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默默
如何才能做个好妈妈?这个问题对于新一代妈妈来说,她们给出的答案一定是大相径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如果说孩子像鲜花,没有一朵是相似的,那么自然寻找整齐划一的好妈妈定义也必然是个失败的命题。这个母亲节,WH邀请六位有态度的新辣妈来讲述她们的育儿态度。
李雪菲
育儿关键词
鼓励
放手
有效沟通
前媒体人士,曾任《老板》杂志主编,后转战外企做市场。2009年搬家至香港,成家、生小孩、立小业、习国画、学法语、自由写作,有钱就去旅行。几近完成所有小时候的梦想,但仍在不断的自我探索与不时的纠结中。儿子登登同学现在上幼儿园一年级。人小鬼大,每天都有新奇怪趣的事和妈妈分享,和他一起成长绝对是快意的一种!
Q:在你的成长中,你的母亲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
妈妈把家务操持得井井有条,对我们子女更是尽心尽力,总是让我们光鲜见人,也言传身教让我们懂得“与人为善”的道理。她在我心目中几乎是完美的母亲形象。如果非说要改变,那我希望两点:一是我赞成她出去工作,自己经济独立,而不是听从爸爸的话做全职主妇,为家庭牺牲自己的事业;二是我希望她能对自己好一点,把钱多花在自己身上,去旅行、去买书,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Q:你觉得自己是个怎样的母亲?
因为所受的教育以及中西结合的家庭背景,我想,相对于传统的中国母亲,我可能吸收综合了中西方的育儿方式,有一颗如我母亲般慈母的心,但是比她更懂得正确的沟通和培养方法。
Q:请分享你的育儿态度。
我想,你可能会对孩子采取的方法和态度取决于“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旦理清想法,认清自己培养孩子的目标,这个意识就能引领我们困扰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对我来说,孩子的成就不是我担心的,而成功并不能倮证让人变得幸福、无憾。我自己的小孩自小爱画画、跳舞、跑步和骑单车,貌似有点文艺天赋。我当然希望他能一直保持下去,我只会引导,如果他需要,我会全力配合他,给予时间、精力和财力的支持,但是只基于他本身的想法。我自己从小算是独立自主的小孩,学业从来没有让大人操心过。我的经验是,如果得到信任和鼓励,同时在路上关照,小孩会懂得自己上路。对于我的孩子,我也准备这样。不管大人小孩,如果一个人没有自主性,一味地逼迫只会让其产生逆反心理。虽然我的小孩还不到4岁,但足他已经非常有自己的主见了,如果一味让他服从,一是他的个性得不到发展,二足以后他就不用自己有意见了,反正妈妈帮他拿主意!这样的人长大后能有多少成就?即使智商再高,情商上也是低能儿吧。
所以,我觉得妈妈首先要创造一个充满爱、舒适温暖的成长环境给小孩,和他们保持良好的情感沟通。在这样的基础上,要立规矩并尽量说到做到。我注意到我母亲在帮我带小孩时,经常问:“……好不好?”比如说睡觉,结果回答大多数时候是不好!然后我母亲左劝右劝,最后自己不得不妥协。而我不会采用这种句式,一般而言我会态度坚定,坚持同样的标准。晚上9点钟睡觉,早点上床可以多听我讲几本故事书,保持下去。这样小孩不会觉得被人赶到了床上,大人也不用心累地说教。
Q:传统的育儿态度中,哪些部分是你认同的,哪些是你坚决觉得要改变的?
传统的育儿态度中,我比较认同的是“孟母三迁”。成长环境对孩子影响确实很大,孟母这点有远见。但“棍棒出孝子”对我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孝”的定义是什么?对父母言听计从?那有什么意思?“望子成龙”这一点在香港和亚洲社会都很流行,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就自我,但不是一定要做龙凤,健康、快乐、独立、懂爱、有见识、有建树,已是非常难得。
巧玲
育儿关键词
平和
开通
自由
毕业后干了八年财务、审计工作,拿了一堆执业资格却发现自己仍然不喜欢这种天天和数字打交道的工作,也不愿意过一种从现在就能看到退休的稳定生活。为了自由,在众人的惊讶和质疑中辞职去了保险公司,至今已十年。五年前又开始涉足心理咨询领域,越来越觉得这可能才是自己的天赋所在。记得有人曾说,最好的生活就是活出自己的生活,最好的人生就是能发现并展现自己天赋的人生,我看到最好的生活就在眼前,最好的人生就在自己足下延伸——这也决定了我的育儿信念:让孩子活出最好的自己!
