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的自我发展途径探究

2015-04-18 01:16杨华娟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人格专业

杨华娟

(福建教育学院外语研修部,福建 福州 350025)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理念、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和六十三项基本要求,不仅为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衡量尺度,而且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每位教师如何从“新手”型转变为“熟手”型乃至“专家型”教师,关系到中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未来的发展[1]。因此,引领中学教师以自我反思为突破口、以自我行动为发展途径、以自我实现为落脚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我反思,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自我行动,是克服缺点、自我提升的关键;自我实现,是最终实现“教书匠”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高级目标。

一、自我发展的突破口: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个体以自己的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2]。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的结果形成了教师的经验,但教师不能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粗浅的知识”。由此可见,反思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对自身的人格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进行反思。

(一)自我发展的前提:对人格素养的反思

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学生为本”和“师德为先”两个理念,是对教师人格素养的要求。人格素养是人的素质的核心,一个高素质的人,应该也是具有良好人格的人。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人格,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每位教师都应该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职业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规范,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教师是否做到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权益、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自律自信、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通过反思个人道德素养,真正做到胸怀宽广、爱岗敬业、表里如一、言传身教,成为一位追求卓越、甘为人梯的高素质教师。

(二)自我发展的基础: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反思

当教师具备较高的人格素养,愿意为教育事业付出辛勤劳动时,教师必须反思的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很难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优秀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仅指学科专业知识,专业知识还包括教育知识、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教师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掌握了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是否掌握了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是否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是否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其次,教师要反思自己对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对跨学科知识了解的程度,因为扎实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的基础。第三,教师还必须反思自己具备学科教学知识的情况,例如,是否了解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学理论,学科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此外,教师还必须具有通识性知识,如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等。教师只有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只有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教学中,只有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自己的内在专业知识结构,才具备了自我发展的基础。

(三)自我发展的保障:对专业能力的反思

教师具备较好的人格素养和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包括教学实施能力、班级管理与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对教育教学进行评价的能力、与学生、家长和同事沟通合作的能力。此外,还必须具备反思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深化的过程。由于教育对象的不同,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思考、反思和探究解决的方法;这种思考、反思和探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开展研究,提升教学实施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教师有发现、有感悟和有进步,就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对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行反思,树立“做中学”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和教育教学评价能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成为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二、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自我行动

自我行动指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发挥个体的主动性,根据教师专业标准,从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此促进自我发展。

(一)自我行动的动力:提升个体自我发展的主动性

俗话说“引马就水易,逼马就水难”,意思是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发展和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内在需求,取决于他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意志等。兴趣是教师个体发展的认识倾向,是从教师的内在需求中产生的;动机是教师实现内在需求的基础;情感是支持内在需求的保证;意志是不断朝着内在需求努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在个体发展的道路上有较强兴趣、明确的动机、良好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就有了自我发展的主动性。教师提升个体自我发展的主动性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动力。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自我发展中要树立自身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通过主动参与和自我实践,不断寻求自我发展。

(二)自我行动的目标:促进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衡量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尺度,教师可以通过自我行动,促进这方面能力的提升。自我行动包括接受新理念、尝试新方法,更新旧知识,学习新技能。经过多年的课程改革,大部分教师都了解新理念、新教法,但还有许多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没有尝试新教法,课堂教学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式”和“强迫喂食”,课堂教学仍然是传授知识、分析知识点、做题和对答案。久而久之,教师丧失了创新能力,学生丧失了学习能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缺乏教学动力。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要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就应当更新旧知识,学习新技能。更新旧知识的目的是与时俱进,为学生不断提供有时代感、新鲜感的各种知识。学习新技能的目的是提升教师的知识传授能力和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以敬业精业的精神,不断进取。通过读书学习,通过听课、备课、上课、评课,通过不断尝试课堂教学微技能,如导入、呈现、操练、练习、结束、强化、变化、提问、板书版画、组织活动等,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成为名副其实的教学能手。

(三)自我行动的关键:提升自身教科研能力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抱怨学生基础差、不爱学习,很难教。很少教师去研究学生为什么不爱学习和为什么教不会。如果教师只教书,不研究,将永远是一名普通的“教书匠”。“教书匠”以书为中心,把教学当作学生认知过程而不是发展过程[3];“教书匠”把教书当作职业,而不是专业,因此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教书成为一个专业,离不开教师的研究;教师应当充当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角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促进自我不断发展,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当前,教学一线涌现出一大批的名师、专家型教师和教学带头人,他们都是研究的典范,他们的教育教学都有教科研的支撑。因此,教师自我行动的成效在于自我提升教科研能力。

(四)自我行动的途径:拓展自身专业发展空间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换句话说,一个优秀教师的发展不能局限于某个单一的方面,教师要不断拓展自己专业发展空间,这样才能取得更快的进步。教师专业发展空间很大,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为各个层次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如国培、省培;名师培养、专家型教师培养、学科带头人培养和骨干教师培养;校本教研活动、送培下乡、公开课教学任务、讲座、指导年轻教师、参加学术活动、课题研究、论文撰写、自主学习等。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就是通过她不断拓展自我发展空间、不断付出努力和辛勤劳动,获得了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最后成为一名“新生代”名师。

(五)自我行动的源泉:形成终身学习理念

教师的自我行动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长期坚持才有效果,因此教师要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是学习课改理念,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和教改动态;二是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研究教法、研究教学问题;三是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形成学习—实践—反思—改进—再学习……的循环过程;四是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学习专家、学者、名师的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促进自身不断地成长。置身于学习化社会,有了终身学习理念,教师的自我行动将有取之不尽、用之不歇的源头。通过终身学习,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完善。

三、自我发展的落脚点: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指教师通过反思、自我行动,通过自身不断努力、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实现从教师匠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最终成为一名具有人格素养、先进理念、渊博知识、超强能力的优秀教师。

(一)自我实现的条件:具有丰富的教学智慧

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教师不断积累各种知识和经验,成为一名具有个人魅力、学生喜爱、成绩突出的教师。他不仅有先进的理念和教书育人的能力;他不仅关爱学生、平等对待他们,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他不仅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有高超的教学艺术;他不仅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案例,而且具备解决学生中的各种疑难问题的能力。他掌握了课改的先进理念,明白授之以“渔”的重要性;他能够准确解读教材,理解教材编者意图,能设计出符合教学对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能利用恰当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学习。这一切都展示出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是教师自我实现的根本条件。

(二)自我实现的境界: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

自我实现的较高境界就是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实践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思想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反复的实践和提炼,逐步形成的。科学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同时也能起到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一位教师之所以能成为教学名师,是因为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凝练出了自己的教学思想,促使自己达到了更高的专业水准,实现了“专业地位”的提升和“专业自我”的形成。例如,著名教育改革家和教育家魏书生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但他有高尚的人格、务实的作风、执着的追求和苦学的精神,他在自我反思、自我改变和自我提升中,不断进步,形成了“自主创新+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成为了全国闻名的教育改革家。教师要把形成自己教学思想、教学主张作为自我实现的崇高境界,不断追求,最终到达这一境界。

中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从职初教师转变成专家型教师,甚至教育家,就必须有自我发展的意识,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行动和自我实现,提升人格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教科研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在不断的进取中完善自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学名师。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苏春景.小学新入职教师的自我突破策略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11(7).

[3]张正江.教师不能甘当“教书匠”[J].教育科学论坛,2009(8).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人格专业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