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丽君 顾喜叶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是被情景感染、启迪与激励的情感主体,都是情境的创设者与生成者,共同分享着音乐本身所蕴涵的情感世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创造性思维和适应能力,能激发、推动、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在教学全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生活展现情境
生活展现情境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江阴是著名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故乡,在学习鉴赏刘天华及其作品时,让学生观看纪念天华百年诞辰音乐会录像,实地参观刘天华的故居——刘氏兄弟纪念馆,在那样典型场景、特定情境中聆听天华创作的《光明行》《空山鸟语》等二胡曲、琵琶曲,观看展出的历史照片、天华演奏过的乐器、创作的乐谱手稿,伴以教师语言的讲述描绘,缅怀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的业绩,了解刘氏三杰对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贡献,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油然而生。
二、实物演示情境
实物演示情境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
古琴是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有三千年以上历史,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重要象征。但古琴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比较遥远、比较陌生。徐州三中彭冰老师执教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华韵流芳》,其中一个教学内容是聆听古琴曲。课上,教师先让学生听乐曲说出演奏乐器的名称,接着教师用古琴实物演示法激发情境:教师出示古琴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通过立体的方式来介绍古琴,讲解古琴的形制、演变、象征意义和故事,学生通过视觉及触觉的感知引发联想、缩短了古琴与学生生活和音乐经验的距离。教师弹奏乐曲的一个片段,学生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印象更深刻,对古琴和古琴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起学习的欲望。而音乐室里浓浓的音乐氛围,也给学生美的愉悦和遐想。
三、语言描述情境
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富有智慧的、美感的语言拨动了学生心中的琴弦,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例如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第2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3节《独特的民族风》,为使学生加深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印象,缪丽君老师将《牧歌》增加为学习鉴赏内容,当《牧歌》那舒缓、自由、辽阔而悠长的歌声弥漫在整个教室,学生凝神寻觅着音乐中的信息时,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道:一望无垠的湛蓝天际,飘动着朵朵白云,牛羊在蓝天绿草间缓慢地走动,安闲而随意,恬静而悠然。一阵阵时而豪迈宽厚,时而空灵苍凉的歌声由天际冉冉飘来,蓝天、白云、牧人,天地合一,好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神往!那天籁之音和撩人的语丝交织在一起,牵着学生的情思和遐想,将学生带入草原天堂特有的意境,学生沉浸在音乐里,陶醉了、痴迷了、感动了……
四、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音乐情境,就是把音乐内容形象化,通过比较写实的绘画作品,采用相对应的题材与内容来再现音乐情境。选取的绘画作品与教材的基调、意境以及情境的发展要对应、协调。
例如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第7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第14节《巴赫》。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被人们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创作于1724至1727年间,取材于圣经《新约全书》中的《马太福音》对耶稣受难过程的叙述。《马太受难曲》的鉴赏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在教学中,缪老师先让学生欣赏同题材的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接着欣赏《马太受难曲》,学生很快了解了西方宗教文化,进入这部作品所表现的情境。
五、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教师自己的弹奏、范唱以及学生演唱,都是行之有效的用音乐渲染情境的方法。
例如学习鉴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优美的旋律、永恒的爱情主题、深邃的思想内涵,穿越了历史、穿越了国界,成为我国音乐乃至世界音乐中的经典。课前,顾喜叶老师循环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主题:从柔和朴素的A弦开始,在明朗的高音区富于韵味地奏出了诗意的爱情主题,在音色浑厚的G弦上重复一次后,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再后乐队齐奏爱情主题,优美的旋律弥漫在整个音乐教室,学生一进教室就被那优美的旋律深深吸引,课堂一下子成为“梁祝”的情境了。
六、表演体会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由于学生自己进入并扮演角色,音乐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同学,这样,学生对音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例如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第24课《音乐与造型艺术——两个犹太人》,缪老师在执教时,在学生初步感受音乐、逐渐走进音乐、深入音乐本体、分析社会意义后,鼓励和引导学生表现音乐,用自己的方式创编表演乐曲《两个犹太人》。
学生以《两个犹太人》为题分组进行创作表演——艺术表演组、绘画组、打击乐器组和钢琴演奏组。艺术表演组根据《两个犹太人》的音乐为依据,展开想象,自拟场景、人物及情节,编排一个与音乐的结构段落及转换基本一致的音乐表演短剧。可设计台词,也可用哑剧表演,动作和过程都在这段音乐中完成。表演开始,两位学生分别自我介绍所扮演的角色“富人”与“穷人”,我为扮演“富人”的同学带上礼帽,递上文明棍,两位学生在音乐声中开始表演。表演结束后先学生评价、后教师补充。主要针对两位学生在表演中对人物形象、情节的刻划是否准确,他们的语言、表情、动作与音乐的结构段落及转换是否基本一致、对音乐的理解和表演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并给与学生二次表演的机会,提醒两位学生结合大家意见在表演中改进,强调第二次音乐表演时人物形象、情节、必须与音乐主题、结构段落的转换相一致。通过创作表演《两个犹太人》,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了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培养了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由感知、体验音乐上升到创造、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
七、音画创设情境
音乐与相适宜的图片相结合对于创设音乐情景很有效,情与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情是景的魂,景是情的形,学生触景生情,情随景生。
例如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第10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第20节《俄罗斯民族风情》。顾老师执教的课例片断——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组精美的图片请大家欣赏。接着顾老师给学生播放了一组配乐图片。这一组精美的俄罗斯民间风情图片,配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悠扬、经典的旋律,创设了浓浓的俄罗斯风情,很自然地引出了新课课题,为学习鉴赏俄罗斯第一部真正的民族交响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我们体会到,教师要充分挖掘音乐本身的魅力,利用其内容和特征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一堂课可以用一种方法,也可以用几种方法,特别是完整欣赏一些比较大的、表现一定情境和具体内容的音乐作品时,可结合音乐作品灵活、综合地加以运用,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美,表达、创造音乐美的能力。
(缪丽君、顾喜叶,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214443)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