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羊城菊展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2015-04-29 00:44:03杨琳
广东园林 2015年3期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广州

摘要:羊城菊展具有多年历史,它在设计上的传承主要包括了中国文化元素的设计应用及菊花的传统技艺应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传承的基础上应结合新科技,汲取更多的时代和多元文化元素,才能丰富羊城菊展的设计主题和内容,推动羊城菊展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菊展设计;传承与创新;广州;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3-0000-00

收稿日期:2015-05-28

修回日期:2015-06-03

Abstract: Guangzhou chrysanthemum show has a long history, the inheritance of it in design mainly includes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elements and traditional skill. However, the world develops fast, we have to learn and combine more about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great inheritance. Only in this way, we can enrich the theme and content of Guangzhou chrysanthemum show an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it.

Key words: Chrysanthemum Show Desig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Guangzhou;

1羊城菊展的发展历史

1.1 菊展的历史由来

菊花Chrysanthemum乃“花中四君子”之一,长久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自古就有在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东晋陶渊明写过关于菊花脍炙人口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南宋开始,民间开始举办菊花会。而在明朝时期的岭南大地,艺菊风气已达鼎盛,菊会成为了当时民间的一大文化艺术盛事。每年菊会之时,文人雅客便邀约成行,或聚三五知己,酌酒赏菊,对菊吟咏。

1.2羊城菊展的前世今生

羊城菊展以弘扬岭南悠久而深厚的文化传统、传承菊花栽培技艺为宗旨,多年来一直深受市民喜爱。广州文化公园于1953年首次举办菊展,是与广州市建设局联合主办的[1]。首届菊展展出的菊花品种达100种,盆栽菊150个,展期为1个月。我市第一届菊展的成功举办,引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自1956年起,广州文化公园便开始自办展会。

上世纪80年代是菊展活动最鼎盛的时期。每年11月中旬恰逢一年一度秋风劲的季节里,羊城菊展都会如期绽放。文化公园、烈士陵园、越秀公园以及4个老城区,都会举行大型菊展。然而时至今日,由于各种原因,广州地区只剩下文化公园仍坚持着举办大型菊花展览。

2羊城菊展传统设计艺术传承

2.1传统中国文化元素在菊展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景观创作离不开历史和传统,只有尊重地方文化,尊重人们的记忆,创作才有可能被认可[2]。中国文化元素的范畴相当广泛,包括传统建筑、著名自然景观、民族手工艺术、历史故事、文学小说和民间传说等。而在菊展中,我们也能经常亲身感受到这些元素的神韵。

在2005年的羊城菊会中,有以唐朝著名诗人元稹命名的景组“元稹赏菊”。《菊花》是元稹笔下广为流传的七言绝句:“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而景组的设计正是以诗入景,构造了诗中所呈现的意象:以茅屋造型为背景,屋外的篱笆环绕着遍地的菊丛,还有几组树菊点缀其间,还原了一幅恬淡祥和的田园人家景象。

在2014年以“羊城菊韵中华情”为主题的羊城菊展中,笔者设计的景组“菊满西关”(图1),以传统广州西关建筑的代表“镬耳墙”为设计元素,运用中国传统园林的框景景观设计手法,配合扎菊的传统工艺,以盆景菊、树菊等为点缀,营造出菊满西关的建筑文化氛围。

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等各类图像符号也被广泛应用在菊展中。只要按一定的语法,将这些符号组织在一起,便可以通过符号的替换,构成一个又一个富有诗意的园林意象空间[3]。在2013年的羊城菊会,景组“黄花绣”(图2)以图案化符号的木棉花、荷花、菊花等造型设计,展示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的艺术韵味,营造出浓浓的中国风。

2.2菊花的传统技艺在菊展设计中的应用

2.2.1大立菊

大立菊的扎作是用竹片作支架,逐朵扎缚,整株的花朵数量可达数百乃至数千以上,形状可裱扎成半圆球形、蘑菇形等立体造型菊。2012年以“金秋童乐”为主题的第53届羊城菊会,其中规模最大的大立菊景组,主体是一株68圈的大立菊,直径超过8 m,高5 m,由13 800多朵菊花扎成的,是历届羊城菊会中花朵最多、形体最大的一株。

2.2.2悬崖菊

悬崖菊是仿效悬崖峭壁间植物自然悬垂的姿态,对小花菊种的一种整枝形式。扎作一般选用单瓣、花朵繁密、分枝多且枝条细软的菊种,整枝成垂悬状。栽培中,通过适时进行摘心,并用竹架诱引主干向前生长。培育良好的悬崖菊前窄后宽,主干居中,花枝倒垂、分布均匀,并且花朵丰满,花期一致。

悬崖菊一般作为辅景在景组中出现。如2014年羊城菊展的“知足常乐”景组(图3)中,以竹门、竹篱笆等竹构件表达虚心劲节,与菊花的“清如秋菊何妨瘦”相映衬,倡导“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所表达的“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弘扬像竹子一样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生活作风,像菊花一样不畏风寒、廉洁自律的高风亮节传统美德。悬崖菊在景组中的出现,使画面更为古色古香,意境隽永。

2.2.3树菊

树菊,身是菊,形似树,一般采用小花菊种扎作而成,在花期到来之时呈现遍树花朵、花团锦簇的美景。树菊一般用作辅景,在菊展中有相当广泛的应用:或为对称摆置,或为点缀其间,都增加了画面的端庄和齐整之感。

