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9例临床观察

2015-04-21 10:14:17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组方痛风性血尿酸

戴 敏 张 莹

重庆市中医院风湿病科,重庆 400021

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9例临床观察

戴 敏 张 莹*

重庆市中医院风湿病科,重庆 400021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7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组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所有病例的肝功能、心电图、血尿便等检查结果均未发现异常。结论:自拟中药组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

痛风性关节炎;清热利湿;中医药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发的病损及炎性反应。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于拇趾的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1]。目前现有治疗方法大多效果不佳,如西药治疗存在易复发、副作用大等缺点。笔者以清热利湿法为主,自拟中药组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7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全部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发病年龄30~40岁,平均年龄(35±2.5)岁;病程1~5年者26例,5~10年者6例,10~20年者4例,20年以上者3例。男性血尿酸(BUA)值在431~716μmol/L之间,女性血尿酸(BUA)值在383~652μmol/L之间。两组病例一般资料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内科学》[2]和《实用中医内科学》中的标准制定[3]。即:①关节部位反复出现红、肿、热、痛,典型部位为足跖指关节,其他包括踝、膝、肘、掌指关节;②男性血尿酸值>420μmol/L,女性>360μmol/L;③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关节炎和(或)继发性痛风;④中医诊断为湿热壅盛型痹证,临床症状为:关节剧痛突然发作,多在夜间发作。关节红肿热痛,得冷则舒,痛不可触。或发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英太青,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3856)治疗,每次50mg,每日2次;待症状控制后予别嘌呤醇片(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1368),每次0.1g,每日3次。

观察组:以清热利湿为治则,服用我院自拟的中药组方进行治疗。方剂组成为:苍术18g,黄柏18g,怀牛膝18g,忍冬藤18g,土茯苓18g,甘草9g,延胡索、黄芪、薏苡仁各15g。上药水煎内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检查及复查,并记录。

1.4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治愈:主要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血尿酸正常;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血尿酸下降明显。有效:主要症状有所减轻,血尿酸有一定下降;无效:主要症状、血尿酸等指标均无任何好转,甚至恶化。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情况(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结束后,对所有病例的肝功能、心电图、血尿便等项目进行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表明我院自拟的中药组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3 讨论

痛风(gout)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慢性痛风关节炎、急慢性泌尿系尿酸结石、尿酸性肾病、痛风石和痛风结节。其中痛风性关节炎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突出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和结缔组织结构(特别是软骨、滑膜)的尿酸钠晶体沉着[5]。以原发者居多,少数病人由于代谢性疾病如次别嘌呤-咖啡因酶、磷酸核糖基转移糖缺乏时产生的高尿酸血症称为继发性痛风。其发病机理与多形核白血球有关,痛风时滑膜组织和关节软骨释放的尿酸钠晶体被关节液的白血球吞噬,白血球又破坏释放出蛋白酶和炎性因子进入滑液,从而导致关节炎出现炎症[6]。

根据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中医将其归为“痹证”的范畴,多由热毒、湿浊、痰凝所致。如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曰:“彼痛风也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偏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湿,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7]。因本次观察所收治的痛风关节炎病例均属于湿热壅盛型痹证,故本病的治法为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方中苍术、黄柏祛风除湿,善治湿热下注,筋骨疼;怀牛膝、忍冬藤活血通络,凉血止痛;土茯苓解毒除湿、通经止痛;石斛清热生津,有助于清利;薏苡仁健脾渗湿,除痹止泻;黄芪益气,利水消肿;延胡索行气止痛;甘草调和药性。诸药配合,共凑清热利湿、活血通络、除痹止痛之效。因此该中药组方对湿热壅盛、瘀血阻络型的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杨保林,丁岗.芪桂痛风舒颗粒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6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276-277.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08.

[3]周仲瑛.实用中医内科学[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386.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1.

[5]莫蓉,梁柳琴,叶玉津,等.痛风性关节炎262例临床分析及诊治体会[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8,35(5):249-251.

[6]李迎春,徐建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3,34(1):96-98.

[7]朱婉华,张爱红,顾冬梅,等.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J].中医杂志,2012,53(19):1667-1670.

张莹(1981-),女,硕士,研究方向:风湿病临床研究。

R684.3

A

1007-8517(2015)07-0049-02

2015.01.06)

猜你喜欢
组方痛风性血尿酸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0:52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经验
基层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7-31 07:58:18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 05:32:00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22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益寿宝典(2018年5期)2018-01-28 09:59:49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针灸联合中药组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