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伊文 杜世秀
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的研究
李伊文 杜世秀
本文首先选取深交所A股市场2010年——2011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是否有治理作用。然后,进一步探讨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机制。发现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程度随着审计师行业专长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总体呈倒“U”型。
审计师行业专长;真实盈余管理;作用机制
近年来,真实盈余管理逐渐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真实盈余管理(Roychowdhury,2006),是管理层试图通过非正常的真实经营活动来操纵利润,实现既定的财务指标的行为。随着SOX法案颁布,企业为了达到盈余目标更倾向实施真实盈余管理(Roychowdhury,2006; Graham et al,2005)。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更具隐蔽性,所面临的审计风险更小,对企业损害更大。(Roychowdhury,2006)由此产生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如何对真实盈余管理进行治理,并以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Cohen et al(2008)在早期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中发现公司在操纵利润时,会替代性的使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作为最重要的外部治理因素,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审计师行业专长能显著提高审计质量。而高质量审计会抑制应计盈余管理(Becker et al,1998;Balsam et al,2003)。
国内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例如,李增幅等(2012)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改善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袁知柱等研究(2014)同样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仅有的关于外部治理方面的几篇论文得出了与国外不同的结论: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同时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范经华张雅曼刘启亮,2013)。可见,国内外在对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的研究上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进一步地,关于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机制,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相关文献对此予以研究。
基于此,本文首先选取深交所A股市场2010年——2011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是否有治理作用。然后,进一步探讨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机制。发现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程度随着审计师行业专长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总体呈倒“U”型。
自从Roychowdhury和Cohen2006年研究真实盈余管理以来,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逐渐由应计盈余管理转向真实盈余管理。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是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PricewaterhouseCoopers(2002)研究表明,审计师行业专长是决定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Balsam等(2003)认为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之间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但由于中国审计市场的特殊性,情况却有所不同。以国内2001至2004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负相关(蔡春鲜文铎,2007)。刘桂良和牟谦(2008)同样研究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质量。由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具有相互比较优势,两者之间具有互相替代的作用(Zang 2012)。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对公司管理层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具有治理作用,公司真实盈余管理会增加。傅蕴英等(2013)同样发现当企业会计弹性较大时,管理者会更少地利用真实盈余管理操控盈余额。综上所述,提出本文的第一个假设:
H1: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具有治理作用。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假设,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审计师的行业专长越高,专业知识、审计经验和对行业惯例的积累有利发现客户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从而越能揭示客户的重大错报、违规现象和信息操纵行为(Dunn and Mayhew,2004)。其次,行业专长的审计师一般享有良好的品牌和声誉,为了维护自身的声誉,更有动机去治理公司真实盈余管理(DeAngelo,1981)。此外,一旦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审计被发现,那么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将承担更多的投资损失(蔡春,2007)。
但是,随着审计师对某一特定行业进行审计的时间增长,审计师对行业内经济依赖度增加,从而导致审计独立性的降低(蔡春鲜文铎,2007)。目前上市公司面临审计失败的法律诉讼压力不大、审计师违规所需成本不高、在审计市场中企业对高质量的审计的需求有限(刘文军,2010)。因此,当行业专长达到一定程度后,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反而减弱。然而,迫于法律法规的制约、审计质量要求等,减弱幅度不会太大。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第二个假设:
H2: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程度随着行业专长的增加而上升,到达临界值P0以后,治理作用减弱,总体呈倒“U”型。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从CSMAR数据库中选取2010至2011年深交所公布的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由于金融行业公司以及房地产行业公司的特殊性,本文将其剔除,选取其中720家合格的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检验。
(二)变量设计
H1: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具有治理作用
1.真实盈余管理的衡量
本文借鉴Roychowdhury(2006)、Cohen et a1.(2010)的研究,选用新会计制度准则指标中的衡量方法,区分不同年度和不同行业的情况下,对上市公司内部的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及生产操控中的盈余管理程度进行计算,用三个指标之和来计量真实盈余管理程度:
