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丹
(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 300402)
家禽养殖场应通过随机检测、非随机监测、主动监测、被动监测等方式,采用临床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观察或检测方法,连续的系统地收集禽群疫病的发生、流行、分布及相关因素等动态分布信息,经过分析,来预警禽群健康事件发生的几率,把握疫病的发生发展趋势,提出并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提高家禽的健康水平,做到“未病先防”。
1.1 生产状况监测
对生长发育及生产指标的检查和记录,这是禽群管理中最重要和最基础部分,对于及时了解禽群的生长发育、生产、健康和免疫力水平等,可提供准确而科学的基础信息。生产记录的内容一般应包括:雏禽来源情况(进雏日期、进雏数量、雏禽来源)、日常生产记录(日期、日龄、进雏数量、死亡数、存栏数、温度、喂料量、禽群健康状况、体重、产蛋量等)、消毒记录(消毒剂名称、用法、用量、消毒时间)、免疫接种记录(疫苗、剂量、免疫途径、疫苗生产厂家、疫苗批号、操作人等)、用药记录(药物名称、剂量、途径、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等)。
1.2 投入品监测 应定期检测饮水和饲料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污染,如黄曲霉毒素、沙门氏菌等;定期检测饲料营养成分是否合理,如钙磷比例、蛋白质、氨基酸等。
1.2.1 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的监测 新接收的饲料原料和各个批次生产的饲料产品,在进场后均应进行检查,并保留样品,样品应保留至该批产品保质期满后3个月或家禽出栏后3个月。
留样应设标签,载明饲料品种、生产厂商、生产日期、批次、接收日期等事项,并建立档案由专人负责保管。
1.2.2 饲料添加剂的监测 新接收的饲料添加剂,在进场后均应进行检查,并保留样品,样品应保留至该批产品保质期满后3个月或家禽出栏后3个月。留样应设标签,载明品种、生产厂商、生产日期、批次、接收日期等事项,并建立档案由专人负责保管。
1.2.3 饮用水的监测程序 家禽养殖场应每3个月或每2批禽做一次水质检测。水质应符合畜禽饮用水水质(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27-2008)标准的要求,总大肠菌群数应小于10个/100毫升(最大可能数法)。
同时应将采集的饮用水样品,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学检测,重点监测细菌总数、大肠杆菌以及沙门氏菌。每月清理一次水塔和输水管道。每天清理一次饮水器和水槽。
1.3 环境监测 采用常规的细菌学检测方法,可以正确评价禽舍的消毒效果、环境污染状况、舍内空气质量、雏禽绒毛和肠道带菌状况等卫生指标,同时还可准确地揭示某些病原体的污染程度。养殖场应当对舍内外环境、饮水、饲料等进行微生物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细菌总数、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和沙门氏菌等。
1.4 疾病监测 家禽的疾病监测一般包括常规监测和诊断监测。常规监测是检测某一个病原体在动物群中是否存在,取样大小是基于病原体在动物群的预期感染率和流行方式的假设,只要有一个样本是阳性就认为病原体在该动物群的存在,其后将进行进一步的确认检验。诊断监测是回顾性的,焦点集中在临床疾病或动物死亡的原因上,当发现临床症状或动物死亡时,病原体在动物群中已潜伏较长时间,完整记录动物群的感染和死亡情况,并提交死亡动物完整的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报告。
表1 微生物监测采样点、监测频率和监测内容
2.1 常规临床监测 就是注意观察禽群分布是否均匀,有无拥挤和扎堆现象;采食和饮水情况;粪便状态;羽毛情况;精神状态和运动情况等;呼吸系统观察,包括呼吸频率、呼吸状态、呼吸音和鼻漏等;消化系统观察,包括口腔粘膜、嗉囊、泄殖腔、排粪及粪便情况等;运动情况观察,包括无共济失调、角弓反张、以及骨骼和腿部发育等。种禽场还需要检查产蛋量,以及畸形蛋的种类和数量等。
2.2 病理学监测 正常情况下,每周应对每栋禽舍病死禽只进行剖检,检查其有无异常变化,病变的形态、大小和颜色等,特别是肝脏、肺脏、脾脏、胃肠道、气囊、心脏和生殖泌尿系统等。必要时,采集样本送交有关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诊断。
