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画入瓷,立意高端
每个人对认识陶瓷的切入点不同,自然艺术家们对创作陶瓷的切入点也各有不同,所以不要随意评价哪个大师的作品好,哪个大师的作品不好,每年近3万个来“景漂”的艺术家也是爱瓷,无瓷不雅,绘瓷是缘,收藏也是缘,瓷藏有缘人。我从传统国画切入,不仅是技法,更多的是传统国画厚重的文化,看我的陶瓷作品,很轻松,没有压力,不需要深究什么,加上青花瓷特有的宁静,自然带给观者致远之感,愉悦之情,但其实要做到这些,痛苦!花鸟画中的花草树木飞禽鱼虫都是大家熟悉的题材,用不着故意去夸张变形弄点玄虚,能传达出你表现的意象美就行。画史上的“形神之辩”和“形式内容之辩”的千年疑问给我启发,最终归于表现真善美。我有景德镇的千年积淀可学,有陶瓷学院美术系众多的同事学生的创新可取,作品都是站在时代巨人的肩上同时自己变成巨人,我能评为中国美术陶艺大师,正是在“志存高远方能运用自如”之意境。
二、以文入艺,成就大家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为一代大师,必须有自己的艺术理论。我的《新民间青花艺术论》既是理论研究成果,更是创作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与谢赫大师的《古画品录》异曲同工。身为中国考古鉴宝专家欧阳世斌教授的首席研究生,老师的谆谆教诲和对历代民间青花的接触,使我能熟练地从古瓷片中看到古人的立意和构想,颜料的把握与运用,图案寓意的传达,运笔快慢的节奏,听得出古代艺人深沉的呐喊和创作艰辛的呼吸,看得见窑工开窑出精品的欢呼愉悦,触景生情,时空穿越,就今天的大众民窑发展的蓬勃之势提出自己的新民间青花理论也是水到渠成之举。通过元明清官窑和民窑器物的对比和自己的摹练,我的作品也正传递着古陶瓷人的理念,书写着难忘的今古传奇。《新民间青花艺术论》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方面是新民间青花艺术作品仍归于民窑产品,她必须遵循民窑生产的一般规律,体现在:詞先是成器。陶瓷有缺陷,如缩釉,蒙料,变形,料刺,熏烟,黑点等都不能成器,成器要求瓶罐圆器该圆则圆,该扁则扁,不塌不变,瓷绘发色青幽,釉色白中泛青,器口底足中规中矩,乃视为正品。这是民窑产品的品质,也是新民间青花陶瓷的基本要求,她不仅涵盖了中国传统朴素宇宙观中的统一观,而且包含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真善美至上的诚信与诚实,所以成器乃是我创作的道德任务;其次是立意。作品符合大众需求,包括装饰素材的选择,画面构图的要求,笔墨技法的使用等,以达到实用与艺术的最佳效果。瓷画要有受众,必须展现对历代陶瓷艺术的研究厚薄,个人国画创作水平的高低,对笔墨料性把握的程度好坏等体现作者对陶瓷这一特殊载体认知的感情。再次是欣赏。作品必须诗情画意,雅俗共赏,从文体悟而来,文瓷结合而出,传达给大众是有内涵有水平有共鸣有东西可看的作品,这是新民间青花的创作使命和我作为文人对创作的严格要求。
另一方面是新民间青花作品又不是重现古代民窑产品,它突出了三个“新”字:
1、塌水写意新运用:我作品不用成化的“分水法”,康熙的“青花五色法”和清三代民窑的“线描法”,而是直接使用元明时代的“塌水法”,以料当墨,与中国画水墨技法表现同类,勾写点擦,走向更加自由泼洒的写意之路:如灵动的牡丹画意在浓淡疾驰的笔触中笔笔舒展、简括的造型抒写出写意之风骨、点睛人物或凤蝶展现洒脱豁达的人文精神,在立体的瓷面上把中国画所追求的笔墨效果发挥得痛快淋漓,既是用料又是用墨,塌水法一笔成型,青花料经过高温与釉的交融,产生的料分五色比国画中的墨分五彩效果有过之而无不及,作品的亲和力立现。
2、传统题材新表达:我选择的题材以牡丹为主兼及其他,牡丹花朵大而华丽,圆满而富丽,华贵而丰丽,是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唐代就有“花王”的赞誉,它的现代花语是博爱,有宽大的心胸和献身精神,是展现中国汉唐盛世的最合适题材;青花料烧成后为蓝色,在白底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醒目与艳丽。现代色彩心理学认为,蓝色是博大的色彩,天空和大海都是蓝色,纯静的蓝色表现出美丽文静理智安详与洁净,蓝白相配,题材传统而有新意。
3、构图成法新发扬:圆器装饰要求面面有景色,面面有画面,我始终用“通景式构图”,反对半面绘画半面题款生搬国画画片不伦不类的做法,其实,元代“萧何月下追韩信”、“鬼谷子下山”、“蒙恬将军”等人物故事青花瓶,史书有记载“往往以全器作画”,至今仍然是“通景式构图”的经典。
三、青花为宗,凤凰涅槃
青花瓷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她的纯静与雅致,不同的青花料发色对心灵的洗礼与涤荡,尤其是入窑烧成前后的变化,体现了人生不同阶段的蜕变与进化,实现凤凰涅槃,赋予人们更多的哲学思考。青花瓷之所以居四大名瓷之首,是青花瓷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技工艺价值和美学艺术价值所决定的,青花难画,难出精品,这是许多大师终身不敢问津的瓷种。从哲学上看:青色是我国古代人民最喜欢的颜色之一,青花瓷更隐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花之青,清白之清,这是中国传统的处世原则,青花瓷永不褪色,即使是打碎了,也仍然保持着一生一世的清高与气节,青还是青,白还是白。正是明代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境界一样,成为中国人的人生格言,笔墨风味入画,我自醉卧青花!
四、以画载心,陶冶性情
我创作理念是有感而发,随兴而作,胸无成竹,自由挥洒,创作时随心漫游,进入至善,踏进化境。既没有官窑订单式的样稿,也从不参考画册,个个原创,件件孤品,以画代言,以画传言,以画载言,陶冶性情,在急功近利经济至上浮躁的时代能保持住自己的作品童真,何其艰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就是要做我自己的艺术。在选材注重喜闻乐见,不玄不作。如:牡丹,因为青花牡丹为蓝色,晶莹透亮,似冰如玉,故我称为“玉牡丹”,相比较于粉彩瓷上的红牡丹,没有了对视觉的雍散刺目和大红大绿的颜色堆砌,蓝色“玉牡丹”似清风扑面既符合大众欣赏,也提升了大众欣赏,正如王雪涛先生把牡丹花头用红色,叶子用墨色来表达一样,高贵洋气,雅气不俗;在创作中对牡丹花细致刻画,笔笔到位,根源于我对青花塌水技法的极其尊重:料笔的灵动,笔触的弹性,料笔在手展现的创作爆发力,合适的留白,蜂蝶鱼虫的点缀,画面的层次,让我的作品好像就是身边的风景,既有生活原型,又显艺术魅力,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最后用2013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为我出版的个人画册上的一句格言来小结:“玉瓷在牧,品自高逸”!
艾玉庭
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牧瓷陶艺工作室
2015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