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的教科书—《尚书》

2015-09-10 07:22李荣胜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经文尚书君王

李荣胜

老百姓常挂在嘴边一句话:“不读诗书,难登大雅之堂。”老百姓说的诗和书,就是《诗经》和《尚书》。

《诗经》和《尚书》是最早记录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的两部经典。这两部经典不仅记录了语言的文明,还留下了我们祖先文明进步的思想足迹。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一本书。它的产生几乎和汉字“书”的出现都有某种关系。

《尚书》最早就叫做《书》。上古时代,人们把刻写在竹木简册上的政事记载叫做“书”。直到孔子在2500多年前,将其整理成教授弟子的教材时,也叫《书》。至少在先秦时期,还没有《尚书》这个称谓,那时就叫做《书》。

称为《尚书》是汉代出现的。《尚书》的“尚”字,在古代通“上”,就是指上代、上古。所以,《尚书》其实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

《尚书》究竟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呢?实际上,《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政事史料汇编,也可以称做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的基本内容大都是君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谈话记录,涉及到政治、军事、宗教、道德、哲学、法律、地理、历史等各个方面。

从《尚书》中看,全书第一篇为《虞书·尧典》,最后一篇为《周书·秦誓》,大约涵盖了从公元前22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近1700年的历史记录。可见,中华民族的祖先十分重视历史,十分敬畏历史,十分认真地记录着历史。这是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我们甚至还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26世纪的黄帝时代,那时,他就派一个叫仓颉的人记录政事了,因而创造了最早的象形文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尚书》的产生与汉字“书”的创造有着某种联系。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尚书》的作者应该是横跨1700多年的历代史官们。可以认定,《尚书》是一部集体写作而成的大书。

我们今天见到的《尚书》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我们称为经文,是《尚书》的主体,也是全书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共有58篇经文,按历史朝代顺序排列:虞书5篇;夏书4篇;商书17篇;周书32篇。其作者均为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历代史官。

第二部分:是《书序》。《书序》的作用相当于今天文章的题解。《尚书》中的《書序》,就是对每一篇经文产生的背景或原因,所做的极为概括的解释,大都只有几十个字,放在每篇经文之前。《书序》的作者,按《汉书·艺文志》记载是孔子。其中大部分是一文一序,少部分是几文共用一序。但遗憾的是,总计100篇书序,只有58篇有经文,其余42篇,只有篇名、书序,而没有经文。

第三部分:是孔安国的注释,又称《孔传》。古代一般将注释都称为“传”。孔安国是汉武帝时代的孔子后裔。他依据在孔府墙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残本,汇集大量前人研读成果和古注,进行了精细的注释。对于后人研读《尚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后人假托孔安国之名而作的注释。)

第四部分:是孔安国写的《尚书序》。作为《尚书》全书的序言,记述了孔安国如何得到《尚书》和奉诏为《尚书》作注释以及未能最后上送朝廷的经过。(同样,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尚书序》是后人假孔安国之名伪造的。)

58篇经文其实就是58篇文章。如果按每篇文章的文体样式,我们可以把58篇经文大体分为五类。

第一类,典:古人把记载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合称五帝)的书称为典。我们把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文章也归入这一类。

第二类,诰:古人把诸侯、大臣朝见君王时,君王告诫他们的言辞称为诰;简单地说,就是君臣谈话记录。

第三类,训:是古人称有训导、教导之意的言辞记录;这是另一类的君臣谈话记录,主要是臣子对君王的教导。

第四类,誓:古代君王、诸侯征战出发前在众人面前的动员号召、赏罚命令和发誓必胜的言辞记录称为誓。

第五类,命:古代君王在册封官员或赏赐诸侯时的陈述及命令的记录称为命。

当然,《尚书》中也还有这五大类所概括不进来的文体样式。这些中国最早的文体样式对后世的散文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人会问,《尚书》离我们那么遥远,其文辞古奥艰涩难读难懂,跟今天的中国人还有什么关系呢?就举个日常用语的例子吧。比如我们今天的一些称谓:父母、黎民、百姓、苍生、元首等,比如我们今天对时间与季节使用的命名:年、月、日、正月、闰月、春、夏、秋、冬等。我们还可以举出成百上千的字、词或成语。它们都有确切的含意,都有约定成俗的使用规范。这些含意,这些使用规范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尚书》中确定下来的。这一确定一直传承了几千年。这是语言文字的文明确定,也是语言文字的文明传承。

从源头了解祖先的思想脉络,认识几千年的古代社会,我们用五个方面、十个字来概括《尚书》中的主要思想,就是:敬天、尊君、明德、慎罚、保民。

1、敬天—源于对大自然的恐惧而产生敬畏,进而形成对天、地、神、祖的崇拜,这是世界各个古老民族共有的现象,我们的祖先当然也不例外。《尚书》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对天、地、神、祖的崇拜祭祀,更多的是这种崇拜祭祀中所蕴含的敬天思想。正是这种思想不断确立起来“天”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无限深远地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比如,历朝历代称皇帝为“天子”,进而推崇“君权天授”、“君权神授”的思想;比如,汉代以后形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比如,民间流传的“做了缺德事,天打五雷轰”的诅咒,都源自于敬天的思想。

2、尊君—这是贯穿《尚书》始终的观念,绝大多数文章中都充满着“君权至上”的思想。《尚书》就这样规定了君臣的权力界限,而且说,不这样做就有害于国家。这种由尊君而形成的“君权至上”的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为后来的秦王朝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机器提供了思想基础。

3、明德—德的概念在《尚书》中有大量阐述,德的行为在《尚书》中也有大量记载。比如《虞书·尧典》中记载的尧帝在了解并考察了舜的为人与能力后,禅让帝位给舜,而舜三番五次地辞让的故事,就是在昭示后人荐贤之德、禅让之德和谦逊之德。至于孔子创立儒学所提倡的道德,如仁、义、诚、信、忠、孝等,全都能从《尚书》中找到源头。

4、慎罚—刑罚自古就有。从《尚书》中看,可以追溯到尧舜时代。后世有人认为儒家不懂法律,不提倡法制,纯粹是一种误解。孔子删修《尚书》,将《吕刑》—这部中国最早的法律学著作—收入其中,传承至今,便是明证。儒家反对滥用刑罚,主张刑罚要十分慎重,倒是确有其事。这种慎罚的思想正是源自《尚书》。因为历代君主深知刑罚是保障社会秩序的利器,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慎,便会激化矛盾,天下动荡,乃至君位难保。

5、保民—这是《尚书》中一以贯之的思想,也是儒家民本思想的源头。历代君王都把“保民”当作巩固政权的头等政务,客观上使得社会矛盾舒缓,老百姓得到实惠。同时,“保民”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社会,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留下了一抹浓浓的民本色彩。

这五个方面的思想,还远不能概括《尚书》中所蕴涵的丰富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除了我们已经讲到的儒家思想源头来自《尚书》,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几乎都可以从《尚书》中找到它们的源头。从这个意义上说,《尚书》是中国最早的政治思想文化宝库。当然这个宝库中也掺杂着今天看来是糟粕的东西,这是历史局限使然。

猜你喜欢
经文尚书君王
谦虚
自大的马谡
山东临朐唐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考
《尚书》
佛、僧与三重门(组诗)
姜太公钓鱼
烽火戏诸侯
从经文翻译策略看景教本土化的失败
老子与治国
艺术加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