Q:在你的成长中,你的母亲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
我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基本分工明确:爸爸管学习、兴趣爱好等;妈妈管穿衣吃饭。经常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如果能够改变,我希望妈妈不要那么唠叨,很多小事不要管那么多,管得太细很容易在情绪上引起对立,这时候不管你讲得是否正确,被唠叨的人只会抗拒、厌恶,想摆脱束缚。
Q:你觉得自己是个怎样的母亲?
我应该是一个平和、开通、慈爱的妈妈。有时候,我会觉得体罚孩子其实是父母无能的表现。具体到我自己,对孩子也有严厉的时候,也打过孩子。那是通过讲道理循循善诱或者再三强调都无效的情况下,自己又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办法了,不得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孩子不到3岁,有时这招还很管用。但我深知体罚迟早有失效的一天,特别是初中以后,体罚基本上只有幅作用。对青春期的孩子,休罚只会加剧代沟。
对孩子建立规则,应该是小时候规矩最多,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规矩越来越少,给他的自由越来越多。我现在也给孩子立了不少规矩,比方说每天最多看—集《天线宝宝》、不吃的东西不能往地上扔、晚上睡觉前必须要刷牙等等。但给孩子立规矩越少越好,只要不危及他的健康和安全,不违反公共道德,有些事情还是不管的好。我经常看到一些家长不准孩子在地下爬,不准孩子玩泥玩沙,其实这违反了孩子的天性,阻止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本能,只是想减轻家长洗衣服的负担罢了。
Q:请分享你的育儿态度。
我反对慈母多败儿的说法。慈爱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很多家长错误地理解了爱。现在最常见的就是“有条件的爱”,比如成绩好、听话的孩子就是乖孩子、好孩子,足爸爸妈妈喜爱的孩子;反之,就是不乖的孩子、不争气的孩子,是爸爸妈妈不喜欢的孩子。长大后,如果有一份挣钱多的体面的工作,能给爸妈买些礼物常回家看看,这样的孩子就是孝顺的;如果孩子选择了一份自己喜炊但挣钱不多的工作,或者选择闯荡而不是回家或做公务员,那这样的孩子就是不孝的。这些普遍想法的根源在于很多父母把养孩子当成了投资,希望孩子作为资产足安全保值的,付出了,想收获的不是孩子真正的幸福而是父母虚荣心的满足。而这种有条件的爱,孩子是很容易觉察到的,他们有的选择了压抑,有的选择了疏离,有的选择了报复,有的选择了自暴自弃。所以,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只是“术”,养育孩子之“道”在于父母内心对孩子的期望究竟是什么。我希望儿子能活出他自己,能不枉来人世一遭,以后只要他自己喜欢、自己愿意,做什么都行,只要不违法犯罪损人利己,就是出家或做乞丐我都能接受。endprint
化冰
育儿关键词
满足探索欲
关爱
自然
化冰,一个典型的部队大院长大的孩子,性格既严谨又活泼,标准80后辣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专业是全中国也没多少人能听懂的斯瓦希里语。大学毕业后当了空姐,曾就职于香港国泰航空公司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飞遍全球。愿意与孩子一同成长,放任孩子天马行空的思想,不强求、不束缚孩子,希望蓝天下的孩子都有快乐的笑容。
Q:在你的成长中,你的母亲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
我从小成长在部队家庭,父母一直比较严厉。父亲做事情雷厉风行、不苟言笑,对我的爱是一种深沉的、厚重的爱。母亲管理家里的一切事物,从家庭平时生活琐事到我的学习以及兴趣爱好的培养,基本上都是母亲一手抓的。父母是我生活中的一面镜子,这点我有着强烈的认识。我的内在性格像我的父亲,比较有控制力,善于思考问题。而外在表现力比较像母亲,活泼开朗、有亲和力。如果时光倒流,我依然希望我的母亲按照她的方式培养我、教育我,不需要任何改变。因为我认为父母对我的教育心该算是尽心尽职。尽管我没有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不过我的父母给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Q:你觉得自己是个怎样的母亲?
