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相机在国外流行已有一段时间,由于国内并没有形成像流行于欧美青少年中的极限运动挑战氛围,所以运动相机在国内一直没有引起太大关注。小米、中兴等国产厂商近日也推出了运动相机,将这一玩具引入到了普通大众的视野。
说到运动相机,单从字面上来看一定非常容易理解,下面,我们试着用“存在即合理”这一哲学名言来对运动相机重新解读。
何为运动相机?
既然名为运动相机,那肯定和相机脱不开关系,但为何能脱胎于传统相机而自立门户呢?传统相机发展至今,已从最初的胶片进化至电子感光元件,从专业性来讲也分出了很多门类,诸如卡片式数码相机(傻瓜机)、微单数码相机、数码单反相机等类别,可谓涵盖了高、中、低各种人群。从另一方面讲,人们对智能手机的重度依赖也带动了手机拍照的流行。根据国外知名的照片分享社区Flickr去年发布的数据来看,使用iPhone拍摄的照片数量已经跃居其排名榜上第二位。手机作为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缺的设备之一,所以在需要拍照的时候会很自然地举起手机。运动相机能在拍照方式这么多元的环境中脱颖而出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
说起运动相机,GoPro是不可不提的一个厂商,它是运动相机的鼻祖。
GoPro创始人尼克 · 古德曼是一个冲浪爱好者,酷爱冲浪的他发现想用相机记录冲浪时的情景非常困难,便用橡皮筋将一个相机绑在手臂上拍摄,GoPro因此诞生。就目前国外的情况来看,GoPro主要应用于跳伞、滑雪、冲浪、蹦极以及骑行等极限运动当中,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用GoPro记录视频的情况要多于拍摄照片。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运动相机的使用和传统相机相比有很大区别。在大多数情况下,运动相机不依赖于他人。在使用传统相机时,一般都是摄影师去拍摄人或景物,相机需要一个具有能动性的操作者,而运动相机的使用者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他们使用运动相机往往都是拍摄自己或记录自己的视角。从这个属性来看,运动相机更像是“自拍神器”。
所以,CHIP对运动相机的定义是:运动相机主要用来记录运动时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视角的拍摄设备,具有丰富的配件,可固定到身体或其他装备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运动相机的特性
轻量化机身
考虑到运动相机的使用时多为依附在其他配件的情况,运动相机在设计上一般都具有轻量化的机身,将重量和体积都尽量缩小。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在硬件的选配和使用上也都遵循着这一规则。例如索尼HDR-AZ1采用了1/2.3英寸的传感器,其尺寸大约为6.2mm×4.6mm,和一般的手机和普通的数码相机所采用的传感器规格相同,但运动相机并不需要考虑握持的舒适感和预留手柄的位置。另外,为了节省空间、缩小体积,运动相机的镜头一般都不支持变焦功能,在尽可能大的光圈下安装广角镜头,以满足近距离使用和广阔的视野。在镜头材质上一般也选用塑料,而少用玻璃。运动相机的选材也是其轻量化的重要原因,运动相机的外壳一般都选用塑料材质,虽在散热上不如金属,但也不宜吸热,更适合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运动拍摄。
所以说,体积小、重量轻是运动相机的普遍特征,例如GoPro Hero 4 Black的长×宽×高分别为6cm×2cm×4cm,重量为89g;索尼HDR-AZ1的长×宽×高分别为7cm×2cm×4cm、重量为63g;小米新近发布的小蚁运动相机的长×宽×高分别为6cm×2cm×4cm、重量为72g。
由于大多数运动相机都固定在运动者身上或其他地方,所以,一般情况下运动相机拍摄过程中是暴露在外的,更小的体积有利于在运动过程中减小风阻,更小的重量也能减轻配件的负担,确保更加稳定的画面。
配件丰富
