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转向”的跨学科、跨文化思考

2015-04-17 16:41肖翠云
关键词:跨学科语言学跨文化

肖翠云



“修辞学转向”的跨学科、跨文化思考

肖翠云1*

(闽江学院中文系,福建 福州 350007)

发生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修辞学转向”不仅给中国修辞学科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而且为它的成长提供了多向度的思考路径。中国修辞学科既要在坚守学科本色的基础上倡导“跨学科”视野,也要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中开展中西修辞学的“跨文化”交流。

修辞学转向;跨学科;跨文化

“修辞学转向”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共同关注和探讨的焦点话题。文艺美学、文学、哲学、历史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不约而同地从修辞学汲取理论资源,重新思考语言与现实、真理、主体、历史、文化以及传播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掘“修辞”在其中的功能和价值,极大地提升了修辞及修辞学的地位。因此,“修辞学转向”虽不是生发于修辞学领域,却给修辞学以深刻的影响:

第一,转变了修辞观念。“修辞学转向”将修辞与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使修辞从话语技巧、表达工具跃升为人的本质性存在。人们逐渐意识到任何文本都是认识主体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段对社会现实等进行重构的结果,“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1]59。修辞化生存是人的本质性存在方式。

第二,拓展了修辞研究的范围。“修辞学转向”将人类的一切文化活动都视为修辞实践的产物。这种“泛修辞观”促使修辞学研究从关注语符化文本向非语符化文本(如音乐、美术、建筑等)和社会实践(如会场布置、节目策划、政治会议、军事行动等)转移,彰显了修辞介入现实的能力。

第三,打破了修辞学的学科归属。“修辞学转向”将修辞学从语言学的单一学科体制中解放出来,与其他学科进行交流互动,广泛汲取美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资源,呈现出跨学科的研究态势。

“修辞学转向”展示了修辞学发展的诱人前景,对中国当代修辞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修辞学转向”的“泛修辞观”在拓展修辞学研究视域的同时,也存在将修辞学带入危险境地的风险。如果修辞学将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化形式都收入囊中,无所不包,那么,修辞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将会变得模糊不清,修辞学将如何体现自身的学科特性?“修辞学转向”理论是否适合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国情?中国修辞学科如何以域外理论为参照坐标建构自己的特色?中国传统修辞理论如何在当代修辞学发展中发挥作用?本土学脉和域外资源如何在中国当代修辞学建设中融合?等等。这些来自修辞学科内部的不同声音,有质疑、有担忧、有困惑、有启发,为中国修辞学科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多向度的思考路径。

1.中国修辞学应倡导“修辞学转向”的“跨学科”视野,走学科交叉之路

“修辞学转向”释放的学术能量有正有负,辐射多个人文社会学科。对不同的学科来说,其能量值有大有小,发挥的作用不一。就中国修辞学科来说,它所提供的正能量似乎更多一些。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的学科面貌使修辞学与文学、美学、哲学、历史学等拥有共享的理论资源,修辞学处于多学科融合的学科生态系统之中,但随着学科分类的精细化和科学化,修辞学的版图不断收缩,研究视野不断窄化。现有的学科分类体制将修辞学置放于语言学科之下,长期以来,修辞学一直在语言学设定的范围内小心翼翼地前行,很少有越出语言学框架的“犯规”之举。由于受制于学科分类体系,修辞学难有创新,逐渐走向学术研究的低谷。“修辞学转向”不仅大大提升了修辞学的魅力指数,让中国修辞学看到了希望,而且重塑了修辞学的“交叉学科”形象,让中国修辞学找到了可资借鉴的方法。那就是突破自身的学科归属,由所属的二级学科(语言学)向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突围,并与一级学科中其他学科如政治学、心理学、哲学等展开交流与对话,采取“拿来主义”,大胆借鉴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修辞学输入更多的有机养料。这就要求修辞学的研究者和践行者应该具有“跨学科”的学术视野和包容其他学科的学术胸襟,并将其融入到具体的学术实践中。从西方当代修辞学的学术队伍来看,其成员大多具有“跨学科”的视野。如新修辞学的领军人物肯尼斯·博克就是一个多栖学者,他的著作包罗万象,涉及到哲学、文学、社会学等,其新修辞学思想正得益于他的多学科的知识背景。但从中国当代修辞学的学术队伍来看,具有“跨学科”视野的学者还不多。因为,“跨学科”视野是长期学术积累的结果,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当代修辞学在固有的学科分类体系中很难迅速实现知识背景的转换,这是客观情势使然。但学科分割不应成为阻碍学科发展的屏障,更不应成为学科自我封闭的借口。只有敞开自我,接纳他者,才有实现自我创新和飞跃的可能。

