有信息优势并有自由裁量权的政治权力拥有者。齐美尔认为,三人群体则有独立的结构和超越于个体并对个体具有支配、强制与约束的力量与利益目标。当三人群体内部发生纠纷时,容易出现第三者或者是调停人、仲裁者角色。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引申义上的“政治掮客”,在二者之间成功地扮演起了第三者的角色,成为二者信息沟通与利益交换的桥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腐败现象,很多情况下都是此类政治掮客的“杰作”。

以上分析说明,“掮客”与“委托人”的两种不同理解,决定了“政治掮客”概念有两种不同的涵义:一是指身处委托—代理关系之中、直接出租出售政治权力以获取私利的政治权力拥有者即代理人;二是指居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以介绍政治权力的出租出售为手段而赚取财富、权力、声望等利益的政治投机者。这是人们常说常见的政治掮客。

三、相关概念辨析

必须指出,政治掮客(political broker)与权力掮客(power broker)、政治经纪人(political agent)、国家经纪人(state agent)的概念非常相似,但实质不同。权力掮客是指靠固有的关系网,在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牵线搭桥、介绍贿赂并从中渔利的人。政治掮客与权力掮客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利益目标就是通过权钱交易获得财富,而前者的目标是多方面的:在追求财富的同时,还处心积虑地保持与建构权力关系网络并追求社会声望的提升。

相较于“政治掮客”的贬义色彩,“政治经纪人”不仅为中性,而且具有公开性与合法性。在财力上支持美国总统选举的大公司大财团老板以及为总统候选人成功竞选出谋划策的职业政治家,是典型的政治经纪人。美国军人总统艾森豪威尔正是在一帮老谋深算的政治经纪人的帮助与支持下获得总统选举的胜利并成功实现连选连任的。在政权体系的末端,政治经纪人往往表现为在国家或基层政府与整体性社区之间起联结作用的人,如中国晚晴时期的士绅、1910年前墨西哥的大庄园主,非洲殖民时期的部族首领、以及当前南非“官僚化的垦荒者”等等。

“国家经纪人”不限于经营国家与地方社会的政治关系,还可能代表国家在经济上进行经营管理甚至成立垄断性经营机构,是实实在在的国家利益代理人,因而具有权威性、合法性甚至是垄断排他性。如清朝的两淮盐商、广州十三行以及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的士绅阶层,扮演的都是国家代理人即经纪人的角色。当然国家经纪人可能像政权体系末端的政治经纪人那样,沟通国家与地方社会,对社区有一定地保护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政治经纪人与国家经纪人在进行所谓合法代理工作的同时,为求一己私利,难免也从事一些非法隐秘的交易工作,从而极易沦为第一类政治掮客。

参考文献:

[1] 王晓斌.农村村民自治中政治掮客的出现及其影响[J].人民论坛,2013,(35).

[2] 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陈通.宏微观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5] 李松.中国社会诚信危机调查[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赵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