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开龙, 庄林丽
(1.福建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8; 2.福建工程学院 思政部 福建 福州 350118)
从林译序跋看林纾的爱国情怀
祁开龙1, 庄林丽2
(1.福建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8; 2.福建工程学院 思政部 福建 福州 350118)
序跋是窥见学者学术思想、性情志趣及学界交游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林纾高度重视序跋的写作,“林译小说”的大量序跋是其启迪民智,探寻救国图存之道的重要载体。在林译序跋中,林纾提出了“变法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一系列重要的理念,是林纾渴求民族自立、自强的“强国之梦”的真实反映。
林纾; 林译序跋; 爱国情怀
序跋,是中国传统的文体之一。通过序跋,可以窥见学者的学术思想、治学理路;如实地反映作者的学术价值取向、人生经历;显示出学者在学术界、文化界的交游情况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林纾也高度重视序跋,把序跋作为宣扬思想、开启民智的一个重要媒介来看待。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林纾写作及发表的序跋共有115篇,包括林纾为自译小说、自选文集等著作所写的序跋108篇,为其他学者作品所写的序跋共7篇。在这百余篇的序跋中,林纾为自己翻译的小说所作的序跋最多,达76篇之多,占其翻译总数(已刊行的163部)的近一半。
这些序跋是林纾精神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其中的林译序跋,不仅是对译作的导读,也是晚清民初中国知识分子积极向外学习,探索救国图存之路的见证。本文以林译序跋为中心结合其它相关资料分析林纾“振兴中华”的强国之梦,感受他“日为叫旦之鸡,冀吾同胞警醒”[1]3的爱国情怀。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身处一个怎么样的时代呢?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火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列强的铁蹄践踏着中国的领土、杀戮着我们的同胞。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宣告结束,中华民族更是面临着山河摇曳、神州凋零、万民同悲的危局。在这样一种“落后挨打”的危局,在这样一种历史的阵痛中,中国的一批有识之士最先觉醒起来,他们不甘心这个拥有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就这样任人宰割,他们奋力呐喊,为中华之觉醒与振兴而努力,林纾便是他们之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身处乱世的林纾,亲身经历着当时的苦难,对当时的局势有着深刻的认识。林纾自幼年开始,就听到或看到帝国主义的种种侵略恶行。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林纾与好友周辛仲二人马前遮道上书左宗棠,状告船政大臣何如璋贻误战机、谎报军情等[2]71。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局,林纾愤而作《国仇》一诗,深刻揭露了列强的种种罪行。其诗言:
国仇国仇在何方,……。东洋发难仁川口,舟师全覆东洋手。高升船破英不仇,英人已与日人厚。沙俄袖手看亚洲,旅顺峰火连金州。俄人柄亚得关楗,执言仗义排日本。法德联兵同比俄,英人始悔着棋晚。东洋仅仅得台湾,俄已回旋山海关。铁路纵横西伯利,攫取朝鲜指顾间。法人粤西增版图,德人旁觑张眼馋。二国有分我独无,胶州吹角声呜呜。闹教哄兵逐官吏,安民黄榜张通衢。华山亦有教民案,杀盗相偿狱遂断。蹊田夺牛古所讥,德已有心分震旦。虎视耽耽剧可哀,吾华梦梦真奇善。[3]268-269
短短数语,揭露了英、俄、德、法、日等国列强相互勾结,侵占我国旅顺、台湾、广西、胶州湾等地的历史事实,谴责英、俄、德、法及日本对我国明目张胆的侵略和瓜分我国领土的罪行。
时事艰难,国家衰耗。而此时的清政府在做什么呢?林纾失望地指出:“欧州克日兵皆动,我华犹把文章重。廷旨教将时事陈,发策试官无一人。”[3]269在严重的外患威胁下,清政府仍沉迷于齐身、治国、平天下的治国理念[3]300,仍推行腐朽的科举制度,读书人热衷“八股”,不思造福社会,只为一己之私而辜负光阴,白白昏过一世。因此,当列强压境时,不但朝中没有能担当保种救民的良臣勇将,而且在敌舰来侵时,守疆大吏也完全没有迎战的准备,甚至连敌人为何而来都不知道,最终竟是“敌来均是空壁走”[3]300。
