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商 王德海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以嘉兴市为例谈基于绿道的城市骑行交通系统发展
沈 商 王德海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对嘉兴市骑行交通与绿道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绿道骑行系统的连贯性、复合性、技术性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依托水网连通来建立绿道骑行系统的方法,以完善绿道的综合系统功能。
绿道,骑行交通,水网
现代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健康生活、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绿道”(Greenways)应运而生。根据美国艾亨教授对1955年前出现的相关“绿道”的学术定义及其案例,总结出绿道是一种可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策略。
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由线状要素构成,具有连通性;
2)建立在资源共生、物质能量流通基础上,具有连通性;
3)需要精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
4)土地资源整合利用;
5)具有复合功能(这些功能可以是为野生动植物创造生境的,也可以是为人类文化传承、休闲娱乐而服务的,同时也可以是以美学为出发点的其他功能)[1]。我国的绿道方面的研究与实施都是比较晚的,国内的研究也多是在国外(以美国为主)绿道建设的理论和成果基础上开展的。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根据绿道的形成条件与功能的不同,将绿道分为5种类型:城市河流型、游憩型、自然生态型、风景名胜型和综合型。北京大学孔俞坚教授从历史分析和自上而下规划方法角度,对中国的绿道规划发展与演变历史进行了系统总结。他认为按照绿道的形式与功能,中国存在着3种类型的绿道,即沿着河道或水域边界分布的滨河绿道,公园道路绿道或具有交通功能的道路绿道,沿田园边界分布的田园绿道[2]。
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造成了我国多数城市交通的严重拥堵,甚至上下班高峰时间段机动车行驶的时间超过了步行所用的时间;另一方面,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部分。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骑车出行。2013年的一项商业骑行生态调研报告显示[3],这些骑行的主要目的为:代步工具占48.32%;锻炼身体91.72%;休闲放松69.71%;以车会友67.40%;其他7.44%。除了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外,骑行还有几项优点是机动车所不能代替的,比如经济(较少交通成本、节约道路资源、节省停车场等配套建设费用、土地资源)、健康(是一种健康的出行方式,甚至作为一种有效的锻炼手段,可以有效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心血管系统能力、放松肌肉、提高耐力等)、便捷(相对于机动车的保养、加油、停车等)。
相对机动车,骑行系统发展仍比较缓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性。
当前多数城市的骑行交通通道都敷设在机动车和人行道之间的慢性通道上,机动车和骑行不可避免的有相互交叉形式的情况,特别是城市交叉路口。在发生交通事故时,骑行人通常是受伤害比较严重的一方,而交通拥挤所带来的交通事故又在不断增加,使得骑行安全得不到保障。
2)健康。
如前文,骑行出行是一种锻炼的方式。另一方面,骑行近邻机动车道,是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骑行会增加肺活量,增加吸入汽车尾气的几率与总量,反而危害健康。
3)交通体系不完善。
无骑行车道或骑行车道被停车位等其他设施或人为占用,造成骑行不便。
2010年嘉兴在浙江省率先提出了绿道建设,并于当年建设了10 km的试验段,分布于洪波公园、北郊河和杭州塘沿岸[4](见图1)。《嘉兴市绿道网总体规划》明确至2015年年底嘉兴市地区将要完成的绿道总长将达到341.9 km。融合城市建成区和生态空间发展,结合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生态、健康、便捷、连通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和游憩环境并具备以下特征:
1)生态绿色低碳。绿道建设要求其两侧保留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对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绿道以联系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公园、绿地、河流水系、森林等资源为主,突出了绿色生态的特征;同时绿道以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为主,充分体现了低碳生活和低碳城市的要求。
2)与城市慢行系统结合。嘉兴市区绿道网建设,除了满足城市居民游憩休闲的需求外,还承担城市慢行交通的功能。利用嘉兴市区“环状+放射”的河流水网和公园绿地系统,将绿道建设与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相结合,使得嘉兴市区的绿道网既起到游憩休闲的功能,也承担慢行交通的功能。
