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可以解决农村金融难题吗

2015-04-20 20:42刘海二
财经科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交易成本农村金融

刘海二

[内容摘要]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现状的剖析,发现我国农村金融的困境在于信息不充分,而化解这一难题的主要手段是推广手机银行,手机银行不仅交易成本低,而且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手机号码的身份识别功能具有一定的信息揭示作用,手机银行+代理商的制度可以实现信息的披露与传播,手机银行的价格显示功能、信用记录功能与社交网络功能也可以充分揭示和传播信息。最后,为了尽快破解我国农村金融难题,我们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手机银行;农村金融;金融包容;交易成本

农村金融难题是世界性话题,在我国由来已久。农村金融具有天然的脆弱性,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可缺少,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不是破解农村金融难题的必要条件。农村金融并不像其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如缺少抵押品、缺少良好的政策环境等。信贷的基础是信息,因此我们认为上述原因都只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问题,农村金融的核心问题是信息问题。由亲戚和血缘关系形成的社会资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替代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正是这种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此外,监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减少抵押品,但监督只是转移了信息提供主体,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充分的问题。

手机银行由于不需要设立物理网点,不需要另外的设备与人员等,因而与其他渠道相比交易成本较低。因此,手机银行应该成为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手机银行的典型模式在非洲等贫穷国家,如肯尼亚的M-Pesa、南非的Wizzit和赞比亚的Celpay等。在我国,监管层已经意识到手机银行在解决金融空白乡镇方面的重要性。2011年,银监会的《关于继续做好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的通知》指出,要积极发展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现代金融服务方式。2013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财经杂志专访时也表示,应该借鉴国际经验,通过手机银行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提供基本金融服务。

一、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虽然农村金融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商业性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可谓门类齐全、数量众多,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机构单一、规模偏小、实力薄弱、功能不全的局面。但时至今日,农村金融难题仍然未破解,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还远远不足,甚至还有部分地区存在金融空白。

目前来看,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还不够广,部分乡镇尚没有金融服务网点,即金融机构空白。2009年10月,银监会启动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但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还有1696个。尤其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金融交易频率低,金融机构设立网点的成本居高不下,使得正规金融机构不但不愿意在这一地区新设网点,还有可能收缩部分网点,已有的金融机构也由于定位不明确、服务重点趋同等原因,不能有效发挥支农作用。农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基本上都严格遵循商业化原则,差别不大。此外,村镇银行完全由商业银行发起,其运营模式跟股份制银行相去无几,同质化很严重,难以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小额、分散的特点。而小额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也因为突破经营边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2012年江苏连云港、盐城等地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因为挪用资金用于非社员贷款而倒闭。

各类金融机构支农的参与程度不够,导致了部分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尽管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在增加,但真正扎根农村的并不多;尽管农村有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实际上农户得到的金融服务寥寥无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虽然发展迅猛,但是目前还难以成为支农的主力军,而政策性银行主要负责为粮、棉、油收购提供资金支持,不直接面向农户。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大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截至2012年6月,全国已有65家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后表现出严重的脱农化倾向,涉农服务比重下降,只吸储不放贷的现象比较普遍。根据作者的实地调查,西部某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后,农户贷款占比从7.33%下降到6.1%,减少了1.23个百分点;农村企业贷款占比从2.91%下降到2.39%,减少了0.53个百分点,每位农户贷款数量从5.08万元下降到3.12万元,减少了1.96万元。没有进行改革的农村信用社也因为“疾病缠身”,自身都无法实现商业可持续性,谈何支农,况且我国的金融机构大多都追求做大做强,这与农村小农经济的特征严重不符。大型金融机构主要适合于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和达到一定规模经济的富裕农村,与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小农经济特征明显的我国农村,大型商业金融机构无法解决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高风险和高交易成本等问题,而手机银行具有交易成本和信息处理的优势,其在我国农村的发展又如何呢?

目前,中农工建交等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都推出了手机银行业务,一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也推出了手机银行业务,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合作银行推出手机银行的步伐较慢。目前我国的手机银行存在如下问题:(1)手机银行业务更多地是网上银行的手机化,还难以真正满足农户的需要;(2)与手机银行在国外农村地区如火如荼不同,我国的手机银行更多地在城市推广,即使在农村零星推广的手机银行,也主要是满足农户汇款和转账等方面的需求,手机银行创新程度还远远不够;(3)手机银行完全由银行来主导,是银行传统业务的延伸,局限了手机银行为农户服务。

二、我国农村金融的核心问题:信息问题

目前正规金融机构决定提供金融服务时,往往看中贷款者的抵押品、信用状况等显性因素,而这些因素正是我国农村金融所缺乏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农村金融难题的存在。我国农村金融的症结何在?究竟是抵押品不足还是信用不健全呢?我们认为我国农村金融的核心问题是信息问题,信息问题是根本,只要信息充分了,其他问题均可迎刃而解。

