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军令
随着公务用车的逐渐封存拍卖以及车改补贴陆续进入越来越多公务员的口袋,公务员个人购车市场将会爆发出巨大潜力。没有了公车的公务员们的购车潜能将在2015年集中爆发出来。
公务员个人购车市场的释放
2014年7月16日,我国《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向社会公布,《意见》指出,今后将取消党政机关一般公务用车,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并将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规定指出,到2014年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应力争基本完成公车改革,而在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工作。
于是2014年年底前,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涉及公车改革的近5000辆一般公务用车有3100多辆进入公车处置阶段。春节前正式启动了第一批300余辆公车拍卖。近日,中央层面取消的公车第二批拍卖也有条不紊的展开。目前,中央层面公车封存和补贴发放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务交通补贴也已开始发放。根据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车补”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中央层面公车改革“如期交卷”后,接下来要进行的便是地方车改,对于多出来的公车如何处理、补贴标准如何制定,以及公车取消以后公务用车的社会化服务规范怎么制定,这些车改的重要内容,各地应结合实际进行探索,2015年,地方党政机关公车改革面对2015年年底这个时间节点显得时间紧,任务重。公车改革的大幕在全国进入“进实章,求实效”的关键期。
面对从上到下大刀阔斧地对公务用车进行改革,除了专用车之外的一般公务用车采购正在不断缩水,车企希望从中获利,分一杯羹也越来越难。不过面对越来越多的现有公车拍卖与越来越少的一般公务用车采购,并不代表公务员个人外出公务出行需求会减少,公务员大量的用车需求依然存在,这部分需求如何解决?尽管公车赁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确也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据分析,车改后许多此前的事业单位公务员将不再拥有公务车,这将对车企公车采购量带来一定影响。但机遇在于,社会化出行的公务员将成为车企新的购车对象。显然,随着公务用车的逐渐封存拍卖以及在车改补贴陆续进入越来越多公务员口袋之后,公务员私人购车市场将会爆发出巨大潜力。
近日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铜陵市市委书记宋国权接受媒体专访谈到基层车改的经济账。宋国权说:“现在我们所有的局长都买车了,自己开。我们给购车的公务员额外有购车补贴,也是根据级别来的,一般干部每个月的购车补贴在500块钱到1000块钱之间。其他补贴照常发。所以我说,车改拉动了内需,使购车的人群多了。” 业内人士预计,由于“车改”而转移至私车购买市场增量在2000亿元左右。并估计,没有了公车的公务员们的购车潜能将在2015年集中爆发出来,2015年也被看成是公务用车需求释放元年。
公务员购车偏好分析
车改在全国上下大刀阔斧地开展,很多公务员其实已经将购车列为自己的近期计划。每年火热的公考招录可以显示出当下大家对公务员群体的热衷,很多人看中其稳定的工作环境与完善的福利待遇。另外,中国的官本位思想严重造就了无数的“考碗”一族。所以在亿万中国人的心目中,公务员的职业可谓是个值得尊敬的职业。他们的一言一行,老百姓都时时刻刻看在眼中。近年来,曾有媒体曝出佩戴多款价值不菲名表的局长,也有因穿戴价值不菲羽绒服的某官员遭到群众的“围观”。假如有一天,我们可敬可爱的人民公仆开着豪华外国品牌轿车到基层视察,老百姓会怎么想?同时全国上下反腐风暴也席卷官场,公务员成为了高关注群体,由于其身份特殊性,他们会选择什么样的车?
在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公司首席运营官柳燕看来,公务员是非常庞大的群体,根据多年服务公务员人群的经验,试图尝试勾勒出这些潜在购买者的素描:低调而不事张扬,兼顾家庭需求,注重产品本身的品质以及在安全、健康、环保方面的性能表现,倾向选择有内涵的品牌。
在选车上,公务员确实也有自己的一些期许,根据走访调查大部分公务员的反映来看,公务员购车群体消费更为理性,此类消费群体比较看重实用和性价比,排量在1.8升至2.4升之间,价格在15万元到20万元左右的三厢车型,比较受公务员青睐,成为大多数公务员购车买车的“宠儿”。
在国家提倡小排量汽车的环境下和国家鼓励节能减排的政策相继出台的大背景下,作为公职人员,买车时低油耗是他们要格外考虑的因素。当然除了油耗、价格等硬性要求外,对车的用途要求也更多样,选择一款既可家用也可工作用的“轻公务”汽车比较契合他们的心意。因为这样的汽车,平时上班时开着并不显得张扬,下班家里人开也不过于严肃,工作家用两不误。在某省直单位工作的董先生前段时间便看中了一款城市SUV。他说,现在身边的同事买车,既要选择品牌,也要考虑车型的通用性。“我选这个车,就是因为上班开也不轻佻,下班家里人开也不过于严肃。带一点公务的感觉,再带一点休闲的功能。”董先生直言选中这款车的原因。他还表示,在车身颜色的选择上,他发现公务员买车也很少考虑大红、蓝色等色彩鲜明、凸显个性的颜色,而是以中规中矩的白色、灰色等颜色为主,值得注意的是“黑色选择的也不是很多,因为公务感太强。”董先生说。
