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长效机制

2015-04-18 02:31郑铮彬陈少平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思想大学生

郑铮彬, 陈少平

(1.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6; 2.福州大学 党委办公室, 福建 福州350116)

探析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长效机制

郑铮彬1, 陈少平2

(1.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6; 2.福州大学 党委办公室, 福建 福州350116)

科学构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在充分认识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长效机制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础上,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学习教育机制、价值认同机制、环境育人机制、工作保障机制建设,夯实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基石。

大学生; 中国梦; 教育机制; 长效机制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进一步阐述中国梦以来,全国各级各类高校积极组织开展了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然而,学习践行中国梦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只有科学构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长效机制建设过程中亟待突破的困境,才能实现中国梦教育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为了分析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长效机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们以福州大学城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主体,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 300份,回收2 098份,回收率为91.2%,有效问卷数2 098份,有效率为100%。此次问卷调查的有关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实际状况。在此基础上,教育主体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更有效地开拓创新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一、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长效机制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长效机制的内涵诠释

长效机制是指某复杂系统中各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结、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稳定性强、能体现规律性且可持续发展的调控形式和运行模式。[1]按照这一定义,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长效机制可理解为:高校为了实现中国梦教育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目标,将中国梦教育过程中各要素遵循一定的原理和方式进行优化组合,使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套稳定性强、能体现规律性又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方式和运行模式的总称。

(二)构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

1.增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主要表现为中国梦教育在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所引起的积极变化,表现为中国梦教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满足。而中国梦教育是否有效,取决于其能否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否与大学生日常思想行为相结合。然而,现阶段高校所开展的中国梦教育存在着分散性、短期性、应付性等问题,制约了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长效机制还未建立健全。为此,提升高校中国梦教育实效性的当务之急是构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长效机制。

2.构建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现实需要

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与理念,是破解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关键, 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区别。[2]作为以人为主要对象的中国梦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新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长效机制,从机制层面确保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和实施,并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核心思想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去,是高校构建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现实需要。

3.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由于社会的深刻变革以及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生活方式产生了新变化,各种思想、心理问题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成长成才。而构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长效机制,有利于拓展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时空维度,促进课堂教育和实践教学,现实活动和虚拟空间活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实现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面覆盖,更好地满足全面发展的需求。

二、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长效机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待创新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总体上还不够理想,缺少吸引力。在对“学校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的调查中,高达34.37%的学生认为形式主义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是形式单调和内容空洞,所占比例分别为22.31%和19.45%。可见,教育内容的空洞、教育方式的单调以及教育形式化问题,是当前中国梦教育所面临的最为突出的困境。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首先,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实际导致大学生对中国梦教育产生困惑。部分高校在进行中国梦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与现代社会发展以及大学生生活实际脱节,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方面做得还不够。同时,中国现阶段还存在着人民幸福指数、生活质量等有待提高的问题,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面对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反差,有的大学生无法理性对待,影响了他们学习中国梦的热情。其次,教育方式的艺术化、多样化不足影响了中国梦教育的接受程度和实际效果。中国梦教育过程中,仍有部分高校将传统的宣讲式、说教式、会议式作为主要的教育方式,将灌输法作为主要的教育手段,削弱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高校在中国梦教育中也运用了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中一些学校片面追求新、奇、特的短期行为效益,注重表面功夫,反而让大学生对中国梦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二)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有待提高

大学生认同中国梦是指大学生在正确理解把握中国梦基础上,为实现中国梦付诸行动。现阶段,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认知是认同的逻辑起点,知之才会信之,最后付诸行为。从认知广度来看,5.10%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很了解中国梦,46.28%的学生表示粗浅了解中国梦,33.03%的学生认为其基本了解中国梦,而对中国梦没有概念的占15.59%。从认知高度来看,一些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视域比较狭窄,对于像“实现中国梦最关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的问题,仅有32.6%的学生理解正确;对中国梦基本内涵的调查上,也仅有50.24%的学生理解正确。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程度较低,而且对中国梦有了解的学生也大部分停留在粗浅了解阶段。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中国梦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不一致。在“大学生对实现理想采取的措施”调查上,61.92%的学生表示会努力实现梦想,有7.53%的学生表示虽会和朋友谈论,但不一定行动,11.63%的学生表示顺其自然。这表明,一部分学生为实现个人理想以及实现中国梦所做的努力还不够,对中国梦的认同只停留在情感阶段,缺少将认知转化为实践的动力,行为认同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三)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育人环境有待改善

育人环境是影响中国梦教育的重要因素,但是当前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育人环境却存在诸多问题。其一,新媒体环境的负面效应给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带来了挑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还不强,无法自觉抵制新媒体环境中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和腐朽文化的侵蚀,使其对中国梦教育的吸收产生了障碍。另外,高校对新媒体环境的监管未达到理想水平,存在些许漏洞。调查中表明,调查对象了解中国梦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广播,所占比例为37.61%,其次就是新媒体平台,所占比例为26.64%。可见在新媒体环境中如何运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已成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一个崭新的课题。其二,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不到位减弱了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效果。高校肩负着传承与创新文化的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高校忽视了凝练和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性,对大学精神文化引领作用认识不足,导致一些西方文化思潮及腐朽文化趁虚而入,污染着校园精神文化空气。此外,少数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存在突出问题,文化生活也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中国梦教育与校园精神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

