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多糖护肤品基质的优选

2015-04-18 03:00:20李文虎孙营营
大理大学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水相乳化剂乳膏

张 瑶,李文虎,孙营营,严 亚

(大理学院药学与化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黄芪Astrgalus membranaceus为豆科草本植物膜荚黄芪、蒙古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1〕。黄芪含黄酮、苷类及多糖等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虽然黄芪的药用历史相当悠久,但应用到护肤领域的研究报道较少。现代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免疫力,使肌肤细腻,柔滑,有光泽,延缓肌肤衰老等,还可用于祛痘、痤疮等〔2-3〕,是一种集营养、保健、治疗为一体的中药。当前各药厂生产的黄芪注射液中提取的是黄芪苷类,而黄芪多糖类物质作为废料处理。为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提高附加物的经济价值,本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黄芪多糖护肤品的基质组成及制备工艺进行了优选,并进行了稳定性观察,以此为黄芪多糖在护肤品方面的应用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1 实验器材

YP5102型电子天平(上海光正医疗仪器有限公司);CP224C型分析天平(美国奥豪斯);海尔冰箱(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10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HWS24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KQ520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LDZ4-0.8低速自动平衡微型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黄芪提取液购自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或药用级。

2 实验方法

2.1 乳膏实验方法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有研合法、熔融法和乳化法〔4〕。本实验选用乳化法制备软膏剂。以乳膏基质稳定性及外观性状为考察指标,设计单因素优化乳化油相所需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e Lipophilic Balance,HLB)、乳化温度和制备方法。分别以乳膏的外观、涂展性、离心稳定性、耐寒稳定性和耐热稳定性5个指标对基质样品评分。测定3次,取平均值,评价所得分值越高,所得处方越好。

2.2 正交设计方法 选择油相基质中油相基质比例、乳化剂的HLB值、水相基质比例作为考察因素。设计L9(34)正交试验考察油相和水相的配比、乳化剂HLB值对乳膏的影响。

2.3 处方筛选及评分标准 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利用外观、涂展性、离心稳定性、耐寒稳定性和耐热稳定性5个指标对基质样品评分〔5〕。样品评分总分为50分。

外观评价:软膏剂应均匀、细腻、具有适当的黏稠性,满分10分。

涂展性:取适量样品涂抹于手部皮肤,观察是否能迅速涂抹均匀,不泛白色油腻膜层、油腻感是否明显。每项3分,满分10分。

离心稳定性:以1 000 r/min离心30 min,观察是否有油水分层现象,满分10分。

耐寒稳定性:将制备好的样品于-10℃冰箱中放置12 h观察是否有基质变粗或油水分层现象,满分10分。

耐热稳定性:将制备好的样品于45℃烘箱中放置12 h,观察是否有基质变粗或油水分层现象,满分10分。

3 结果

3.1 基质类型的选择 O/W型乳剂有较好的药物释放性能,较W/O型基质油腻性低、容易清洗,并且透皮吸收较快。故本研究选择O/W乳剂型基质,包括主药、适宜的基质、乳化剂。

3.2 基质的筛选 本处方为O/W型软膏剂,油相基质初步选择硬脂酸、白凡士林(或白蜂蜡)、液状石蜡和二甲硅油。水相基质选择甘油和蒸馏水。乳化剂对形成乳剂型基质的类型起主要作用,O/W型乳剂常选用单硬脂酸甘油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吐温-80作为乳化剂。

3.3 HLB值的初步筛选 已知单硬脂酸甘油酯的HLB值为3.8,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吐温-80的HLB值分别为40和15。根据文献〔6〕和〔7〕的研究方法初步筛选HLB值,初步将乳化剂的HLB值定为10、12、14、16、18共5个组别,固定乳化剂的量及油水比例,油相加热至85℃保温,水相及乳化剂加热至85℃,水相加入到油相中,边加边搅拌,制得基质,观察外观,涂展性,离心、加热、冷藏稳定性。见表1。

表1 不同HLB值乳化剂的筛选结果

由表1可知:HLB为12及14时,乳化剂的外观、稳定性、涂展性均较好。

3.4 乳化温度的考察 乳化温度对乳化效果的影响较大。乳化温度对乳化剂溶解性和固态油、脂等的熔化均有影响〔7〕。本实验发现80℃下所制备的软膏均匀、细腻、光滑,易于涂布。所以本实验选择乳化温度为80℃。

3.5 制备方法的考察 参考文献〔8〕和〔9〕中的制备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乳膏,首先将油性物质加热至80℃使其熔化制成油相;另将水溶性成分溶于水制成水相,加热至80℃,然后将二者混匀,搅拌至冷凝,制成乳剂基质。为比较乳化顺序对乳膏质量的影响,我们对油水加入顺序进行了考察。通过耐寒、耐热及离心等考察指标进行考察。A法:将含乳化剂的水相加入油相;B法:将油相加入含乳化剂的水相。见表2。