2.中国修辞学应警惕“修辞学转向”的“泛修辞观”倾向,在学科渗融中坚守学科本色

“修辞学转向”的“泛修辞观”将人类的一切文化活动都纳入修辞学的研究范围,对修辞学的发展来说是福音还是灾难?简单的是非判断容易将问题导向片面化和极端化。“泛修辞观”拓展了修辞学的研究范围,增强了修辞学介入现实的阐释力,但也有可能模糊修辞学研究的边界,使修辞学沦为其他学科的附庸。这里的关键不在于修辞学应该研究什么,而在于怎样研究。如果人们认同“人是修辞的动物”,修辞是人的本质性存在方式,那么,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无限宽广的。那么,如何将修辞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区分开来呢?中国修辞学要开展“跨学科”研究,必然会与其他学科形成交叉,在学科渗融的国际化趋势中,修辞学该如何体现自身的学科特色呢?如果把中国修辞学的“跨学科”研究看作是两只脚在走路,那么,一只脚需要跨出“语言学”的门槛,主动汲取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资源,为自身的发展进行理论扩容;另一只脚需要坚守“语言学”阵地,以语言学为本位,才不至于在学科融合中迷失方向。如果两只脚都跨出去,放弃自我,完全融入到其他学科之中,那么,中国修辞学的发展将不进而退。在中国当代修辞学学科建设中,谭学纯所倡导的“广义修辞学”理论和所主持的“修辞学大视野”专栏以“跨学科”研究为特色,之所以能够获得学界的认可,是因为他始终坚持以语言学为本位,强调学科对话应建立在“术有专攻”的基础之上。阅读谭学纯的著作或文章,总感觉到其中弥漫着浓厚的语言学气息;感觉到他虽然自由穿行在多学科融合的视野中,但始终没有脱离语言学家的本色和本性。“入乎其内”,以语言学为本位;“出乎其外”,开展跨学科研究,这正是“广义修辞学”研究的特色所在,也是学科发展值得充分重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一[2]。

3.中国修辞学应重视“修辞论转向”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多元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中展开中西修辞学的“跨文化”交流

“修辞学转向”的起始点是异域西方,它对修辞及修辞学的一系列看法必然带有西方文化的印记。“修辞论转向”对修辞的认识与西方20世纪的语言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语言哲学将语言视为世界的本体,人类生活在语言之家中;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正是这种本体论语言观改变和提升了修辞的地位,使修辞成为人的一种本真性存在。但支撑在中国修辞学背后的是传统的工具论语言观,它将语言和修辞视为传情达意的工具,较少思考修辞形式自身的审美价值以及修辞与人之间的互塑关系。“修辞论转向”理论必然对中国传统修辞观造成强烈冲击。因此,中国当代修辞学的建构面临着域外与本土的双重文化资源:一方面,域外修辞理论所带来的异质文化不断刺激着中国修辞学力求创变的神经;另一方面,传统修辞理论所传承的本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修辞学对发展路径的选择。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寻求两者的和谐共处,是中国当代修辞学需要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在多元文化融合的今天,拒绝参照域外文化,或者割断传统文化,都将陷入文化偏至主义,都不利于学科的良性发展。

“跨文化”理论涉及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关系,尊重各自的差异性,倡导平等对话。中西修辞学作为不同的文化主体,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对中国当代修辞学来说,关键要知己知彼,了解中西修辞学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寻找两者的文化共同性和差异性。有差异,才有对话的必要;有共性,才有对话的可能。以共同性为基础,汲取差异性中的合理质素,将差异性和共同性有机统一起来,才能锻造出新质。中西传统修辞学都把修辞看作是技巧和工具,重视表达者的话语策略,重视语境对话语的影响和制约,这是两者对话的基础。不管修辞观念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修辞作为话语技巧仍是无可争辩的,修辞学研究必须以话语分析为基础和出发点,这是对共同文化传统的坚守,否则,就丢失了修辞学的本色。但是,修辞学研究不能仅仅停留于技巧层面,而应该向文艺美学和文化哲学提升,这是对异质文化合理性的吸收,否则,就难有修辞学的创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修辞学的前进之路不仅需要来自同一文化内部多学科的理论给养,而且需要来自异域文化的智性刺激。“跨学科”是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跨文化”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不同学科可以共享同一文化资源,同一学科也可以分享不同文化资源,也许只有把“跨学科”和“跨文化”结合起来,关注学科内蕴的文化,探讨文化对学科的功能,才能深入理解“修辞论转向”对中国修辞学科建设的影响与启示。

参考文献:

[1]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2]肖翠云.文学修辞批评两种模式及学科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The Interdisciplinary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on “Rhetoric Turn”

XIAO Cui-yun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Minjiang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Fujian)

“The rhetoric turn”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has not only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to Chinese rhetoric, but also provided several paths for its growth. Chinese rhetoric should advocate “interdisciplinary” vision on the basis of keeping discipline’s character, but also carry ou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rhetoric in the background of multicultural integration.

rhetoric turn; interdisciplinary; cross-cultural

H05

A

1004-4310(2015)04-0039-03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5.04.009

2015-04-2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语言学批评研究”(10CZW013)。

肖翠云(1978—),女,安徽宁国人,闽江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学修辞批评。

猜你喜欢
跨学科语言学跨文化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社会语言学名词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