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结盟

2015-04-25 06:55本刊编辑部
今日中国 2015年7期
关键词:势头潮流和平

坚持不结盟

不结盟是中国外交的一条重要原则,这个原则的确立绝非偶然。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历程,对我们的外交政策进行了梳理,把不结盟作为中国外交的一项根本原则。

吴建民

现任外交学院教授

欧亚科学院院士

欧洲科学院院士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最近,美国舆论界刮起了一阵风,声称一个以美日为一方、中俄为另一方的“新的两极世界”正在出现,亚太地区正“酝酿着一场新冷战”。其根据是2015年4月26日至5月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美国进行了长达8天的访问,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这是安倍就任首相以来对一个国家访问时间最长的一次。此行的最大收获是敲定了新的《日美合作防务指针》。另一方面,外界十分关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8日至10日对俄罗斯的访问,他与普京总统签署了《关于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联合声明》。双方签署了32项合作协议,价值高达250亿美元。美国这股风刮起来之后,亚洲也有人响应。

今天真的是正在出现一个“新的两极世界”、“新冷战”吗?这可是关系到当今世界格局的大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过去的两极世界和冷战是怎么回事。

1949年4月4日,美国和加拿大与10个欧洲国家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美日两国于1951年9月8日签署了军事同盟条约。1955年5月14日,苏联和7个东欧国家签订了《华沙条约》,结成了军事联盟。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是东西方冷战的重要标志。

1991年2月25日,华约政治协商委员会在布达佩斯召开特别会议,宣布从3月31日起终止在华约范围内签订的军事协定的法律效力,解散华约所有军事机构。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两极世界寿终正寝,冷战宣告结束。

按理说,北约、日美军事同盟作为冷战的产物,应当随着冷战的结束而告终。但是冷战虽然结束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北约不仅没有解散,反而扩大了,从1991年的16国发展到现在的28国。美日之间又搞了新的《合作防务指针》。迄今为止,美国在日本还有100多个军事基地,驻军35000人。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进行冷战必需两家,一家打不起来。今天美日是同盟关系,这种同盟存在已经60多年了。但是中俄之间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不是同盟关系。中国绝不会同任何国家结成军事同盟。中国不需要敌人,我们愿意同世界各国交朋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在各个领域的合作。2014年11月举行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不结盟是中国外交的一条重要原则,这个原则的确立绝非偶然。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历程,对我们的外交政策进行了梳理,把不结盟作为中国外交的一项根本原则。

我们这样做首先是因为时代主题变了。20世纪末,时代的主题逐渐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这是国际关系中统领一切的大变化。结盟是战争与革命的需要,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绝不能身体进了21世纪,脑袋还停留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那是注定要碰壁的。美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打了两场半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这几场战争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越打麻烦越多,越打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对抗越严重。其根本原因是没有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

第二,我们曾经与苏联结过盟,效果并不好,我们是有深刻教训的。

1984年10月31日,邓小平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时讲到:“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其实,不结盟的思想早在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就初见端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得到亚非国家的普遍接受。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就是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十项原则中第六项原则就是: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这不能不佩服周恩来总理的远见和洞察力!

第三,坚持不结盟是我们维护中国和世界在21世纪最大利益的需要。中国在21世纪最大的利益就是邓小平讲的“发展是硬道理”,具体到今天来说就是要保持发展的势头。我们今天所取得的发展势头可以说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最好的势头,把这个发展势头保持下去,再有三、五十年中国就完全起来了。保持发展的势头,就必须保持对外开放的势头,保持对外合作的势头。毫无疑问,搞结盟政策就会破坏开放的势头、结束对外合作的势头,从而终止我们发展的势头,这是违背我们最大利益的。

世界人民在21世纪的最大利益是与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的。既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结盟、搞军事集团与时代主题是背道而驰的。

我最近访问了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他们普遍表示愿意同美国和中国都保持良好的关系,不愿意选边站队。他们这个立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东南亚人民不愿意选边站队,世界其他地方的国家和人民也不愿意选边站队。道理很简单,如果爆发一场新的冷战,其结果是什么?那就会出现一场新的军备竞赛,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就会用于发展军备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就会受到威胁。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如果和平受到了威胁,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世界面临许多大问题,从根本上说只有发展才能解决。

过去30多年,我们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不扩张、不称霸、不结盟的和平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大增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大发展,说明和平发展战略是卓有成效的,也是完全行得通的。我们今后也必将继续奉行这一战略。

回顾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历史,随着中国崛起的势头增强,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隔一段时间,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特别是美国,在鼓吹“美中对抗不可避免”,双方之间的“新冷战”蓄势待发。

上述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新时代的潮流与旧时代的潮流在那里较量;有人在惯性思维的驱使下,把今日的中美关系等同于昔日的美苏关系。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但是必须看到这股潮流是时代主题变化后出现的新事物。我们的时代是从旧时代演变而来的。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当今时代潮流相对立的,还存在着一股冷战、对抗、仇恨、冲突的潮流。这股潮流是旧时代的产物,但这股潮流是绝不肯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有两条:

一是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美国的军火工业就是这样的一个利益集团。他们唯恐天下不乱,不断鼓吹冷战、对抗、仇恨和冲突,因为他们可以从中牟取暴利,也正是这一批人在不断地传播和散布“中国威胁论”。

二是人们的思想往往落后于实践。时代主题变了,但是战争与革命时代所形成的强大思维惯性依然存在,而惯性思维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关注一下美国的舆论,就会看到:有些人经常拿今天的中美关系与昔日的美苏关系相比较,认为二者之间很相像。他们没有认识到今天的中美关系与昔日的美苏关系有着本质的不同。

昔日的美苏关系主导面是对抗,游戏规则是零和游戏。凡是对美国有利的事情,苏联一定倒霉;反之亦然。而今天的中美关系则全然不同,中美之间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分歧,双方的摩擦和争吵不断。但毋庸置疑的是,中美关系的主导面是合作,中美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

1971年我第一次去美国出席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并在美国常驻。1971年中美贸易额仅为500万美元,而2014年上升到5400亿美元。这与昔日的美苏贸易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冷战期间美苏关系最好的时候,两国贸易额不过区区40亿美元。

今天,中美之间的合作领域在不断扩大,包括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反恐、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双边合作和人员交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也在进步。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安娜伯格庄园与奥巴马总统达成了中美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之所以能够达成这样的共识,就是因为双方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而且这种共同利益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冷战结束后,世界正走向一个新格局的过渡时期。在过渡时期里各种思想都会冒出来,新旧两种思想不断较量,这是必然的,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有主心骨。什么是主心骨?那就是坚持邓小平为我们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坚持和平发展的对外战略,不称霸,不扩张,不结盟。

猜你喜欢
势头潮流和平
合富商业:一季度整体供求回落明显,季末复苏势头渐露
金价仍将维持上涨势头
潮流
潮流
潮流
博弈·和平
从2014到2015潮流就是“贪新厌旧”
期盼和平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