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中单桩摩阻力动力效应分析

2015-04-17 18:30郭春彭振斌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桩体历时中性点

郭春 彭振斌

摘要:研究了地震发生时单桩摩阻力动力.为揭示摩擦桩与土体在考虑基本地震荷载作用下的耦合响应规律,采用拉格朗日数值分析方法建立桩与土体计算模型,通过施加地震荷载,分析桩周摩阻力、桩体轴力以及土体的变形在不同地震历时下的情况,得到:1) 桩周负摩阻力从桩顶向下呈先增大后减小的态势,在桩长0.35倍范围内出现负摩阻力;2) 由于地震荷载的作用,桩侧摩阻力和轴力均不断变化,当地震时间为3 s时,桩侧摩阻力和轴力达到最大值;3) 随着地震的持续进行,桩体和土体之间的相对位移的变化导致中性点位置发生往复变化;4) 由于地震荷载的作用,土体的位移明显增大.在地震历时0~10 s范围内,地表沉降迅速增大;在地震历时10~15 s时,地震沉降增加的速度明显减慢;当地震历时持续到15~20 s时,地表沉降逐渐减小.

关键词:桩;土;负摩阻力;动力效应

中图分类号: TU457 文献标识码:A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桩基础被广泛使用\[1-3\],当桩打入土体中时,其将与土体产生相互作用,而由于土和桩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因此,许多学者针对桩土之间的作用模型进行了研究\[4-5\],如Masouleh和Fakharian\[6\]建立了桩土在动力作用下波传播数值模型;袁灯平等\[7\]对比了常用的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沈苾文\[8\]利用荷载传递微分计算方法建立了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徐兵和曹国福\[9\]通过监测计算发现负摩阻力一般出现在0.2~0.4倍桩长范围内.这些研究主要采用理论或试验的方法,但对于理论模型,需进行桩土相互作用条件的假设,而不同的研究人员根据各自认识的不同,将会建立不同的假设,因此得到的结果往往只能反映桩土相互作用的某一方面内容.若采用现场试验方法,则可得到当时条件下的桩土相互影响情况,如变形和应力,却无法进行桩土相互作用的多因素研究,从而使现场试验结果的应用受到一定局限.因此,需探寻新的途径对该问题进行研究.近年来,由于数值模拟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值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10-13\].该方法借助经典弹塑性力学理论,将实际岩土工程问题划分为大量的微元体弹塑性求解问题,无需对桩侧摩阻力或者桩土相互作用条件进行假设,能够模拟桩土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力学和变形特征.在桩打入土体后,若土体的沉降小于桩体的沉降,则土体对桩产生竖直向上的支撑力,即正摩阻力;若土体的沉降大于桩体的沉降,则土体将对桩体产生竖直向下的拉拽力,即负摩阻力.正摩阻力与负摩阻力的分界点称为中性点\[14-16\],以往一般研究静力荷载下桩周的摩阻力分布情况,而动荷载作用下桩周摩阻力将产生往复变化,土体的变形也随时间而变化,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较少,因此,本文以某工程实例欠固结土中桩受力情况为工程背景,拟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探讨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不同历时情况的桩周摩阻力、桩体轴力和土体变形情况.

1模型建立

1.1桩土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

采用拉格朗日元数值计算方法建立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长、宽、高分别为80 m,80 m,80 m,模型共64 000个单元,68 921个节点.分为桩未打入的情况和桩打入后的情况.模型上部为20 m厚的欠固结土,下部为60 m厚的固结土,由于欠固结土的存在将对桩产生负摩阻力.在计算过程中,将桩分为等长的微段,对这些微段进行弹塑性分析,最后通过积分得到桩整体的应力应变响应.在计算桩土接触面的应力和变形时,首先计算各个节点的速度,然后通过差分方法计算对应的应力.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2计算参数与边界条件

采用MohrCoulomb准则描述岩土体的本构情况,在模型中施加自重应力场,桩顶设置500 t的轴向荷载.由于选取的计算状态是地震来临瞬间模型的反应,因此计算参数仍然选取静参数.数值计算采用如下土体参数:欠固结土容重19.0 kN/m3,变形模量13.5 MPa,泊松比0.42,黏结力25 kPa,内摩擦角15.5°;固结土容重19.3 kN/m3,变形模量30 MPa,泊松比0.39,黏结力30 kPa,内摩擦角19.0°.单桩的设计参数为:桩体混凝土为C25,桩直径1.2 m,桩长45.0 m,弹性模量为25.0 GPa,泊松比为0.2,桩土界面内摩擦角为14°,黏结力为22.5 kPa.将模型的边界条件设置为两个部分,静力边界条件和动力边界条件;在开始动力计算时去除底面静力约束,施加动力黏滞边界,以吸收地震波,同时在侧面也施加动力吸收边界.

根据地微振测试结果,加速度时程曲线如图2(a)所示,场地土卓越周期T为0.238~0.313 s,因此,模型场地土卓越周期采用0.3 s,属二类工程场地,地基阻尼比取0.05,欠固结土取0.1.在x和y方向设置相同的地震波峰值加速度,而z轴为x和y向的2/3.利用FLAC3D读入速度时程曲线(如图2(b)所示),对模型底部进行动力加载.

t/s

(a) 加速度时程曲线

t/s

(b) 速度时程曲线

2分析与讨论

2.1桩侧摩阻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图3为动力作用下桩侧摩阻力的分布,可见,桩侧负摩阻力沿深度先增大后减小,当达到一定深度后,桩侧负摩阻力逐渐变为0,并转换成正摩阻力.在本算例中,负摩阻力主要出现在0.35的桩长范围内,该结果与徐兵和曹国福\[9\]的部分试验结果相同,另外,根据文献\[7\]的研究结果可知,中性点位置和岩土层参数有关;在正摩阻力阶段,随着深度的增加,桩侧正摩阻力不断增大.该趋势与马平等\[10\]的试验结果相同,验证了本文数值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由于桩身沉降小于土体,产生桩周负摩阻力,而桩身压缩变形和桩端沉降又使桩土之间的相对位移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桩身中性点上移.正负摩阻力的消长使得桩土间相互作用达到平衡,以至桩和土的相对位移不再发生变化\[17\].