和所有的80后一样,当了母亲之后,我想得最多的就是子女的教育问题。我从孕期就开始翻阅大量的育儿书籍,希望能够借鉴到更多的经验。但实际上,你会发现,每个宝宝都需要因材施教。我的女儿2岁半,有点害羞,对很多事情有她自己的想法,这让我想起了我小的时候。我比较愿意满足她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因此我并不反对她在沙坑里打滚、用小铲子挖土,把自己弄得像个泥猴。我也曾经把女儿放在超市门口送菜的大卡车的翻斗里,让她认识真正的西兰花、大冬瓜、胡萝卜,而不是饭桌上菜盘子里的。我的母亲非常爱整洁,我小时候玩沙子玩泥土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我了解孩子需要的乐趣,我不会去过多干预。我并不完全按照书本上所宣传的育儿经来教育我的女儿,我是和女儿一同学习着如何成长。曾经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育儿论调,就足所谓的“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声免疫法。其中有一项说宝宝晚上在自己房间睡觉,无论怎么哭家长也不要去抱他,哭习惯了以后他就可以自己睡了。我也曾经试验过几次,可是越想越觉得不对,对黑暗的恐惧是孩子的本能,对母亲怀抱的需要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我还是会拥抱女儿并安慰她,给她讲天马行空的故事,让她有安全感平静地进入梦乡。后来这个论调果然被打破,很快就有心理学家提出新的观点,说从小缺乏安全感缺乏拥抱的孩子容易养成偏激孤僻的性格,甚至产生人格障碍。为此我还专门写过一篇小文,讨论抱孩子的问题。我只提出了一个观点,当孩子小的时候,如何让他健康平安地成长,请参考自然界里的自然法则,看看母性动物都会怎么做,你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连天鹅、大雁都会用翅膀拥着自己的宝宝。大自然赋予了我们一切,我们的天性和灵性,都源自大自然。
Q:请分享你的育儿态度。
当然,孩子做错了事情,我也会惩罚孩子。我还是那句话,惩罚的力度完全要取决于这个孩子。要看看这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曾经看过国外某心理学家分析的人类所有情感排序,从最负面的情感,到最正面滋润的情感,排最低的不是愤怒、悲伤和恐惧,而是羞愧。因此对孩子的惩罚一定要适度并且有力。有的孩子说他几句就会感到羞愧而哭泣,那么家长就要把握好惩罚的度。不能过分磨灭孩子的自尊心。我们常说棍棒出孝子,反过来想想,棍棒用得多了,孩子的羞愧感就会逐步降低,那么使用棍棒的次数就要逐渐增加。要打到仆么时候?长大了还打得动吗?打不动的时候该怎么办?这是传统教育态度给我们的思想壁垒,我完全不赞同。以我家女儿为例,她最害怕的惩罚就足罚站,但是我也并不常常拿出罚站这个杀手锏,因为我要保持住罚站这个惩罚方式的威力。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认为训练她的感觉统合能力比灌输知识更为重要,我相信让她在身体平衡感、动作协调性、情绪调节方面有良好的发展,将使她一生受益。因此我特别乐意让她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做儿童攀岩,走走平衡木,挖挖沙子和泥。我也愿意带她去花鸟市场甚至真正的菜市场,让她看一切她觉得新鲜的东西,允许的话让她摸一摸。让她懂得如何过马路、如何买面包、如何找到警察叔叔。我让她记住爸爸妈妈的名字、家庭住址。因为是女孩子,所以特别教过她背心、短裤覆盖的身体部位,除了爸爸妈妈,其他人不许碰。对于一个才两岁半的孩子,在我看来,这些已经已经足够了。可能我太过宽松,并没有教她简单的算术和汉字。其实孩子的成长也是家长的成长,愿天下所有的宝宝都能健康快乐!
