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倩茜 王若焱 陈永安 全璐璐 王传吉 龙建华 雷霆 苏五雷
摘要:将植物源药剂作为增效剂,与噻菌铜等化学制剂联合施用,考察该方法对烤烟大田青枯病的发生情况、烟叶产质量的综合影响。其防治方法为:将植物源药剂600 kg/hm2、奇农素600 g/hm2和噻茵铜3种药剂混配,于青枯病高发期前进行3—4次灌根。结果表明,将植物源药剂与噻菌铜联合施用,单一防治防治青枯病时,相对防效为83.1%,产量比对照增加12.72%,产值增加16.93%。
关键词:植物源药剂;噻菌铜;青枯病
中图分类号:S432.2+6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846
0 引言
烟草青枯病在南方烟区,尤其是连作障碍严重发牛地区常年发生,不仅降低烤烟种植效益,且极大影响烤烟产质量,降低了烟草品质。当前,青枯病防治研究上尚未有有效的化学防治手段,但在利用拮抗菌、内牛菌、诱导剂、植物源活性物质上取得了一些进展。
在生物防治上,拮抗牛物菌研究丰要集中在芽孢杆菌、假单胞菌、链霉菌等。与牛防细菌相比,目前用于防治植物青枯病的牛防真菌的报道较少。为提高牛防菌在土壤中定殖能力,吕建林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O01和倾4孢芽孢杆菌Bacilluslaterosporus 2-Q-9等3种菌种混合接种,发现特定牛防菌混合接种可增强牛防菌定殖能力,对烟草青枯病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李红丽以硫酸庆大霉素为诱变剂,筛选出抑制烟草青枯病效果较好的拮抗菌T5,并制作成拮抗菌堆肥,第2年施用后,青枯病的发病率较对照降低了50.65%,病情指数降低了71.09%。周岗泉用拮抗内牛细菌菌液淋烟苗根部,在移栽30天后部分处理显示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前期防病效果高达95%以上。在化学诱导剂上,目前已经报道的化学诱导剂有壳聚糖、水杨酸、2,6-二氯异烟酸、苯并噻二唑(BTH)、茉莉酸等。已有报道,壳聚糖对水稻抗纹枯病抗性、壳聚糖对番茄灰霉病抗性、水杨酸对稻瘟病菌抗性、水杨酸对小白菜霜霉病的抗性、茉莉酸甲酯对小麦白粉病抗性、苯并噻二唑(BTH)和INA对小麦条锈病抗性、苯并噻二唑(BTH)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抗性有较好诱导作用。王涛对已经商品化的BTH诱导烟草抗青枯病活性与抗病机理作了阐述。
在利用植物次牛代谢产物,尤其是药用植物活性物质上,目前已经逐渐成为新兴研究热点。丰要有直接抑菌以及诱导植物抗性产生协同增效作用等2种运用途径。
研究结果显示,全世界抑菌杀菌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大部分集中在菊科(Compositae)、豆科(Leguminosae)、 百 合 科 (Liliaceae)、 姜 科(Zingiberaceae)、唇形科(Labiatae)、芸香科(Rutaceae)、桃金娘科(Myrtaceae)、禾本科(Poaceae)和樟科(Lauraceae)等植物中。直接利用抑菌植物的方式需要抑菌植物活性成分具有广谱、高效、高含量、高稳定性、低毒、牛态安全及易提取等优点,否则缺乏开发应用价值。骆焱平发现有36种植物提取物对水稻稻瘟病菌、香蕉枯萎病病菌丝牛长抑制率在60%。李玉平研究结果表明大花金挖耳等16种植物样品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抑制浸染率)达到60%以上,大花金挖耳等5种南药植物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胡飞发现柑桔园中引种杂草胜红蓟,豆科作物中种植伴牛植物天芥菜,均可明显减轻田间作物病害的发牛。
近年来植物源诱导剂对植株抗病能力的效果及其机理的研究成为研究热点。乃小英发现,侧柏叶提取液和中草药可诱导植物对甜瓜白粉病、霜霉病抗性。赵杰等研究发现,多种植物提取液可诱导植物对甜瓜霜霉病的抗性。植物活性物质作为诱导剂与化学药剂混合使用。王玉全发现,3种植物源诱导剂均能有效降低黄瓜染病植株叶片中MDA含量,其中ZY和BTH的混合施用能显著提高黄瓜植株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吴传万等的研究表明,施用植物源药肥,可显著提高温室黄瓜株高等农艺性状,改善土壤酶活,促进作物牛长,改善品质和提高产量。史桂芳利用植物源实物及提取物与有机无机营养成分合理组配研制成的植物源药肥,研制具有营养、植保双重功效的环境友好型肥料——植物源药肥。毕均等就植物源药肥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对花牛作用效果等作了相关报道。
此外,郑世燕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烟株正常生长营养的基础上增施Ca、B、Mg、M0 4种矿质元素可增强烟草对青枯病的防御能力并提高其抗青枯病的特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推迟、延缓青枯病发病。
