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
(武汉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 武汉430081)
当前慕课(MOOCs)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蔚为壮观的显学,但其发展历史极其短暂,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其发展肇始于2012年,这一年被《纽约时报》( The New York Times)称之为“慕课元年”[1]。 这一年美国先后成立了三个开发慕课的公司:Udacity,Coursera和edX。这三个公司对慕课的前途信心百倍。Udacity公司的口号是“将可使用的、负担得起的、有吸引力的、高效的高等教育带给全世界”[2]。Coursera公司在其公司网页上声称:“我们致力于普及全世界最好的教育,提供任何人可以免费学习的在线课程。”[3]edX也宣称,其目标是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免费学习慕课课程,“提高校园与在线教学与学习的质量”[4]。两年多来,这三家公司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制作了一系列慕课在线课程,吸引了全世界大量的学习者。但在慕课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使得一些专家开始深入反思和批判慕课。作为慕课创始人之一的乔治·西门斯甚至提出,“如果2012年是慕课元年,2013年将成为批判慕课之年。”乔纳森·里斯教授则直接讥讽道,现在焦点已经不是慕课,而是“批判慕课”。[5]专家学者们指出,慕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慕课课程设计、慕课学习者、制作慕课的高校与教授以及慕课公司四个方面。
慕课课程主要由教学视频、阅读材料、作业、小测试、讨论等几个部分组成。学习者免费注册慕课后,便可以开始收看教学视频。这些教学视频时间长短不一,有些长达一个小时,有些由若干微视频(三分钟至十五分钟)组成。看完教学视频后,学习者需要阅读一些规定的、与课程相关的材料。在观看视频与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慕课网上平台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与讨论。学习一段时间后,学习者需要参加课程小测试,这些小测试一般由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简单的问答题组成,这些测试一般较容易。课程结束时,学习者需要参加结业考试,这些考试的题型大都与课程中间的小测试类似,学习者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
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当今的慕课大致可以分为两类:XMoocs和CMoocs。XMoocs所依据的教育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ehaviorism)。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连接,学习是教师刺激与学习者反应之间的连接,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与训练者,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被动接受知识。“有效的行为主义教学方法包括两方面:课程内容讲授与准备充分的学习者。课程内容由教师事先设计、精心讲授,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接受并内化知识。”[6]与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XMoocs有着严格的课程安排,每个教学视频为一个知识单元,学生按规定看完所有视频后,要完成最终测试。通过测试即意味着学生完成了既定知识目标,课程可以结业。
另一种慕课形式CMoocs则基于乔治·西门斯和斯蒂芬·唐斯提出的联通主义(Connectivism)理论基础之上。该理论认为:学习不再是单个人的活动,而是连接不同知识源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构成一个知识源,学习者通过交流工具、对话等方式相互学习,获取所需知识。唐斯指出,“知识是一种网络现象,通过网络进行建构与传播;知识并非固定的实体,而是来自学习者之间的交互。”[7]与XMoocs不同,CMoocs不是由教授主讲全部课程,而是强调学习者个人通过与其他学习者交流获取知识,学习者需要提供并分享一定的课程资料与学习资源,并对其他学习者的观点进行评价。教师的教学视频只是学习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他学习活动则全部由学习者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中完成。
