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间诱惑

2015-04-22 19:44陈洁
中国服饰 2014年10期
关键词:路易十四鞋跟高跟鞋

陈洁

有人说,只要增加二三寸的高度,就缩短了女人与天堂的距离。

玛丽莲·梦露曾发表“高跟鞋宣言”:“就算它让我伤痕累累,我也会像爱男人一样爱它!”

高跟鞋究竟具备何种魔力,让女人们如此无法自拔?

今天在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的一次史无前例的高跟鞋艺术展览会上也许你会找到答案。

在这场名为“致命诱惑:高跟鞋的艺术”的展览中,约160双高跟鞋将被展出,网罗从17世纪到现在的所有经典款式,主要聚焦在高跟鞋的做工、造型和艺术感方面,堪称一场华丽的鞋履历史穿行之旅。

女人情迷高跟鞋,在美剧《欲望都市》里女作家凯莉身上表现得最为活灵活现:饭可以不吃,高跟鞋不能不买。

的确,穿上高跟鞋的女人神采飞扬,意气风发,让人惊诧她的风度,更让人痴迷她的魅力。一双高跟鞋,增加的绝对不仅是高度,更是来自内心的一份自信、风度和由内而外散发的阵阵光芒。

所以有人说,只要增加二三寸的高度,就缩短了女人与天堂的距离。

为男人生,因女人红

其实,很多时尚大牌的成名和立足均仰仗高跟鞋。Manolo Blahnik最爱的就是尖头、细高跟,把最妖娆妩媚的羽毛、流苏、蕾丝、水晶全部忠诚地奉献给了高跟鞋。而Jimmy Choo,则要感谢戴安娜爱他的鞋子,4英寸(10厘米)神话得以流传。

每一季各大时尚品牌都会推陈出新,从豹纹、蕾丝、刺绣、藤蔓到水晶、漆皮、几何图案,各种风格的鞋履让女人永远不能停止对高跟鞋的追逐。

然而,最初高跟鞋的发明人竟然是男人,而且是个大名鼎鼎却身材矮小的君主——法皇路易十四。

早在15世纪初期,高跟鞋的雏形就开始出现,但只是方便骑马时双脚能扣紧马镫。到了17世纪,因为国王路易十四身材矮小,他为了在臣民面前显示自己的高贵气度,命令设计师为自己制造了四英寸高的高跟鞋,并把鞋跟染成红色以示其尊贵身份。此后贵族们不论男女,纷纷仿效,高跟鞋由宫廷传遍欧洲大陆,又传遍世界。

伟大的路易十四没有想到,这是他最漂亮的一次征服,他的军队到不了的地方,高跟鞋却能占领。

关于高跟鞋的故事,世间还流传着各种版本。

而今天,高跟鞋的意义不仅在于审美,更重要的是它增加了女性的自信和自我的心理满足。玛丽莲·梦露曾说:“那个发明高跟鞋的人,不管是谁,我想女人们都欠他一份情。”

“明星款”的独特记忆

在高跟鞋的世界里,Christian Louboutin这个法国人绝对无法忽视,其同名品牌的“红底鞋”更是红到不行。

品牌成立伊始,Louboutin一直在为寻找自己的标志性设计而苦思冥想——那是不需Logo,只看一眼便能记住的独特细节。一次偶然,他看见女助理正在往脚上涂指甲油,醒目而艳丽的红色立刻成为了创意灵感,他灵机一动将红色指甲油涂在高跟鞋底上。“红鞋底就像是鞋子抹上了口红,加上露出的脚趾,实在是性感无比”,一拍即合的独特构思,加上经典的12厘米鞋跟,从此这一抹性感销魂的红色就成为了Christian Louboutin高跟鞋的标志性设计。

相较于“红底鞋”的半路杀出,Mary Jane shoes(玛丽珍鞋)则是历史上风行最久的高跟鞋,在19世纪风行长达50年之久。

Mary Jane shoes是对绑带鞋的统称,尤指那些低跟、圆面、脚踝搭扣绑带式的鞋子。它流行的原因最早是对欧洲贵族学生的仿效,随着时尚发展,色彩从最初的黑色变得更丰富,用料面也更广,丝绸、帆布或小羊皮皆有之。鞋跟也从两三厘米演变到六七厘米的楔型跟。

时至今日,在时尚圈复古风潮的引领下,Mary Jane shoes仍流行国际,无论是在各大品牌的T台上,还是在那些紧跟潮流的女明星脚上,都可以见到其身影。

足尖上的艺术品

鞋履虽小,天地甚大。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中国,高跟鞋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而在中国,高跟鞋文化更能追溯到2200多年前。据有关记载,周朝女性所穿的礼履,就是圆头高底的鞋子,称之为“古代高跟鞋”。书法家米芾在《唐文德皇后遗履图》中也曾有记述。

而到了清代,满族贵族女子所穿的“花盆底鞋”,跟高一般可达5至10厘米,鞋帮和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穿鞋的人走路必须慢且稳当,反而显出女性的婀娜多姿和端庄秀美,一度在清朝宫廷相当流行,并逐渐传至民间。

其实,这些高跟鞋不仅反映了穿着人的情况,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俗人情。一双双看似普通的鞋子随着人类的发展一路默默走来,却记录了人们生活的喜怒哀乐与社会时代的不断变迁。如今,这些见证了历史发展的高跟鞋都被当成艺术品收藏在一些文化博物馆,向更多世人展示着那个时代特有的风情。

猜你喜欢
路易十四鞋跟高跟鞋
那年春节的高跟鞋
细微之处莫放过
IN THE RAIN
鞋跟艺术
皇帝写的“诗”
法国大革命的三个重要起因
凡尔赛宫助路易十四集权
高跟鞋
试论路易十四的欧洲争霸历程及其历史启示
高跟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