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砚作田

2015-04-29 00:44陈燮君
上海工艺美术 2015年3期
关键词:上海博物馆样式纹样

陈燮君

Inkslab Essences of Shanghai Museum

Ancient inkslabs of various dynasties, which are collected by Shanghai Museum, feature a wide category. Shanghai Museum is especially characterized by literati inscription inksla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recording inkslabs and inkslabs made by modern master Chen Duanyou. This exhibition showcases these superb masterpieces and presents development context of inkslab history.

2015年7月17日—10月7日,建馆以来首次以砚为主题的展览 “惟砚作田——上海博物馆藏砚精粹展”在上海博物馆四楼第三展厅举行。

砚亦称研,是研墨的工具。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房器用,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传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砚的起源甚早,其前身为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具,而迄今所知最古的成型石砚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早期砚注重功能性,至唐宋时期,文人开始关注砚的造型与用材,端、歙名石为世所重。明清是砚史的高峰,不惟形制多样,选材亦应有尽有,蔚为大观。

上海博物馆所藏各朝古砚,品类丰富,尤以明清文人题铭砚、著录砚与近世巨匠陈端友制砚为馆藏特色。本次展览通过这些精品佳作的展示,为观众呈现了砚史的发展脉络。

实用与气度

战国秦汉至两宋的砚以实用为主,是从初创到逐渐发展的阶段,砚形或古拙雄健,或气势飞扬,或端庄雅致。汉代国力强盛,社会稳定,其工艺具有深沉雄大的风格。汉砚中的圆饼形砚与板砚属于砚的初级形态,器形简朴,以实用为目的。东汉的有盖三足砚则充分展示了汉砚的浑厚与恢宏。六朝时期,由于陶瓷业的发展,陶瓷取代石料成为最主要的砚材。隋唐时期,经济发达,文化多元,端、歙、澄泥等名砚开始为世人所好。圆砚与箕形砚是主要的两种砚形。前期以圆砚为多,中唐以后箕形砚开始占主导地位。砚形饱满大方,华丽张扬。两宋时期,砚的商品化趋势明显,砚形开始增多,但以抄手形为基本样式。

粗犷与厚朴

中国砚史发展至宋代,虽然某些砚上出现了装饰纹样和刻铭,但整体来说,元明以前的砚还是以简明为主要风格。元明时期,砚形变化多样,已不复固定的样式。风格浑厚朴实,端庄凝练。元明砚的造型有承袭早期的箕形、抄手形、长方形、圆形等,也有各种富有个性的样式;纹样题材已十分广泛,山水、人物、花鸟、鱼虫、走兽等多有表现。题铭砚在元明有较多出现,大多镌刻于砚底或砚侧,铭刻较之前代有增长的趋势,铭文内容也有增加。石砚的雕刻技艺也颇有特点:一般以浅浮雕凸现纹样,辅以阴刻,有的适当穿插深刀技法。琢制的图案具有生动雅致、简练流畅而富于变化的特征。

良材与精工

清砚在砚材、造型、纹饰、技法、题铭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达到砚史上的高峰。端、歙、松花、澄泥、红丝、洮河、艧村等等名砚各擅胜场;漆砂、砖瓦、紫砂、玉石也为砚用。纹样题材更加广博,造型有各种仿植物、仿动物、仿古、几何形、随形等。雕琢技法以阴、阳线刻与浅浮雕为主,参以局部镂空雕,展现出生动、精致的风格。此外,文人题铭砚在清代发展到极致,文人雅士参与制砚、刻铭已成为一种风尚。题铭的书体以行、隶、篆、楷、草为主,旁及金文、石鼓文等。内容涉及砚的制作者或拥有者、砚的来源、砚的开采、对材质与形制的描写和赞颂,表达了文人的思想和情怀。

青灯黄卷,惟砚作田,古代文人终生与砚相伴,砚田耕耘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惟一途径。赏玩这些古砚,如晤古贤,如对先哲,在理解独特的传统书写文化之同时,我们仿佛可以触及历史人物的幽怀雅抱,由此感受中华文明最为深邃的内在世界。

猜你喜欢
上海博物馆样式纹样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上海博物馆藏沪籍前贤文籍经眼录
高斋隽友
——胡可敏捐赠文房供石展将于 4 月 29 日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 !
博物馆IP授权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海博物馆为例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袁飞纹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