在利用药用植物活性物质作为植物抗性诱导剂,以增强化学药剂防效上,王若焱用植物源药剂、奇农素(螯合态化学增效剂)与噻菌铜进行了烟草青枯病防治田问试验。并采用同样联合施用的方法,以青蒿、艾草组配成复合植物源药剂,将复合植物源药剂作为免疫增效剂,与氟吗啉·三乙膦铝组成复合联合保健药剂,形成烟草黑胫病多元防治技术。笔者所在地区为烟草黑胫病,尤其是青枯病高发地区,且2种病害混合发牛,严重降低了烤烟产量,影响了优质烟叶品质的形成。2013年,笔者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平塘县进行了1年2点的青枯病单一防治试验及青枯病、黑胫病混合防治试验。考察将青枯病作为单一靶标防治,不进行黑胫病防治,对青枯病防效和产质量的综合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田间试验于2013年在黔南州平塘县白龙乡兔场村及翁安县珠藏镇进行。
1.2 试验材料
平塘县试验品种采用‘云烟97,瓮安县品种为‘贵烟2号。参试药剂为纯植物源药剂、奇农素、噻菌铜、农用链霉素。
1.3 试验方法
共设6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处理1(PP+CH)为纯植物源药剂、纯植物源药剂加奇农素及噻菌铜,处理2(PP only)为纯植物源药剂,处理3(CHonly)为单一化学药剂噻菌铜,处理4(CH combined)为奇农素加噻菌铜,处理5(Local treatment)为当地常规药剂农用链霉素,处理6(CK water)为清水对照。小区株数30株,第1次施药在移栽时进行,第2次施药在移栽20天进行,第3次施药在第2次施药后5—7天进行,其余2次施药视发病情况,每次间隔7天进行。
于2013年8月中旬进行青枯病发病情况调查。调查时每个处理每个重复调查5株,分别观测烟株发病程度及发病率。病情分级标准,以整株为单位:按照GB/T 23222-2008进行计算。
0级一全株无病。l级一茎部偶有褪绿斑,或病侧1/2以下叶片凋萎。3级一茎部有黑色条斑,但不超过茎高1/2,或病侧1/2—2/3叶片凋萎。5级一茎部黑色条斑超过茎高1/2,但未达到茎顶部,或病侧2/3叶片凋萎。7级一茎部黑色条斑到达茎顶部,或病株叶片全部凋萎。9级一病株基本枯死。
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X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该病级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值)]Xl00
将所得病害发牛情况、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结果采用SPSS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发生情况
如表l,在瓮安试验中,除当地药剂防治处理和对照的发病程度较重、病指较高(24.44和35)外,其余处理的病情均较轻,病指小于10,防效77.77%—90.49%。其中以PP+CH最高。平塘试验中,当地常规药剂处理和对照的病指水平接近(18左右),均高于其余4种药剂处理(低于10),差异极显著;而且PP+CH处理的病指最低(4.72),防效最高(75.72%)。平均来看,使用防治青枯病的噻菌铜杀菌剂,再加入植物增效剂的PP+CH处理,其青枯病病指最低,为4.025,防效为83.105%,病指比对照低85%; PP only居第2位,病指为6.525,防效为71.83%,病指比对照降低76%。相对防效综合排名为:PP+ CH(83.105%) >PP only(7 1.83%)>CH only (69.53%》CH combined(65.3%)>Local treatment(20.795%)。该数据仅限于调查之日的病害发牛情况。
2.2 农艺性状
如表2可见,有PP参与的处理具有普遍的促牛作用。瓮安点的株高、茎围、叶片数以PP only( 88.8 cm、10.53 cm、22片)、PP+CH(86.67 cm、10.43 cm,22片)较高,Local treatment (63.93 cm、8.33 cm、17.2片)和CKwater(63.13 cm、8.55 cm、17片)较低。平塘试验中,PP+CH的各项指标位列第1,CH combined的各项指标位列第2,与当地常规药剂处理和对照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P处理各项指标位居第3,与当地常规药剂处理和对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而CH only各项指标位居第4(在目标药剂处理中居末位),仅茎围与当地常规药剂处理有显著差异。根据农艺性状对产质量的影响程度,设株高权重值为0.1,茎围为0.1,叶片数为0.3,最大叶长为0.3,最大叶宽为0.3,以2地农艺性状平均值计算农艺性状综合排名。农艺性状综合排名得分由高到低为:PP+CH(42.83》PP only(41.65)>CH only(40.64》CH combined(38.71》Localtreatment(3 7.1)> CK water(36.63).
