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红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 400020)
近十余年是中国公路建设“大干快上”的高速发展期,公路总里程从2000 年的140 万km 跃升至2012 年的424 万km,其中高速公路里程从2000 年的1.63 万km 增长到2012 年的9.62 万km,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的高速公路网。沥青路面以良好的行车舒适性和优异的使用性能占绝对优势。全球变暖、重载增加、车速提高使得沥青路面建成早期就出现破坏,主要表现为水稳定性和车辙。如何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成为研究热点。
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废旧轮胎堆积如山,“黑色污染”成为21 世纪重大环境问题。对废旧轮胎进行燃烧填埋处理,既白白浪费资源,又造成环境污染,废旧橡胶轮胎如何应用于沥青路面成为研究热点[1,2]。顺应时代潮流,橡胶沥青技术迎来了发展良机[3-8]。目前,橡胶粉沥青技术主要分“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就是在集料拌合过程中直接将橡胶粉加入到沥青混合料中,制成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湿法”是将橡胶粉在高温下加入到热沥青中,制成改性沥青,然后进行混合料拌合。橡胶粉沥青技术既可以变废为宝,消耗废旧轮胎,又可以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构建“绿色低碳环保”交通运输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依托西南某高速公路,橡胶粉采用干法掺加,技术要求见表1 ~表3。根据工程低碳环保路面工程专项设计要求,将橡胶粉按照20%±2%剂量掺配到70#A 级沥青中制备成橡胶沥青,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 中的要求。
表1 橡胶粉筛分规格
表2 橡胶粉的物理技术指标与技术要求
表3 橡胶粉的化学技术指标与技术要求 %
表4 橡胶沥青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规定级配为SMA-13,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橡胶沥青与混合料设计施工技术指南(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的规定,进行混合料体积指标检测。最终确定B 级配为最佳级配见表5,粗集料骨架松装间隙率检测见表6,3 组级配混合料检测指标见表7。
表5 橡胶沥青SMA-13 目标配合比合成级配
表6 粗集料骨架松装间隙率
以5.9%、6.2%、6.5%、6.8%、7.1%这5 组油石比进行马歇尔试验,检测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及力学指标,检测结果见表8 所示,油石比分析如图1所示。
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在曲线中求毛体积相对密度最大值、稳定度最大值、空隙率中值、饱和度中值分别对应的油石比,OAC1=6.44%,根据各项指标符合技术标准油石比范围OACmin~OACmax计算OAC2=6.62%,OAC3=6.53%。根据气候分区划分,该区域地处1-4,气候为夏炎热区,且为重载交通高速公路。因此,综合考虑成渝高速公路所处地理位置及环境,将本次配合比最佳油石比选定为6.5%。
表7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级配选定数据汇总
表8 马歇尔试验检测结果
图1 油石比分析图
试验采用相同填料、机制砂、碎石、级配下使用SBS 改性沥青(木质素纤维掺量为沥青混合料质量的0.3%,SBS 改性沥青、木质素纤维检测结果合格)按照相关规程规范进行SBS-SMA-13 沥青混合料设计,与AR-SMA-13 橡胶沥青混合料基本相同的空隙率下进行路用性能比较研究。检测结果见表9。
由表9 可知,掺加20%±2%橡胶粉后的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与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都能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对4 cm 厚度的橡胶沥青SMA-13 表面层进行的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检验:所捡指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本次配合比级配选择B 级配作为橡胶沥青SMA-13 表面层目标配合比标准级配,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为6.5%。通过橡胶沥青SMA-13 表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沥青混合料相关参数:实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为2.588,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492,目标空隙率为3.7%。通过沥青混合料谢伦堡析漏、肯塔堡飞散、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动稳定度、渗水系数、低温弯曲等进行检验,其路用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
表9 沥青混合料性能检测结果
按公式m=ρv=ρSH 计算本项目橡胶沥青混凝土用量,按油石比及橡胶粉掺量20%计算沥青总量及橡胶粉总量,结果如表10 所示。
表10 橡胶沥青混合料、沥青、橡胶粉使用总量 t
由表10 可得:本工程将使用约69.6 t 橡胶粉,按40 kg/条轮胎的平均重量计,则可以消耗废旧轮胎1 740 条,同时也可节约堆放轮胎可能占用的土地约0.12 hm2。可见,橡胶沥青的使用具有很好的循环利用效益。同时橡胶沥青路面有良好的降噪效果,降低表面层噪音约5 dB。
本文结合西南某高速公路工程,进行了橡胶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并进行了环境效益评估,得到以下结论:
1)根据当地气候水文条件及交通量水平,通过试验最终确定B 级配为最佳级配,通过马歇尔试验结果确定最佳油石比为6.5%。
2)本工程共使用橡胶粉69.6 t,耗费废旧轮胎约1 740 条,降低表面层噪音约5 dB。
[1]杨人凤,刘 平.橡胶沥青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26(2):14-17.
[2]白国涛.橡胶沥青技术概述[J].北方交通,2005(9):14-16.
[3]谢昭彬,马 韧,贺国京.橡胶沥青老化对其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研究[J].公路工程,2011,36(2):178-182.
[4]黄 彭,吕伟民,张福清.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与工艺技术的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1(S1).
[5]于 玲.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参数试验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6).
[6]彭庆跃.橡胶沥青混合料骨架嵌挤级配优化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J].湖南交通科技,2009,35(4).
[7]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橡胶沥青及混合料设计施工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8]王旭东.橡胶沥青及混凝土应用成套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