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雯,刘瑛楠
(辽宁省沈阳水文局,辽宁 沈阳110043)
沈阳地区的河流主要有辽河、浑河两大水系。流经城区的有浑河、新开河、南运河等;流经市郊及县(市)的有辽河、蒲河、养息牧河、绕阳河、秀水河、北沙河等。浑河支流除蒲河外,还有一些较小的季节性河流,如细河、九龙河、白塔堡河等。辽河支流除绕阳河、柳河、养息牧河、秀水河之外,也有一些较小的季节性河流,如万泉河、长河、左小河、羊肠河等。沈阳市主要河流情况详见表1。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防洪减灾十分的重视,把防洪事业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来抓,洪灾的记载也做到了全面详实。
据调查,沈阳市建国后的60多年时间里发生洪灾和内涝的年份就有43年,历次大洪水都给沈阳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灾害损失。
1949年8月辽河、柳河、绕阳河、秀水河、养息牧河、蒲河发生洪水,致使沈北和于洪区多处被淹。
1950年新开河、浑河、秀水河发生洪水,致使市郊、辽中、新民、彰武等地被淹。
1951年辽河发生水灾,境内浑河、柳河、蒲河、秀水河等河流多处堤防漫溢为灾。致使市郊、辽中、新民县遭受水灾。
1952年沈北新区新台子、小河沿等9村雨水过多,各河水一齐暴涨,河堤决口,5.8万余亩地被淹。颗粒不收的l万亩。是年,新民内涝成灾27.15万亩。
1953年九龙河、蒲河、辽河、浑河发生洪水,致使市郊、新民、辽中县受灾严重。
1954年市郊九龙河、蒲河、沙河、十里河及其他内河共决堤59处,沿河地区受淹。
1955年北郊九龙河决口,蒲河漫溢。西郊蒲河决口。南郊、东郊山洪暴发。致使市郊、新民、辽中3地受灾。
1956年沈阳市辽河两岸受灾。新民内涝成灾,辽中成灾。
1957年沈阳、新民、辽中等地连降数次暴雨,蒲河等河水上涨,导致144.12万亩耕地受灾。
1958年市郊内涝成灾0.24万亩,新民内涝成灾56.40万亩。
1959年境内牤牛河、长河、左小河、万泉河、沙河等小河决3处,塘坝水库决口多处。辽中辽河回水堤决38处。
1960年7月末至8月上旬,连降暴雨,山洪暴发,是沈阳地区解放以来浑河最大的一次水灾,全市多处河堤决口。
1961年全市内涝耕地6.86万亩。
1962年本年汛期来的早,7月下旬开始成灾,并持续达半个多月。新民辽、柳、绕等河共决12117处,有17个公社187个大队受灾。
1963年柳河、绕阳河发生洪水,是新民解放以来柳河最大一次洪水。新民县(市)受灾。
1964年辽河发生洪水,沈阳市郊于洪、沈北、东陵、苏家屯区受灾。
1965年市郊内涝成灾0.12万亩,新民1.31万亩,辽中4.30 万亩。
1966年新民县(市)内涝成灾4.20万亩。
1967年市郊内涝成灾0.11万亩。
1968年苏家屯内涝成灾0.01万亩,新民1.04万亩。
1969年新民县(市)、辽中辽河下游沿岸套堤溃决,淹没部分农田。
1970年苏家屯区内涝成灾0.03万亩,新民县(市)49万亩。
1971年十里河决口,苏家屯林盛等5个公社受灾。
1973年沈阳、抚顺普降暴雨全省遭受洪涝。
1974年辽河、蒲河发生洪涝。苏家屯、新民、辽中受灾。
1975年辽河、浑河、蒲河、绕阳河、养息牧河、北沙河发生洪水,致使新民县(市)、辽中县、苏家屯区、沈北新区、于洪区、东陵区受灾。
1976年新民县(市)内涝成灾0.93万亩。
1977年新民县(市)内涝成灾129.64万亩。
1979年新民县(市)降雨110 mm,柳河沟、金五台子、东郊、兴隆等发生严重内涝。
1981年北沙河发生洪水,致使苏家屯区沙河、林盛等9个公社的36个大队受灾。
1983年辽中县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暴雨和风雹。
1985年沈阳地区汛期降水33次,有8次暴雨和大暴雨,是1964年以来降水最多年份。辽、浑、蒲河水位猛涨,洪峰迭现,全市106个乡893个村受灾。
表1 沈阳市主要河流情况表
1986年辽河、浑河、蒲河、柳河、北沙河出现洪水,沈北新区、新民堤防5处出险。
1991年秀水河和养息牧河发生洪水,新民县(市)局部出现险情。
1993年西辽河、浑河发生洪水,致使康平县、东陵区受灾。
1994年辽河、柳汛浑河等河流相继出现险情,全市面临严重的洪涝灾害威胁。
1995年汛情来得猛,辽河、浑河、蒲河、北沙河出现特大洪水,辽中县、苏家屯区受灾灾严重,铁路、公路、电力等行业也遭受巨大损失。
1998年西辽河康平段出现超标准洪水。
2002年7月局部地区降特大暴雨,城区大面积积水。东陵区白塔堡镇塔北村段邙牛河堤坝、白塔堡河桑林子段出现险情,部分居民房屋进水。
2003年7月沈阳市普降特大暴雨,造成城市防洪段5处堤防漫堤决口。使东陵区东陵街道、马官桥街道部分农田过水,少量房屋进水。
2005年汛期,沈阳市出现一次一级暴雨过程,降雨量达到多年暴雨的极限值。省气象局将其确定为一级暴雨灾害。受降水影响,流经沈阳地区各河共发生洪水12次。辽河、浑河及相应支流都发生不同程度的险情,部分公路及桥梁被冲毁,辽、浑河滩地被洪水淹没,部分堤段渗水并发生轻微管涌。已建水利工程、护堤林和滩地内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局部地区内涝严重,少量房屋被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亿元左右。
2010年7月以来,沈阳地区连续出现了6次强降雨过程,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由于连续6次出现强降雨过程,辽河流域各河道相继出现洪峰,辽河持续高水位、大流量达一个月半之久。致使新民县及辽中县遭受水灾。
2013年7月16日,由于出现强降雨过程,辽河流域各河道相继出现洪峰流量,由于受内水外洪共同作用,饶阳河及柳河迅速涨水,导致新民县遭受水灾。
加大防洪工程修建力度及河道堤坝工程治理,掌握灾害特征,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实时监测雨水情,快速预报预警,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充分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局地暴雨突发性强,成灾快,往往使人们防不胜防。所以坚持以避灾、躲灾为主的指导思想,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和相关人员的防灾能力;对局地暴雨洪灾的防御常识和应急预案。
加强雨水情的测报及预报系统的建设,健全雨水情测报站网,不断完善各种预警预报设备是防灾减灾的关键。水文等相关部门应加强水雨情测报预报工作,加强水文测报、预报、分析工作,密切监测雨水情变化,保证雨水情测报准确,及时分析,及时报送信息,为加快部署抗灾救灾工作提供保障。
[1]沈阳市水利局.沈阳市水资源.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