对这种“方今欧洲吞亚洲,噤口无人谈国仇”[3]311,“堂堂中国士如林,犬马宁无报国心。……敌来相顾齐低首”[3]288的可悲现状,林纾痛彻心腑、深感忧虑。“呜呼!白种人于荒外难可必得之利,尚轻百死而求之;吾族乃舍其固有之利,拱手授人,且以客凌主,举四万万之众,受约于白种人少数之范围中,何其丑也。”[4]152白种人于荒外之地尚轻百死而求之,中国却将固有之国土拱手授予人。国家长此以往,必将有亡国之危。“波兰印度皆前事,为奴为虏须臾至”[3]269,林纾担心、害怕的是中国将步波兰印度“为虏为奴”的后尘。林纾在与经学老师、福州名儒谢章铤的通信中也表达了这种深深的亡国之忧,“国势颓弱,兵权利权悉落敌手,将来大有波兰印度之惧”[5]322。因此,林纾为振作同胞志气,甚至不惜赌咒发誓:我的亡国之忧并非妄言,如有妄言就请苍天灭我,如有妄言就请诸君剐去我的舌头[3]269-270。林纾希望以最炽烈的语言唤醒同胞,抒发了他希望同胞清醒认识民族命运的强烈愿望。
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林纾深感失望,所以,林纾认为要振兴中华,必先唤醒民众,启发民智,因此他振臂呼喊,警醒同胞。那么,如何实现其“振兴中华”的梦想呢?林纾提出了“变法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一系列重要的理念,并积极付诸实践。
1.林纾以笔代刀,唤醒同胞的爱国热情,共同反抗外来侵略。特别是在其翻译作品的序跋中,带有自觉的具体的目的:唤醒民族之魂,使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林纾在其序跋一再表达了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其一,翻译外国英雄传记类小说,振奋国人之尚武精神。近代外国列强的侵略,使国人失去了自信,失去了中国人固有的棱角和血性,失去了民族强盛的动力尚武精神。中国人当时普遍存在一种“倦敝”“衰惫”之气。
《剑底鸳鸯·序》中言:
恨余无学,不能著书,以勉我国人,则但有多译西产英雄之外传,俾吾种亦去其倦敝之习,追蹑于猛敌之后,老怀其以此少慰乎![6]3
《埃司兰情侠传·序》中言:
顾余之取而译之,亦特重其武概,冀以救吾种人之衰惫,而自厉于勇敢而已。[4]131
因此,林纾为了唤起国人之“武概”,他除了翻译《茶花女遗事》类之言情小说外,还翻译了大量足以振奋民族尚武精神的英雄外传。在《埃及金塔剖尸记·译余剩语》中提到:“畏庐笔述书,将及十九种,言情者实居其半。行将摭取壮侠之传,足以振吾国民尚武精神者,更译之问世,但恨才力薄耳。”[7]22
其二,勿忘国耻、国仇,振兴中华民族。《礼记·哀公问》有云:“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在林纾看来,中国要实现抵御外敌于国门之外,实现民族复兴,必须警醒国人,使人人咸知国耻、国仇。
《滑铁庐战血余腥记·序》中言:
余观滑铁庐战后,联军久据法京,随地置戍,在理可云不国,而法独能至今存者,正以人人咸励学问,人人咸知国耻,终乃力屏联军,出之域外。读是书者,当知畏庐居士正有无穷眼泪寓乎其中也。[7]16
《英孝子火山报仇录·序》中言:
忠孝之道一也,知行孝而复母仇,则必知矢忠以报国耻。若云天下孝子之母,皆当遇不幸之事,吾望其斤斤于复仇,以增广国史孝义之传,为吾国光,则吾书不既傎乎?盖愿世士图雪国耻,一如孝子汤麦司之图报亲仇者,则吾中国人为有志矣![8]2
《鬼山狼侠传·叙》中言:
国人知耻方能一扫“安于奴、习于奴、恹恹若无”之社会风气,才能重塑国人之自信心,才能增强民族之凝聚力。林纾希望他的译作能让学生、青年读之,起到振作他们爱国志气之作用。
《黑奴吁天录·跋》中言:
吾书虽俚浅,亦足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10]6
《雾中人·叙》中言:
余老矣,无智无勇,而又无学,不能肆力复我国仇,日苞其爱国之泪,告之学生;又不已,则肆其日力,以译小说。其于白人之蚕食斐洲,累累见之译笔,非好语野蛮也,须知白人可以并吞斐洲,即可以并吞中亚。[11]1-2
《爱国二童子传·序》中言:
白阳搞不懂那个年轻漂亮的富婆是怎么看上赵晓峰的,心甘情愿当小三不说,现在还要花大价钱拆散原配、自动转正。
畏庐……无他长,但随吾友魏生易、曾生宗巩、陈生杜蘅、李生世中之后,听其朗诵西文,译为华语,畏庐则走笔书之,亦冀以诚告海内至宝至贵、亲如骨肉、尊如圣贤之青年学生读之,以振动爱国之志气,……谨稽首顿首,望海内青年之学生怜我老朽,哀而听之。……畏庐者,狂人也。生平倔强,不屈人下,尤不甘屈诸虎视眈眈诸强邻之下。……不死期内,多译有益之书,以代弹词,为劝喻之助。[12]4-5
《不如归·序》中言:
纾年已老,报国无日,故日为叫旦之鸡,冀吾同胞警醒。恒于小说序中摅其胸臆,非敢妄肆嗥吠,尚祈鉴我血诚![1]3
《古鬼遗金记·序》中言:
时时以译述醒我同胞。[4]152
《残蝉曳声录·序》中言:
此书论罗兰尼亚事至精审,然于革命后之事局多愤词,译而出之,亦使吾国民读之,用以为鉴,力臻于和平,以强吾国,则鄙人之费笔墨为不虚矣。[13]2
正如上所述,林纾将翻译小说作为启迪民智,振奋民族精神的手段。每部小说对中国人民都有特殊的指向意义,或为振作柔弱之民气,或为救吾种人之衰惫,或为振吾国民尚武精神,或为有益今日之社会等等。这些文字是林纾内心情感的真实述说,是林纾血泪的凝结,它充分地体现和反映林纾的爱国热忱。“惟告我同学,告我同胞,则不妨明目张胆言之:此时断非酣睡之时!”[11]2“吾同胞犹梦梦焉,吾死不瞑矣!”[4]102这是林纾在那个时代里发出的“最强音”。