这两种慕课均遭到一些专家的批评。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教授伊丽莎白·博德等撰文指出,XMoocs运用的是教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并无不同,只是将教授的授课制作为视频播放,对学习者获取知识作用十分有限。[8]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教授马科·柯拉瑞等则进一步指出,XMoocs依据的行为主义教育理论将学习者视为被动的接受者,这违背了意识的能动性与主动性,与学习者实际的学习情况不符,基于该理论之上的XMoocs并不利于学习者主动探求知识。[9]
CMoocs遭到的批评更多。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杰哈德·费希尔认为:CMoocs中学习者个人提供的资料很多与课程无关,而且资料不具权威性,学习者只重视慕课主讲教授提供的资料,对同伴贡献的资料漠不关心;学习者大多对同伴的相关讨论和评价也不以为然,认为不具参考价值;联通主义提倡的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学习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10]加拿大远程教育专家乔恩·巴加雷指出,CMoocs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过于自信,这种慕课要求学习者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能成功甄别资料的可靠与否并对同伴的讨论作出恰当的评判,这种自信是毫无根据的。[11]持相似观点的还有安德森与卓恩,他们认为CMoocs并不适合所有学习者,因为这种慕课暗含两个前提:学习者具有交互学习的能力,能准确判断同伴提供的知识源是否正确、是否有用;学习者受过良好教育,有能力运用网络开展学习。[12]
慕课课程的评价环节也遭到很多质疑。由于注册的学习者动辄成千上万,甚至十几万,教授与助教们无法进行教学所需要的深度评价。很多慕课课程的评价环节由一些选择题、判断题与简单的问答论述题组成,且几乎所有的评价环节由机器自动完成。面对面的教学中,教授们经常给学生布置论文写作、任务调研、现场实践等难度较大的作业,这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然而,慕课基本上杜绝类似的作业,其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全部由机器自动生成。
此外,慕课教学过程中,教授-学习者和学习者-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反馈也十分有限。慕课平台上的留言板几分钟内就会出现成百上千条留言,教授与助教们根本无法一一回应,学习者也无耐心仔细阅读并进行相关讨论,这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马尔加良教授等人随机抽查了76门慕课课程,从知识应用、师生反馈、学习者之间的合作等方面做了统计。抽查结果令人失望:76门慕课课程中,有68门没有让学生将所授新知识运用于实践;所有慕课课程均未给学生提供教师反馈;68门慕课课程不要求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由此马尔加良教授得出结论:“虽然大多数慕课包装精美,但其教育设计质量较低。 ”[13]
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曾指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习者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帮助学习者成为独立的、具有批判思维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思考者。”[14]当前的慕课显然无法完成这样的教育目标,它们只是提供了便捷的电子学习资源。美国国家学者联合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lars)的研究员彼得森直接指出,“慕课既没有对传统本科教育构成挑战,也没有提供一种有意义的、基于讨论的交互式教育。慕课其实是一种向世界各地观众传播信息的视频电子书,它无法取代有着严格要求的、基于对话的、面对面的课堂教学。 ”[15]
2012年慕课初次出现时,国外便掀起慕课热潮。弗吉尼亚大学校董事会甚至因为现任校长对开发慕课不够热衷而决定解雇她。[16]一些专家预言,慕课将可能取代传统的大学教育。美国学者托马斯·费德曼认为,慕课是一种神奇的“革命性力量”,它将给传统大学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将彻底改变传统高等教育的运营模式。[17]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托马斯·克拉克经过统计发现:仅2012年一年,美国三大慕课公司Udacity,Couresa和edX吸引的学生数量分别为40万、292万和50万。在分析了慕课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等优势后,他声称“慕课在全球的发展势不可挡,传统大学的经营将岌岌可危”[18]。