2.2.4艺植造型菊

艺植造型菊是先用铁丝扎好要仿造物件的轮廓,在培育过程中,不断进行摘心和剪除侧枝,使其生长成设计所预期的造型,具有高趣味性、技术性。传统吉祥寓意的龙、凤、狮子、孔雀、葫芦、花瓶、鼎等造型均是菊展中常见的艺植造型菊,都极尽中国传统文化和扎菊技艺。

3.羊城菊展创新的思路与实践

3.1借助科技的手段

3.1.1利用声光电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被应用到了菊展中,起到了更好的表现效果。2013年的羊城菊展首次全面将声光电的动感技术带到景组“花鸟虫鱼”中(图4),此项创新在园艺界引起了轰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看。漫步菊展中,扎菊毛毛虫晃动着头,扎菊蚂蚁眨眨眼、微微抖动触角……构建了一幅草丛中众多昆虫匍匐振动、栖息休养的惟妙场景,使人分不清是优雅静谧的菊花在舞动,还是活动的昆虫美似菊。在2014年的羊城菊展中,景组“国宝迎宾”(图5)高达5 m,由菊花扎成一大一小两只神态憨厚可掬的熊猫,并嵌入机械装置,使它们做出招手、拍掌等简单动作,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景组。2014年景组“菊韵琴音”也让不少游客印象深刻,景组中的大鼓、古琴、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皆是用菊花扎作,其中还安装了音响设备,赏花同时又可赏乐,因此取名“琴音”。

不管是弦乐悠扬的扎菊琵琶,还是与动感花灯相辉映的菊花景组,抑或是会眨眼摆动触手的扎菊蝴蝶,都极大地丰富了菊展的内容,深受游客青睐。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新科技被应用到菊展设计中。

3.1.2利用新科技控制花期

菊展中常因菊花的技艺、品种、种植时间、日照环境等造成花期不统一,影响整体设计效果。通过人为改变菊花生长环境条件并采用新研发的各种生长调节剂,改变菊花内部激素的成分和浓度,从而影响菊花的生长发育,达到“花随我愿”的设计效果。

3.2引入新的设计元素

3.2.1 与多元文化相结合

“人类学之父”——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综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所掌握的其他能力和形成的习惯”[4]。群众的喜闻乐见是文化艺术不断发展的不竭源泉。羊城菊展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就要汲取多元文化的养分来推广和壮大自身。不管是美国好莱坞塑造的英雄人物,还是迪士尼电影、日本动漫里的卡通形象等,都可以成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取材对象。例如迪士尼动画《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因呆萌的外表和善良的内在深得观众尤其是小朋友们的欢迎。设计此类景组,立意符合向善崇德的中华文化,且在表达效果上能抓住游客的眼球,特别是能捕获年轻一代的欢心。而培养年轻一代的菊展爱好者,正是传承和发展菊展的关键环节。

2006年的羊城菊会中,景组“小鸟赏菊”设计多只愤怒的“小鸟”站在菊花扎作而成的心形、树形、船形等构架上,准备撞向“绿色小猪”,取材新颖,十分有趣。

3.2.2与时俱进的设计主题

在菊展的设计中,不仅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要融入新的时代元素。而新的时代元素不胜枚举,涵盖的范畴也相当广泛。比方“中国梦”的主题是一个比较抽象却又深入人心的概念,如何把这个抽象的元素以实体的景组设计来呈现,就考验设计者是否独具匠心。又如对于当前的社会事件和热点问题,设计的主题可以基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或赞扬,或针砭,这些都会引起游客的认可和热烈反响。笔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案设计中(图6),结合广州特色的木棉花、吉祥中国结纹样和飘舞的丝带进行造型,以便更生动活泼、更具图案化地宣传价值观。

3.3探索创新的表达形式

笔者以为探索菊展新的表达形式,可以尝试将菊展与其他艺术种类的表现形式相结合,使具有更丰富的文化精髓、更生动的表达主题意境。例如融入扎菊景组的国画作品,以水墨画为大背景结合各种菊花造型;又或者与歌剧舞蹈、乐器演奏相融合,利用各种声、光、电,把园林的盛事办成文化的盛宴等,这些都可以是羊城菊展创新发展思考和探索的新方向。

4结语

羊城菊展的传承和创新,浓厚的群众基础是艺术活动的根基,因而应首先迎合广州市民的审美喜好。广州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是多元文化碰撞和融合的前沿。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汲取更多的时代和多元文化元素,才能在传承的基础上,丰富羊城菊展的设计主题和内容,推动羊城菊展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尔.广州文化公园[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76.

[2]袁晓宏,程道君,刘桂林. 邯郸市绿地景观的文脉解读与传承[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5):197-200.

[3]肖和忠,张玉兰.浅谈我国古典园林中意境与诗歌绘画的关系[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9(1):91.

[4]冯秀珍.中华传统文化纲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杨琳/1980/女/潮州人/工艺美术设计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工艺美术

猜你喜欢
传承与创新广州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房地产导刊(2020年7期)2020-08-24 08:14:22
多彩广州
小读者(2020年4期)2020-06-16 03:34:08
广州路壹号院
现代装饰(2019年7期)2019-07-25 07:42:14
我与广州这些年
中国三峡(2017年2期)2017-06-09 08:15:26
赣州市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现状和对策
青年时代(2016年30期)2017-01-20 00:33:22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东方教育(2016年8期)2017-01-17 19:54:43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今传媒(2016年12期)2017-01-09 18:59:03
湘西土家织锦元素在现代服饰中运用与创新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