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的本土设计师

2015-04-20 12:48:33谢婧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12期

谢婧

摘 要: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在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中国本土设计师从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时尚中打破原有模式,并大胆尝试着用再设计的新理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本文从现代艺术影响下的本土设计师着手,通过设计师品牌在社会中优劣势两面的分析,说明设计师品牌未来的发展与艺术思潮息息相关。

关键词:艺术思潮;本土设计师;设计师品牌

随着社会的自我更新和自我演绎,中国的现代艺术、现代艺术设计从无到有的激烈转变是由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中国的现代艺术和现代艺术设计之路仅仅用了短短的几十年,便实现了各类的“主义”和“思潮”。

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逐步繁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商品的丰富和繁荣,随之而来的即是设计行业的发展与逐步完善。研究中国的现代设计史不难发现,中国的设计经历了模仿、复制、沿袭与自我创新的过程, 同时也受到了来自中西方,古代与现代等各种思潮因素的复杂影响,中国的设计师们表现出来了各种不同的特质。而其中,一个先锋派的身影出现——本土设计师,特别值得关注。他们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性元素提取、经个性化的提炼和潮流化的演变,再融合现代设计新元素进行再设计,他们思想开放,勇于创新,设计作品往往打破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时尚的常规,敢于尝试新鲜实物和挑战权威,代表着中国设计行业的探索与前进方向。

中国的本土设计师们往往集设计师与艺术家相兼的双重身份,站在中国文化下孕育潮流的新生事物前,接受着来自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审视与考验,而他们也往往成为了各种矛盾的集中体。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对中国本土设计师以及他们的品牌进行分析具有一定意义,不论这样的新生力量能否在未来成为经典,对于新生的力量是需要给予热切的希望和支持的,因为创新意味着发展,中国现代艺术的精神发展,中国的精神社会也在向前!

放眼国内服装市场,最具说服力或者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师品牌,当属“例外”、“艺之卉”、“卡宾”等俊彦。正如 2013 年在如意中国服装论坛上,尤伦斯艺术中心 CEO 薛梅表达了自己对设计师品牌的担忧,“第一夫人彭丽媛第一次用这样的形象走到了全世界的眼前,例外品牌走了多少年才走到了今天……”,其实设计师品牌在中国的整体生存状况并不容乐观,一直以来,很多服装加工厂就都不愿意接设计师的订单,因为他们的量太少,有相当一批设计师品牌处于痛苦挣扎的边缘,而商场对待设计师品牌的态度,也是随着市场景气程度而左右摇摆不定。近年来,中国设计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代。中国时尚产业且行且探索,十年间崛起的第一批中国设计师也在不断改变的行业环境里亦步亦趋。下一个十年,本土设计师品牌的成长过程中,能否真正迎来新契机? 专家指出:供应链的失衡会让本土设计师品牌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中国设计师应该在供应链中享受一种优惠政策,只有更多的中国消费者穿中国设计师品牌,才能真正推动中国设计师市场的发展。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的部分城市(特别是大中型城市)里,消费者的购买思想已日趋成熟。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群,也正以自己的方式来体认“设计师创造性劳动” 的价值。

从法国回到北京的女装设计师——杨冠华,她在三里屯开了家女装定制专卖店。经历了店铺销售的平稳上升之后, 2008 年起,杨冠华的经营业绩开始激增,VIP会员多达300余位,正是她当初预先设想的消费阶层吻合。像杨冠华这类的本土设计师不在少数。从市场供需的角度进行分析,工业化的大批量服装品牌涌现,大同小异的潮流元素让人深感乏味,对流行元素的引领正日趋乏力,而设计师品牌却是新鲜的、独特的、备受瞩目的。

本土设计师品牌拥有良好的先天性基因优势,设计师品牌本身具有的天然品牌推广优势是设计师其本身。与其他传统类服装品牌的设计师相比,设计师品牌的主要优势还在于:设计师的个性化设计更加鲜明,设计师的风格化设计更加显著,有更多的发挥的空间,也有更长远更成熟的规划。在传统的服装品牌模式下, 当设计师为其他品牌设计时,会有一种束缚感,设计思想往往受到企业的商业模式、品牌的定位文化等多种因素限制,导致设计师个人的思想难以表现。

在“希望设计师能保持纯粹,保持原创设计的能力”和“设计师要走入市场,设计师要顾虑商业化因素”的两种矛盾声中,本土设计师在逐渐成长和发展完善,成为时尚界一个个具有崇拜“别样理念”的品牌。当然,中国社会现有的结构调整和条件变化,以及现代艺术思潮也对本土设计师群体产生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期待下个十年中本土设计师为我们带来文化时尚的饕餮盛宴。

参考文献:

[1]罗欣桐.凡是有“例外”本土设计师品牌如何快速成长[J].北京:纺织服装周刊.2013:64-65.

[2]李晓慧、吕杨等.设计师品牌走出商业钝感地带 [J].北京:纺织服装周刊.2010年5月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