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花
(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绵阳6210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解读
何花
(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绵阳621006)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前者是后者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核心和灵魂,后者是前者产生和形成的土壤与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文化演进的需求提出来的。它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又离不开对中国文化建设需要的观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解读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一样,它不能凭空产生,有其存在的社会历史土壤。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息息相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目标相结合。[2]笔者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内涵的解读,以厘清它与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
1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与中国文化
1.1富强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农业生产发展,主张富国、强兵、裕民。《尚书》里记载“裕民”、“惠民”思想。管子曾经明确提出过:“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而且他还提出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只有衣食丰足,人们才知道礼义廉耻。孟子提出“无恒产,则无恒心”,因此明君必须为民置备财产,这样才能做到“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同时,中国传统社会由于重农抑商,有浓郁的均富思想传统。《荀子·富民篇》提出“上下俱富”。齐国大夫晏婴曾提出:“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不以养嗜欲”。古代明君制胜之器在于均富贵,不助长私人之欲。孔子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因为“不均”导致人心不和,劲不往一处使,就会生事,结果大家都贫穷。因此,盖“均无贫”。均富价值观对缓和阶级矛盾,实现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缓冲作用,但是,由于其浓厚的均平色彩,思温饱、小富即安的传统保守思想,不重视效率和竞争,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上有过经验教训。
贫弱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们痛苦的集体记忆。但是,由于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主题,只有建国后,我们才可能提出富强奋斗目标。但是,由于国际和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当时富强主要指国防、军事工业等方面的强大,而且不可能把富民思想提上日程。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启了新的富强发展战略。它不仅要求国家的富与强,也要求人民的幸福和富裕。只有人民真正富强,物质富裕了,才可能为人民提供精神文化生活享受,国家才能真正强大。
富强是从物质层面对国家价值战略目标的规定,它是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经验教训的总结,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义,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只有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面临的各种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希望。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就谈不上民主、文明、和谐的实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富强了,其他问题便自然而然迎刃而解。只有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办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1.2民主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指民众的主人,期望统治者替民作主,不是民自己作主。这与西方的民主含义不同。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有丰赡的民本思想。《春秋左氏传》里记载:“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听于民”则国家兴旺,否则国家必亡。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他指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由此他提出了富民、庶民、育民的仁政思想。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被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贾谊指出:“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民本思想还体现了古代圣君贤相的价值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诗句,体现了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不同。它更多属于道德概念,而不是政治概念,表征统治者对人民的道德策略和诉求。它以君主为本,而不是以民众为本。民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巩固和维护君主的统治,防止统治集团权力的滥用,实现统治者政权的长治久安,而不是以否定与推翻君主专制统治,不是为民众自身的根本利益着想。民本思想在我国古代虽然源远流长,但古代中国老百姓没有真正受过益。尽管如此,它让统治者看到了民的重要性,对后来的统治者也有重要借鉴作用。
