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新媒体事件的特征

2015-04-29 00:44田园
新闻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抗议

田园

【内容提要】本文从网络传播视角出发,对我国自互联网诞生(1994年)到新世纪以前(1999年)的新媒体事件进行探析。本文研究认为,早期的新媒体事件主要呈现出3个方面的特征:以基于互联网功能性的网络社会动员为主要形式;网外危机和事件本身的新闻性是事件主要触发机制;事件传播平台的公共空间属性大于公共领域属性。

【关键词】互联网 1994—1999 新媒体事件 特征

互联网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经济领域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使人们在对其进行考察时往往不自觉地便偏向于技术、工具维度,而事实上,由互联网本身及其衍生的一系列新媒体形态所引发的社会权力结构调整和媒介时空环境变化却同样不容忽视。在技术层面,新媒体事件的传播形态不再是报纸、广播、电视,而是新型的网络媒体,包括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社会组织层面,新媒体事件的组织者不再是传统媒体机构,而包括门户网站、论坛、博客、移动媒体、搜索引擎、视频服务体系等等。

在我国,新媒体事件的发端几乎与互联网的发展同步。然而在互联网发展早期,新媒体事件的数量还相对较少,形态也较为单一,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见表1)直到进入21世纪,新媒体事件才开始更为频繁,并生发出多种多样的类型。本文试图从网络传播的视角考察我国1994年至1999年的新媒体事件,总结出其特征和规律性。

一、以基于互联网功能性的网络社会动员为主要形式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1994年4月20日,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从此开启了互联网时代。

中国的第一例新媒体事件就诞生在这一特殊的时点之后。1994年11月,清华大学学生朱令开始出现奇怪的中毒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诊治,病情得到缓解。但1995年3月,其病情又开始恶化。多次就诊未果后,4月10日,朱令的高中同学、北京大学力学系92级学生贝志诚和几个同学一起将报刊上发表的关于朱令病症的报道翻译成英文,通过互联网向Usenet的sci.med及其他有关新闻组和Bitnet发出求救电子邮件,信发出仅3小时,就收到来自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封回信,最终经全球医学专家远程会诊,确诊为铊中毒。这一行为直接将“朱令铊中毒”拉入公众视野,使其成为一个“事件”,并触发了围绕该事件的首次网络舆论聚焦。直到2013年,朱令案在事发后的19年间经历了发生、发展、淡出大众视野、重回大众视野到沉寂、再回大众视野的一波三折的过程,期间引发了3次不同程度的网络集中关注,也诱发了人们对事件来自不同侧面和视角的讨论,但“国内首次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诊断和救助”仍成为1995年首轮发酵时该事件最为耀眼的标签。

在发展的先期阶段,“朱令铊中毒”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事件”,当时刚刚在中国兴起的电子邮件服务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朱令的同学在事件中自发的传播活动刺激了中国网民最早的网上参与行为。1995年8月,清华大学开通了官方BBS“水木清华”,成为中国教育网的第一个BBS,此后,中国网民的网上参与行为日益活跃起来。尤其是随着各大高校的校园BBS相继开通,到1996年,BBS在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开始涌现出大量商业和业余的BBS站点。这些BBS站点每天都通过长途拨号互相交换信件,渐渐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网络ChinaFidoNet(中国惠多网)。当年的网上保钓运动,就是一场由BBS用户所参与的网络抗议和声援活动。

由上述案例可见,我国早期的新媒体事件多是由于人们对互联网的某一功能的使用而触发的。无论是电子邮件的信息传递和共享,还是BBS的社区参与和讨论,对互联网功能性的依赖要远大于今天新媒体事件对互联网炒作性、营销性的利用。与此同时,大多数事件以网络中的社会动员为主要形式,表现为一种借助于互联网展开的公民集体行动。

二、网外危机和事件本身的新闻性是事件主要触发机制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早期,人们对于互联网的应用还是自发的,尚未形成独立的利用互联网去达成某一实际愿望的自觉意识。只有当人们在现实社会中遭遇困顿、无奈,或者想要将现实中的某一事件影响力予以扩大时,才会想到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以1994年至1999年间我国3次大规模的网络卫国事件为例,早期的新媒体事件虽然生发于互联网,其触发机制却全部来自于网外,而且更为巧合的是,许多事件都与政治主题有关(见表2),此时的“新媒体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完全可与“网络集体行动事件”等同。

1998年6月16日,上海某信息网的工作人员在例行检查时,发现网络遭到不速之客的袭击,这是中国第一例电脑黑客事件,“黑客”也从此开始逐渐跃入普通大众视野。同年5月13—16日,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发动一系列针对华人的暴动,亦称“黑色五月暴动”,依据印尼官方调查机构“联合实情调查团”发布的《五月骚乱真相调查报告》,印尼华人共计1250人死亡,24人受伤,85名妇女遭到强奸、轮奸和性骚扰。这一发生在现实社会中的事件引发了中国黑客自发的网络抗议活动,史称“第一次网络卫国运动”,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发生在互联网上的抗议活动。这次网上抗议事件正是由现实中的危机事件所直接促发的。