根据信息的不同特征,我们把信息分为硬信息和软信息。这两类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如通过手机银行增加农户的信息记录,农户的软信息就有可能转化为硬信息。同时,这两类信息还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软信息需要硬信息来支撑,如评价某农户信用的好坏,需要一系列的历史数据(主要是硬信息)来支持。此外,这两类信息还存在如下区别:一是硬信息容易标准化,一般以数字形式存在,与金融业容易匹配;而软信息一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用数字进行表达,也很少对其进行文字记录,更多地“流传于坊间”。二是在信息搜集方式上,硬信息由于是标准化和非人格化的,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自动提取;而软信息是人格化的,无法自动提取。三是硬信息偏重历史数据,注重过去,而软信息偏重于估计,注重未来。四是硬信息比较规范,一般不含主观判断,因此可以定期产生;软信息主观性较强,具有偶然性,是随机产生的。总之,硬信息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独立于所处语境,在传递过程中不易失真;软信息的主观和定性成分较多,不能脱离所处的语境,在传递过程中易失真。因此,硬信息的搜集者和使用者可以分开,软信息的搜集者和使用者不易分开。

目前我国农村还处于小农经济阶段,农户的信息特征主要表现为软信息。农户如果去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由于金融机构无法识别这些软信息,金融机构要么拒绝为农户提供贷款,要么制定一个高的利率。但是高利率可能使得优质的客户不愿意从金融机构贷款,贷款对象大多是劣质客户,即经济学上的逆向选择。因此,我们认为我国农村金融的核心问题是信息问题,而手机银行不仅交易成本低,同时能够解决信息不充分的问题,实现软信息向硬信息的转化。

我们用一个博弈模型来说明由于金融机构无法识别农户的软信息,从而导致农户融资的困境。该模型借鉴了罗伯特·吉本斯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方法。

假设农户需要一笔贷款来扩大生产,并且农户存在两种情况——高利润和低利润,即π=H或L且H>L,需要的投资为I,预期的收益为R,资金的机会成本为r且R>I(1+r)。由于需要资金农户向金融机构贷款,假设签署了一个债务合同D,如果农户扩大生产成功,则金融机构的收益为D,农户的收益为π+R-D;如果农户扩大生产失败,金融机构的收益为π+R,农户的收益为0。由于L>0,则总是存在混同均衡,两种利润类型的债务合同均为D=I(1+r),并且都为金融机构所接受。现实中由于金融机构无法识别农户的软信息,使得低利润类型农户有可能伪装成高利润类型农户,增加了金融机构贷款的风险,作为理性人的金融机构也就不愿意为农户贷款。当然,如果有一种机制可以甄别出低利润类型农户和高利润类型农户,即软信息能够转化为硬信息,金融机构也乐意向农户贷款。如果为足够大的负数使得R+L

上面讨论的是金融机构与农户签订固定利率的合同,如果是金融机构和农户签订浮动利率的合同(即利润分成),类似的情况是不是仍然存在呢?

第一步,自然决定农户的利润状况,π=L的概率为q;第二步,农户清楚地知道π,并给予金融机构的分成份额为s且0≤s≤1;第三步,金融机构观测到s(当然无法观测到π),然后决定是否接受农户的要约;第四步,如果金融机构拒绝要约I(1+r),则其收益为I(1+r),农户的收益为π,如果金融机构接受,则其收益为s(π+R),农户的收益为(1-s)(π+R)。

在(1)式中令p=q,可得s≥I(1+r)/[pL+(1-p)H+R]。如果金融机构确信π=H,将接受更小的权益份额s≥I(1+r)/[H+R]。然而,混同均衡中金融机构所要求的更大的分成份额对优质农户来讲是不划算的,使得农户有可能放弃通过这一方式进行融资。也就是说,在信息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无法识别农户的软信息,使得金融机构所要求的分成份额超过了农户的底线,最终导致农户放弃通过这一方式融入资金。

三、手机银行与信息处理:可行吗?