民主是从政治层面对国家价值战略目标的规定。它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还是一种价值观。民主重要的不在于规定哪种形式,而在于国家政权是否真正体现民意,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惠及人民群众自身。当今社会,民主已成为许多国家执政者的价值追求、价值理念和行动纲领。它要求执政者树立民主意识,尊重民意,关注民情。民主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世界各国民主的实践形式和发展道路,要根据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现实状况、需要,由人民自己选择决定,尊重各国人民自己的选择,不可横加干涉,强加于人。正如习主席所讲,“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坚定走自己的民主模式和发展道路。
1.3文明
中国古籍《周易》里出现“文明”一词:“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但它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言的“文明”涵义。《尚书》里讲到“睿哲文明”,孔颖达注疏道:“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使自然“纹理”相通,体现了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和黑暗,使人心照亮,反映了精神文明。清代李渔指出:“辟草昧而致文明”,“文明”与愚昧相对,与“不开化”对举,比较接近今天我们所说的文明概念。中华文明渊深流长,绵延不绝,虽历经无数王朝更迭,但文明薪火络绎不绝。
文明是从精神文化层面对国家战略价值目标的规定。文明是文化进步的标志,文化是文明的表达和具象;文明具有多样性的文化表达形式和载体。广义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国家价值目标的文明,主要指狭义文明,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它给物质文明建设以精神动力,并保证其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各个时代有不同的文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文明,熔铸了古今中外优秀文明成果于一炉。同时,当今中国社会还存在许多不文明现象。不仅体现在国内,而且在国外也有突出反映,如不文明出行、旅游与购物等。中国属于文明古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我们既要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明,又要借鉴其他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创造出崭新的文明样式,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1.4和谐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和”文化思想,体现在各个方面。民族国家层面讲“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家庭家族层面贵“家和万事兴”;个人层面追求内心的宁静平和;人与自然讲求 “天人合一”;人与人强调“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等等。《易传》中有“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是一种最高的和谐境界,蕴含了“和而不同”的真谛。孔子有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讲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和不是不分是非好坏的一团和气,而是彼此尊重差异。《国语·郑语》里进一步解释道:“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真正的“和”体现了进步和发展,所谓绝对的“同”,并不利于万物的生长。“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成为治国理政、待人接物的原则。
和谐是从社会和生态层面对国家价值目标的规定。世间矛盾不仅存在对立性,还存在同一性。过去我们更多强调矛盾的斗争性,使得社会关系过于紧张,处于对立局面。改革开放后,我们更多看重和强调矛盾的同一性,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争取有利条件实现我国发展。“和”是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需要。无论古今,社会和谐都是人们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的保证。
本世纪以来,和谐成为中国社会最响亮的名片。中国传统“和”文化根基深厚,不仅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来源,也是和谐世界构建的思想支撑。今天,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党和政府正致力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发展和谐文化。和谐作为国家价值目标,主要指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丽中国,实现社会和谐,最终为实现人类和谐打下基础。
2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与中国文化
2.1自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由多指看轻外在束缚,追求内心安适。它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避世退隐的生活,象陶渊明诗中所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种是入世“不游于物”但“游于心”,如庄子般的“逍遥游”,或者“乘物而游心”,注重“心灵自由”,不是行为自由。因为在古代,人不仅做不到行为自由,而且要求服从统治,只有期待“心灵自由”。庄子在其《逍遥游》里讲到列子“御风而行”,还是“有待”的,不是真正的自由。他所追求的最高生活境界是无待于外物,心灵自由。可见,中国古代“自由”观是外界压力所致,看轻外界约束,重视内在精神圆满自足,与西方的“自由”涵义有所不同。
近代中国自由观,用严复在其译著中所表达的思想来诠释,即为:人生而自由,他可以做任何他喜欢做的事情,但是必须以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为界限。它超越了古代中国自由观,开始出现现代意义上的自由涵义。梁启超更明白地表达道:人人于法律内享有自由,法律之下人人平等。[3]自由是人性的本质和追求,是人潜在价值的体现和展开。但在阶级社会里,由于阶级压迫的存在,它不可能真正实现。近代中国人民为了追求政治上的自由,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奋斗,为实现政治自由和民主权利奠定了基础。
自由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其实现有一定的历史条件。目前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我国社会离自由的实现还有很长距离。尽管如此,我国宪法和法律为公民实现某些自由权利提供了保障。如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等内容。某种程度上,我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自由权利。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相信中国社会和人民会获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的自由,拥有更多的文化发展权利。