心理咨询师采访
尊重孩子的探索本能
心理咨询师 丁力
她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也是位准妈妈,所以在接受这个关于亲子教育的选题时,她就拥有了双重身份。那么,心理学家会选择怎样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其实,我问过自己很多遍,我会做个怎样的妈妈?而在怀孕的不同阶段,对于这个问题我就会有不同想法。首先,“好妈妈”究竟是谁的定义?是想要让人家说自己好,还是符合孩子的期待?这两个认定标准截然不同。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人格特质,即使在同一时期的生长发育阶段,孩子们也会表现出有些快、有些慢,但快慢并没有好坏之分,作为母亲并不需要过于焦虑,担心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就像我老师的宝贝,当别的孩子早已经会咿咿呀呀地喊“爸爸”、“妈妈”时,她的孩子连单音都不会发,一度让她周围的朋友们担心孩子是“哑巴”。但我的老师还是非常有耐心地每天给宝贝讲故事、教她说话,从来没有放弃过,她坚信自己的孩子只是学得比一般孩子慢一些而已。直到宝贝有一天对着电视非常顺溜地说了一段广告词时,把她父母给惊呆了,毕竟当时宝贝已经2岁了,没想到要么不说话,一说话竟然是一段话,慢慢她的语言天赋超越了同龄的孩子,她不仅语言组织能力非常好,说话经常会使用形容词,还非常富有想象力,甚至会自己编小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孩子的潜能其实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关键是你是否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这份信任的自信会从自身传递到孩子身上,让孩子相信自己就是可以很好地做到。我想,信任自己的孩子,是做好妈妈的第一步。endprint
要让孩子自信,鼓励孩子对外界保持好奇心态,尊重他的探索精神,而不是仅仅让他成为被动学习的工具。这些也是做好妈妈的要素。我认为,母亲一定要遵循孩子的自然需要,尊重孩子的本能,尽管很多行为无法解释,母亲也要理解。比如孩子有探索空间的好奇心,具体表现就是扔东西到垃圾桶里,你可能以为是他在淘气,其实他是在建立自己的空间感。
不让孩子经历挫折是不对的,但是也不能过早就给孩子建立太多障碍。在孩子的成长初期,母亲更多的任务是帮助他从“本我”逐渐发展出“自我”,而不是过早地建立“超我”。婴儿出生使用着“本我”建立与世界的联系,母亲如果能够很好地满足婴儿的本我需求,简单地说就是及时满足孩子“吃喝拉睡”的需要,通过对孩子的爱与关怀来发展出孩子的“自我”,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感受。孩子越长越大,“超我”的部分会通过我们的“教育”逐步形成,孩子也越来越理性地了解外界需要遵循的规则,克制自己的本我需求。于是“本我”和“超我”经常发生冲突,例如孩子要上厕所,“本我”的意愿是利马就可以释放,“超我”就会提醒不能随地大小便,必须要在适合的地方上厕所,这个时候“自我”就会出来协调“本我”和“超我”的需求。如果妈妈从太早期就注重培养孩子的超我部分。这样的孩子会很善于察言观色,在情感上会相对冷漠。妈妈太强调太多外界的需要,自然会压抑了孩子的本能,这样的教育或许会让孩子拥有普世价值认同的成功,但是一定会降低内心的幸福感。比如之前备受争议的虎妈教育法,孩子在母亲的强势教育下,很小就拥有音乐神童的称号,并进入世界顶级音乐学院深造,但她是否能拥有快乐的心态,我想大家一定也能感觉得到。
关于做严母还是慈母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歇过,但我认为,比这个论题更重要的是妈妈要明白孩子有着自然的成长规律,不可拔苗助长,也不能因噎废食。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存在的,孩子是绝对独特的,他的存在就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从怀孕开始,我就在想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直到现在,我终于想明白了,我决定放弃“教育”孩子,而是给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注,陪伴孩子共同经历他生命最初期的点点滴滴,让孩子相信无论发生什么,妈妈都会在他身边支持他、鼓励他,和他一起经历所有挫折、失败、成功……
说到做严母,我更愿意将这个“严”字落实到自己身上,母亲的榜样力量对孩子影响无穷,你对自己严格要求,孩子就会学习到自我管理。比如你想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你平时就不能自己坐在电视前,却让孩子去房间里看书。不要总说要孩子如何,而是你要先做到如何。我真的相信,孩子的自律性差、脾气坏,一定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而且是父母的问题。
那么再说说慈母,我理解的慈爱绝对不是溺爱,而是有智慧和耐心,比如允许孩子犯错,不把孩子和别人比较。我建议妈妈们多多研究自己的孩子,用最适于他的学习方式,慢慢培养他。不要限制孩子的探索精神,孩子的好奇心一旦被扼杀,就会没有创造力,会死气沉沉。培养一个这样的“乖孩子”,绝对不是一个成功的妈妈。未来,我的孩子肯定会面对很多事情,我想我会站在孩子身后,让他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的人生。而在此之前,我会在孩子的性格、心态、人格、自我等部分为他打好良好的基础,至于如何选择,就交给他自己好了。尊重孩子,就是真正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爱孩子!
