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

2015-04-20 21:57何霄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干扰多媒体语文

何霄

摘 要: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普遍使用,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添加了各种新鲜的味道。多媒体教学因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课堂的密度和宽度而受到广大教师的厚爱,但是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若使用不当,语文课所特有的书香味会淡化,学生与文学阅读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对语文课堂的干扰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干扰;课堂教学

陶渊明有诗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的,有了太多限制与束缚的语文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在教学中成为了趋势。在语文的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能够优化教学的过程,增强教学的效果,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同样是如此,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我们带来了教育的革新,创造了新的教学模式,但同时它也带来了颇多的弊端,对语文教学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干扰,诸如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媒体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和情感体验

多媒体技术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效果,但是对于语文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加强“形象生动”的效果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由近及远,以所见知所不见”的形象思维能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图像是固定的,远远比不上文字所提供的想象,其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处在儿童阶段,思维活跃、拥有极强的想象能力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限制。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在选择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立足于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要干扰学生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更不要挤占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

在“导入”或“创设情境”这类的教学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要避免先入为主,不要用一个样板去把学生对作品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解读模式化,更不要用电视画面抹杀学生自身的想象力的形成。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一文时,一位老师选取了央视的一则广告导入。著名青年演员李冰冰和任泉演绎的山水之间的情感波折,配以歌唱家谭晶演唱的《康美之恋》,多媒体投影仪显示:碧波荡漾、绿树丛生、百草丰茂、流水潺潺、俊男靓女、古桥竹筏,学生们发出一阵感叹声。这样的导入确实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但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仍沉浸在如同电影一般唯美的画面和情节中,显得心绪浮躁,喧哗骚动,无法静下心来阅读文本,对课文的理解也很难从山水画面和荡气回肠的乐曲中跳出来,这样的导入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和想象力。

二、多媒体过多使用导致喧宾夺主

语文课上,在“背景介绍“或”资料补充”这类的教学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要避免喧宾夺主,不要为了补充大量的相关学科知识而挤占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让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

例如《端午节的鸭蛋》是一篇是由汪曾祺所写的散文,通过对端午风俗的描写和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表达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有教师把欣赏民风民俗作为教学目标,从各地端午节的风俗进行赏析,在课堂上穿插了大量的影视片段,如《新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饮雄黄现蛇形、《红楼梦》中王夫人邀亲眷把盏小聚、《边城》中翠翠观看龙舟竞渡、傩送逐鸭等,一共用了大约25分钟,而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只有不到15分钟。一节课下来笑声不断,唏嘘之声不断,看似达到了欣赏端午节风俗的教学目标,但实际上学生欣赏的是影视作品里的画面和情节,而不是文学作品里的艺术魅力,把语文课变成了影视欣赏课。

再比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童趣》,是一篇叙述童年趣事的美文,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稚气烂漫的情趣。有的教师制作的《童趣》多媒体课件,编排了大量《爸爸去哪儿》的图片和视频,意在使学生对童真、童心、童趣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却忽略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诵读、体会文言语体简洁、典雅的特点。理解作者的“物外之趣”并分析是怎样得来的。整堂课上全是对星二代的奢侈幸福的羡慕感叹,把语文课变成了综艺节目欣赏课,心情浮躁,课堂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多媒体教学阻碍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

南宋思想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名家的实践操作,无不体现了一个“活”字,他们表现出来的非常高妙的教学机智和设置的教学重心始终表现在富有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产生顿悟,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而不是把预先设计的教案表演得淋漓尽致。如果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就会隔断这种无声的交流,师生面对面的热烈融洽的交流气氛就会大减。滥用多媒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只能阻碍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

有一次去其他县市听课学习,有一位老师教学《孙权劝学》,四十分钟的课程结束了,我的脑海全是教师忙碌的画面。教师在讲台上忙碌不已,鼠标、键盘、U盘、遥控器,停留在讲台上不曾下来,没有在学生中穿行,没有俯身指导,没有和学生的近距离接触,“高大上”的多媒体设备冷冰冰的拉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四、多媒体教学对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忽略

语文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言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最大优点是对语文教学进行切割组合,形成新的知识块,突出重点、难点,增加课堂容量,加大信息传播密度。而语文教学的目的并非单纯的信息传播,其首要任务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训练。而且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批评鉴赏能力的形成过程,也离不开具体语境。而许多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的只是现成的答案,缺乏对过程细致入微的展示。比如教学《渡荆门送别》一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有的老师马上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了几幅山水画,期待更直观的让学生理解全诗。其实,纵然你在网上搜寻多少名家,展示千万张画,哪里能够替代自己的诵读品味?对文本反复吟咏得来的语感哪里能简单的用多媒体来替代?

五、多媒体教学远离了黑板的“板书”

在一节课中,板书是整堂课的思路结构,是文章的框架结构,也是文章重难点所在,板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十分的深远。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都忽视了板书的书写,认为多媒体课件上都有,可问题就在于很多学生被新奇的图片所吸引,忘却了做笔记,更重要的是,初中生因其心理特点,他们大多数还很难做到聚精会神,若教师不说,他们是不知道记些什么的,因而板书显得尤为重要。我认识的一位老师擅长书法,一笔字写得遒劲有力,很有气势,曾经受到很多学生的热爱。近年来,痴迷于多媒体教学的他,忽视了黑板的板书,老师的个人才华得不到展示,学生对老师个人魅力的敬重也有所减弱。

毋庸置疑,使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的优势是显著的,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把学生带到了多姿多彩另一个语文世界里。但是,在语文课上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既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又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让语文课堂洋溢着浓浓的书香味。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翻开书页,潜心品读,驰骋想象,就会置身于语文课所特有的书香味中,这也正是语文课返璞归真后独有的魅力。

猜你喜欢
干扰多媒体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科学处置调频广播信号对民航通信干扰实例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