费德曼与克拉克对慕课的看法似乎过于乐观,现实状况并非如此。有多项研究表明,在当前的慕课学习者中,绝大多数是成人,是全职工作人员或者已退休人员,且这些人大都已经拥有学士、硕士或硕士以上的学位。美国《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杂志在2014年初登载了一篇关于慕课的调查报告。调查组选择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门慕课课程作为研究对象,给至少看完一次授课视频的全世界的学习者发了调查问卷,共收回35000份有效问卷。调查组分析这些问卷发现:美国的慕课学习者中有86%的人拥有大学学位,英、法等其他发达国家的慕课学习者中有83%的人拥有大学学位,“金砖四国”(即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中这一比例为79%,哥伦比亚等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例也是79%。调查组由此得出结论:当前慕课学习者中绝大多数已经拥有大学学位。此外,调查组还提供了这四个地区拥有大学学位的人在国民中的比例:美国为32%,英、法等其他发达国家为15%,“金砖四国”为5%,哥伦比亚等其他发展中国家为6%。[19]这些数据说明,慕课在全世界范围内吸引的绝大多数是已获得大学学位的人。
无独有偶,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的纳贝尔·吉拉尼教授和网络研究所的瑞贝卡·艾侬研究员选择了Coursera公司开发的《商业策略》慕课作为研究对象。吉拉尼和艾侬给至少下载了一次授课视频的世界各地学习者发了调查问卷,共收回7337份有效答卷。数据分析表明: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的学习者占5.7%,接受了部分大学教育的学习者占12.2%,拥有学士学位的学习者占42.1%,拥有硕士学位的学习者占36.3%,拥有博士学位的学习者占3.5%。慕课学习者中,拥有大学学位的人占到81.9%。[17]此数据与美国《新共和》杂志上刊载的调查报告的数据大体相当。这再次说明,慕课对学习者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且要求学习者具有相当高的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外,美国与英国的这两项研究也得出了慕课学习者年龄的相关数据。《新共和》杂志的报告指出:受调查的美国慕课学习者中,30岁及以下年龄段的占24%,31-50岁年龄段的占37%,51岁及以上年龄段的占39%。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得出的数据是:慕课学习者中,25岁以下的占28%,25-54岁的占67.7%,55岁及以上的占4.3%。这说明,慕课学习者中绝大多数都是成年人。
除学习者大都为拥有大学学位的成年人之外,当前慕课学习者还存在另一突出问题——高退学率。许多研究得出的数据支持了这一现象。上文提到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杰哈德·费希尔指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院提供的慕课学习者数据中,平均只有50%的注册者曾观看过教学视频,只有大约4%的注册者学完课程。”[10]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教授博德也指出,“虽然注册慕课的学习者人数众多,但完成慕课学习的人很少,仅有5%。”[8]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一份研究表明,只有5.6%的学习者完成了慕课全部的学习。[20]中国香港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高达90%以上的学习者出于种种原因中途退出慕课的学习。这份研究报告也分析总结了慕课学习者中途退出的原因:没有足够的时间,课程论坛没有讨论重点,缺乏激励机制,不具备课程学习需要的前期知识,不理解课程内容又无处寻求帮助,课程作业与要求不明确等。[21]
以上分析表明,参与慕课学习的绝大多数为已经拥有大学学位的成年人。这些成年人或为工作所需,或为提升个人能力,抑或为个人爱好,选择感兴趣的慕课进行自主学习。他们的目的当然不是取得学分与学位,当发现慕课不能满足自身要求或与原先的期望值不符时,他们自然会中途退出。另一方面,那些不具有大学学位的慕课学习者,因为已有的知识储备有限,不能理解部分慕课内容,又无法向教授和同伴求教,再加上慕课没有严格的要求,学习者可以免费地随意注册学习,他们中途放弃学习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当前慕课并不能对传统的大学教育构成威胁,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为成年人提供了一种终生学习的有效途径。
许多慕课都以名校、名师作为其宣传口号,世界各地的一些名校已经开始制作慕课。由于慕课是免费获取的,这些名校与名师制作慕课的动机何在?哈佛大学负责慕课开发的副教务长包弼德认为,“参与慕课制作不仅可以保持并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方面的教学研究,而且可以提升教授的知名度,本校的学生也可以在慕课平台上获得更多学习机会。”[22]也有研究者指出,“慕课教授们有些是出于对慕课这种新型授课方式的好奇,有些是抱着教育民主化、世界化的理想而投入到慕课中去的。 ”[21]