林纾的译作及大量序跋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有位署名灵石的读者作《读<黑奴吁天录>》,认为此书是“沉醉梦中之一警钟”[14]128,即使是孱弱之躯读之亦不觉精神为之一振。《林畏庐先生学行谱记四种》的编者朱羲胄对此书评价甚高,认为该书影响到了清末的革命思想[15]24。对林纾忧国忧民之苦心,康有为也给予极高的评价,赋谢赠林纾诗称:“百部虞初救世心”。这些都道出了林纾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方面的社会贡献。
2.林纾主张通过变法、振兴教育、创办实业等途径实现其“强国之梦”。
首先,甲午中日战争后,国内掀起了变法以救国的维新思潮。林纾与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一样是中国最早一批主张维新变法的学人,他在大量著作及林译序跋中为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经济及政治制度大声疾呼。林纾强调:“救时良策在通变,岂抱文章长守株”[3]288,“解否暹罗近渐强,一经变法生民康”[3]314(《闽中新乐府·知名士》),积极主张进行变法,并认为“西学可以学矣”[8]2。而且,林纾还提出了“学盗以备盗”的主张,在《雾中人·叙》中对林纾认为向西方学习,不是学习西方侵略者的强盗行径,而是学习其先进的技术,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才能真正达到“备盗”,使“盗力穷”的最终目的[10]2。
林纾秉承了近代学人学习西方的基本观点,“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而不狭隘,开放的世界眼光而不盲从。”[16]177“学盗之所学,不为盗而但备盗”,可以说,不失为非常时期“救亡图存”之一良策也。
其次,林纾认为,振兴中华关键的还是要“开启民智,振兴教育”。林纾把教育作为国家的根本,他说:“学生,基也;国家,墉也。学生先为之基,基已重固,墉何由颠?”[11]6因此,林纾对当时朝廷为抵御列强侵略而“争云立海军”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说:“未育人才,但议船炮,以不习战之人,予以精炮坚船,又何为者”,认为没有掌握这些先进技术的人才,而空有“精炮坚船”也是于事无补的,进而主张“先培育人才,更积资为购船制炮之用,未为晚也”[1]3,可以说是认识到了中国“因落后而挨打”的症结之所在。基于此,林纾积极投身新式学堂的教育之中,如1897年林纾就担任了“苍霞精舍”的汉文教习,其后又在金台书院、五城学堂、京师大学堂 (今北京大学 )、高等实业学堂、闽学堂、正志学校等学校担任讲席、总教习、教务长等,为振兴中华教育而辛勤“舌耕”。
再次,林纾进一步提出,使中国强大起来除了要练兵、发展教育之外,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根本之策是要发展实业。在林纾看来,一个国家之所以为强国,不在于军事实力,也不在于外交,而在于青年学生,在于精通实业的青年学生[11]1。也就是说,实业才是救国的根本之策。林纾还以比利时为例,认为比利时一小国而没有如波兰、印度被列强殖民,原因在于“赖实业足以支柱也”[11]1。因此,他认为在列强环视下的中国要想摆脱被殖民的命运亟待发展实业,空谈“衣冠礼乐、节义文章”对中国来说于事无补。
那么,“实业”是什么呢?林纾的解释是:“实业者,人人附身之能力。国可亡,而实业之附身者不可亡”[11]1,所以,“实业之不讲,则所讲皆空言耳”。
然而,当时中国对发展实业是极其不重视的,甚至是将“付之无知无识之伧荒,且目其人、其事为贱役”[11]2。对此,林纾哀叹:“今日学堂几遍十八省,试问商业学堂有几也?农业学堂有几也?医学学堂有几也?朝廷之取士,非学法政者,不能第上上,则已视实业为贱品。中国积习,人非得官不贵,不能不随风气而趋。后此又人人储为宰相之材,以待揆席,国家枚卜,不几劳耶?”[11]3国人对实业的轻视,使林纾痛心疾首,他呼喊:“死固有时,吾但留一日之命,即一日泣血以告天下之学生,请治实业自振。”[11]5林纾的这种认识在当时时代背景下非常难能可贵。
一百多年前的林纾,虽然“位卑言轻”,但其爱国之心天地可鉴,他主张通过变法、振兴教育、发展实业等途径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梦想,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仍然是值得借鉴的。正如林纾所言:“天下爱国之道,当争有心无心,不当争有位无位。”[11]6林纾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希望通过自己的一支笔唤醒民智,拯救民族于危难之际,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 德富健次郎.不如归[M].林纾,魏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14.
