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云计算下的工作负载和应用

2015-04-17 05:47:11
计算机与网络 2015年9期
关键词:和云虚拟化受访者

解析云计算下的工作负载和应用

随着云计算的演进,越来越多的应用和负载会跨物理、私有云、混合云和公有云迁移。工作负载处于高动态“浮动”状态。如何实现跨各种IT资源的应用和负载的自动化迁移,以及IT服务交付的自动化统一管理,是评估云计算的重要考虑因素。实现从已有数据中心向云计算演进,跨各种异构平台资源和IT服务管理是核心。中桥从对中国CIO的采访中也了解到,云计算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在传统数据中心到未来云数据中心演进的过程中,保证跨各种异构资源的整合,以工作负载为核心进行透明集中统一管理,提高工作负载的管理效率,非常重要。

工作负载数量的增长,以及云环境下所运行的工作负载数量,直接关系到数据中心IT演进进程的进度。在中国市场,目前,多数用户认为,在未来3年,会平均30多的工作负载运行在云计算环境。这一数据与全球预计数据之间可能存在很大的落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预计未来3年会有60-70多的工作负载运行在云环境。中桥认为,导致中国云环境下工作负载运行数量偏低的原因主要在于:1)目前中国的很多企业级用户的虚拟化,还局限在测试和开发环境下,主要用于业务开发和办公应用,很多业务关键型应用还没有进入云环境。这表明,中国目前还处于云建设的初期阶段。2)相比欧美,中国市场的云建设差不多落后5年,从工作负载的角度来看,5年前的欧美市场,云环境下的工作负载已经差不多达到30%左右。中国的云建设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高,且面向偌大的市场空间,包括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中国云计算的规划是立足于成为东南亚甚至是全球云计算服务的供应商。因此,未来中国云的建设,不论是规模、还是工作负载和应用的部署,在未来3年,都将出现显著增长,但目前相比欧美还是存在相当的距离。

在IT演进过程中,生产应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生产应用向虚拟或者云的逐步迁移,是企业IT演进的直接反映。中桥调研显示,所有受访企业中,32.3%的受访者表示,生产应用还运行在现有物理环境,28.7%的受访者表示,生产应用运行在虚拟数据中心,只有12.4%的受访者表示生产应用运行在云环境。还有21.4%的受访者表示,会根据负载的需求,在物理、虚拟和云之间进行动态迁移。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表明,目前中国的生产应用,是跨物理、虚拟和云的环境,如何实现不同IT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并跨不同资源进行工作负载的动态迁移,确保生产应用的资源和性能需求,是顺利实现从物理、虚拟化到云平滑过渡的关键。

之前中桥还曾经对企业是否部署了虚拟进行了调研,可以看到虚拟化在中国发展比较迅速,近半数的企业都部署了虚拟化(2014年初调研)。那么就企业的虚拟化平台,主要运行的是哪些类型的应用呢。中桥调研显示,所有受访企业的排序依次为:办公应用、测试环境业务关键应用、协作应用以及应用开发,之后才是业务关键应用。而从企业规模来看,排序前2位也分别是办公应用和测试环境下的业务关键应用。这表明虚拟化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提高虚拟化水平,提高虚拟化环境的稳定性,实现业务关键应用和生产应用的迁移,是企业能否顺利进行IT演进,并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目前,在中国市场,虽然企业的虚拟化水平不高,更多的是一种物理、虚拟、云的混合环境,但是虚拟化和云所带来的巨大效益,以及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的提升,相信在未来几年,随着企业虚拟化程度和水平的提高,以及云的部署,这将促使更多企业考虑将更多的应用从物理向虚拟和云进行演进,包括业务关键型应用。

猜你喜欢
和云虚拟化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小康(2022年28期)2022-10-21 02:35:38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小康(2022年19期)2022-07-09 10:41:00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小康(2022年16期)2022-06-13 05:05:44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时代邮刊(2021年8期)2021-07-21 07:52:36
基于OpenStack虚拟化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制作(2019年10期)2019-06-17 11:45:10
对基于Docker的虚拟化技术的几点探讨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0
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创造中的应用
电子测试(2017年11期)2017-12-15 08:57:56
基于定位系统和云计算的电缆线路智能巡检系统
电力与能源(2017年6期)2017-05-14 06:19:38
2017多媒体和云研讨会
花婆婆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