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个性化作业 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2015-04-18 01:37:30张进勇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个性化作业数学

张进勇

(闽侯县实验小学,福建 闽侯 350100)

怎样在大班化背景下为适应每位学生个性而设计个性化作业是许多教师梦寐以求的愿望,虽然我们无法为每一位学生度身定做不同的作业,但是我们可以思考所布置的作业何以为每位学生个性化思考,个性化呈现、个性化发展留下空间。以下即为笔者在数学作业设计中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而做出的思考。

一、反思性作业反映学生个性化收获

反思是认真思考过去经历的事情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进而上升到更高水平的认识与理解。反思性作业就是促进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方法等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而布置的作业。例如:每周可以布置学生写数学周记,可以写课堂的得意之处、较大收获或存在的困惑;可以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真情实感;可以整理所学知识形成网络图;可以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这份作业可以让每个学生畅谈独特的学习所得和成长经历,从而体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思考。教师在批阅周记时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评价强化学生个性化收获,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在上复习整理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先自我梳理,又是一次个性化思维的呈现。大部分学生可以重新回顾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在提炼单元知识要点的过程中再一次提升对知识点的理解,强化数学基本技能: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寻找本单元内容与先前知识的联系点,加以整合梳理,从而形成自我认知的知识网络;基础稍差的学生在通读教材、整理错题的过程中也能够唤起对已学知识的印象,发现不足,从而修正原先的思维,然后带着弥补不足的愿望回到课堂。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复习效果,而且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对自己整个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反思性作业进行再分析,再思考,并从中学习到新知识,感悟新方法,有利于提升学习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经验。

二、实践性作业提供个性化参与空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儿童的世界里,他们强烈地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实践性作业正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后,尝试让孩子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让自己成为生活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如在教学四年级位置与方向后,可以设计指定的出发点以及具体方位、距离,与学生一道在操场上通过指南针、量角器、步测等工具玩“藏宝图”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去感受方位。南方的孩子方位感比较差,但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的方位感被唤醒,大部分孩子对于距离的估测能力得到提高。正是这样的实践性作业为孩子个性化的发现、研究、探索留下了应有的空间,在活动中呈现了孩子们个性化的探索体验,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在概念教学中同样也可以充分利用个体已有的个性化知识经验和能力布置实践性作业,从而参与到概念的建立过程。教师可以在教学面积单位前布置学生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片,并在黑板上呈现用100块纸片拼成1平方米的面积,通过这样的课堂实践,孩子们不仅通过自身的剪裁、对比建立了良好的1平方分米的表象,参与了1平方米大小与平方分米关系的建构过程,而且由于有了学生个性的参与而显得更加独特。

三、合作型作业促进个性的强化和交融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也可以布置合作性的作业以促进孩子个性化成长。这样的作业必须是合作伙伴通过互动协助活动才能共同完成。它需要同伴之间根据各自所长分工合作,或经历制定计划、动手实践、记录过程、汇报结果等活动阶段,最终的评价综合考虑了对小组任务合作完成情况及个体的个性表现。不管是大组的合作学习,还是同桌的合作交流,学生合作完成作业,都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完成擅长的任务,从而使优势能力得到锻炼,促进优先发展,在同伴的互助中,个体还能从他人的优势中借鉴、学习,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

在位置与方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藏宝图游戏》中,笔者就把全班学生每8位同学分成1组,他们分别带上操场的地图,任务指示表,指南针,量角器等工具到操场完成定点、测方位,利用步测(目测)方式估测距离,再次测方位、估测距离,为了共同的目标——找到藏宝的地点。活动过程中,组里的每位学生都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测方位、量距离、做标记、做记录,找老师来评判等都有专人负责,各司其责,通力合作。在测方位中他们各自观点方法也有所差异,有用指南针和量角器的,有用自然现象判别的,有用建筑物之间关系来估测的,善于学习的也会借鉴其他组的方法。测距离更是方法迥异,有用目测方式、步测方式,甚至找度量替代物测量的。在这样的合作性作业中,学生们可以最大化的参与、交流,在完成团队任务的过程中,不仅个性的能力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和强化,在同伴互助、借鉴、学习、评价过程中还丰富和发展了个性认知、能力以及心理品质,让个性品质在合作中得到强化和交融。

四、选择性作业满足个性化需求与成长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性质决定了更加关注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而大班化的教学恰是难以照顾到学有余力,对数学特别有兴趣的以及能力特异的孩子。为数众多的学生往往是在被动要求的压力下完成作业,极易导致态度上消极,行为上应付,大多难以达到教师既定的目标。但如果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力求考虑学生的兴趣、智力、能力的差异,为学生创造自主选择的机会,情况就会大为改观。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蕴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题,不定期地挂在黑板上 (不作定性要求),让喜欢数学或者学有余力的孩子享受“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喜悦,或者打印成小纸条,做为个别学生的奖赏,当然也可以由学生索取。同时,就算常规作业,只要有正当理由也允许选择自行放弃或增加一定的数量题目。这样,以学习基础、认知差异、智力水平、心理素质的不同设置“作业超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由选择相适宜的作业。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使每个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学习发展空间,在尽情发挥自己特长和智慧中乐此不疲,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都能感受自己学习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设计有效的个性化作业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是促进兴趣形成和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学生个性化参与作业还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思考,获得个性化收获,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做出个性化评价。如果撇开以上而一味追求作业呈现形式上个性或另类,那只能是教师的个性,会成为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毫无作用的“伪个性作业”。

[1]赖东升.让每个人的生命绽放光彩——基于个性充分发展的办学实践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2).

[2]白国强.关于对数学反思型作业的认识[J].数学教学与研究,2008(1).

[3]杨增盛,杨新机.新理念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J].义务教育,2006(8).

[4]庞欣欣.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J].教育科学,2013(4).

猜你喜欢
个性化作业数学
快来写作业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