[2] 林纾.畏庐文集[M].上海:上海书店,1992.
[3] 林薇.林纾选集·文诗词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4] 林纾.畏庐小品[M].林薇,选编.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5] 李家骥,李茂肃,薛祥生.林纾诗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6] 司各德.剑底鸳鸯[M].林纾,魏易,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14.
[7] 林琴南.林琴南书话[M].吴俊标,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
[8] 哈葛德.英孝子火山报仇录[M].林纾,曾宗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14.
[9] 哈葛德.鬼山狼侠传[M].林纾,曾宗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14.
[10] 斯土活.黑奴吁天录[M].林纾,魏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1] 哈葛德.雾中人[M].林纾,曾宗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13.
[12] 沛那原.爱国二童子传[M].林纾,李世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14.
[13] 测次希洛.残蝉曳声录[M].林纾,陈家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14.
[14] 灵石.读《黑奴吁天录》[C]//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15] 朱羲胄.春觉斋著述记[M].上海:上海书店,1992.
[16] 林薇:百年沉浮——林纾研究综述[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 许秀清)
The patriotic emotions of Lin Shu as seen from the prefaces to his translation works
Qi Kailong, Zhuang Linli
(1.School of Humanities,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zhou 350118, China;2.Political Sciences Department,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zhou 350118, China)
Prefaces are important indications of a scholar’s scholastic ideology, personal character and interests and scholastic exchanges among the fellow scholars, which embody significant scholastic value. Lin Shu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writing of prefaces to his translation works, a large number of his prefaces conveying his mind of enlightening the people and seeking after the road to saving the people and the nation. He proposed a series of concepts that include reforming the laws to save the country, saving the country by launching enterprises and developing the country by education, which reflect his dreams and thirst for constructing an independent and powerful country.
Lin Shu; preface to Lin Shu’s translation work; patriotic emotion
10.3969/j.issn.1672-4348.2015.02.002
2014-12-10
福建省高等学校改革研究项目(JAS14729)
祁开龙(1982-),男(汉),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闽台区域文化。
G64
A
1672-4348(2015)02-01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