沵力
表达:个人化视角
那时,当空有烈烈艳阳。那时,你行走于众人阵列,追日,向着不知名的远方。时间过境,只留下四面八方风的呼号,飒飒不绝于耳畔。踏风而行,踏风而行,直行至山深夜永,万籁都浑然一梦。霎时俱寂中,你忽然捕获了心的密语……
生命流转到一定阶段,人汲汲于外的追求将会转化为向内行走的探询。因着生命的实现,最终要靠心灵的觉悟。在对古典精神和生活趣味的亲近中,“70后”“80后”画家生活在别处,于感性审美的天地展开了对内心深意的玩味。他们拒绝大而无当、千篇一律的公共主题和创作理念,而是更多地皈依心灵,建立起微观的、个人化的叙事模式。“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们这一代对现实的体察方式和对‘人作为绘画主题的初步认识……他们切入现实与生活的视角有时候是非常生动和别致的。”(范迪安语)
最强烈、最真实的生命体验,是“70后”“80后”艺术创造不曾枯竭的原初动力。黑夜与白昼、刹那与永恒、喧嚣与孤寂、新生与毁灭……当心灵的深井被层层剖掘,那些暗涌的、纠缠的、幽微的、丰盈的泉水便会汩汩流溢,浸润岁月的干涸,织成情思的经纬。于是,抛却了刻意的深沉与繁复,放弃了对意义强迫式的追究,“70后”“80后”画家真正跳脱笔墨形式,以个人理想和生存状态来面对艺术创造,并以寓言般色彩展现了他们所关怀的世界。
这样的创作犹如一方明镜,在其中他们照见万物,亦照见了自己。“理解一个人的精神生活,诗化的自我想象与虚构往往比写实更真实。”(周宁《人间草木》)。拾起“70后”“80后”散落一地的笔墨片段,我们重筑了他们心灵的城堡。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是城堡的基石。其中每一片砖瓦,皆有着斑斓各异色彩。细密蜿蜒的沟壑,承载着、吸纳着不同的文化基因,凝成墙壁丰富可辨的质感。而呼吸,藤蔓般攀援,弥漫整个空间,散发着消费主义、享乐主义造影下狂欢的舞姿,亦涌动着面对瞬息万变物化世界的孤独与彷徨。“70后”“80后”的童年,连同它居住的房子、它嬉戏的乡土、它造梦的摇篮,一起葬给了时光。可是它从未消逝。它留在用诗句谱成的生命里,与对现实的体认、对未来的憧憬一起,揉碎进了笔墨纵意的世界。追忆、冥想、苦思,甚至神经质、白日梦,是这个世界中不再闪躲的角色。以自我表达为核心,“70后”“80后”绘画开始对内心之象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呈现,并在艺术观念、图像方式、美学风格、视觉趣味上形成了不同以往的特色,呈现出一派“有我之境”。
借“我”之双眼,发现一草一木、一晖一阴中的盎然诗意,“70后”“80后”画境因对个人内心的护持、对生活意趣的尊重而显得格外清新动人。浓郁的春,因暖风,因新绿,因潺潺流动的溪水,因庭中怒放的花枝;萧瑟之秋,是朗月,是轻霜,是纷纷飘散的木叶,是檐下渐远的燕声。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段生命都生动在场,跳荡着绽开层层浪花,融汇成它激荡人心的隽永。规避了乌托邦式的宏大叙事和英雄情结,“70后”“80后”画家将视线投向对日常生存处境和经验的把握。他们以平民化的视角,描绘身边的人、眼中的物,从原点出发,唤起人们对平淡真实的回忆与喜悦。即便是历史,在他们笔下也化为一个个活泼的细节。在他们看来,生活无处不渗透着历史的因子,生活本身便是对历史最忠实的呈现。“诚实面对自己生命过程中的一切好坏经验及所吸收的各个领域的所有知能,尽力宏观地了解自身的文化、作品在历史上的定位,当可自然展现时代感并建立自身的独特语汇。”(“80后”画家简志刚语)向内行走,回归真性,使观者在“70后”“80后”作品中找到自己。或欢愉,或悲伤,总是一个脱离了夸耀与浮华、不刻意修饰掩盖的美好世界。它,直面复杂人生,贴近丰饶心灵,化生活于意境,以人生为笔墨,鲜活而灵动,持久而恒长。
真正的艺术,是献给少数人艰难而神圣的事业,是淬炼人性的烈火,是心灵优异的回音。它疏离毫无生气的空洞呐喊,拒绝自慰式的精神空虚,更决非玩弄技巧空无一物的呻吟。在自觉于绘画本体、保持个体叙述自由的同时,如何完成笔墨对当代题材的处理、对时代气息的展露,将成为“70后”“80后”绘画孜孜以求的课题。笔墨个人化,非关私密,却关乎探及灵魂的深度。以微观视角看取生活,“70后”“80后”画家并未沦陷于日常经验的漩涡,在对某个事件、某个人物的具体陈述中喃喃自语。他们所执著的,乃是生命状态的生动呈现。如寓言般的表达方式虽时显迂回隐晦,但观者沉潜于他们的作品,便自会发觉那其中所蕴藏的最深沉的省思、最切肤的苦乐和最真实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