2.3 经济性状
瓮安县结果如表3。烟叶产量PP+CH处理最佳,为1263.79 kg/hm2,比对照增加12.58%;CH combined次之,增加9.23%; CH only仅略高于对照,当地药剂处理甚至不如对照。烟叶产值仍以PP+CH的最高,为25698.04元/hm2,比对照增加16.93%,CH combined次之,增加8.56%;均价总体比对照增幅不大,其中PP+CH增加3.83%,CH only增加2.04%。
平塘县结果如表4。烟叶产量PP+CH最好,为1328.10 kg/hm2,产值为25946.88元/hm2。 CHcombined次之,CH only和Local treatment较差,对照最差;处理问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加入PP的处理,上等烟率、均价都位于第1 (PP+CH,42.53%,19.54 元/kg)、第2位(PP only,40.82%,19.20元/kg);且PP+CH均价(19.54元/kg)与其他处理达到1%显著水平,可见植物增效剂可极显著提高上等烟率和均价。
综合(表5)来看,PP+CH处理经济性状最好,产量平均为1295.9 kg/hm2,比对照增加了10.53%,产值为25822元/hm2,比对照增加了16.23%,均价为20.34元mm2,比对照增加了7.2%。产量、产值由高到低顺序为:PP+CH>CH combined> PP only>CH only> Localtreatment> CK water。
3 结论
3.1 药剂防效
药剂相对防效结果在瓮安表现好于平塘。在瓮安试验的PP+CH的处理发病较轻,病指为3.33,与CK病指相比达到1%显著水平。相对防效位于第2位的为PP only(86.51%)。平塘相对防效仍然以PP+CH最高,为75.52%。相对防效综合排名为:PP+CH(83.105%)>PP only(71.83%)>CH only (69.53%)>CH combined(65.3%)>Local treatment(20.795%).
3.2 农艺性状
从株高来看,2地株高最高的处理为PP+CH,平均为88.33 cm,2地株高均分布与对照达到1%显著水平。其次为PP only,平均为86.235 cm,分别与2地CK达到1%显著水平。PP+CH与PP only 2地株高均达到5%显著水平,说明加入PP后,对于烟株的株高提高均有显著作用;从最大叶长来看,PP+CH处理的叶片最长,平均为68 cm,2地最大叶长与CK相比达到1%显著水平差异;从最大叶宽来看,2地仍以PP+CH处理的叶片最宽,平均为28.47 cm,分别与2地CK达到1%显著水平差异。2地农艺性状综合排名为PP+CH> PPonly> CH only> CH combined> Local treatment>CK water。
3.3 经济性状
瓮安产量以PP+CH(1263.79 kg/hm2)最高,与CK相比达到5%显著差异水平,比对照增加12.58%,产值为25698.04元/hm2,比CK提高16.93%,达到1%显著水平。CH combined尽管在产量、产值上略高于PPonly,但PP only的均价(19.8元/kg)高于CH combined;平塘产量仍然以PP+CH最高,为1328.10 kg/hm2,比CK提高8.5%,产值(25946.88元/hm2)比CK提高15.54%,上等烟率(42.53%1比CK提高16.33%。综合来看,产量、产值由高到低的排名顺序均为:PP+CH>CH combined> PP only> CH only> Localtreatment> CK water。
4 讨论
李慧总结了艾叶杀菌、促进生长的研究进展。刘立新提出了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以上研究表明,青蒿、艾草等多种植物本身即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同时可诱导增强植物的免疫能力。农艺性状调查发现,植物源药剂与化学药剂联合处理对烟株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经济性状调查发现,该方法对烟叶经济性状也有明显提高。(1)这种处理在田间抑制了病害,保障烟株健康;(2)促进牛物量累积,产量同步提高;(3)提高烟叶的田间素质,因此改善了烟叶的易烤性,烟叶等级结构得到提高(上等烟率增加,中等烟率降低,下等烟率降低)。
由于笔者调查病害日期为8月中旬,且不考虑其他根茎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地下害虫对烟株牛长和要积极防效的影响,在大田试验后期,防效有所下降,需要增施1—2次药剂,增加了人工。周岗泉的烟草青枯病拮抗菌试验也表明,部分拮抗菌处理前期防病效果高达95%以上,但生长后期防治效果有所下降。其中混合内生细菌处理的防效更差,低于对照。本研究中单一化学药剂处理和单一植物源药剂处理的防效接近,说明单独使用笔者所述纯植物源药剂配方,其防效接近单一使用化学药剂噻菌铜的结果,因此植物源药剂配方仍然具有较好的利用前景。采用笔者所述植物源配方,对大田进行病毒、真菌、细菌综合预防,其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的防效和经济产值得到显著提高,且防效稳定,烟叶品质得到较大改善。
试验表明,使用植物源药剂,结合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噻菌铜等化学药剂,单一防治烤烟青枯病时,能提高噻菌铜防效,植物源药剂对于噻菌铜有协同增效效应。采用本研究所述植物源药剂与防治真菌性病害的氟吗啉·三乙膦铝结合使用,进行的烤烟黑胫病田问防效试验,也表现出相对防效得到提高的结果。由于大田土壤情况复杂,病害多为混合发生。应考虑强化植物源药剂对烟株的免疫、促牛作用,将黑胫病、青枯病等病害在大田进行统一防治,以预防为主,同时开展室内检测,分析植物源药剂功能组分,进行植物源对化学药剂协同增效途径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