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炜华,李金霞,王海霞,蒋云峰
(1.长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2.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30;3.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4.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高师院校自然地理教学改革中的创新探索
董炜华1,李金霞2,王海霞3,蒋云峰4
(1.长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2.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30;3.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4.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本文通过对不同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在籍学生进行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教学相关内容的问卷调查,指出目前在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统讲授,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野外实习、室内实验的探索精神和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课堂外可结合自然地理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教学基本功。同时应加强地理科学精神传授,增强学生的自然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拓展自然地理学实验室及实验基地的教学内容,探索多元化考核方式。自然地理基础课程内容及时更新,加强自然地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开发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增加教师学术交流,提高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教师的综合业务水平。
自然地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创新;高等师范院校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已经开始向基础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等方向发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有一定技术专长、能够适应职业变化要求的专业人才是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主要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1-5]。自然地理学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必修课,起着先行课、基础课的作用,起着阐述自然地理学的特征,并适当介绍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学和生物地理等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的作用。该课程如何应对学科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逐渐变成高师教学中要解决的难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改进。教学改革的起点是学生的需求,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6-9]。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创新探索举措,为高师院校自然地理基础课程的设计和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2012年3月~2015年5月,对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长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在籍的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自然地理基础课程中的知识和能力培养、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等系列问题。本次调查,累计发放6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68份,有效度为94.7%,其中东北师范大学245份、吉林师范大学63份、包头师范学院89份和长春师范大学171份。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指出目前高等师范院校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创新对策。
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对自然地理基础课兴趣不浓,上课听讲精力不集中,自然地理基础知识不牢固,课程成绩呈现下滑状态。目前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学生的创新思维、兴趣培养相对滞后;将理论学习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主要标准。试题中以识记性试题为主,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相对较少[10-12]。根据以上现象,对4所不同高等师范院校在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自然地理基础课程知识的需求、专业能力的培养、对课外活动的需求和教材内容改革等,结合调查数据,指出目前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应用到实际方面的知识有待加强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在自然地理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所需知识结构(基础理论、相关学科、专业技术和实践应用)的调查结果见图1。这些数据说明高师院校自然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践应用方面内容传授不多,或者只是理论传授,缺乏实践验证理论的机会,与日常生活中自然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联系相对较少。大多数学生认为自然地理学的实用性不强。
在高等师范院校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师范类专业自然地理基础课程的学时多于非师范类专业,而相应的专业技术方面的课程较少。因此,师范类学生认为加强专业技术方面知识传授比例高于非师范类学生,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比例低于非师范类学生。大部分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这对于他们毕业后参加工作或继续求学深造会有很大的帮助。仅有少数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打电脑游戏、到校外做兼职或其他活动,忽视基础理论学习。本次问卷调查还发现高师院校学生在自然地理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希望学到与自然地理基础课程相关学科如资源学、环境学、灾害学和生态学等的前沿知识,符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13-15]。
图1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对自然地理课程知识结构的需求
2.2 科研创新能力急需提高
野外实践能力和室内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是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是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前提,对其它专业课的学习也大有裨益。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在自然地理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野外实践能力、室内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的调查结果为:师范类学生需要提高的能力为科研创新能力(55%)>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35%)>论文写作能力(10%);非师范类学生为科研创新能力(45%)>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45%)>论文写作能力(10%)。非师范类学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自然地理基础课程的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分配的学时较少,学生进行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训练相对较少。
