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葛 刘向晖 赵强 易正炳
摘要:通过调查棉花化学打顶技术在新疆玛纳斯县的应用推广现状,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棉花化学打顶技术比人工打顶技术成本指标值差异大,所产生的个体效益明显,整体效益差别显著;在产量方面化学打顶对比人工打顶略微的增长;棉花化学打顶技术大量节约了人工成本、劳动时间,对新疆棉花产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期待政府部门参与推广。
关键词:玛纳斯县;棉花;化学打顶;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562.0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143(2015)03-0042-04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5.03.010
0 引言
棉花打顶在棉花整个生产过程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打顶质量直接影响着棉花最终的产量。传统的人工打顶费时费力,其革新势在必行。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的出现是新疆棉花产业的一次重要革新。
棉花化学打顶并非一项孤立的技术,他是棉花化控栽培工程的重要一环。化学打顶技术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强制延缓或抑制棉花顶尖的生长,化学打顶应用的关键在于时间和剂量的严格掌控,以达到抑制棉花顶尖生长的效果。
玛纳斯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中北部地区,素有“中国优质棉之乡”之称。是昌吉地区重要棉花生产基地。当前新疆的棉花生产正在向精简化、机械化、规模化和高效益化发展,棉花化学打顶技术是棉花机械化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推广棉花化学打顶技术是节约劳动时间,解放劳动力,增加棉农收入的客观途径。因此,作者调查和分析玛纳斯县棉花化学打顶技术应用情况,以期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完成棉花产业全程机械化技术。
1 调查与分析方法
1.1 调查方法
2014年昌吉州农业局将玛纳斯县作为推广棉花化学打顶的示范地区,其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的推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在玛纳斯县选取50户棉农为调查对象,其中采用人工打顶棉农30户、化学打顶的20户。采用人工打顶的棉农多为小规模植棉户,户均植棉面积为5.67h㎡;采取化学打顶的多为植棉大户以及专业农场。
1.2 分析方法
1.2.1 经济效益统计分析 对人工和化学打顶两种方式的经济效益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调查该技术所发生的相关成本、收入和效益。
1.2.2 线性回归分析 个体效益受物资成本、人工成本、棉花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即个体效益与物资成本、人工成本、棉花价格之间存在单方向的因果关系;由此,根据相关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引入物资成本(SC)、人工成本(RC)、单位面积产量(MJ)作为自变量,个体效益(IP)为因变量,进一步分析所选变量对个体效益的影响程度。
设定回归模型为:IP=C+SCβ1+RCβ2+MJβ3+Ui
2 结果与分析
2.1 化学打顶推广现状
根据对玛纳斯县随机50户棉农抽样调查,按种植面积大小将棉农归为三类,即植棉面积在6.7h㎡以下的归为小规模植棉户,在6.7-13.3h㎡的归为中等规模植棉户,在13.3h㎡以上的归为植棉大户或专业农场。从图1可以看出,玛纳斯县棉花化学打顶方式还处于初期推广阶段,呈现出植棉大户或专业农场使用较多,小规模植棉户使用较少且滞后的现象。
2.2 应用结果
对玛纳斯县调查取得的打顶方式数据列表1,由表1可知,棉花化学打顶户多为植棉大户,其种植面积平均在14.9h㎡。采用了化学打顶的棉户,由于需要购买打顶剂等化控药物,物资成本方面略高于人工打顶棉户,但化学打顶促进了机械化的发展,减少了人力的投入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通过成本分析可以看出,化学打顶比人工打顶减少人工成本1498元/h㎡,减少了9.7%。在产量方面,化学打顶户对棉花控制水平比人工打顶户略高,对棉花产量有略微的促进作用,这与赵强,等的研究结果相同。总而言之,棉花采用化学打顶技术减少了大量人工成本,降低了总生产成本,是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途径。
2.3 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在玛纳斯县的调研,由于受到2014年棉花价格影响,人工打顶户的利润在2000-3500元/h㎡,而化学打顶户的利润普遍在3000-4000元/h㎡。由表1还可知,采用化学打顶方式的棉农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较高,其成本利润率为9.1%,比人工打顶方式高出2.8个百分点。
2.4 线性回归结果
利用SPSS2.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人工打顶户和化学打顶户的个体效益与人工成本、物资成本均呈明显的负相关,而单位面积产量与个体效益呈正相关。其中人工打顶户的物资成本、人工成本、每降低1%,个体效益将分别提高0.672元和0.32元;化学打顶户的物资成本、人工成本每降低1%,个体效益将分别提高0.699元和0.259元。
3 问题与建议
虽然棉花化学打顶技术降低人工成本效果显著,解放了劳动时间和劳动力,并对棉农的经济收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化学打顶技术应用推广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3.1 推广存在问题
3.1.1 棉农接受程度差 棉农对新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通常和受教育程度成正比,通过对玛纳斯县棉农的文化程度调查,74%的棉农只有高中或以下学历,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并且,棉花化学打顶技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棉农在应用棉花化学打顶技术时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掌握好时间、剂量,以及化学打顶的缩节胺化控和辅助化控方面的要点,才能达到棉花打顶效果,最终实现增产目标。低学历无疑对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的使用和传播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
3.1.2 兵团与地方发展不平衡 通过对玛纳斯县棉花使用化学打顶的面积调查,发现棉花化学打顶技术呈现一种以兵团为中心的扩散传播方式,即兵团使用最多,其次是兵团周边地区,最后是其他地区。如玛纳斯县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的传播以149团、150团为中心,向六户地镇等地区传播。因此,远离兵团的地区接受新技术有待加强。
3.1.3 缺乏有效的技术推广模式 目前新疆从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不少,但真正在生产一线从事科技推广的人员却远远少于统计数字。同时,棉花化学打顶技术应用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虽然全疆已建成不少乡镇推广中心和农技服务站,但达到相应标准的却为数不多。
3.1.4 缺乏政府的相关扶持 农林高校所研发出来的先进技术如果配合政府的公信力以及部分资金支持就会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棉花化学打顶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简化打顶技术,在新疆棉花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棉花化学打顶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却缺乏政府的参与和组织。
3.2 建议
3.2.1 加强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的应用推广 根据成本利润率,化学打顶技术的成本利润率高于人工打顶2.8个百分点左右,并且棉花化学打顶技术能够大幅度节约人工成本和时间,解放劳动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但是目前玛纳斯县的8333.3h㎡棉田中,仅有200h㎡左右的棉田采用了化学打顶技术,占玛纳斯县植棉面积的2.4%左右,棉花化学打顶技术有待加强推广。
3.2.2 示范基地建设是进一步推广的必要手段 示范基地的指导作用对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受众一农民有着最直观的影响,他不仅能够推广新的农业技术,传播农业知识,并且在展示农业技术时能够更有效地传播。目前,在玛纳斯地区还未建立正式的棉花化学打顶示范基地,示范基地的建设是对玛纳斯地区棉农推广化学打顶技术传播的关键一步。因此,棉花化学打顶示范基地亟待建设。
3.2.3 政府的参与是加快棉花化学打顶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以一主多元模式为主要推广模式,在棉花化学打顶技术推广方面,政府的参与十分必要,通过政府农业局的合作,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加强与基层乡镇推广中心和农技服务站的合作,才能全面向棉农推广棉花化学打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