2.2平等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平等,主要是指礼制所规定的等级平等。荀子对礼制等级平等作了这样的规定:“上贤禄天下,次贤禄一国,下贤禄田邑,原悫之民完衣食”。这种等级平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它貌似平等,但各等级并不真正代表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体现了等级制下人的尊卑贵践,是身份的标志,实质上并不平等。墨子以兼爱思想向等级制度发出挑战,主张“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兼即仁矣,义矣”,实质强调人格平等。虽然其精神可嘉,但墨子式的“兼爱”平等思想,在等级深严、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价值的封建社会,这固然难以实现,即使在当今这样开放包容的社会,难道就能真正实现平等吗?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了追求所谓平等,打着“均贫富、等贵贱”旗帜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暴动不计其数。但这种平等也不是完美的,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平等。平等只能是相对的、整体上的平等,不可能实现绝对平等。现代意义上的平等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人际关系平等,即人格平等;二是社会关系平等,即法律上规定的权利义务平等。没有这两种平等,就没有人格独立,无所谓个人权利。平等要求社会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人人都能有机会尽情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才能。社会主义制度正是为实现这样的平等奠定了政治基础。
平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在当代中国,平等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平等;二是起点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和程序平等;三是再分配过程中可以补偿不平等,提高社会保障力度,实现结果平等。当下令人堪忧的是,由于起点、机会、规则等不平等,导致社会结构板化固化,只有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等强势群体,容易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权利,而穷二代等弱势群体,因获取资源和权利少,不容易进入一些行业和岗位,不断面临失业和生存困境,出现贫困代际传承现象,严重者还会引发社会矛盾冲突。当务之急,我们要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制度、体制和机制,为人民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保障人民起点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为实现实质平等打牢基础。
2.3公正
中国传统文化有非常丰富的公正思想。《易经》中描述的“元亨利贞”,“贞”即“正”的意思。后来《易传》将《易经》乾卦概括为“刚健中正”。儒家“公正”理念,一是指社会的价值目标。如“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价值理想。二是指礼制等级下“各归其位,各得其所”的差分秩序状态。三是指统治者的执政理念。如《尚书》中“无偏无党”,“无偏无颇”,以此才能“王道荡荡”。孔子所谓“政者,正也”,因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不仅要求统治者要率先垂范,而且还要求在制定法令、政策时要公平合理。
中国传统公正观,虽然有很深的渊源,但由于长期生长于宗法等级社会中,目的是为维护封建礼制的权威,它与西方近代和现代意义上的公正观都有实质差异。古希腊哲学家亚理士多德曾经指出,公正是“对同等者予以同等对待,不同等者以不同等对待”。在西方政治学里,公正被视为社会组织的首要原则,体现了道德的普遍性、平等性和无私性,是“赏罚分明者的美德”;当一个社会不公正或其成员受到不公正待遇时,那么这个社会则不道德,必须加以矫正。当然,中国传统公正思想还是有一定价值。它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个包括价值目标和制度设计等在内的思想体系[4]。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社会公正不仅是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更是对统治者及其社会关系的期待。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当今中国社会,出现了诸多不公平不正义现象,诸如竞争潜规则、用人凭关系人情、分配不合理、城乡资源不均衡、司法不公正、教育欠公平、医疗矛盾突出、住房分配不平等,等等。尤其是司法不公,引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懑,影响社会稳定。可喜的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司法公正作为重点来抓。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活动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以引领其他社会公正。
2.4法治
中国古代法家尊崇法治思想,《韩非子·难势》提出“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但古代中国的法,不针对统治者和上等人,而是用来防备民众。公孙鞅《商君书》指出:“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这即是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但他也同时主张“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要求“以法为教”,使“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韩非子·五蠹》)。这些观念显然具有进步性,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的萌芽。总体上,古代中国由于其主流思想是儒家仁政德治传统,或者说“德主刑辅”思想,使得法家的法治思想始终没有在中国古代得到大力提倡和广泛实践。但法治和德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菁华。