2.3 血清学监测 主要是免疫抗体效价监测,即采用标准方法检测禽流感和新城疫等主要疫病的免疫抗体水平,了解禽群健康情况及疫苗免疫效果,分析免疫抗体效价变化规律,以指导科学免疫接种工作。
日常生产中,采用的抗体监测方法有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琼脂扩散试验(AG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等。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主要用于新城疫、禽流感、产蛋下降综合征的免疫抗体监测和疾病的辅助诊断。琼脂扩散试验(AGP)常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抗体监测和辅助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可以快速检测大量样品的方法,且每一份样品可以用于检测不同病原的抗体,因此被越来越多的用于禽群的检测。ELISA方法检测禽病包括: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禽脑脊髓炎、淋巴白血病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等。
2.4 病原学与分子生物学监测 病原分离培养和鉴定:即用人工培养的方法将病原体从病料中分离出来。细菌、真菌和支原体等可选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病毒培养一般可选用禽胚或组织培养等方法来进行,之后可用形态学、培养特性、生物化学、动物接种及免疫学等试验方法做出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常用的主要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
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健康监测方案,要讲求支出和收益的平衡。考虑到经济成本、可操作性和对自然状态的模拟等因素。不同地区的实验室、不同领域的实验室、不同实验项目还需要根据地区病原体流行状况、实验要求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具有自己特色的健康监测方案,这是切实可行的做法。
关于监测频率,应在节约资源和检测到病原体感染的最短时期之间选择平衡点。
针对不同病原体的检测频率可能是不同的,这取决于该病原体在禽群内、所在地区或国家的流行程度。
取样应照顾到各品种、日龄以及不同禽舍。常规监测程序的目标是确定某种病原体在动物群中是否存在,不是确定群体的发病率或感染原的流行特性,所以发现一个阳性该群体即为阳性。
抽样是一个统计概念,只有一个阳性样本意味着动物群的发病率较低,要了解一个群体的状况,就需要足够的样本动物和足够的取样频率,所取样本应该能代表整个动物群。尽可能随机取样,同时应该考虑到病原体对不同日龄、品种的易感性的差异。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取样量根据一个可接受的置信水平和病原体在动物群的预期感染率来确定。
样本混合检测可节约检测费用,但它不适用于细菌学检查。
作出异常判定时,健康检测结果一定要结合定期临床观察和死亡记录,谨防假阳性结果,避免出现基于假阳性结果而错误扑杀动物的情况。
血清学的检测方法并不能反映出封闭环境内动物的实际感染情况,所以使用哨兵动物是最适合的方法。各实验室根据自己的特定状况和目标检测病原体来确定哨兵动物。
活苗免疫后2周,灭活苗免疫后3~4周,监测抗体水平,掌握免疫效果。
禽群发病当日及发病后2周监测,对比抗体水平变化情况,可作为疾病诊断的参考。
采集的血样应具代表性,采样点均匀分布。
对检测结果要及时分析,评估免疫接种效果和禽群健康状况。
病原学检测样品应采集泄殖腔/咽喉双份拭子样品,或病死禽组织样品。
在家禽健康监测时,应当在处理“理想化”与“现实性”、严格的质量控制与节约资源之间的矛盾中采取综合平衡。通过每天观察舍内环境及舍外环境、家禽采食量、精神行为状态等变化,把不良数据记录在案。每周进行一次预警数据处理总结,并及时总结情况及趋势,综合分析发生预警的原因,快速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舍环境控制隐患,采取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阻断传染病发生及流行的诱因,从而全面提升家禽的生产性能和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