如何做个好母亲?我觉得妈妈们其实不急着给出答案,因为好妈妈是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的。
王欣欣
育儿关键词
同成长
陪伴
尊重
幼儿园到高中时又红又专的好学生、好孩子,因为高考志愿和父母南辕北辙,最终胳膊没拧过大腿进了中医药大学学老祖宗的中医学,被各种阴阳学术折磨五年又在医院混迹三年后,终于跳出苦海到澳大利亚留学,回复自由后自己选择了喜欢的市场学及前卫的互联网,毕业后在澳洲工作了一段时间最终选择回国,先是世界500强外企工作三年,后来因为爱情来到北京从此混迹于互联网媒体圈,在孩子两岁上幼儿园后选择自己创业,成立了自己的独立广告公司。公司是我的第二个孩子,我和照顾我的牛牛一样悉心地呵护着我的公司,如今公司飞速成长,在业界有了小小口碑,我很感谢生活,尤其感谢孩子带给我的成长。
Q:在你的成长中,你的母亲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
妈妈在我们家的角色有点像舵手,掌握方向、控制全局。小时候特别希望改变,因为她有时候挺强势的,而且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无论我表现多好、成绩多优异,她总是会轻描淡写地说出一句:你还能做得比现在更好,不能停止努力。后来我们大了,她老了。我不想改变她了,但是她自己变了。每次我回家看她,或者打电话,她说出来的都足:别太累啦,差不多就可以了。自己的身体最重要,千万别那么拼命工作,要注意休息。母亲老了,快80岁了,我不希望她变成什么样子,我只希望她能好好的,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在我心目中,她是位很棒的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
Q:你觉得自己是个怎样的母亲?
我爱我的宝贝女儿,怎么爱都爱不够。不过我的爱还是有理智的,我也会制定一些她成长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执行。不过我都会和孩子商量,我一直相信她都能懂,即使不懂我也要和她讲一遍,我相信慢慢她会明白。因为孩子,我的的确确牺牲了自己很多的时间、精力甚至工作。但足也因为孩子,我做了人生中很重大的一个决定:自己创业。原因没那么复杂,就是为了工作时间灵活机动,可以陪伴孩子多一些,可以多和她一起去旅行。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对的。如今,我的公司做得很棒,牛牛的成长也很好。
Q:请分享你的育儿态度。
我的育儿态度就是爱。用心去爱,不是说在嘴上的那种爱。这种爱是尊重,每次说话都会蹲下来和她保持视线水平;这种爱时候坦诚,我会告诉她妈妈的辛苦和劳累,不隐瞒、不勉强;这种爱是分享,我会告诉她妈妈的公司运作的情况,我相信她愿意知道;这种爱是陪伴,每个周未是我们全家在一起的时光,雷打不动。我希望孩子能够尽可能多地体会到完整家庭给她带来的快乐、富足和安全感。endprint
Q:传统的育儿态度中,哪些部分是你认同的,哪些是你坚决觉得要改变的?
