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立新
玉米青枯病是玉米在栽培和种植中常见的病害问题,也被人们称为茎腐病,在我国各个玉米种植区域都非常普遍,玉米青枯病一旦扩散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玉米的减产,本文针对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技术进行研究,了解玉米青枯病的发病特点以及发病规律。明确玉米青枯病的发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于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提出科学的策略,保证玉米的产量。
一、玉米青枯病的病症
玉米青枯病常造成玉米植株突然成片萎蔫死亡,因枯死植株呈青灰色,故称青枯病。玉米青枯病往往在玉米灌浆期内开始盛行,到玉米的乳熟末期开始进入发病的高峰期。从感病到全株枯死8~10d,最快3~5d,较慢的15d左右,在植株各部表现的症状不一。从玉米发病开始在不同生长期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具体如以下几方面:
1、青枯型症状
主要是玉米叶片从下往上开始枯萎,叶片呈现灰绿色和水烫型的特点,在玉米种植区域内青枯症状的病症非常常见,玉米的茎部出现局部软腐中空,乳熟至蜡熟期症状明显。青枯病主要危害玉米整个根部与茎基3~4节,病原菌侵染后,根部表现空心变软变褐,须根减少。
2、黄枯型症状
主要是玉米叶片从上往下逐步枯死,叶片开始变黄脱落,发病症状和青枯型非常相似,玉米植株易倒伏,玉米果穗下垂,籽粒干瘪,导致玉米的产量大大下降。多数叶片由下而上表现青枯症状,少数表现黄枯症状,茎秆内部空松,一掐即瘪,手感明显,极易发生倒伏倒折。果穗下垂,苞叶青干,呈松散状,穗柄柔韧,不易掰离,穗轴柔软,行粒间松驰,籽粒干瘪,脱粒困难。
3、湿腐型症状
玉米植株开始局部发生腐烂,部分玉米叶片仍然保持绿色,但是大部分已经呈现枯黄色。
二、玉米青枯病的发病规律
1、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距
根据相关数据的调查显示,不同地区玉米的种植品种存在很大差异,玉米品种本身的抗病性在青枯病的发病上存在很大差距,玉米品种抗病性强的,在感染青枯病过程中叶片仍然保持浓绿色,玉米秸秆成熟根系发达,受青枯病的影响相对较小,而玉米品种抗病性弱的在发生青枯病时叶片枯黄严重,根系腐烂叶片脱落,玉米籽粒干瘪,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会受到大大影响。
2、青枯病影响范围大,玉米生产损失巨大
我国主要是从2010年开始,在诸多玉米种植区域内爆发青枯病,青枯病往往和大斑病混合发生,给青枯病的辨识带来巨大难度,发病过程中也普遍没有受到农业生产者的重视,随着玉米青枯病病情的加重,青枯病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给各个地区的玉米生产种植大大巨大损失,根据相关数据的调查显示,河南省玉米青枯病受影响的面积高达5万公顷,造成玉米产量减产近30%,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收入。
三、玉米青枯病的发病成因
不利的气象条件是影响玉米青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我国气候条件不够稳定,暴雨以及干旱的复杂天气,导致各种玉米寄生性病原菌的产生,病菌在玉米种子或者土壤當中残留,导致玉米植株感染青枯病,在潮湿或者低温的条件下,土壤湿度大大提升,导致玉米青枯病的大范围扩散。不仅如此,不科学的栽培方式以及栽培条件,也会导致玉米青枯病的发生,例如玉米种植密度过大,玉米通风效果差以及光照效果差的地方很容易滋生青枯病。另外玉米种子的选择不科学,没有积极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这些都进一步增加了玉米青枯病的发生风险。
四、玉米青枯病的防治对策和防治方法
1、科学选择玉米抗病性强的品种
玉米选种是玉米栽培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农业生产者要积极提高对于玉米选种的重视,选择抗病性强,品质好的玉米品种,同时也要尽可能选择植株紧凑,透光性好的玉米品种,这可以大大降低玉米青枯病的发生风险。
2、强化玉米田间管理
在玉米的种植和播种过程中要积极做好田间管理的工作,播种之前要疏松土壤,促进玉米根系的良好发育,也能提高玉米根系的抗病性,同时及时监控田间玉米生长态势,对于玉米的青枯病要及时防范,面对夏季汛期雨水大,要做好田间排水工作,同时对于玉米的种植也要合理轮作,与小麦和马铃薯等按照一定的轮作期合理种植,以此来避免青枯病的发生。
3、利用生物和化学方法防治
一旦玉米感染青枯病,可以利用生物疗法和化学疗法进行防治,例如可以选用叶枯灵以及瑞毒锰锌粉剂按照合理的配比进行喷洒,可以控制叶枯病的感染范围,防止叶枯病对玉米生长带来更大的破坏。另外在种植之前可以对玉米种植进行药物拌种来提升玉米的抗病性,以此来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可以明确玉米青枯病的发病危害以及对玉米种植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复杂的自然以及气候条件下,农业生产者要积极创新玉米栽培的方式,利用现代化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来防治玉米青枯病的发生,以此来提升玉米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在玉米青枯病的防治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营造良好的玉米生长环境。
(作者单位: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