在论证手机银行破解农村金融信息难题的可行性之前,首先需要给予手机银行以定义。手机银行就是指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来提供金融服务,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传统银行主导下的手机银行,这是传统银行业务的延伸,在发达国家比较普遍,在我国也类似;二是移动运营商主导下的手机银行,移动运营商主导的手机银行能够更好地满足金融包容的需要,因此在欠发达地区比较普遍;三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完成的匹配活动。

手机银行能否破解农村金融信息难题,其必要条件是手机银行在我国农村推广的可行性。有鉴于此,我们首先论证手机银行在我国农村推广的可行性(即技术上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手机银行破解农村金融信息难题的可行性。

(一)手机银行技术上的可行性

手机银行的发展背景是正规金融机构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同时手机普及率超过了正规金融机构的网点或自助设备,以及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目前手机银行比较典型的模式在非洲国家,如肯尼亚的M-Pesa、南非的Wizzit和赞比亚的Celpay等,其对象一般都是没有获得金融服务的群体。

目前,我国农村已经具备推广手机银行的条件。一是手机银行的硬件条件已经具备,截至2012年10月,我国手机普及率为80.6%。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达3.03亿人,农村手机上网用户8826万人,占农村网民总体的70.7%,较2009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此外,我国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加速发展,已覆盖了全国所有县城以及多数乡镇。二是手机银行由于不需要设立网点,不需要另外的设备与人员等,与其他渠道相比其交易成本较低。据统计,国外柜台每笔业务交易成本为1.07美元,而手机银行每笔业务交易成本则为0.16美元;国内柜台每笔业务交易成本约为4元,手机银行每笔业务交易成本则只有0.6元。手机银行在方便用户的同时减少了银行的成本,即使交易量很小,金融机构也可能盈利,即可口可乐化模式。三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已有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不能覆盖广阔的农村地区。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手机银行也主要是在欠发达国家得到较好发展,而在发达国家发展得不够理想。这是因为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已经相当发达,手机银行目前只是现有金融体系的补充,人们已经习惯于网上银行和传统分支机构。而在不发达国家成功的原因在于强烈的金融需求和政策上的包容(如允许移动运营商发展手机银行)。

此外,在我国农村推广手机银行还受到农村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和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具体如下:一是农村收入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从1978年的人均纯收入133.6元上升到2013年的8896元。农民收入水平的上升,为手机银行的推行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二是农村教育水平。一般来说,文化水平达到中学程度就足以熟练使用手机银行了,我国农村初中和高中程度比率从1985年的34.7%稳步上升到2009年的64.4%。三是农村消费习惯。现有相对固化的现金消费习惯并不可怕,手机银行推行的过程本身就是农户的消费习惯改变的过程。

(二)手机银行信息搜集的可行性

银行卡在农村推广以前,农户的粮食直补、农机补贴、退耕还林补助金、计划生育奖励以及其他救助资金都是通过存折和现金来发放,由于资金容易被截留不好监控,后来改为直接打入农户的银行卡,一开始农户不习惯,但现在绝大多数农户都已经习惯使用银行卡了。因为银行卡推广的过程就是农户消费习惯改变的过程,而手机银行的推广具有相似的情况。因此,未来通过手机银行来完成资金的流动也未尝不可,况且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户已经使用手机银行来汇款和转账,甚至还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来进行小额信贷,如中国农业银行的手机银行可为客户提供包括自助借款、自助还款、还款试算、合约信息查询、贷款信息查询、还款明细查询6项基本功能。如果农户的资金流动都通过手机银行来完成,手机银行借助相应软件就能够捕捉到相关信息。

现实生活中,很多信息是通过手机等终端在社交网络上进行披露的(这是信息的生成过程,同时也是信息的搜集过程)。手机银行本身就可以植入社交网络,主动获取相关信息。此外,农户面对面不好讲的内容可以通过短信、QQ留言、社交网络平台等进行发布和传播,这为手机银行信息搜集提供了便利条件。比如一些语音、视频和图片等资料都可以留存在手机上,也可以发布在网上,手机银行可以利用爬虫技术主动抓取这些信息。

(三)手机银行信息共享的可行性

手机银行能够把现实中真实的社会关系数字化后发布到网上并加以拓展(可能需要社交网络配合),是农户发布、传递和共享信息的平台,建立了自愿分享和共享机制。通过手机银行,农户的一些软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形成连续性完整的信息,并标准化。

农户为什么会通过手机银行共享信息呢?一是作为社会网络中的一员,主要有四个特点:(1)交换性,这是农户建立联系并共享信息的条件;(2)一致性,是指农户相互之间具有建立网络传播的倾向,一开始主要是具有相似特征的人群;(3)传染性,指相关信息能够在网络内成员之间相互传播;(4)传递性,即如果A和B建立联系,同时B与C又有联系,那么A与C就能建立联系。二是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方便了信息的发布、分享与传播,并产生了一些新的分工协作模式。此外,社交网络能够形成内容丰富的关系数据,即个体之间一些软信息。

农户为什么会通过手机银行分享真实信息呢?这是因为网络中有“面具”的保护,往往能表达真实的想法。

四、手机银行与信息处理:基本机制

手机银行操作傻瓜化,对文化知识要求也较低,普通老百姓均可以参与进来。如产品定价、信息处理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自动完成,用户只需要懂得简单的操作即可,这是手机银行的优势,也是在农村金融中使用手机银行进行信息处理的前提条件。另外,云计算保障了信息高速处理的能力,弥补了手机银行计算能力的限制,同时搜索引擎使得农户从海量信息中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一)手机银行信息处理的手段