中国有很多传统育儿经,其实我都挺接受的,因为我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长大的,尽管那时候不是很情愿,但是如今想来,我今天的很多能力都是那时候的童子功。我唯一觉得需要改变的不是彻底否定传统的育儿经,而是稍加调整。比如,精益求精这事情。我小时候真的是因为生字默写有错误,就被老师罚写100遍,写得手都快断了,而且越写越写不好。其实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孩子写到有感觉了,真的领悟到这个事情了就可以停止了。否则会让孩子对写字有抵触的情绪,反倒是不好了。
Manon
育儿关键词
尊重
公平
规则
从小酷爱美术,大学毕业后进入行业知名企业从事公共环境设计、别墅设计,作品先后被登入《世界家苑》等知名杂志,并多次在全国室内设计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热爱生活、热爱旅行,遇到法籍老公后,在他的陪同下先后走过亚、欧、美洲20多个国家游学。2010年底因大宝宝降生暂时放弃出国进修的机会,2012年底二宝宝坠入人间,今年8月又将迎来第三个宝宝。我的生活因孩子而改变,也因孩子变得更加美满快乐!
Q:在你的成长中,你的母亲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的妈妈是名副其实的严母。虽然我是女孩子,但是从幼儿园直到小学,妈妈就没有吝啬过她的巴掌,对于我的学习成绩她有自己绝对的高标准。那个年代的她一直认为学习不好未来绝对没有出路,所以我经常会因为做错数学题,或者考试马虎之类的挨揍。
但中学之后,妈妈就没有坐在打过我,相反地变成了我的好朋友,很多悄悄话可以跟她也聊。长大后问其原因,她说是觉得女孩子中学后也大了,尊严就越发显得重要,与其强掰硬拗不如给予更多的信任和空间让我学着自己去处理问题,她在旁边给些建议指导就行。直到现在我和妈妈感情一直很好,沟通也无障碍。
Q:你觉得自己是个怎样的母亲?
我是一个愿意付出、愿意陪同孩子一同成长的妈妈。希望孩子长大之后提及自己的妈妈会是他们的骄傲,所以我很再议孩子自小内心的幸福指数和他们良好性格的培养。这就要求我呈现给孩子的要是一个全面的形象,不但要做一个好妈妈,同时也要做一个好女儿、一个好妻子、—个好姐姐……我也希望自己能做好一家人的纽带,把一大家子的心扭在—起,大家团结又积极向上,这样力能让孩子得到的爱是健全的丰满的,对于他们今后人格、情操的培养很有好处。
Q:请分享你的育儿态度。
我倒是很赞成做—个“严格妈咪,但是不完全赞同之前教育经里出现的“虎妈”、“鹰爸”之类的育儿态度。可以“严格”但不能苛刻。我比较赞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逐步引导孩子—些正确的做事方法和处事态度,而不是因为大人觉得应该怎样—味地强加给孩子。初为人母没有办法保证自己认为对的就真的刘孩子有益。我觉得无论孩子的年龄多大,都要尊重他,尊重他的人格,公平地对待孩子。待孩子会沟通交流的时候(—股3岁之后就可以),跟他一起制定一些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准则,大家一起去遵守。这个准则不能单单是孩子要做的事情,还要包括孩子希望父母做的事情,通过协商后符合自家情况而制定出来,严格遵守不可出尔反尔,我说的“严格”是在这里。久而久之他便知道长大后做事情也不可为所欲为,做错事情要承担后果。另外,父母更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煳寸孩子高要求做而自己举止随意,那一切都白费,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言传身教大于一切说教。比如,期望孩子讲信用,而父母常常都说了不算,那孩子没有办法成长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Q:传统的育儿态度中,哪些部分是你认同的,哪些是你坚决觉得要改变的?
传统的育儿态度流传至今,相信—定是有它的道理,就比如“棍棒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如果让我来解读的话我觉得那也只是一种态度,而并非是一种绝对的方法。就拿“棍棒出孝子”来说吧,应用在现在,并不是说妈妈在孩子做错事情之后,要拿棍棒来体罚孩子,然后就能教育出—个有出息而且很孝顺的孩子。也希望这样做的妈妈不要用这句古话来作为一个现代人依然棍棒教育的挡箭牌。个人感觉“棍棒”应该是一个准则,正如之前我提到过的,可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制定的符合孩子自身情况的做事准则。“棍棒”可以代表严格的教育态度,但并非是无视孩子人性教育的借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