3)水乡风韵和亲水性特征。水乡城市是嘉兴的品牌之一,无论是“水都绿城”的概念,还是“水、绿、文、城”的特征归纳,都视水为嘉兴的灵魂。水乡城市必然是尺度宜人、亲近自然的城市,绿道建设与自然结合,营造亲水性空间,体现嘉兴水乡风韵特色。
4)城乡融合发展。绿道有机联系城市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使城市向生态和绿色空间延伸,加强城乡人文社会交流,改善城乡环境,带动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首先,根据艾亨教授对绿道的定义,绿道是由线状要素构成,具有连通性。因而具备交通系统的基本因素要求,可以满足骑行的基本特征。《嘉兴市绿道网总体规划》提出的绿道兼具慢行交通系统功能是结合了绿道特征与低碳理念所提出的设想,并在部分绿道内进行了实施。其次,解决了城市道路骑行的问题:安全性上与城市机动车完全隔离开,避免了交通事故的伤害;健康上,因为绿道通常具备一定的宽度,隔离开城市道路一定的距离,并有河道、植被等自然调节空气质量,空气污染相对较小。
从对嘉兴市已经实施的部分绿道上相关骑行的调研内容上看,与总体规划仍有部分差距。其主要几个方面仍需要深入的探究和规划。
3.1 贯通性不完善
骑行过程仍需要大量借助于城市道路系统,骑行利用效率低。截止到2014年年底嘉兴在全市布局自行车304个,从这个分布上看,覆盖的区域比较大,密集区域间距不超100 m,靠近大型社区、沿主要城市交通干线分布较多,沿绿道分布相对较少,表明
骑行系统的设想仍以城市交通道路为主。绿道的慢行交通功能并没有在基础设施上提供充足的方便性。另一方面,对自行车布点的利用率调研中发现,多数利用率较低;在对90个随机采访的市政自行车骑行人的初步调研中,有47人认为绿道骑行绕圈、不连贯、不方便,占52%。有19人从来没有过绿道骑行,占21%。还有6人认为绿道自行车道过窄,会车困难,行人干扰占6.7%。另外18人经常绿道骑行,占20%,18人中有14人沿绿道骑行即可到达目的地(初步调研采用了采访形式,时间为上下班时间骑行人借车时)。从初步的调研看,绿道骑行系统的连贯性成为最主要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连贯性规划与实施,保障骑行系统交通的完整性,绿道的辅助交通功能才能得以实现。设计构想:嘉兴绿道多设置在河道两旁;另一方面嘉兴水网发达,纵横交错,相互连通,自古即为城市水路交通,因此,骑行系统除依托于绿道外,在绿道的端头可以依托于河道网进行连贯性设计。
3.2 绿道的复合功能相对比较复杂
除了静态的生态调节作用,还有动态的休闲游憩功能,要满足骑行的要求,各个功能之间要做详细的研究。比如在时间上,骑行的大部分目的是上下班时间,与休闲时间段的漫步、观赏、锻炼骑行等游憩时间大体上是错开的。此外还有相当部分的交叉干扰,需要详细的调研研究,各个功能主体之间不可避免的相互干扰,需要采取技术手段进行合理的布局与安排,采用必要的复合功能节点,满足景观、休憩漫步、锻炼、交通的复合性要求。
3.3 技术的可行性
要达到满足骑行的要求还需要详细的数据研究。比如骑行道路单双向行驶宽度、会车宽度、慢快交接节点设置、骑行标识系统设置、贯通设计、植被保护设计、路面、景观、跨河桥梁的设计布局等等。
从以上分析可见,依托于城市绿道系统的骑行交通是未来城市交通中重要的辅助功能,有着其他交通体系不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对于绿道设施相对完善,水网发达的城市,在骑行交通系统的贯通性、复合性及技术性如能深入和详细的研究、积极稳步地推进实施,将对城市交通拥堵的改善,人们健康出行提供有效的方式;另外一方面,研究与设计规划需要先行,完善绿道的综合系统功能,忌讳仓促求数求量地建设实施。
[1] 彭 瑗.绿道规划设计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5(6):117.
[2] 马 骄,齐 童,吴明霞.国内外城市绿道的对比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82-83.
[3] http://www.doc88.com/p-8778595243932.html.
[4] 瞿嗣澄.嘉兴以绿道为触媒的滨水空间再开发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7):19-20.
On development of urban riding traffic system based on greenways in Jiaxing
Shen Shang Wang Dehai
(JiaxingCollege,Jiaxing314001,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iding traffic and greenways in Jiaxing, indicates from the consistent, composite and technical features of the greenway riding system, and points out the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greenway riding system based on the water network connectivity, to perfect the function of the greenway integrated system.
greenway, riding traffic, water network
1009-6825(2015)30-0036-02
2015-08-15
沈 商(1994- ),男,在读本科生; 王德海(1976- ),男,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TU984.19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