表2 制备方法的考察结果

由表2可知:两种乳化方法制备的乳膏都符合乳膏的质量要求,但从外观指标看,B法制成的膏体更加光滑细腻均匀,鉴于逆相转型法制得的乳膏稳定、粒度小且粒度分布均匀,所以本研究采用逆相转型法制备乳膏。

3.6 乳膏的处方筛选

3.6.1 正交试验 根据单因素试验及预实验和文献资料〔10-13〕,设计L9(34)正交试验,其中D设计成空列,以便进行方差分析。因素水平见表3,正交试验及结果见表4,方差分析见表5。

表3 因素水平表

表4 正交试验及结果

表5 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影响软膏的主次因素顺序为C>B>A,因素C对乳膏的外观性状及稳定性有较显著的影响。因素A和因素B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从正交试验的结果来看,选出的最佳方案为A3B2C2,即油相比例为1.0:1.7:0.9,乳化剂HLB值为13,水相比例为7.0:1.0:15.0,因素A、B没有差异性,结合生产实际选择A1B1C2为最佳工艺。

3.6.2 药物与基质的相容性考察 黄芪多糖,属于水溶性物质,故药物处方设计为:在其他处方量不变的情况下,分3组试验依次加入黄芪多糖的量为1%、1.5%、2%,总量为15.0 g,考察不同加药量对软膏的影响,见表6。

表6 药物加入量考察结果

由表6可知:药物加入量的多少并不影响膏体的质量。结合文献及实际情况,选定药物的加入量为2%。

3.6.3 工艺验证试验 为了验证优选工艺的稳定性,加入选定药量2%,对筛选出来的方案A1B1C2重复进行5次试验,见表7。

由表7可知:5组样品在外观和稳定性上的评分都相差不大,表明乳膏的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4 讨论

以黄芪多糖为药物,采用乳化法制备黄芪多糖乳膏,从处方筛选、制备工艺优化、外观、稳定性等方面对制剂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乳膏的制备中主要针对乳化剂、水性基质及油性基质的用量进行筛选;O/W型乳剂型基质油腻性低、容易清洗、药物释放和透皮吸收比较快,选用O/W型乳剂型基质;在制备过程中,分别将油相与含乳化剂的水相基质于80℃水浴加热熔化,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搅拌至乳化完全,所得的O/W型软膏外观颜色呈乳白色,均匀细腻,稠度适宜,且离心试验、耐热试验、耐寒试验均符合要求,易在皮肤上涂抹并形成光亮膜,对皮肤刺激性小,易于清洗。

表7 工艺稳定性结果

通过加权综合评分法,利用外观、涂展性、离心稳定性、耐寒稳定性和耐热稳定性5个指标对基质样品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软膏样品稳定性良好,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合理,制备的乳膏稳定符合相关的标准,为黄芪多糖乳膏剂的制备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该制剂具有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提高附加物的经济价值。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83.

〔2〕蔡莉.黄芪多糖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07,34(15):896-898.

〔3〕郭斌,许爱霞,杨社华.黄芪多糖抗衰老作用机制的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10):610-612.

〔4〕崔福德.药剂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88-295.

〔5〕赵艳.基于O/W乳剂基质的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的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

〔6〕关志宇,陈丽华,王森,等.黄连软膏制备工艺优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7):36-38.

〔7〕邢文善,白雪洁.实验课中药徐长卿软膏剂的制备〔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192-193.

〔8〕吕东.皮肤外用软膏基质变更的考虑要素〔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2):1085-1088.

〔9〕王弘,刘皈阳,张燕平,等.药品稳定性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0):1710-1714.

〔10〕梁巧楣,田晓东,林丽薇.黄芪软膏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中药材,2004,27(9):690-691.

〔11〕余明莲,王聪敏,郭月玲,等.正交实验优选复方磺胺嘧啶银乳膏剂基质〔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8,24(4):317-319.

〔12〕王世岭,周亮,马建丽,等.用正交实验优选无热冷配制乳膏剂基质及其工艺条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2,18(1):27-28.

〔13〕谢华,贾云志.正交试验优选复方苦黄乳膏乳化工艺〔J〕.中国药房,2008,19(3):190-191.

猜你喜欢
水相乳化剂乳膏
复合乳化剂对草鱼生长及脂代谢的影响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46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海上中高渗透率砂岩油藏油水相渗曲线合理性综合分析技术
更 正
中国钼业(2019年2期)2019-01-19 15:54:06
地下水流速与介质非均质性对于重非水相流体运移的影响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配方筛选及工艺
一种新型酚化木质素胺乳化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斯泰潘实现清洁技术重大突破——研发出新型水基乳化剂
乳化剂对AM/AMPS反相乳液性能影响研究
应用化工(2014年7期)2014-08-09 09:20:24
氯霉素氧化锌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中国药业(2014年21期)2014-05-26 08: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