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5],缺乏执法和守法的传统和习惯,加上近代中国,民主和科学的启蒙思想时间比较短,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现代民主观念在中国社会长时间很难树立起来,甚至还发生践踏民主、破坏法律的严重事件。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向法治社会不断迈进。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六大把传统以德治国和现代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各方面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方面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不仅要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制度,而且要把法治思维纳入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去,同时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第一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同时强调德治。至此,我国形成了德治和法治齐抓共管的政治文化治理格局。
法治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它要求彻底废除我国重人治轻法治、重权谋轻制度的历史传统,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实现了执政理念的根本转变。当今中国社会,法治文化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平等和谐,安定团结,而且有利于我国与国际社会接轨,实现平等交往,互利合作,共赢发展。
3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与中国文化
3.1爱国
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爱邦爱国的观念。《战国策·西周策》里记载道:“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汉纪》中也有记载:“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在数千年历史文化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民族的魂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扎根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重视血缘家族亲情关系。家庭是中国人生活的基础和圈地,也是历代统治者建构统治秩序的基础。《孟子·离娄上》讲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家庭到家族,再到宗族,组成社会,构成国家,形成家国同构的宗法政治格局。对父母的孝,扩充到对族人的敬,再扩充到对祖宗社稷和君主的忠,这是家国文化一体的体现,是爱国主义文化产生的深厚渊源。
近代以来,爱国主义思想得到强烈体现。它把遭遇殖民主义入侵、四分五裂的中国人民紧密联系一起。梁启超先生曾经阐释国家形成的过程,指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6]中国社会曾经涌现出无数爱国英雄和榜样。古代有屈原为国投江,文天祥鞠躬尽瘁,岳飞精忠报国;近代有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视死如归;现代有朱自清饿死不吃嗟来之食。正是中国人的爱国主义传统,我国始终没有被殖民侵略者所打败。
爱国是公民对待国家的价值准则,不仅体现在国家处于危难之时,也体现在和平时期。“人民数学家”华罗庚放弃美国的终身教授职务,奔向祖国,服务祖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越过千难万险,从大洋彼岸回国效力,为中国导弹、原子弹研制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两弹元勋”邓稼先不图个人名利,舍弃个人幸福,几十年默默无闻地为国家作贡献;还有许多抗洪英雄、救灾英雄、见义勇为英雄,以及无数默默无闻的英雄们。作为公民个人价值准则的道德规范,爱国指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自觉投身于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伟大复兴事业中,投身于祖国和社会的需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3.2敬业
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著称,其敬业品格为世人楷模。《礼记》中有“敬业乐群”的思想。人们由于“敬业”,彼此之间和睦相处,显得不孤立,乐于与好朋友相处。孔子主张“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敬”则“畏”,“畏”则百事不怠,勤勉精进,终会有所成。“敬”因此成为孔子一生思想和人格的双重写照。程颐进一步发挥“敬”的思想,指出“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专心致一是为敬,敬是专注、不涣散、不贰心的精神状态。朱熹更进一步将“敬业”诠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正是这种敬业精神和勤劳本色,中华民族才创造了璀璨的文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敬业是公民对待职业的价值态度,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无数具有敬业精神的人们上下求索。其实,无论哪一个社会,敬业都是一种基本的价值规范和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更是如此。公民只有敬业,社会主义事业才有希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能实现。如果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无正当职业,懒惰成性,盗贼横行,人人不能安居乐业,社会主义怎么能取得辉煌成就?只有每个人勤奋努力,具有敬业精神,个人才有好的发展前途,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3.3诚信
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它分“诚”与“信”两个方面。“诚”是天的本质属性,人依天地万物之“诚”自成,则人便达致诚的境界。故《孟子·离娄上》讲道,“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思天之“诚”,把天道转为人道,才能实现人自身目的。这不仅反映了古人智慧,而且足见诚的好处。孟子因而进一步补充道,“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诚则能去人之“伪”,只有不断反省反观自身,才可能做到诚,找回自我,乐视人生,可见诚的重要性。因而“诚”成为古代人们道德修养的方法和境界,《中庸》所谓“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不仅如此,诚还是古人待人接物的一种态度,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可以福及各个方面。拿诚的态度对待国家,则会产生爱国情愫,对待事业,便会勤勤恳恳,兢兢敬业,对待人与物,就会产生诚信、仁爱思想。
信,是诚的外化和体现。诚则让人信,无诚则无信。信在古代非常重要,它是立国之本。《左传》中记载:“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中国历史有许多诚信立国的故事,如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曾有“退避三舍”的美谈。信是得民心之本。孔子指出:“民无信不立。”商鞅“徙木立信”,为的是立信、取信于民。信也是做人之本。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仁、义、礼、智、信”中,信是较重要的价值理念。孔子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诚信做人故事,如曾子“杀彘教子”的故事,说明信的可贵性。