(四)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为确保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长效机制正常运行,需要有一套完整的保障体系。目前,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保障机制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组织保障系统还不完善。有些高校机构设置及其分工存在问题,造成相互间配合不够协调,工作出现盲区、死角,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意识有待增强。而中国梦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单靠哪一部分人或是哪一个机构是很难产生整体效益的。二是相关规章制度建设仍需加强。中国梦教育的推进需要依靠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依赖于学校在制度层面予以保障支持,由统一协调的工作机构调配校内各种资源,推进中国梦教育有效开展。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在中国梦教育的领域范围内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导致本应井然有序开展的工作出现随意性强、计划性差等问题。

三、开拓创新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一)构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学习教育机制

首先,对中国梦教育内容加以再选择、再创造。教育者要将大学生感到比较枯燥的理论观点与重大社会趋势、典型社会实践等相结合,努力提高中国梦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及时更新中国梦教育内容,提炼大学生在创业择业、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抓住能反映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背后的大学生思想兴奋点问题,引导其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划清是非界限,自觉抵制错误思想观点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其次,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国梦教育活动。一是要精心设计教育活动,把深刻的中国梦教育寓于生动的活动形式中。大学生行之有效、乐于接受的形式要坚持,而形式主义的东西必须坚决反对。二是要加强对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指导,组织好各项活动。各项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不可过多过滥。活动要有阶段、有节奏地开展,切不可一哄而上。[3]在场地、经费、设施等方面要为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再者,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把中国梦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实现从独白式教学模式向对话式教学模式的转型,强化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入新活力。[4]

(二)健全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价值认同机制

将中国梦转化为人们内心的情感和观念,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价值认同机制。其一,切实解决与大学生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情感认同。为此,要重视大学生最关心、最能影响其切身利益的问题,诸如:就业规划与方向、教育问题等。要把中国梦教育融入到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中,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带动思想问题的解决和行动意识的强化。在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同时,引导大学生主动去领会中国梦,提高其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其二,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行为认同。为此,要积极构建高校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扎实开展。要重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将中国梦渗透到大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去,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发展,在交往中理解社会。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体验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感。其三,尊重个体差异,树立大学生对中国梦认同度的层次性差异理念。由于大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与思想觉悟存在差异,对中国梦的认同,需要照顾到不同起点和层次学生的思想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只有切实树立大学生对中国梦认同度的层次性差异理念,才能分层次引导大学生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践行中国梦,中国梦才能最终得到最广泛大学生的认同。

(三)强化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环境育人机制

一方面,积极建设有利的新媒体环境。高校要重点抓好对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社区等的管理,加大新媒体环境中各种违法和不良信息查处的力度,坚决切断有害信息的传播。同时,要建立一支具有坚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立场并能够熟悉操作现代信息技术的中国梦教育队伍,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积极措施将大学生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中。另一方面,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高校要植根于历史传统,立足于学校发展实际,以中国梦为教育导向,提炼总结特色化的大学精神,借助校训、校史等校园文化符号提升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和外在形象。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突破口,抓好学生的日常学习管理,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并努力构建高水平的中国梦教育队伍,以此来塑造良好的师生形象。同时,要积极开展对大学生具有吸引力的精品活动,将主流价值观念贯穿在文化活动中,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四)完善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工作保障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工作制度,增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连续性。各级党组织要及时总结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使其上升为与国家法律法规相协调、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并以落实制度为动力,强化教育者认真做好中国梦教育工作的责任意识,积极营造教育者认真教、学生专心学的氛围,促进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制度化。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制度的系统性,强化制度约束力,激励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自觉遵守制度,使制度体系成为自觉与强制相协调的长效机制。其次,构建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增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科学性。一是实现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和行政部门齐抓共管、明确分工。校党委主要负责大学生的思想、任务决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扮演学生事务的领导角色;而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关系,扮演学生事务的执行者角色。实现党委和行政部门齐抓共管、明确分工,有助于避免工作过程出现盲区和死角。二是构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中枢决策系统。通过集体决策的方式,让每一项事关中国梦教育的决策都能够科学有效地执行。三是构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管理责任制。管理过程中,规划好细节,将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管理任务和责任分配落实到每一个基层组织、每一个人,实现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有助于形成合力。

[1] 徐艳兰.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17.

[2] 张耀灿,郑永延,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7.

[3]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3-205.

[4] 姜恩来.高校“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和途径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版,2013(6):23-26.

(责任编辑: 许秀清)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ong-term mechanism of students’ Chinese dream education

Zheng Zhengbin1, Chen Shaoping2

(1.School of Marxism,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16, China;2. Office of Party Commission,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16, China)

It is important to build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students’ Chinese dream education. In order to lay a solid basis for the students’ Chinese dream education, we should take awareness of the issues and problems occurring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the students’ Chinese dream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ducational mechanism, the value recognition mechanism,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echanism and the work security mechanism.

student; Chinese dream; education mechanism; long-term mechanism

10.3969/j.issn.1672-4348.2015.02.016

2014-10-14

郑铮彬(1990-),男(汉),福建福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G621

A

1672-4348(2015)02-0178-04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思想大学生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