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二小学 陈 浩
让兴趣贯穿低年级识字教学*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二小学陈浩
识字教学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让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采用的方法有氛围的营造,体验识字快乐情感;游戏的设计,激发识字学习兴趣;现代化的手段,调动感官积极参与;活动的开展,引向广阔识字空间。
识字教学;低年级;学习兴趣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求多认少写,在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小学生的识字总量大约3500个字左右,并且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课标》的要求会认常用字1600个字至1800个字,其中800-1000个字还要求会写。同时根据《课标》的要求,教师在低年级教学中,要把“喜欢认字,主动识字”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主要目标。
对于6岁入学的学生,要在两年之间完成这些识字要求,是个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那么,如何让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中解放出来,从而增强对枯燥乏味的汉字教学的兴趣,从而能够达到自我积极主动识字呢?根据十几年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实际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认识各种各样、数量繁多的文字,本身来说就是一件非常枯燥非常繁琐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那些枯燥乏味繁琐的事情,人们做这些事情时,总是被动和消极的。低年级的学生性格天真、开朗、无忧无虑。教师在日常的上课过程中,可以把生字生动形象地比为“小客人”或“宝宝”,如此一来,整个的识字过程就自然而然的让学生心中有了招呼小客人或者互相交朋友的愿望,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
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具体形象的东西印象更深刻,可一打开小学语文课本,当中充斥着大量抽象、死板的归类识字,这种情况就决定了识字教学在小学的低年级语文日常教学中,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作为从事小学低年级教学的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一定要在学生识字起步初始阶段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途径营造快乐轻松的识字氛围。如在教学二年级上期识字七单元时,我利用黑板报制作了“动物世界”这个单元,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生字的渗透。在教学本课时,利用事先准备的动物图片,让学生大声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同时出示这些生字,做到图片与文字结合,让学生通过认识事物达到识字的目的,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而不再停留在简单的生字上,学习起生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也随之被调动起来。
游戏,本身就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喜欢模仿各种各样的事物,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自己。对于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他们比较好动好玩,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如果一节课都是按部就班的先读拼音,然后分析字形,再讲解字义,这种机械化、枯燥的识字教学会让学生觉的索然无味。为了摆脱这种现象,笔者把识字教学和游戏融合一体,设计成各种各样形象生动活泼的认字游戏,让学生们在游玩中能够充分体会到“玩”的快乐,从而不会把学习视为一种负担。游戏是以玩带学,以玩促学的最好形式。如:猜字谜,交朋友、摘水果、踢足球……将孩子生活中的游戏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不仅可以让学生身处活跃的气氛中,变“无意的注意”为“有意的注意”,更可以让语文课堂演变成为学生们语言文字学习的乐土。从而使得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识字游戏对语言文字学习产生浓浓的乐趣,进而对识字过程也产生兴趣。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团结、竞争、合作的意识。
低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东西认知能力较差,所以在低年级学习生字时,如果仅仅单凭教师一个人的自说自讲或学生一个人自由想像,是很难对这个文字产生更深刻印象的,常常是教师刚刚教完,回到家里做作业时又忘记了。
现在学校教室里面都安装了多媒体,通过电脑呈现缤纷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形象、活泼生动的声音,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效率,还能通过多媒体快速地领悟各种情境中各个字词意思。如,一年级上册的“口木耳”这篇课文,“兔”的教学,先出象形字,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字?表扬猜到的学生;接着出示兔子图片,让学生说说你怎么能从图猜到字;学生回答后,再通过多媒体演示由实物演变象形文字,再一步步进化成各个简化字。通过各个汉字从繁到简,逐渐进化过程的动画形式以及生动活泼有趣的画面来吸引学生们的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识字认字教学中来。
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教育家卢梭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他的职责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各种各样知识及灌输各种各样的观念,而是引导学生能够自觉的直接从外界事物及各种周围事物环境中汲取知识,同时学习过程能够很好的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从生活当中获得有用的知识。这也就确定了识字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应用。这也告诉我们识字教学也应该是开放的,不只局限于课堂,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如教学“自选商场”这篇课文,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走进超市,看看有哪些食品的字你认识,用照相机拍下这个物品,第二天在课堂上你作为小老师来教学生。这样的活动既扩大了识字量,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主动认识出现在身边的字。使学生能够从“我”的世界中融入更加开阔的周边环境中,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从而拓展他们思维想象空间。
(责任编辑:左小文)
*本文系2014年福建省普教科室规划课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业能力促进方案和研究——基于认知心理学》(项目编号:cs201400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