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苏格兰小戏

2015-04-20 09:14桂菡
上海戏剧 2014年6期
关键词:酒桶仲夏鲍勃

桂菡

我二十三岁,我不喜欢都市轻喜剧,我不爱那些反映了生活中问题却采取蹩脚矫情方式解决矛盾来达成一个美好结局的故事。

不幸的是,《仲夏》偏偏讲述了一对刚刚年满35岁的缺爱男女在一夜情过后因为机缘巧合再度相遇,经历了一些不靠谱的事情后灵魂相拥走到一起的故事:海伦娜和鲍勃在一个雨夜做着事后令他们感到空虚无聊的风流韵事并由此结识,女人海伦娜心里是扑不灭的渴望真爱的火苗,男人鲍勃意识到少年时代的梦想只是梦想,待他们再次聚在一起的时候意见统一地感受着刚刚步入中年阶段的人生是如何令人失望与沮丧,海伦娜与鲍勃同病相怜又惺惺相惜,发觉对方还能给自己疗疗伤,于是在那种“船马上要开了我终于追上了你”的泛滥情节里手与手牵在了一起。让我觉得更不幸的是,在上海话剧中心的《仲夏》演出版本中,女主角偏爱时不时连耸几下肩膀,眉头一皱手一摊然后“哇噢”,把脑袋一偏,一张口便是标准译制片腔。所以——唔,你瞧,这看起来可真是够糟糕的不是吗。

虽然这部戏不管是从故事内容还是从表演方式上都不合我胃口,但诚实地说,我并不排斥这部当代苏格兰小戏的。如果要找一个理由,两个字便可以概括——好玩。或者,三个字——有意思。

舞美对一部戏来讲总是很重要的,因为观众走进剧场最先接触的不是演员表演而是舞台布置。《仲夏》的“有意思”首先就体现在了其舞美设计上。观众一进剧场就会看见十余只偌大的木质酒桶摆放在台上,一眼看上去就像是制作人拉来了哪个富豪酒商做赞助。毫无悬念,第一场发生在酒吧:海伦娜同鲍勃两个人眼神迷离地分布在酒吧两角,周围分散着硕大酒桶,昏暗的灯光下两人摇晃着高脚杯里的酒,满是情调。然而在后面非酒吧的戏中,这些酒桶并没有消失不见,它们时不时就以别的身份闯进观众的视线——它们是桌子、是柜子、是衣橱……当海伦娜手轻轻一掀,桶盖上一个简约的镜面呈现,再随意一拨弄打开酒桶的大肚子,里面赫然挂着她的几件衣服的时候,坐在观众席里的我忍不住跳出戏惊叹了一声:啧啧,好家具,真是好装置,既实用又有格调,以后有了钱我也要这么做装修。对啊,用酒桶做家具本身不就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嘛。当然,这并非是重点。拿酒桶来做家具这一好玩的举动背后还有多重作用与含义:保持了整个剧外在风格上的统一、节省了制作经费、也映射了海伦娜的家就像是市内街边的酒吧无法给予其足够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好玩而且能玩得好,这才让人佩服。

《仲夏》的演出形式也让我觉得有意思。这部戏采取了旁白讲述与动作模仿相结合的演出形式,演员在第一人称的角色与第三人称的叙述人之间跳跃着转换。第一场,男女演员交替朗诵:“今天是夏至”、“在爱丁堡”、“在下雨”、“有两个人在做爱”、“鲍勃”、“和海伦娜”、“他们不过刚刚认识”。随后两个人短暂对视,背身各自走到各自的位子上继续对自己所负责的角色进行描述。在描述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候,叙述者自然得化身为被叙述人,直接用行动对观众进行叙述。请不要误会,我觉得有意思的不是说这部戏因为叙述而增加了不少乐趣,而是觉得叙述这种形式在舞台上被如此肆无忌惮地采用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

在戏剧产生之前,世界上最美好的艺术形式是史诗,那个时代的游吟诗人一定特别风光——大批的人聚拢在他身边,满怀期待地听着他讲述英雄传奇故事,他口中吐出的词汇指引着人们表情变幻。那个时候做一位游吟诗人真是想想就会觉得美妙啊。可好景不长,公元前八百年,城邦文明兴起,戏剧诞生,众人不再满足于单纯听觉方面的满足,他们还要看。于是产生了以模仿人的行动见长的戏剧艺术。人们穿上高底的靴子,戴上巨大的面具,穿着大袍子,开始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乐此不疲持续了二十多个世纪。有趣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戏剧走着走着似乎又眷恋起了比自己年长的史诗姊姊,它开始尝试间离、尝试在模仿人行动的同时添加上叙述的元素。这就像是王安忆在《长恨歌》里评价女性服装流行潮流一样——总是走着走着便转了一个圈子绕回来了。从叙述这个方面来看,《仲夏》给人的整个感觉就像是一个兴致勃勃讲述故事的人忍不住手舞足蹈比划上一番,巧的是这位叙述人偏偏还具备了良好的表演天赋。

为什么这部戏会采取这种形式?《仲夏》轻喜剧的身份提供了能使用如此跳跃演出形式的条件。因为带有着搞笑成分,演员才能方便地跳入跳出,一会动情表演一会面无表情地对剧中人物的心理思想、动作行为进行描述和评价。这种方式增加了戏剧本身的轻松感觉。因为是轻喜剧,所以节奏会快一些,背景故事啦人物心理啦都方便以文字直接叙述。试想一下,如果是一部类似于《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如果在舞台呈现的时候再使用跳来跳去的叙述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就会让人难以接受了吧。可见,好玩也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

对了,《仲夏》的编剧大卫·格里格本身也是一个好玩的家伙。在出道的头二十年里他尝试着创作了五十余部作品,有舞台剧、剧本改编、电影剧本、文学作品,也包括一些作品翻译。2012年10月,他的作品《屋中怪兽》应邀到上海大剧院演出,同样是寻常套路的故事情节但是整部作品张力无穷并且充满了英国人特有的冷幽默与自嘲。而这次上演《仲夏》的同时,上海大剧院引进了他另外一部作品《麦克白后传》,在那部戏里格里格同样彰显了作为苏格兰人特有的冷幽默——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没事儿别把自己那只大长鼻子伸到别人那里多管闲事。

在《仲夏》中,格里格设计了三个身份——海伦娜,鲍勃,以及地位要重过前两位的叙述者。就像上面所说,这一点放到严肃的戏剧发展史中来看就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而在情节设计、台词编写方面他当然也是不会忘掉发挥苏格兰幽默特性,比如把男女主角捆绑住让其不得脱身的日本情色俱乐部,也有各种重口滑稽的台词。导演蒋维国定是了解大卫·格里格的幽默的,所以在他执导的舞台上可以有盯着男女主角做爱的怪叫鸡、价格昂贵的粉红色小小玩具汽车。这一点在剧场观戏时并没有想到,现在回想起来,越发觉得导演需要了解编剧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而拥有一位好玩的编剧和一位好玩的导演,对贪玩的观众来说又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呀。endprint

猜你喜欢
酒桶仲夏鲍勃
仲夏
Dr. Skinner and Hungry Pigeon 斯金纳博士与 饥饿的鸽子
仲夏的休闲放松
派对时分
仲夏梦
流浪猫鲍勃
严禁偷酒
迟来的春天 ——鲍勃(美国)▲
偷酒
车夫、酒桶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