RDA=E_CFO+E_DIEXPE+E_PROD
①经营现金流模型:
通过(1)式回归计算出正常的经营现金流,
将真实的经营现金流与之相减得出异常的经营现金流(E_CFO)。
②费用模型:
通过(2)式回归计算出正常费用,
将真实的费用与之相减得出异常费用(E_DISEXP)
③生产成本模型:
正常的主营业务成本有如(3)式的线性关系,
正常的存货变化额有如(4)式的线性关系,
根据(3)式和(4)式回归计算出正常的产品业务成本(5)式),
将真实的产品生产成本与之相减得出异常的产品生产成本(E_PROD)。
相关变量说明:
2.审计师行业专长的衡量
国内外研究广泛采用行业市场份额Market Share和行业投资份额Investment Share之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来衡量审计师行业专长,但是这两个指标都有一些不足之处,所以本文尝试使用将上述两种指标相乘得到一个新指标来衡量审计师行业专长Specialization,以此来避免高估某些仅因一个指标相对较高的事务所的行业专长。之所以选用两者相乘,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乘法计算简洁,易于处理;另一方面,两指标相乘的积在反映变量的变化程度时,更能明显地表现出变量的微小变动,比起加法有放大效应。
其中①式中分子为审计师i在行业中的客户资产总额的平方根之和;分母为行业k中所有公司资产总额平方根之和。②式中同为分子为审计师i在行业中的客户资产总额的平方根之和;分母为i事务所全部客户主营业务收入总额。
3.通过建立下述多元回归方程来验证H1
相关变量说明:
对应每一个样本数据的RDA和Specialization得到相应的α1的符号,研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代表真实盈余管理治理作用。
H2: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程度随着行业专长的增加而上升,总体呈倒“U”型
通过上述(*)式验证H2
对应每一个样本数据的RDA和Specialization得到相应的α1的取值,对审计师行业专长进行分组,以其为自变量来研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代表真实盈余管理治理程度α1绝对值的分布情况,做出图像进行检验。
(一)检验H1: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具有治理作用
表一显示,审计师行业专长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系数显著为负数,说明了审计师行业专长越好,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即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具有治理作用,支持本文H1。
(二)检验H2: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程度随着行业专长的增加而上升,总体呈“U”型
图一列示了全样本数据根按审计师行业专长数值大小进行分组以后,以审计师行业专长为横坐标,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程度为纵坐标(表一中所列的阿尔法为其部分样本数据),所得的柱形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审计师行业专长越好,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程度绝对值越小,大致分布呈倒“U”型。即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程度随着前者的增强先增加后降低。这与假设二的预期基本一致。
表一:审计师行业专长与真实盈余管理
说明:表一列示按审计师行业专长分组,真实盈余管理为因变量,回归得出各因子的作用系数。(篇幅有限,表中只列出5组数据)
图一: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程度
本文从探究审计师行业专长的角度入手,分析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探讨这种外部治理方式发挥作用的机制。利用2010至2011年间深圳A股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起治理作用。进一步地,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呈倒“U”型。
[1]Almutairi,A.R.2006.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Auditor Industry Specialization,9(5):14~32.
[2]Balsam S.,J.Krishnan and J.S.Yang.2003.Auditor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earnings quality.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22(1):71~97.
[3]DeAngelo,L.E.1981.Auditor Independence,“Low Balling”and Disclosure Regulation.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3(2):113~127.
[4]Dunn K.A.,and B.W.Mayhew.2004.Auditor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Client Disclosure Quality.Rerew of Accounting Studies,9(1):35~58.
[5]Graham J.R.,Harvey C.R.,Rajgopal S.2005.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11):46~55.
[6]Gunny K.2010.The Relation 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Using Real Actiities Manipulation and Future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Meeting Earnings Benchmarks.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7(3):855~888.
[7]Payne J.L.2008.The Influence of Audit Firm Specialization on Analysts'Forecast,10(2):8~25.
[8]Roychowdhury S.2006.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3(1):335~70.
[9]Wright,s,A.Wright.1997.The effect of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on hypothesis generation and audit planning decisions,9(8):101~132.
[10]Zang A.Y.2007.Evidence on the Tradeoff between Real Manipulation and Accrual Manipulation.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Rochester,7(2):75~88.
[11]蔡春,鲜文铎.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的检验——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7(6):41~47.
[12]傅蕴英,姚莹.真实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研究.财会月刊,2013(2):18~21.
[13]李增福,郑友环,连玉君.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1(2):49~56.
[14]刘桂良,牟谦.审计市场结构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8(6):85~92.
[15]夏立军.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市场研究综述启示.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5):38~41.
[16]张昕.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8(4):25~32.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