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素霞
河南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漯河 462000
经阴道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白素霞
河南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漯河 462000
目的 观察比较经阴道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将127例择期行子宫肌瘤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64)观察组(n=63)2组。对照组实施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实施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切口感染率均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正确掌握适应证前提下,规范实施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对子宫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小,效果肯定。
子宫肌瘤;剔除术;经阴道;经腹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30~50岁妇女多见。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因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对子宫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小而深受医生和患者重视[1]。2009-11—2014-01,我们对127例需择期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分别实施经腹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并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127例患者均已婚,有生育史112例。患者以月经不调、不孕、性交疼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部分伴尿频、尿急等。术前均经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2]。排除患其他恶性肿瘤及手术禁忌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64例,年龄29~53岁,平均40.52岁。观察组63例,年龄27~52岁,平均39.75岁。2组年龄、基本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2组术前均行超声检查, 了解肌瘤的个数、大小、部位。术前阴道冲洗3d。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1)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 以阴道拉钩暴露宫颈并钳夹宫颈向外牵拉,根据子宫肌瘤的位置选择手术切口。若肌瘤位于子宫前壁,则切开阴道前穹窿,钝性分离至折返腹膜。在前腹膜中点缝线作为牵引标记。若肌瘤位于子宫后壁,则切开阴道后穹窿,钝性分离至折返腹膜。在后腹膜中点缝线作为牵引标记。切开后置入阴道拉钩,暴露子宫壁。缓慢牵拉子宫壁使子宫肌瘤暴露于手术视野。切开子宫肌瘤外浆肌层,钝性分离子宫肌瘤,缓慢将肌瘤剔除。清除干净后予以常规缝合,清理伤口[3]。(2)对照组:实施常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切口感染率等指标。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切口感染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子宫肌瘤药物治疗的效果尚不理想。子宫切除术创伤较大,使子宫失去正常的生理和生育功能,故不被大多数患者接受。肌瘤剔除术可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能够维系子宫的生理功能[4]。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证较广泛,不受肌瘤位置、大小限制[5],同时通过手指触摸能发现较小及术前B超未发现的深部小肌瘤,直视下缝合关闭瘤腔更彻底。但存在切口大、创伤大、对腹腔干扰大、术后恢复慢等缺点。
表1 2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情况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不需开腹,对腹腔干扰小,术后腹痛轻、排气早、机体恢复快,保留了子宫的正常生理生育功能,同时弥补了腹腔镜手术费时、操作困难及缝合不牢固等不足,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被多数患者广泛接受[6]。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1)阴道宽松者。(2)前壁或后壁的1~2个中等大小(直径4~6 cm)的肌壁间或浆膜下肌瘤。对于多发肌瘤(≥5个),子宫体积>妊娠14周的肌瘤及多发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肌瘤,应以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其他手术方式治疗。故术前对于肌瘤剔除应综合肌瘤大小、部位、个数,有无合并症及手术者的水平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合理选择。
[1] 黄金华,刘秀兰.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37例临床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2):44-45.
[2] 潘文,李冬玲,陈爽.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 68 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17):49.
[3] 李贺华.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对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 362-1 363.
[4] 王丽红.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4):148-149.
[5] 杨冠兰.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分析(附117例报告)[J].贵州医药,2011,35(4):343-344.
[6] Vandenput I,Trovik J,Leunen K,et al. Evolution in endometrial cancer evidence from a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J]. Int J Gynecol Cancer,2011,21(2):316-322.
(收稿 2014-11-12)
R
B
1077-8991(2015)01-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