随着手机逐步走向实名制,手机号码有身份识别功能,通过手机通讯录和通话、短信记录等,移动运营商实际上掌握了农户的核心人际关系网络。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大量消费行为在手机上发生,这些相关信息有助于评估农户的信用,起到对称信息的作用。因此,银行主导下的手机银行需要与移动运营商合作,进而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处理,或者直接允许移动运营商发展手机银行。手机银行通过引入代理商制度,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基本金融服务空白的问题,还可以进行信息处理,代理商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将这种软信息转化为硬信息,完成信息的处理。

(二)手机银行信息扩散的机制

手机银行的社交网络功能是重要的信息扩散方式。手机与手机银行将社会成员之间连接成一个网络进行传播。通过这种传播,成员之间会相互挖掘信息,并在社交网络上进行分享,所有的信息连起来就能形成连续完整的信息。另外,手机的通话与短信、上网等功能在加强农户亲戚朋友之间联系的同时,可以辅助把生人社会变成熟人社会,实现信息的扩散。此外,我们还应该借鉴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建立农户信息记录系统,这样各相关主体能够把与农户相关的信息上传至该系统,方便各主体有条件查询农户的相关信息,即信息扩散。同时需要进一步打通司法、工商、税务、海关等多个部门的数据,形成信息共享平台。最后,网络货币为农户信息扩散提供了激励机制,其前提是需要手机银行植入社交网络,或者建立一个数据库。这分为两个步骤来实现:一是给予注册用户一定数额的免费网络货币,用于查看社交网络内其他成员的信息,免费网络货币用完之后,需要通过发布有用信息来赚取网络货币查看他人信息,当然也鼓励农户免费发布信息。二是拥有网络货币和为他人提供信息越多的人,其获取信息的权限也就越大。通过以上两个步骤,网络货币为手机银行互相传递信息提供了激励机制。

(三)手机银行如何防止虚假信息发布

手机银行可以通过上述途径处理和扩散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手机银行又如何防止虚假信息的发布呢?一是在政府层面,如果农户发布虚假信息应对其进行严厉惩罚。二是市场层面,如果农户发布的信息是虚假的,将会永久地被逐出原有的社交网络,同时在网络上发明一个类似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系统,被逐出成员的信用情况将被记录在该系统内,增加其发布虚假信息的成本,并辅之以微博、QQ空间和QQ群等进行传播。此外,农户在社交网络上的发言可以作为融资的依据,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增加发布虚假消息的收益,但同时也增加了发布虚假消息的成本,如果惩罚机制是合理的。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现状的剖析,我们发现我国农村金融的困境在于信息不充分,而目前化解这一难题的主要手段是推广手机银行。因为手机银行不仅交易成本低,而且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我们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农村推广手机银行的基本条件已具备,只要“政治决策”即可实现。为了及早破解我国农村金融的信息难题,我们给出了如下政策建议。

1 结合我国金融体制的实际情况,现阶段应该大力发展银行主导下的手机银行业务,但考虑到金融包容的需要以及存取现金业务的困难,可以借鉴巴西的银行代理模式,通过银行代理商来解决农户开户、存取现金等业务。手机银行可以增加农户信用记录,同时由于代理商贴近农户,可以将农户的部分软信息逐步转化为硬信息。此外,银行业等金融机构也要主动利用手机银行来搜集农户的软信息,表现为图片、音频和视频,并逐步将其结构化。

2 在适当时机,可以借鉴非洲国家的手机银行模式,逐步推广移动运营商主导的手机银行。移动运营商主导的手机银行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移动运营商能够很好地实现金融和信息通信技术的统一;二是移动运营商拥有庞大的代理商网络,能够满足金融包容和信息处理的需要。但这种模式在我国农村地区推广会遇到一定的政策障碍,需要金融监管的包容。

3 未来完全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直接进行P2P融资,全部交易信息都能够得到完整记录,同时也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即时聊天工具来揭示一些私有信息,届时信息处理将更加充分,农村金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可能完全化解。但在现实条件下,我们可以在银行或者移动运营商主导的手机银行中增加一个社交网络的功能,农户可以在上面揭示一些软信息并相互传播。这样,农村金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可以逐步得到化解。

责任编辑:单丽莎

猜你喜欢
交易成本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交易成本对西藏青稞种植农户纵向协作选择行为的影响
试论工程采购合同谈判中的交易成本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交易成本的视角: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成本的控制
阿里巴巴并购新浪微博的动因分析——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