一言以蔽之,品质不能太低,油耗不能太高,既要有品牌又要注意“低调”,似乎成为公务员购车中约定俗成、不成文的“定律”。
在车系的选择上,有人认为,鉴于中日错综复杂的历史纠纷和民族情感,以及最近几年日系车企在新技术导入与产品换代升级上的乏善可陈,日系车的优势并不大。但对于欧系车和韩系车来说绝对算得上春风得意。不过在合资品牌、进口品牌、豪华品牌、自主品牌的趋向选择上,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相比较而言,很多公务员表示不会考虑进口品牌、豪华品牌等过于张扬的汽车,合资品牌似乎更契合他们的口味,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选择自主品牌的公务员貌似也不多。
公务员个人购车巨“惠”来袭
“公务员经济收入稳定,购车信用度好,是我们最想争取的消费群体之一。”一位汽车经销商负责人如是说。据悉,早在全国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之初,东风日产就已经看准这一市场,从目前的成交情况来看,公务员队伍对销量的提升还是有明显效果的。所以这一市场的重要性在各车企的心目中想必也早有定位。
于是针对公务员这一购车群体,为了招揽吸引他们的注意,各车企及经销商也是下足了功夫,拿出了相当的诚意。近期打开百度,输入“公务员购车”后,“公务员特惠购车季”、“公务员春季购车‘惠”、 “公务员购车约‘惠春天”等蹦出来的词条简直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为了吸引公务员购车,车企、经销商采用的方式方法也是丰富多样,团购、让利、礼品赠送、延长质保等方式可谓花样百出。特别有车企、经销商在金融贷款政策上采取的优惠措施让人眼前一亮,推出的诸如“首付可以低至20%”、“5年超长金融购车方案”、“零利息”等多个贴息方案吸引公务员。
广汽传祺从2014年初已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针对公务员个人购车活动,如“购车赠5000元油卡”等优惠政策,今年将采用大型团购推介及车改补贴等手段来吸引公务员购车群体。近期,某地东风标致品牌众多4S店也推出一系列针对公务员购车的大优惠活动,指出:凡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员工及通过银行信用审批的优质按揭客户,出示有效证件购买指定任何一款车型,将享受厂家专项补贴、限量公务员专供版车型、专项购车超值礼包、专项公务贷等多项购车专属巨惠。
无独有偶,“针对公务员,厂家有特殊价格支持。”某一汽丰田经销店的销售经理也直言不讳地说,其针对公务员私人购车推出特殊销售方案,例如卡罗拉、锐志、皇冠等车型均有低于市场价的现金优惠。
有的车企、经销商甚至还主动联系政府机构,收集购车线索,提供贴心服务。比如广汽丰田便早一步规划了这一蓝海,很早已经出台支持政策,帮助经销商拓展公务员群体的购车需求。以前厂家对各个行业和单位都有大客户购车优惠政策,随着发展,现在公务员个人购车被纳入大客户购车优惠方案中。他们主动出击,联络各个政府机构,收集购车线索。各大车企与经销商各自如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谁能够在这一片蓝海中航得更远。
自主品牌争夺公务员个人购车市场
不过无论是通过调查还是统计数据,公务员购车还是更趋向于合资汽车品牌。“中央和国家机关已开始发车补了,但我们地方的还没有,据传今年有可能发下来,具体方案未知。领到车补之后,我会考虑购买私家车,但未必购买自主品牌,也可能购买合资品牌,现在有很多合资车可选择,而且价格也不高。”广州一名公务员如是说。与合资品牌相比,选购自主品牌的公务员显得杯水车薪。
虽然关于公务员要乘坐国产车的呼声,近年来一直没有停过。很多媒体也一直在宣传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公务员应该率先示范,多多购买自主品牌汽车,因为他们的行为不只是一种个人行为,也会给大家起到一个表率和引导作用。但公务员个人购车毕竟不同于大额公务用车的政府集体采购,属于私人购车行为,无法强制,也很难监管。有人曾半诙谐半讽刺地说:“有的政府官员们口口声声要支持自主品牌汽车,却自己不愿意购买、乘坐自主品牌的汽车。” 其实,部分自主品牌的品质已逐渐逼近甚至超过一些合资品牌,但不少消费者,其中也包括一些公务员,依然对自主品牌存在一些偏见,这给自主品牌汽车销售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因此对于广大自主品牌来说,如何深耕这一市场、赢得销量是他们要思考的问题。针对消费非常理性的公务员群体,海马汽车年前便推出了海马M81.8T车型,起步价下调到10万元起,而原先售价区间为12?16万元。“我们的B级车与合资品牌A级车的价格差不多,牺牲部分利润,通过错位竞争来撬动这一消费市场,这需要一定时间。”海马汽车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北汽、一汽轿车、江淮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也在积极探求这一市场的消费需求,未来打算从购车与后期服务上给出定制的公务员群体服务计划,有针对性地满足公务员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有人分析,这一新市场将引发车企新一轮争夺战,并且自主品牌将与合资以及进口品牌同台竞技,强者更强,弱者则被市场残酷淘汰。所以自主品牌怎样在这一轮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是各自主车企必须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