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周一兵
我为降本狂
○ 文/周一兵
燕山石化化工六厂党委通过开展“我为降本做贡献”活动,1至7月仅降本减费同比增效超1000万元。
●人人细算账,人人算细账。 摄影/张建民
1C7A,曾经的明星产品,如今市场价快速下跌;EVA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价格虽然可观些,但是总量有限;其他通用产品也就勉强能与原料费用和加工费用持平……面对严峻的形势,如何完成厂年度利润目标,成为摆在燕山石化化工六厂领导班子面前的重大课题。
年初,化工六厂党委决定发动全体党员干部,迅速开展“我为降本做贡献”活动,全力打赢这场攻坚战。活动靠行动,行动出效果。今年1至7月,化工六厂仅降本减费一项同比增效超1000万元。
每天早晨一上班,化工六厂生产副厂长、共产党员魏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中控室DCS上查看装置蒸汽的实时耗量。每天两次的装置巡查中,魏川也要在压缩机润滑油注油器前驻足,仔细观察每个注油器的流量大小,时不时动手微调一下。魏川说:“过紧日子就要算细账。有人说钱靠挣,不是靠省。我觉得钱固然得挣,但如果还能再省点,岂不是锦上添花?”
正如魏川所说,每次集中会议厂领导班子到各级管理人员,都会围绕“算账”这个话题深入讨论,目的只有一个,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一方面是不折不扣完成公司制定的降本目标,另一方面是提升企业效益,提高员工收入的不二法宝。细算账、算细账,已然成为化工六厂领导班子的口头禅,在班子碰头会、办公会、调度会的会议记录里处处可见这些字眼儿。
魏川更是出了名的“会算会过”。在他办公桌上触手可及的地方就摆着一台多功能计算器。开会讲到成本效益时,他就会拿起来加减乘除一番。“一吨蒸汽171元、一吨己烷5400元、生产粉料每吨能节约300多元、EVA产品价格比白料高出小2000元。”脑筋急转弯般的数字碎碎念让人觉得魏厂长已经走火入魔。他见管费用的就问没超支吧,见管统计的就问物耗怎么样,能耗达标没,见管三剂的就说省着点没有。
化工六厂“算计”文化的熏陶让员工们不想被同化都难。正对着魏厂长办公室门口那个工位的员工负责办公用品发放。她对自己的工位由衷满意,理由就是不用再下发这制度、那规定来限制办公用品用量了——魏厂长眼睛的余光就会让那些大手大脚的人诚惶诚恐。无形的约束力,让大家格外珍惜自己的笔墨和纸张。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中层管理干部、一名新时代的燕化人,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冲得上去,在难题面前,要敢为人先,我不干谁干,在风险面前勇于担当,我不担谁担……”化工六厂运行保障部副主任、公司级劳模王宝君用智慧和担当诠释了骨干的作用。
根据工作分工,王宝君主要负责二高压装置的生产设备。二高压的设备特点可以用昂贵、关键、特护来形容。每年的备品备件费用以千万元计。以二次压缩机为例,它是目前国内投用的压力最高、汽缸最多的国外一家知名公司生产的超高压往复机。受原材料及加工技术的限制,超高压往复机主要备件均为进口,且以主机供应商提供为主。一般而言,这家国外公司所生产的备件在安全性与使用性上具有唯一性与不可替代性。在长达15年的运行中,王宝君查阅资料发现,这家主机供应商提供的备件存在价格偏高、到货周期长、使用寿命低、不同批次间质量很不稳定问题。化工六厂曾经因某批次备件质量问题集中爆发,40天内连续停工8次,极大地影响安全与效益。
在权衡利弊之后,王宝君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摒弃主机供应商备件,采用同型替代的方式,试用非主机供应商备件。同时,着手超高压备件的国产化工作。王宝君的这一想法立即引起装置、支部班组骨干的共鸣。厂党委当即决定,组成党员攻关小组,彻底解决这一难题。
为此,5名党员加1名群众技术骨干组成了攻关小组。攻关小组通过与国内外同类装置、压缩机厂商、备件厂商等各方沟通、交流,最终选定了德国一家公司提供的备件替代方案。为了确保风险可控,他们采用逐步更替、边积累经验边替换的方式,最终实现了从1个点到全覆盖的目标。
经过运行考察,改进后的备件使用寿命较原来延长近一倍,稳定性大幅提高,而价格下降了近一半,每年可节约备件采购金额约300万元。
“接到年初公司下达的吨产品成本降低100元的目标,大家感到压力山大。虽然只是100元,但不是在10000元的基础上降低100元, 也不是在1000元的基础上降低100元。我们是要在382元的基础上压缩100元,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第二党支部书记彭建光坦言。
彭建光分析,聚乙烯的成本主要是乙烯、辅材和燃料动力消耗。乙烯由上游装置提供,价格不在降本之内;吨产品耗乙烯用量几乎都不能再减少,因为各装置都已运行15年、20年甚至40年,物耗指标早已到达平台期,所以降成本只能在降低辅材和燃动上动脑筋。目前低压装置吨产品消耗辅材和燃动的金额为382元,已是历史上最优了,要再降低100元,真可谓是难上加难。但是在厂党委组织的降本研讨会上,第二党支部还是向厂党委表了决心,要和低压装置携手共同拿下这一艰巨任务。“我们支部有21名党员,其中大多数是精通低压装置的生产运行骨干,所以我们有信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彭建光说。
他们“私下里”没少开会研讨、制定措施,通过分牌号计算三剂消耗、分时段调整循环水用量,得出一个最节约的指导数据,然后严格执行;通过对三剂和燃动进行分解剖析,发现己烷用量占三剂的绝对大权重,氮气用量又是燃动消耗里最易控制的指标,于是他们对氮气管网压力进行监控、调整,将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采取措施对低聚物系统中的部分己烷进行回收循环利用……
1至7月,低压装置吨产品成本分别下降了50元到140元,而且降低幅度逐月扩大,7个月共节约成本820万元。当被记者问及是什么动力推动他们迎难而上的?低压装置主管谷凤来和彭建光共同表示:“没压力就没动力。之前思想禁锢,像低压装置一样 ‘低压’,只知道低压产品市场价格低,效益微乎其微甚至亏损,没想过降成本其实就是提价格。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我们只管向前冲!”
责任编辑: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