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晓玲,左玉强,孟庆春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心医院院区CT 2室,河北 石家庄 050011)
颅内动脉瘤是动脉壁的病理性局限性扩张,当其破裂时则引起蛛网膜下隙出血或脑内血肿,病死率达30%~40%[1-2]。因其具有隐匿性及突发性,早期选择恰当影像学检查方法,准确发现和诊断颅内动脉瘤意义重大[3-4]。长期以来,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但由于其高费用、创伤性且有一定的假阴性率及并发症,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随着多层螺旋CT、MRI及影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越来越受重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0例颅内动脉瘤病人的影像学资料,探讨其最佳诊断方法。
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我院神经外科收治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70例,高度怀疑动脉瘤破裂引起。其中男31例,女39例;年龄为35~80岁。4例病人死亡。行CTA检查70例,DSA检查66例,MRA检查44例。
1.2.1 CTA检查 采用美国GE公司Light speed pro型16排螺旋CT机,行薄层立体容积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层面至颅顶,静注增强对比剂100~120mL(非离子型),流量4mL/s,管电压120kV,管电流350mA,螺距1.375∶1,层厚0.625mm,20~25s内完成原始数据采集。应用后处理工作站ADW 4.2,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及曲面重建(CPR)技术对图像重建分析。
1.2.2 DSA检查 设备为飞利浦ALLCRA XPER FD 20血管机,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行常规正侧位造影,用DSA后期工作站对采集图像做重建处理。
1.2.3 MRA检查 设备为美国 GE公司1.5T超导MR机,扫描序列为SE或TSE,MRA检查应用3D-TOF法,采集数据后采用MIP、VR技术重建。
各项检查结果由一名副主任医师和两名主治医师共同分析后得出。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间比较采用两两比较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文70例病人中,62例发现动脉瘤66个,其中大脑前动脉 A1~2段4个(6.1%),大脑中动脉M1~2段20个(30.3%),前交通动脉26个(39.4%),后交通动脉10个(15.2%),颈内动脉2个(3.0%),基底动脉4个(6.1%)。动脉瘤直径为2~15mm,其中<3mm 者4个(6.0%),3~10mm 者52个(78.8%),>10mm 者10个(15.2%)。66个动脉瘤均经手术证实,CTA显示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及周围血管关系较满意(图1a、b),其中所显示大小、位置与手术结果基本一致52个,瘤体大小稍有出入12个,1例被手术证实为2个瘤体共用一个瘤颈。
DSA检查66例中,62例发现动脉瘤62个,与CTA显示的大小、位置基本一致(图1c、d);假阴性4例,占6.1%(CTA检测出,且经手术证实)。
MRA检查44例病人中,42例发现动脉瘤42个,其中直径5mm以上的病灶占多数(图1e、f),假阳性1例(CTA、DSA均未发现病灶),假阴性1例(CTA、DSA发现,经手术证实,内有血栓形成)。
CTA、MRA及DSA诊断颅内动脉瘤阳性率分别为88.6%、88.4%、88.0%,灵敏度分别为97.5%、97.5%、97.0%,三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
图1 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表现
CTA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有以下优点:①方法简单、快速,无侵袭性,CTA单次检查费用明显低于DSA[5]及MRA;②结果可靠,基本上所有大小动脉瘤都能显示,对直径≥3mm病变显示尤为清晰,对直径<3mm及巨大动脉瘤的诊断也优于DSA及MRA[6];③对病变位置、体积及外形的显示十分清晰,可多平面、多角度观察瘤颈大小、病变方向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对于显示动脉壁钙化、瘤腔内有无血栓、斑块、夹层等亦优于 DSA[1,7]。此外,观察病变时结合原始数据以及MPR成像可以更好地反映动脉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VR成像则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动脉瘤的空间位置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CPR成像则可以把三维成像转化在二维平面中进行研究,对可疑病变血管进行全方位观察。同时结合原始数据、MPR、VR、MIP及CPR成像全方位、多角度观察病变,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病变的诊断率。缺点为不适合碘过敏病人,空间分辨率较低,检查同时不能进行治疗,不能观察动态图像。
DSA图像清晰、真实,且检查同时可行血管内治疗,但因其具有创伤性、繁琐性、有假阴性、有禁忌证及并发症、受射线照射量大、危险性相对较高,对显示血管及瘤腔内部情况优势较低[8]。
MRA对动脉瘤及血管周围组织结构的显示较前两者更为清晰,能提供更多血流动力学信息,这为临床手术提供很大帮助。但其诊断直径≤10mm的小动脉瘤有一定漏诊率,对腔内存在血栓及湍流的大动脉瘤诊断有一定难度。
本文结果显示,CTA、DSA、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阳性率、灵敏度差异无显著性,与文献报道相一致[9]。DSA不具备后期处理及重建特点,这使得其在多角度评价、显示动脉瘤及其内部细节、与周围组织关系方面,明显不如另两种方法有优势[10]。
综上所述,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上更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取代DSA作为早期及术前诊断的首选方法,有特殊需要时可进一步行DSA或MRA检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有力依据。
[1]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55-158.
[2]贺西亮,辛涛,潘源,等.比色法治疗破裂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14,29(6):505-506.
[3]郭建新,冒平,牛刚,等.3D-CTA、2D-DSA 及3D-DSA 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5):21-23,38.
[4]常青,窦以河,李照建,等.大脑中动脉瘤影像学特点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49(4):357-358.
[5]张殿波,宋金国,徐兵,等.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CT和 MRI杂志,2010,8(5):15-17.
[6]FRANKLIN B,GASCO J,URIBE T,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and inter-rater reliability of 64-multislice 3D-CTA compared to intra-arterial DSA for intracranial aneurysms[J].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Official Journal of the Neurosurgical Society of Australasia,2010,17(5):579-583.
[7]周西,刘启榆,林华,等.颅内动脉瘤的3D-DSA与3D-CTA技术的对比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52-54.
[8]苏安华,李淼.3DCTA与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对比观察[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12):2295-2296.
[9]孙继勇,耿跃然,刘怀军.CTA、MRA、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2):24-25.
[10]刘善平.64层CTA-MIP、CTA-VR与3D-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