名校与名师制作慕课,然后放到网络上供全世界的人免费注册学习,这似乎是一种教育“慈善”。只是这种“慈善”能持续多久?慕课的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较高。包弼德指出,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初期为非盈利的edX公司各投入3000万美元,而这只是初期平台建设与运营的费用,不包括课程制作成本。开发课程需要另外投入资金,一门课程需要10-20万美元,这仅仅是制作成本,不包括课程所需的助教岗位费用,教授们也不会得到相应的报酬。慕课制作完成后,并非可以简单地循环使用,而是需要不断更新内容、完善各个环节。第二轮以及第三轮使用还需继续投入人力和物力,比如第一次课程需要投入15万美元,第二次需要投入7万美元,第三次需要投入2万美元。[22]
制作慕课需要耗费教授们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副教授凯伦·海德主讲一门慕课课程。他发现每周至少需要20个小时准备慕课资料,需要4个小时录制内容,需要8个小时审查做好的慕课,另外还需要5到10天编辑录制的视频并得到Coursera公司的批准。杜克大学的罗杰·巴尔教授和他的团队在一门仅持续8周的慕课课程上,花费了620个小时准备资料,420个小时制作教学视频,另外助教还花了至少200个小时来协助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21]当然,制作慕课除主讲教授外,还需要一个专门的制作团队和助教团队。
哈佛大学副教务长包弼德曾声称,制作慕课可以提升校内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研究,但他没有提供确凿的证据。一些研究者则指出,制作慕课将给高校和教授们带来消极影响。麻省理工学院的迈克尔·库苏马诺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学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教育在校生上,而非给全世界提供免费教育;教授们应该将时间和精力运用到课堂教学和科研上,而非制作慕课;如果慕课过多占用大学优质的学术智力资源,这将影响大学的科研进步,长远来看弊大于利。”[23]不仅如此,纽约州立大学的哈瑞·苯斯还认为,“慕课将破坏大学自由竞争的学术氛围,将导致畸形的教育体系——极少数教授成为慕课明星,其他教师则沦为他们的助教,再无发展空间与升迁机会,一如英剧《唐顿庄园》中的少数贵族与他们人数众多的仆人。”[24]
鉴于慕课潜在的负面影响,许多大学对慕课采取了抵制态度。2013年9月,哈佛大学网络实验中心主任罗伯特·鲁宣称,“哈佛大学已经进入‘后慕课’时代(Post-MOOC)。哈佛将制作一批收费的、小规模的网络在线课程(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简称SPOCs。SPOCs将学习者的人数限制在几百人以内,并且注册的学习者需要交纳不菲的学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与助教们或主讲教授讨论学习问题。”[11]有研究者调查了美国的2800所高校。调查发现:虽然9.4%的高校表示有制作慕课的计划,但目前仅有2.6%的高校制作过慕课,55.4%的高校对慕课持怀疑观望态度,32.7%的高校表示没有制作慕课的计划。[25]
国外目前的慕课公司中,一部分是非盈利的,另一部分是盈利的。以美国为例,美国目前的三大慕课公司中,edX是非盈利性质的,其平台建设等初期费用由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提供;Udacity和Coursera是盈利性质的公司,公司初期建设费用主要来自投资人。慕课公司开发制作慕课需要和大学合作,利用大学的教授、助教、图书馆等资源。由于慕课当前是免费的,那么慕课公司的盈利从何而来?即使是非盈利的慕课公司,在制作慕课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诸如人工成本、资源消耗等费用,这些费用谁来负担?除慕课的质量外,盈利问题也已成为决定慕课能否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慕课公司或许计划复制美国硅谷众多公司的发展经营模式:先免费吸引众多客户,营造知名度,让客户渐渐熟悉并对产品形成一定的依赖性,然后再将免费项目变为收费项目。有研究者指出,慕课今后的发展方向很可能是:下载观看授课视频不收费,其他环节(包括参加测试、参与讨论、寻求教授或助教的帮助、获取课程补充资料、参与课程实践、获取课程结业证书等)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26]但慕课的发展现状使得这种想法不大可能实现。如前文所述,绝大部分慕课学习者是已经拥有大学学位的、全职工作的成年人或者退休人员,这部分人只是观看教学视频,对包括参加测试、获得课程结业证书等环节并不感兴趣。其次,国外大学与公司目前承认慕课学分的并不多,再加上慕课较高的退学率,也使得这种设想可行性不大。
有些慕课公司计划终止免费的慕课,注册者需要交纳一定费用才能观看教学视频、参加学习。但美国《新共和》杂志的调查报告否定了这种可能性。该报告指出,在调查的35000位慕课学习者中,54%的人表示他们不会为学习慕课支付费用,剩下46%的学习者表示愿意付费,但约半数的人希望慕课每门收费在5美元以下。[19]这有可能无法弥补慕课初期制作与后期维护的成本。
