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连江县实验小学郑容惠
心理匹配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福建省连江县实验小学郑容惠
小学数学教学长期存在着重教学内容轻学习心理,重教学方法轻情感体验的弊端,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将心理匹配策略引入到数学教学之中,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和情感维度出发,制造认知冲突,引发求知欲望;设置悬念情境,激活探秘期待;诱导问题解决,满足表现需求;鼓励发现创新,获取成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小学数学;心理匹配;教学策略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是学习主体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任何知识一定得经由学习者的能动作用才得以形成与发展。但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更多地把目光聚集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对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内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在“学”为“教”的逻辑起点的课程背景下,立足于学生的心理角度和情感维度去处理教材、确定内容、实施教学,使知识教学与学习心理相匹配、相适应,进而有力提升教学效率,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道课题。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学习不可能“零起点”,真实的学习背景和实际的问题解决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不一致甚至是矛盾,这在构成教学障碍的同时,却隐含着难得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教学良机。倘若我们一味地、过度地替学生铺设台阶,填平鸿沟,很容易使学习过程变得平缓而轻易,失去试误、校正、调整的“探险”历程,学生虽然也能获得知识,但却缺乏深刻的学习体验,缺乏深刻体验得到的知识也是不牢靠、容易遗忘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充分挖掘、合理利用数学教材隐含着的矛盾因素,精心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借助已知与未知的思维碰撞,引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在从无疑中生疑,又从有疑走向无疑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内化数学方法,提升数学技能。
比如,年、月、日是常用的时间单位,学生对此毫不陌生,因此他们觉得关于年、月、日的知识都已掌握,无需再学。这样的心理给教学“年、月、日”带来了困难,如果我们再按常规“出牌”,介绍什么是“年”,什么是“月”,什么是“日”,学生肯定提不起半点兴趣。怎么办?这就需要教师明晰和把握“年、月、日”的教学内涵和意义,即认识“年、月、日”内在的相互联系,而这恰恰是学生所不知道的。找准了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所在,教学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也就不难确定了。于是,一上课,教师暂时撇开了学生熟知的“年、月、日”,另辟路径,来个迂回包抄:“同学们,你今年几岁,过了几个生日?”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然后教师话锋一转:“李红的奶奶到今年为止只过了18个生日,你知道她今年几岁?”有的学生自然顺着刚才的思路不假思索地回答:“18岁!”话刚出口,就有学生意识到有问题,教师趁热打铁:“你见过只有18岁的奶奶吗?”学生们一听,哄堂大笑,齐声回答:“没有。”“那李红的奶奶到底几岁呢?”没有一个学生能答得上来,疑问产生了:为什么我们自己过几个生日就是几岁,而李红的奶奶就不是这样呢?认知的冲突产生了学习期待,激发了解决问题的动机。见时机成熟,教师适时导入新课:只要学习了“年、月、日”,就可知道李红的奶奶今年几岁,为什么她会和我们的不一样了。这样通过矛盾情境的创设,引起学生观念上的不平衡,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很快进入思维的最佳状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人们之所以喜欢电视连续剧,或者迷上武打、侦探、谍战题材的小说,其原因之一是作品总有悬念,让人急于知道故事的结局,吸引着观众或读者把电视看完、把书读完。显然,“悬念”成了吸引阅读或观看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最大程度地调动了人们固有的好奇和探究心理。阅读如此,数学学习亦然。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心理,创设悬念式的教学情境,在学生心里形成一种强烈的悬念感和渴望感,营造一种欲罢不能的探秘欲望和非追究不可的学习期待,并带着这样的学习心理参与学习活动。
比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上课伊始,教师便“故弄玄虚”:“我们先来个游戏如何?”一听说数学课做游戏,学生立马兴奋起来,不约而同地喊起来:“好!”“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我,你考不倒’。”教师话音刚落,很多学生都面露疑色,有的干脆说:“不可能。”“不信?那就试试。这个游戏是这样玩的,你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不靠任何工具,就能马上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答错了,罚跳一支舞。”这下,学生更乐了,争先恐后地想考倒教师。一个同学首先“开炮”:“531。”教师脱口而出:“能被3整除。”学生一按计算器,果然是。又一个同学发难了:“7852。”教师不假思索地说:“不能被3整除。”见教师又答对了,学生不服气,说出的数字越来越大,但每次教师都能对答如流,正确无误,这可把学生给惊呆了:“老师,你怎么算得比计算器还快呀!”教师故作神秘:“因为老师有绝招呀!你们想学吗?”学生们都急于想知道教师的绝招。这样引入教学,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之后进行同桌互考、比赛,既巩固了新知,又妙趣横生,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
这堂课,就是由于创设的问题情境富有悬念,扣准学生的学习心理,把准学生的思维脉博,才使得他们萌发了追求知识的强烈渴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好的问题固然重要,但它毕竟只是探索的路径,而悬念却是促使探索的调味剂和催化剂,有助于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激起参与研究和探索的内在冲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促进数学思维和情感的同步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渴望成功,获得人们的尊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人的最高追求,不论大人还是小孩,概莫能外。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恰恰能够满足他们的这一心理需要。因为,从本质上看,数学学习其实就是数学思维的活动和训练,贵在学习过程的再发现、再创造。正如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所说的那样:“数学学习惟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将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当然,这里的“发现”“创造”并非科学家、发明家那样的发明创造,而是指在习以为常的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新想法、新思路、新思考、新观点。因此,当课堂中出现不同的看法时,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而应当充分利用学生渴望成功、希望被认可的心理,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在争辩中创新思维,张扬个性,完善结论,形成共识。
例如,学生学习“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往往容易对负数的大小产生混淆,为了让学生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一位教师出示:“-7大于-5吗?”学生观点不同,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学生甲很有把握地说:“7大于5,所以-7大于-5。”学生乙提出反驳:“7是大于5,可-7应该反而小于-5。”学生甲要其说出理由,学生乙说不出来,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教师却笑而不语。学生甲见状更加理直气壮:“-7在数轴上距离0有7个单位,而-5在数轴上距离0只有5个单位,当然-7大于-5。”不料,这番话却给学生乙以启发:“在数轴上-7与0的距离确实比-5与0的距离大,但-7在-5的左边,数轴上越往左边的数越小。”学生甲一时语塞,学生乙继续“开火”:“温度中零下7摄氏度比零下5摄氏度更低,所以-7小于-5。”另一位同学补充:“山的高度测量是以海平面为标准的,海平面以下数字越大,说明山的高度越低。”学生甲见对方说得有理有据,才心悦诚服:“我明白了,虽然在数轴上-7与0的距离比-5与0的距离大,但-7是往左边拉大距离,反而更小了,这与7和5的大小比较不同,数轴上7是在5的右边,所以7大于5。”直到这时,教师才开了“尊口”:“这真是一场富有意义的争辩,让大家发现了根据数轴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得出正确的答案虽然重要,但这种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发表个人意见的精神更为珍贵。”几句简单的鼓励,让辩论双方都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深层次的对话,不断地引领着学生深入思考、不断探究,从而让灿烂的思维火花尽情迸发,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发现、创造的无限乐趣。
(责任编辑:陈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