信的前提是诚。孔子有句惊人论断:“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言必信,行必果”,这是中国人们千百年来信奉的教条,是君子人格的写照,怎么这样就成了小人呢?原来孔子的意思是,言行要出自诚,“诚”是言的前提,也是“信”的前提,假如言者被迫做出的承诺不是本心所愿,不是出于正义的要求,这样的承诺怎么可信?又怎么能义无反顾地践行它呢?只有出于义,在诚的状态下作出的承诺,才是君子行为,否则便是小人行径。孟子因此进一步诠释道:“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一切言行唯有听从诚与义,才可信可行。可见,诚信要先“诚”才能后“信”,诚于中,信于外。弘一法师解释道:做到“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如此内外、表里合一,才是“诚信”之道。
诚信是公民立身处事的价值准则之一。尤其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更应该讲诚信,让诚信当道,充塞寰宇。不仅商业活动要贯穿诚信原则,而且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风清气正,每个人才能安身立命。一个国家没有诚信不可立,一个公民没有诚信也不可立。当今社会失信现象严重,这不仅败坏了社会习气,而且使整个国家面临失去信任的危险,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强调、重申和大力倡导诚信价值,是中国社会和人民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
3.4友善
传统文化在待人接物上,一向主张宽厚仁慈,与人友善。苛责律己,宽以待人,扩充善端,这即是《论语·雍也》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颜渊》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表达的思想。秉承如此美德,“将人比己”,换位思考,在互谅互助中实现人伦和谐,完善人格之美,从而构成整个中华民族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精神要素,形成生生不息的民族传统,中华民族才能永世长存,和谐发展。
当今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广泛和频繁得多,学会与人相处,是现代公民的必修课。友善不仅表现为对人的态度,也是一种价值诉求。为人友善,对人友善,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友善则能做到助人为乐,“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不仅给别人带来宽心,也给自己方便。唯有友善,才可与人长久相处。与人如此,与大自然何尝不是如此?君不见当今社会,环境不断恶化,一方面有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更多的是人为因素。自然灾害和环境恶化不正是我们不友好对待自然的报复吗?正如力的相互作用原理一样,友善具有双向性。作为公民的价值准则,它不仅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需要。中国文化不断对外广泛传播,中华民族仁爱友善、亲邻睦邦之风吹遍了全球各地,不仅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也使中国不断让世界所了解与关注。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内涵的解读,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与发展,必须依托中国文化。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当下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结合地方文化资源优势,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正确路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0-471.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edu.people.com.cn/n/2014/0505/c1053-24973276.html,2014-05-05.
[3]梁启超.国民浅训.林志钧,编.饮冰室合集之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9:17.
[4]邵龙宝.中西比较视域中的儒学公正思想及其现代转化[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13( 1).
[5]邓小平文选(第 2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32.
[6]梁启超.新民说.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9:6-7.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Chinese Culture——Based on Interpretation of Connotation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HEHua
(School of Marxism,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Mianyang 621006)
Abstract: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Chinese culture. The former is soul and essence of the latter and the latter is soil and carrier of the former.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bas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demand of evolution of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n the one hand,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on the other hand, be concern for the nee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socialist core valuesChinese cultureinterpretation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580(2015)04-0169-07
基金项目:绵阳师范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基金资助项目(QD2012B06);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4SA0107)。
收稿日期:2015-08-30
作者:何花(1972-),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