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新妹
(晋江市池店镇金山小学,福建 晋江 362235)
学生一谈到作文便畏惧、一筹莫展,无从下笔。好玩、好奇、好动、好演是小学生的天性,作为优秀的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个天然资源,通过独具匠心的引导,巧妙地组织让学生对写作充满信心,从而保持对习作的热情和兴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平日学生觉得作文难,内容单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疏于语汇积累。针对此,笔者发现中国古典诗词歌赋中就蕴含着大量丰富灵动的语汇,便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引导学生阅读、背诵、积累大量优秀的古典诗词,让其快乐地“秀一秀”。1.每周开设一节语文综合课,以小队比赛的形式,评出摘抄、积累最多的明星队,并予以奖励。如笔者在《草原》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草原之美,要求学生将《草原》文中描写草原的美句摘抄出来,以工整、量多的要求来评价学生。如文中最美的句子“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借此,学生不但积累了优美的语言,还学习了“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型,实现了语用的价值。2.每月开展一节美文背诵擂台赛,通过朗诵比赛来评出优秀个人、优秀小组,并进行当场奖励,该活动深得学生喜爱。笔者发现,有的学生会利用业余学习时间来准备,还经常找同学借文学类的书籍看,借此活动,大部分学生习作水平提高很多。此外,通过有效的语言积累后,部分学生在习作比赛屡获佳绩大大促进其他学生的习作热情,纷纷主动收集美文,精心准备,在每月活动中“秀一秀”。通过以上种种活动让学生“秀”起来,同时丰富了语言的积累,为写作充满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是作文“有米之炊”的可靠保证。创设情境,通过有意安排讲故事、辩论赛、小主持人比赛以及各种丰富、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其“动”起来。如在一次以“拥抱森林、绿化晋江”为主题的朗诵比赛中,笔者班级的学生代表队参加此活动,当学校的主持人宣布六年一班的获得第一名时,全班同学顿时手舞足蹈,一片沸腾。回到教室后看着孩子们抑制不住激动,笔者灵机一动,立即抓住这个契机展开作文训练,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把参加活动印象深刻的场面或体会写成一个片段,写完后再与大伙分享自己的作品。一改往常沉闷的气氛作文课,10分钟未到,就有好几个孩子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有的从参赛者的角度写了比赛前紧张的心情以及赛后等待成绩时忐忑不安的感受;有的写了观看其他班级出色的表演时的所思所想;有的写宣布获奖后喜悦的的心情;有的写赛后对此次活动的津津乐道……一堂作文课就在这样看似不经意的分享过程中愉快地进行着,一篇篇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内心描写细腻的文章鱼贯而出。再如,学生经常要进行大扫除,趁其忙绿之时,笔者有心地用手机将学生劳动的场景拍下来,学生看到了老师在拍,干活更起劲。过了些天,让学生把那天劳动的过程记录下来,有的学生兴致勃勃,有的有点发愁了;这时,笔者就将拍的照片给他慢慢的边欣赏边引导,此时的学生的思维如泉水般缓缓冒出,不到30分钟,学生的作品便一一展现在眼前。有一位学生在作文结尾处这样写道:
突然一阵大风吹来,地上的塑料袋、卫生纸们像吃了兴奋汁,得意洋洋地跃上了天空,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跳起了迪斯科,风停了,立刻,它们又垂头丧气的一头栽了下来。同学们连忙将它擒拿住,装入收集袋内,哈哈,有我们在这里,岂能容忍它猖狂?岂能容忍它污染环境?这大扫除真有意思!
教师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赋予传统的作文教学以新的生命,创设富有实效的情境氛围,引导学生使用教材,使其置身其中,快乐学习。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习作水平虽有限,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强,可让仿写铸就新的生命力。
在学习《种子的梦》及语文天地的创作环节时,笔者锁定一两个训练点上,借鉴文章中拟人、比喻等修辞佳句,实物与想象结合的写法,让学生创作诗歌,在多媒体教室当堂将学生创作的佳句搬上大屏幕,学生们的创作热情马上被调动起来,一个个犹如小诗人般出口成章。
1.爸爸的笑脸就像彩虹,他使我想起了雨过天晴的时候,爸爸的笑脸总是越来越少,使我想起了月食,哦!爸爸的笑脸没了,是不是要下雨了?
2.风小弟十分调皮,他一吹,吹出了一个呼啦圈,把我们都转晕了。
当学生学会了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形诸文字,能自如再现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时,他们也会对自己的创造力感到由衷的高兴,极大地激发自身的写作兴趣。
多媒体网络技术具有形象性、多样性、交互性的特点,把多媒体技术引进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具有时代性、开拓性,能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青少年,优化课堂,让学生“乐”起来,为小学作文教学开辟新天地。如笔者先后为学生安排了三段对话录像:1.一位小女孩去路口与交警叔叔的对话;2.几位同学一起看《喜羊羊与灰太狼》时的对话。3.年轻的妈妈在菜市场买菜时,和卖菜的老大叔的对话。出示三幅只有画面没有声音的录像,让学生想象他们在说什么,随后将三个画面出现在同一屏幕上,令其选择一个画面写,也可以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内容写,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写出五彩缤纷的生活。
此外,还可让抽象化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如《我喜爱的玩具》一课要求学生介绍一种自己喜爱的玩具,许多学生对玩具的颜色形状外形的掌握上不是很困难,但结构上疏于观察,而且以他们现有的认识水平也很难将它的玩法表达清楚。这时运用多媒体就能将这些问题化难为易,在学生对自己玩具的颜色、形状、玩法有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乐于观察、表达、反馈。1.从不同角度展示玩具的颜色、模样、整体感知写作的内容;2.按玩具构造层次,分步展示各结构部分并根据需要进行定格分析,局部放大,把玩具的各部分构造特征清晰地展示给学生;3.通过慢镜头展示玩具的活动过程,灵活运用反复播放,使学生真正掌握每一种玩法;4.按“总起——分析”的方法,分组说口头作文。再将口头作文化为文字,存入软盘,到一定的数量时整理成个人的“小小作文集”,自行设计封面,编成小册子赠送给同学亲友,此时此刻同学们倍感成功的甘甜。
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巧引妙导组织习作,让学生对写作充满信心,永葆习作激情。
[1]陈晓芳.用好习作教材 耕好课堂责任田[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9).
[2]祝桂兴.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