中学地理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等地理教育存在脱节现象[11]。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高中为文科,大学招收的生源大部分为理科生。目前大多数高师院校实行文理兼招。这部分文科考生,读大学前没有亲自做过理化实验。在自然地理实验中不会使用很多常规仪器,实验基础技能差,需要补课练习,才能跟上实验课进度。不同来源的学生对实验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在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教学中,还应注重科学研究对教学的影响和带动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知识、做实验。
自然地理基础课程的授课中,教师有时会给学生布置相关学术问题的论文写作,大部分学生提交的论文是相关文献节选或摘录。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讲解相关学术论文写作的方法及技巧,但有些学生可能理解不到位,出现文不对题,堆砌相关文献,论文没有层次,对自然地理要素分析混乱,没有引用或不会引用,文字复制率过高等问题。因此,在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加强有关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规范的内容,这对他们毕业后择业或工作很重要。
2.3 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急需开展
高师院校学生对自然地理基础课程课外活动需求(参加创新训练项目、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和科普活动)的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此图表明不同专业对自然地理基础课程课外活动的需求:师范类学生需要加大科研立项(38%)>举办专题讲座(30%)>开展科普活动(17%)>增加知识竞赛(15%);非师范类学生需要加大科研立项(42%)>举办专题讲座(28%)>增加知识竞赛(16%)>开展科普活动(14%)。不同学生对自然地理基础课程课外活动的需求大致相同。
图2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对自然地理课外活动的需求状况
近些年,在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教学中,相继开展大学生科研立项、专题讲座及科普活动等,但普及率低,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原因可能是宣传力度不够或者举办这些活动的时间与上课时间冲突。同时,这些课外活动的开展具有不连续性,如大一没有参加上,大二可能没有开展,大三、大四忙于实习、考研或找工作,很多学生到毕业时不清楚学院开展了哪些课外活动。因此,开展这些活动时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选拔淘汰,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和获得锻炼。近期的热点新闻如神舟十号太空实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底探险和每年突发的自然灾害如暴雪、地震、洪灾、台风、泥石流等都涉及到很多自然地理的知识,专业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扩展学生的视野。学生带着兴趣去学,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储备足够的专业基础知识,可为日后的地理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针对学生反馈的意见,结合自然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际,笔者提出今后自然地理基础课程相应的教学创新探索对策。
3.1 加强地理科学精神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地理科学精神是在地理科学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约束学生和研究者行为的价值规范或准则,即实事求是、崇尚真理、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和创新、坚持真理、不怕困难和挫折、善于团结合作、乐于思想交流等[16]。我国很多伟大的地理学家都具有这样的地理精神,如徐霞客在完全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先后游历了16个省,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经过考察,撰写成《徐霞客游记》。该书对山脉、水文、地质、地貌和植被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与之相比,高师院校的很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怕累嫌苦,原定徒步踏查的实习内容,私自雇车游览。因此,自然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向学生宣扬这种精神,并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践行此精神,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17]。
自然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要体现“厚基础”“重应用”“多引导”“善启发”的特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者在实践中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自然地理综合体,反复验证研究,拓展内涵,探索规律,形成了自然地理学的若干基本理论和方法[18-20]。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在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注重灌输教材中的知识而忽视对受教育者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忽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会使学生错误地认为书本知识就是真理,就是权威,这将极大地压制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的发展[21]。
大学生科研立项或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对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作用很大。在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提出相关科学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带着问题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及培养实验技能。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可主动地阅读大量有关自然地理方面的学术期刊,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提出有创意的研究方案。
3.2 加强实践教学,拓展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教学内容,探索多元化考核方式
“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入微观是当代地理学的一个主要趋势,也是地理学,特别是自然地理学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实地考察和观测、实验研究等在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自然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18-21]。在目前的教学实际中,学生感性认知相对匮乏,死记硬背教课书上的概念和理论等内容。今后自然地理教师应该在教学实际中适当补充大量感性材料如照片、视频等,增加实地观测和实验研究学时,扩展实习范围和内容,真正提高实践课的教学质量。着重让学生自己动脑研究并动手实地考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研究与创新能力。在野外实习中培养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可为学生从事教学及相关研究打下基础。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总结、实验测算的结果撰写报告或论文,提高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真正做到“学有所用”[10]。
一些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课,考前突击背诵,考后全部忘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考试只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考核,较少涉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11-12]。科学的成绩评定应根据平时上课的出勤、听课状态、回答问题的踊跃程度和实习、实验操作的不同特点,对学生实习从过程到结果给予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评价,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笔试与现场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小组实习成绩与个人实习成绩综合的方法,建立明确的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保证教学和实习、实验任务的圆满完成。
3.3 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开发网络平台教学资源