与上述事件类似的,是1999年5月中国网民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暴行的抗议活动,这也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网络抗议事件,并直接催生了《人民日报》(网络版)BBS论坛的开通。当时,国人群情激奋,5月9日,《人民日报》(网络版)适时开通“抗议北约暴行论坛”,受到海内外中国人的热烈欢迎,短短一个月内,上贴量达到9万条。6月19日起,这一论坛正式更名为强国论坛。此后,《人民日报》又陆续推出读书论坛、体育论坛、健康论坛等8个分论坛,形成了以强国论坛为主的综合性网上论坛。一年后,强国论坛注册用户已近3万,页面访问量每天10万,稳居全球中文论坛之首。①

“网外危机事件——公众不满——网上抗议——情绪表达(多为抗争性谈话),这样的模式几乎可以贯穿到我国互联网发展早期任意一例新媒体事件当中。在这类事件中,网外危机往往是诱发人们网上参与行为的导火索,网民的参与具有在危机情况下受到震撼而作出迅速反应的特征,是一种“反应式的共同行动”(concerted forms of responsive action)②。他们依托于网络社区作为组织平台,以发帖、跟帖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抗议,有时还伴以网上签名、黑客攻击等行为,通过网上动员促发进一步的网下行动,随着事件影响力的扩大,有时网上舆论还会对国家政策产生直接影响。这类事件的另一共同特征是:事件在网上发酵之前就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新闻性,无论是印尼排华还是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在引发具体的网络行为前都已经足以构成“事件”。与此同时,尽管事件本身是借助于互联网进行的网民集体行动,但在整个行动的过程中,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仍然是推动事件发展甚至影响事件走向的重要力量。

三、事件传播平台的公共空间属性大于公共领域属性

自其诞生的那天起,新媒体事件就打上了传播技术演变和大众传播结构调整的烙印,它自身的发展变化实际上就显示出这两者发展变化的轨迹。从互联网在中国起步到今天各种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无论是新媒体事件量的增多还是其形态的日趋多元复杂,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公民意识日渐增强和公民社会逐渐形成的产物,它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新的“书写历史草稿”的传播机制:公民新闻与大众舆论。③ 新媒体事件不仅是政经势力和媒介体系制造出的“成品”,更是一个过程,或称为“发展中事件”,这是公民新闻、“群众书写”的要点所在,是处于社会边缘的信息中下阶层加入创造历史事件的关键所在,也是新媒体事件最根本的“新”特征。④

从这样的角度看,尽管我国互联网发展早期的新媒体事件数量较少,表现形态相对单一,传播形式也比较简单,但仍然显示出与传统媒体事件截然不同传播特点,具体表现为,信息的快速发布、异常丰富的信息来源和相对开放的公共话语空间。这就将当时的人们带入到一种传媒的公共空间,使公众可以绕过既有的新闻体制发声,形成一种更加便捷、具有初步互动性和自下而上的干预社会事件进程的机制。换言之,正是新媒体事件的促动,使互联网这一工具性的平台开始逐渐具备了公共空间的属性。

因此,尽管直到今天,我国的网络空间仍存有这样那样的局限,并面临着网络民粹主义、意见群体的压力、新型沉默的螺旋等问题,尚不能称得上严格意义的“公共领域”,但它已经让许多人从中看到了传媒的独立意识和为民众代言、促进社会民主的希望。新世纪之后发生的许多新媒体事件已经能够以一种理性的、规范型公共性实践的面貌出现,并最终促成了诸多公共问题的解决甚至政策的完善,成为公民寻求公共资源分配制度改革和利益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

然而,与今天不同的是,在我国互联网发展早期,承载当时那些新媒体事件的公共空间还是低级的、简陋的,只能满足大众聚集和抒发情感的需要。“纵然新媒体提供了讨论政治的论坛,并不意味着它就能自动变成重视民主讨论的公共领域,毕竟,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讨论的性质和素质”⑤。在那些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中,即便有了大量网民的参与,但他们的参与行为也更像是一种现实集体运动的网络阵地拓展;尽管他们在网络中的观点表达更多是由情感主导的,但网络抗议行为本身却仍是现实政治议题激发的结果,相较而言,当时的网络本身仍然缺乏这样自主动员和直接激发网民热情的力量。

注释:

① 卢新宁.《弘扬爱国主义 反映民意民声 强国论坛凝聚民族精神》[N].《人民日报》,2000年5月17日第5版.

② Thompson, John B. The Media and Modernity: A Social Theory of the Medi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③ 邱林川、陈韬文主编. 《新媒体事件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④ 邱林川、陈韬文主编《新媒体事件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

⑤ Tsaliki, L. “Online Forums and the Enlargement of Public Space: Research Findings from A European Project. ” Javnost-the Public, 2002, 9(2): 95-112.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播学专业博士生)

编辑:徐峰

猜你喜欢
抗议
抗议核污水
“艺”心抗议
抗议之歌
我抗议
大笨狗酷比多
肚子的抗议
缝线抗议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俄罗斯的抗议活动及其主要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