在可预见的将来,如果慕课公司和高校投入大量资金发展慕课,而慕课又不能带来稳定的经济受益,慕课就无法持续发展。慕课公司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它们积极地寻找盈利途径。2013年,Udacity公司宣布与佐治亚理工学院合作,创建一个基于慕课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课程体系,学生注册并学完所有学位课程后,可以获取硕士学位。在校大学生获得硕士学位通常需要花费45000美元;而获得慕课硕士学位仅需7000美元,而且在整个学习期间,学生可以得到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助教以及在线支持等帮助。Udacity公司和佐治亚理工学院希望这个项目可以带来数百万美元的经济收入。[24]至今尚未见到该项目的具体运行结果。然而,该项目面临三大难题:如何解决学生的入学考试问题?大规模的在线学位教育,质量如何保证?社会是否认可这种通过在线学习获得的学位?
除向学习者收取费用和开设慕课学位课程外,有研究者认为慕课的盈利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争取政府对慕课的投资;向公司或研究者出售慕课学习者的具体数据;在慕课课程上加载商业广告;向大学或学院出售已制作好的慕课供其学生使用;慕课明星教授们类似“明星出场费”的讲学收入。[27]这里的一些提议是否合适值得商榷。学习者的课程参与、慕课成绩等数据属于个人隐私,慕课公司能否售卖这些信息?慕课是一种教育方式,在其课程上加载商业广告,势必会影响和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降低他们的学习效果。慕课教授们为了制作慕课已经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成名后可能会接到世界各地的邀请前去讲学,这些讲学收入理应归教授个人所有,慕课公司是否可以拿走其中的部分?
谈及慕课公司的盈利方式,有一个前提不可忽略——公司制作的慕课必须有足够的吸引力。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博德教授等人认为,如果慕课公司打算盈利,开发慕课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选择一门具有较广阔前景的、尚未开发过慕课的课程,以确保充足的生源;根据潜在学习者的兴趣设计课程内容与评价环节,最大限度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保证慕课课程具有较高的质量、完善的网络支持和及时的反馈等,确保学习者能成功地学完整个课程;制作的慕课课程具有国际影响力。[8]
慕课公司究竟如何盈利,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解决办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有高质量的慕课才有可能带来经济收益。将慕课从一种免费的教育资源转变为可以带来经济收益的商业产品,慕课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慕课也将经历一个出现、发展、成熟的过程。当前的大多数慕课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导致慕课在课程设计、学习者管理、制作方式等方面大同小异。其结果便是慕课缺乏应有的教学效果,制作和经营慕课的大学与公司无法收回成本,慕课难以健康、持续地发展。解决慕课当前问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加强慕课的针对性。大学与公司在开发制作慕课之前,首先应确定这门慕课的课程定位,包括慕课的目标人群、预期的教学效果以及预期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等。不同的课程定位将产生不同的课程设计。如果一门慕课的目标人群是计划取得学分与大学学位的中学毕业生,那么这门慕课应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应用,注重知识的趣味性设计,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反馈与教学管理等。反之,如果一门慕课的目标人群是拥有大学学位的成年人,则需将重点放在知识的难度与融会贯通、知识的跨学科交汇与运用等方面,而无需在课程监督管理与督促学习者方面着力。目标定位不同,慕课的价格自然也不同:慕课学位课程的价格可以适当高些;针对成年人的慕课的价格则应低些;而那些面对社会大众的普及知识性慕课,则需完全免费。这些免费的慕课将提高制作方的社会知名度与声誉。明确的目标定位将给慕课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将使慕课健康、持续地发展。目前,国外一些大学和慕课公司已经开始与一些社会单位合作,为单位员工的培训、发展定向制作慕课,也有慕课公司与大学合作制作慕课学位课程,这些都是积极有益的尝试。
[1]PAPPANO L.The Year of the MOOC[N].New York Times,2012-11-02( 3) .