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教学要重视综合性思维培养,创造动态学习环境,注重创新理念,更新教学模式[21]。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方式,进行实验演示的设备不多。许多自然地理事物的运动、规律很难想象,比如天体的运动、地貌的形成等。可以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模拟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通过观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使用启发性的语言,采取问题教学式、讲解演示式、自学辅导式、探究发现式、案例教学式等多形式结合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全员参与教学,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培养学生的主见和创见。教学中,多设计一些探索性的问题,组织基于问题的协作式学习讨论活动。
采用研究型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22]。这样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对教学应用的研究。教学与研究并重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23]。目前,可以尝试采用“学生先问老师后讲”或“学生先看老师后讲”及“学生先做老师后讲”等模式。
为了实现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交叉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出发点是要满足学生日后就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由于时代进步以及信息更新,现有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对自然地理知识的需求。因此,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势在必行。依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设置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课程内容[1,10]。在自然地理基础课内容更新过程中,应适当加入与自然地理事物相关的应用性和技术性的知识,扩展实验、野外实习知识,适当调整自然地理基础课程结构[3-9]。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开发网络平台教学资源。
3.4 增加学术交流,提高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教师的综合业务水平
优秀的自然地理教师应该把勇于开拓的精神传承给学生,让学生亲自体会到野外踏查的乐趣。现在有很多自然地理教师的科学研究方向与教学方向不一致,或讲授多门自然地理相关课程,存在某些专业方向知识的欠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的科研方向最好和教学方向一致,使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科研活动,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带到课堂,为学生讲出精彩的课。
加强高等师范院校间教师的学术交流,定期召开学术会议或网络视频会议,交流教学与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同时,可组建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教学QQ群和微信群,交流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教师的野外考察培训,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与同行切磋探讨,使得许多书本知识变得直观立体,能够在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野外考察培训资金问题,可以多方面配合、多渠道融资,争取做到国家拨一部分、相关组织捐资一部分、学校解决一部分、个人负担一部分,共同解决资金问题。
[1]史培军,宋长青,葛道凯,等.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J].地理学报,2003,58(1):9-16.
[2]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编.重新发现地理学[M].黄润华,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3]蔡运龙,宋长青,冷疏影.中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与优先领域[J].地理科学,2009,29(5):619-626.
[4]冷疏影,宋长青.中国地理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J].地理学报,2005,60(4):553-558.
[5]Yin Xiuqin,Song Bo,Dong Weihua,et al.A review on the eco-geography of soil fauna in 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0,65(1):91-102.
[6]许学工,李双成,蔡运龙.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近今进展与前瞻[J].地理学报,2009,64(9):1027-1038.
[7]Thrift N.The future of geography[J].Geoforum,2002(33):291-298.
[8]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J].地理学报,2004,59(6):811-819.
[9]宋长青,冷疏影.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6):595-599.
[10]金宝石,闫鸿远.我国地理学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0,19(2):170-176.
[11]刘富刚.高师自然地理学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J].高师理科学刊,2009,29(4):116-120.
[12]王文福.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自然地理教学模式的构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4): 136-139.
[13]傅伯杰,赵文武,陈利顶.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学报,2006,61(11):1123-1131.
[14]蔡运龙.当代自然地理学态势[J].地理研究,2010,29(1):1-12.
[15]葛全胜,吴绍洪,朱立平,等.21世纪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地理研究,2003,22(4):406-415.
[16]李振永.地理科学精神教育初探[J].地理教育,2010(3):52-53.
[17]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与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24):64-67.
[18]李双成,许学工,蔡运龙.自然地理学方法研究与学科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4):399-406.
[19]Reiners W A,Driese K L.Transport Processes in Nature:Propagation of Ecological Influences through Environmental Spac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91-267.
[20]Fu B J,Zhao W W,Chen L D,et al.A multistate soil loss evaluation index[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6,51(4): 448-456.
[21]汪言在,冯维波,刘大伟,等.高等师范院校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评价与思考[J].高师理科学刊,2011,31(5):111-114.
[22]李晴.地理学科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的实践探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29(3):373-375.
[23]王建,张茂恒,白世彪,等.“现代自然地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4):66-69.
2015-05-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0407,41161040);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0101109JC);长春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T2013-3);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教科合字[2015]第357号);长春师范大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
董炜华(1978- ),女,河北唐山人,长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自然地理教学与研究。
G07
A
2095-7602(2015)10-01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