正如GoPro的产生一样,丰富的可选配件是运动相机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由于在运动时并不能像正常情况下腾出双手进行拍摄,所以丰富的配件就起到了“解放双手”的作用。走红于今年两会的自拍杆可以说是标配,另外,蹦极、跳伞、滑雪时,可以选择专门的曲底或平底固定底座,将相机固定到头盔上记录运动者的主观视角;冲浪时可选择趴式冲浪板固定座,将运动相机固定在冲浪板上记录第三方视角;越野自行车选手可以选择车把作为固定支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专门为音乐爱好者制作的乐器固定支架,专门为宠物制作的胸背带等等。除了以上这些,运动相机还为多种拍摄环境做了充足准备,如遇雨雪天气或水下拍摄,运动相机同样可以满足。运动相机一般都配有潜水盒,但防水深度有所不同,像GoPro的潜水盒防水深度可达60m,索尼HDR-AZ1的防水壳防水深度为5m,可以满足水面上的浮潜,但不适合深水探险。以上为最简单的搭配,用户还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搭配不同的配件实现多种拍摄效果。
GoPro最早的配件是尼克 · 古德曼手上的橡皮筋,也正因为如此丰富的配件才给了运动相机多种的适用场景,使得它能脱颖于一众的相机产品单独成为一个新品类,对于运动相机来说,“无配件、不相机”的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远程操控
由于运动相机在使用时一般都处在运动状态,所以快门按键都设计得很大,以降低用户使用难度。对于拍摄视频来说,只需在运动前开始录制即可完整记录下运动过程,但是拍照就比较麻烦了。
目前主流的运动相机都开发了App配套使用,例如GoPro的Gopro App、索尼的Play Memory Mobile、小米的小蚁运动相机等。Wi-Fi连接的好处就是可以远距离控制,也可以将手机屏幕作为取景器使用,方便构图。另外,Wi-Fi的远距离控制也体现在航拍上。用运动相机挂载于飞行器进行航拍现在已非常普遍,大疆飞行器公司的Phantom 2就是GoPro的好搭档。
但Wi-Fi连接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首先,手机连接到运动相机的Wi-Fi之后手机便无法连接网络,想要进行分享的话需要连接到其他无线网络或者移动网络,这一点非常不便;其次,现在使用无线路由器的人数众多,所以多个Wi-Fi也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在实际使用时,CHIP发现多款运动相机的实际控制距离小于其标称距离。所以要想充分发挥Wi-Fi的优势也只能在室外了。
由于体积和重量的限制,对于运动相机上是否安装显示屏的问题各厂商的做法也不相同。GoPro最新发布的Hero 4就有两个版本,其中Black没有显示屏,用户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所需配件,定位较低的Silver版本则内置了显示屏。索尼的做法则更为直接,索尼为HDR-AZ1单独配置了一款可固定到手腕上的显示设备,可实时监控拍摄画面,除此之外,其还具备控制功能,可进行参数设置、GPS开关等设置。作用相当于在手机上打开索尼的App,但要方便得多。
运动相机在显示功能上的多样性也从侧面证明了运动相机多而全的附件,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实现了更加方便的操作模式。
总结
运动相机诞生于国外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外国的小伙伴更喜欢冒险和刺激,记录下这一场景的需求也就由此而生,正如GoPro是由酷爱冲浪的尼克所发明而不是传统的相机巨头。其次,成熟的社交分享体系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了极限运动的拍摄,YouTube是最为成熟的视频分享平台,在全世界拥有众多的用户,新奇刺激的极限运动视频肯定会成为人们转发、评论的热点,使得运动本身的发布者也获得了虚拟的荣耀。最后,运动相机的强适应力也为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使用场景。在某些特殊空间或特殊需求的场景下,运动相机凭借着小巧的机身可以完成常规相机不能做到的事情,像之前热播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就大量使用了运动相机进行拍摄。
当然,国内同样有厂商进行运动相机的生产。一款名为“山狗”的运动相机就在一些户外运动爱好者中流行,但品牌影响力较弱,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前不久小米发布了小蚁运动相机,中兴也推出了运动相机“咔咔”。可见国内厂商也正在抓住运动相机这个新兴市场,但就笔者来看,目前的国产运动相机并非是主打极限运动拍摄,而是根据国内用户的特点主打城市旅行,广角拍摄等用途,在售价上也更加亲民,非常具有吸引力,更像一个高科技的“玩具”。
笔者也获悉,在随后还会有影响力较大的国产厂商会推出运动相机。相信凭借着知名厂商的进入,国产运动相机市场会更加规范,生态链条也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