由于地震动力荷载的作用,桩侧摩阻力不断发生变化,将地震情况下的摩阻力分布与无地震情况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并非无地震情况下的摩阻力最小,而是当地震时间为6 s时,桩侧的负摩阻力和正摩阻力为最小值,分别为-12.73 kPa,101.01 kPa;当地震时间为3 s时,桩侧负摩阻力和正摩阻力均达到最大值,其中负摩阻力最大值为-31.08 kPa,正摩阻力最大值为134.01 kPa;其他地震时间内的摩阻力位于3 s和6 s的摩阻力之间.另外,随着地震的持续进行,桩体和土体均在动力作用情况下发生相应位移,而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移的变化情况随地震历时的不同而不同,从而导致中性点位置发生往复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地震历时在6 s时,中性点位置与其他地震历时的中性点位置差别较大.

2.2桩体轴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根据图4可知,在中性点以上由于受到负摩阻力的影响,桩体轴力逐渐增大;对比图4与图3可见,桩体轴力最大值所在的位置与桩周负摩阻力为0的位置,即中性点处.在中性点以下位置,由于桩体沉降大于土体沉降,因此,桩身受到正摩阻力的影响,轴力减小.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桩体轴力出现反复变化,当地震历时3 s时,桩体受到的轴力最大,此时最大的轴力为6 665.70 kN;而当地震历时6 s时,桩体受到的轴力最小,此时最大的轴力为5 552.4 kN.

2.3桩周土沉降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图5所示为桩周土体的数值位移云图,数值为负值表示位移的方向向下,受到桩体摩阻力的作用,在桩体位置的土体由于作用于桩体的正摩阻力的反作用力,导致这些位置的沉降较大,如地震历时3 s和6 s的情况;而由于负摩阻力的作用,导致在中性点以上的土体呈现被撑起的形状,如地震历时10 s和20 s的情况.由于地震荷载作用,土体沉降量发生明显变化,但变化规律并不单调,这是由于地震波经历过程中,对于土体的压缩和拉伸作用交替进行,从而引起土体沉降量的减小和增大交替进行.对比无地震作用情况和有地震作用情况,可明显看出,由于地震作用的存在,土体的位移明显增大.

另外,由于桩侧摩阻力对于地表沉降产生一定影响,如图6所示,桩体对桩周土体产生向上的摩阻力,引起该部分地表土体沉降受到抑制.在桩侧摩阻力、土体自重以及地震共同作用下,土体发生一定的沉降,最大的沉降量为103.8 cm,发生在地震历时15 s时.土体沉降随地震历时而不断变化,在地震历时0~10 s范围内,地表沉降迅速增大,而在地震历时10~15 s时,地震沉降继续增大,但增大的速度明显减慢.当地震历时持续到15~20 s时,地表沉降逐渐减小,当地震历时为20 s时,地表沉降为91.4 cm,仍远大于无地震时的地表沉降22.5 cm.

1) 考虑基本地震烈度,由于地震动力荷载的作用,桩侧摩阻力和轴力均不断变化,并非无地震情况下的摩阻力和轴力最小,而是当地震时间为6 s时,桩侧的摩阻力和轴力为最小值;当地震时间为3 s时,桩侧摩阻力和轴力均达到最大值.

2) 随着地震的持续进行,桩体和土体均在动力作用情况下发生相应位移,而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移的变化情况随地震历时的不同而不同,从而导致中性点位置发生往复变化.

3) 由于地震荷载作用,土体的位移明显增大.土体沉降随地震历时而不断变化,在地震历时0~10 s范围内,地表沉降迅速增大;在地震历时10~15 s时,地震沉降继续增大,但增大的速度明显减慢;当地震历时持续到15~20 s时,地表沉降逐渐减小.

参考文献

[1]杨庆, 孔纲强, 郑鹏一, 等. 堆载条件下单桩负摩阻力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08, 29(10): 2805-2810.

YANG Qing, KONG Gangqiang, ZHENG Pengyi, et al. Model test study of negative skin friction for single pile under surface load\[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08, 29(10): 2805-2810.(In Chinese)

\[2\]FAN Zhenhui, WANG Yonghe, XIAO Hongbin, et al. Analytical method of loadtransfer of single pile under expansive soil swelling\[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 14: 575-579.

\[3\]CHAU K T, SHEN C Y, GUO X. Nonlinear seismic soilpilestructure interactions: shaking table tests and FEM analyses\[J\].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09, 29(2): 300-310.

\[4\]AVAEI A, GHOTBI A R, ARYAFAR M. Investigation of pilesoil interaction subjected to lateral loads in layered soils\[J\]. Americ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2008, 1(1): 76-81.

\[5\]LU Jianfei, JENG Dongsheng. Poroelastic model for pilesoil interaction in a halfspace porous medium due to seismic wav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2008, 32(1): 1-41.

猜你喜欢
桩体历时中性点
云南鱼龙水库工程坝基振冲复合地基质量检测试验研究
CFG桩复合地基受力机理研究
360°全回转套管机拔桩施工难题及处理措施
不同的静态—动态观
从《别尔金小说集》看叙事的历时与共时艺术
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的影响因素及方式选择
500 kV自耦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分析
喷墨搅拌桩桩体质量检测方法探讨
探析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