[2]UDACITY.About Us[EB/OL].[2015-06-26].https://www.udacity.com/us.
[3]COURSERA.About Us[EB/OL].[2015-06-26].https://www.coursera.org/about/.
[4]EDX.AboutUs[EB/OL].[2015-06-26].https://www.edx.org/about-us.
[5]莱瑞·约翰逊,萨曼莎·亚当斯贝克尔.对于“慕课”的质疑——在线学习变革引发的社会反响[J].白晓晶,李胜波,译.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6):18-23.
[6]WOOLLARD J.Psychology for the Classroom:Behaviourism[M].New York&London:Routledge,2010.
[7]DOWNES S.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EB/OL].( 2011-01-07)[2015-06-26].http://www.downes.ca/post/54540.
[8]BURD E L,et al.Exploring Business Models for MOOCs in Higher Education[J].Innov.High.Educ.,2014( 4) :1-13.
[9]ClARA M,BARBERA E.Learning Online: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Connectivism,and Cultural Psychology[J].Distance Education,2013( 1) :129-136.
[10]FISCHER G.Beyond Hype and Underestimation:Identifying Research 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 of MOOCs[J].Distance Education,2014( 2) :149-158.
[11]BAGGALEY J.MOOC Postscript[J].Distance Education,2014( 1):126-132.
[12]ANDERSON T,DRON J.Three Generations of Distance Education Pedagogy[J].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11( 3) :80-97.
[13]MARGARYAN A,et al.Instructional Quality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J].Computers&Education,2015( 80):77-83.
[14]SPECTOR J M.Remarks on MOOCS and Mini-MOOCS[J].Education Tech Research,2014( 62) :385-392.
[15]PETERSON R D.MOOC Fizzles[J].Academic Quest,2014( 27) :316-319.
[16]RICE A.Anatomy of a Campus Coup[EB/OL].( 2012-09-16)[2014-11-06].http://www.nytimes.com/magazine/teresa-sullivanuva-ouster.html/.
[17]GILLANIA N,EYNON R.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J].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14( 23):18-26.
[18]CLARKE T.The Advance of the MOOCs[J].Education Training,2013( 4) :403-413.
[19]ALCORN B,et al.Who Takes MOOCs[N].The New Public,2013-12-30( 6).
[20]LIUA M,KANGA J.Understanding MOOCs as an Emerging Online Learning Tool:Perspectives from the Students[J].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2014( 3) :147-159.
[21]HEWA K F,Cheung W S.Students'and Instructors'Use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 Motivations and Challenges[J].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2014( 12) :45-58.
[22]张麒,刘俊杰,任友群.哈佛“慕课”深度谈-访哈佛大学副教务长包弼德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4(5):4-10.
[23]CUSUMANO M A.MOOCs Revisited,With Some Policy Suggestion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14( 4) :24-27.
[24]PENCE H E.Are Moocs a Solution or a Symptom[J].J.Educational Technology Systems,2014( 2) :121-132.
[25]FREITAS S.MOOCs:The Final Frontier for Higher Education[D].Coventry:Coventry University,2013.
[26]PENCE H E.When Will College Truly Leave the Building:If MOOCs Are the Answer,What Is the Question[J].J.Educational Technology Systems,2013( 1) :25-33.
[27]KALMAN M.A Race to the Bottom:MOOCs and Higher Education Business Models[J].Open Learning:The Journal of Open,Distance and e-Learning,2014( 1)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