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业,杨立红
近代河南省淮河流域水灾的空间分布
朱正业1*,杨立红2
(1.安徽大学历史系,合肥 230039;2.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合肥 230038)
淮河流域是河南省范围最大的水系,受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近代河南省淮河流域致灾强度大,受灾范围广。从水灾的分布而言,有的是淮河干支流同时发生的水灾,有的年份受灾州县数量数十个;同一个受灾州县里,受灾面积、受灾程度也有很大差别。
近代;淮河流域;水灾;空间分布
淮河流域是河南省范围最大的水系,北部以黄河及废黄河为界,西以伏牛山、外方山与伊洛河为界,南及西南以大别山、桐柏山与长江流域分界。在河南省内面积88310平方公里,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53%。其中山区面积占省淮河流域面积的22%,丘陵区面积占16.5%,平原面积占61.5%。“淮源附近,桐柏山顶高1127公尺,桐柏县附近地高乃仅160公尺,息县以东,更降至40公尺以下;淮水支流行于豫省中部者,均位于丘陵地带,地高介于一、二百公尺之间,豫省东境自商丘项城正阳以东,地高均在40公尺以下,自此东趋皖省,地形愈趋愈下。”[1]
淮河干流南侧各支流,多发源于豫南大别山区,源流较短促,河床比降大,水流湍急,洪水来势凶猛,洪量很大。北侧诸支流大部分发源于豫西山地和黄河南堤平坡地,西部山区常有暴雨。每当暴雨来临,流速大,冲刷力强,是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邓拓在《中国救荒史》中对淮河易发生水灾的原因作了分析,他指出:“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北,有支流二十余处,长短容量各不相同,但都归入淮水。自黄河夺取淮水故道,把浑浊的泥沙,带入淮河以后,历时既久,河沙沉积,河床便逐渐淤塞。后来,黄河又改道,留给淮河的,就是那已被淤塞的旱路。如遇大雨,河身就不免漫溢,而各支流又要灌入,因此,水灾的形成,就是很自然的事了。”[2]本文拟对近代河南省淮河流域水灾的空间分布作一考察。
(一)淮河水系水灾的总体分布
每个水系都会发生水灾,但程度、频次有所不同。骆承政等依据大量的资料,将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江河作为主要对象,考察各年洪涝灾害主要发生的地区或流域范围。根据统计,在七大江河中,长江发生水灾为43次,黄河为41次,海滦河为26次,珠江为22次,淮河为20次。依照特大水灾、大水灾和一般水灾三个等级划分,淮河发生特大水灾2次,大水灾5次,一般水灾13次。在他们统计的年表中,明确为淮河洪水而导致的水灾,有5次[3]。分别是:
1866年,淮河大水,豫省多县受灾。
1910年,淮河大水,豫东地区普遍受灾。
1921年,淮河全流域大水,豫省局地受灾。
1926年,淮河上游支流洪汝、沙颍河大水,豫东地区10余县受灾。
1931年,淮河泛滥,豫省受灾严重。
上述水灾年表,主要着眼于七大江河和全国受灾的整体状况,就淮河流域而言,统计的数据远远不够。
有的学者对近代河南淮河流域的水灾次数作了考察。指出,19世纪,河南淮河流域发生水灾次数为147次,频度为0.68;20世纪上半叶为80次,频度为0.63[4]。
(二)同一水系干支流之间、不同水系之间水量的联动
水系就是由干流和一些支流等组成彼此相连的集合体。干流,是指在水系中汇集流域径流的主干河流。支流,是指直接或间接流入干流的河流。其中,直接流入干流的河流叫做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河流叫做二级支流,其余以此类推。干流与支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支流是干流水源的主要补给来源,正是有许多支流的汇集,才有大的干流的形成。同样,当干流水位高于支流水位时,干流中的水又会倒灌进支流,补充支流的水源。
淮河支流较多,而且分布非常集中。一旦有大规模的降雨,一些支流就会同时涨水。
1884年7月4日夜,叶县、鲁山、宝丰等县山川衔接,同遭大雨,历三四时之久。叶县西北黄柏山起蛟,水波汹涌,高约二三丈,分注县北沙滍两河及县南之辉、沙各河,浅窄难容,冲决堤岸。鲁山、宝丰县因雨甚水猛,沙河骤涨,漫溢两岸[5]892。
1910年夏秋,因雨泽过多,山水暴发,各河同时并涨,开封、归德、彰德、卫辉、怀庆、河南、南阳、陈州、郑州、光州等属附近低洼村庄悉被淹没[5]1055。
黄河干流在河南省的南岸支流主要有伊河、洛河,自洛阳以下,由于南岸地势较高,黄河支流主要集中在北岸。但一遇到大雨,黄河漫溢决口,河水南泛,注入洪汝河、沙颍河、涡惠河等淮河支流。
1843年8月,黄河中游一带发生大暴雨,河水暴涨,水势十分汹涌,河南中河厅九堡漫口。8月9日,河水陡涨二丈有余,复将口门刷宽,口门中洪水深一丈五尺[6]632-633。洪水下泄至中牟县,自中牟口门向东南直趋,溜分两股,正溜由贾鲁河经开封府之中牟、尉氏、陈州府之扶沟、西华等县入大沙河,东汇淮河。旁溜由惠济河经开封府之祥符、通许、陈州府之太康、归德府之鹿邑入涡河,南汇淮河。旁溜的分支自祥符境之泰山庙东经开封府城西南,又东至陈留、杞县,南入惠济河尾归涡河。正溜旁溜之分流自祥符、朱仙镇始,正溜至沙河八里垛入淮,旁溜至淝河峡石口及涡河荆山口入淮为合流(1)。
1887年9月,黄河在河南郑州决口,夺溜南趋,先入贾鲁河,又东会涡河,再入淮河,合颍淮泗诸水夺注洪湖。全河继流,灾情严重(2)。
到了民国时期,尤其在抗战期间,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黄河南泛淮河水系的现象较多。
1940年7月,黄河猛涨,决防泛东堤东流,由河南扶沟县江村,经太康县芝麻洼、斧头岗直达太康县城,几乎漫淹太康全境。8至10月,黄河水大涨,河南尉氏县烧酒黄、寺前张、十里铺、后张铁、北曹等处相继决口,黄水泛滥于洧川、鄢陵一带,双洎河下游为黄水所夺[7]147-148。
1942年5月下旬,黄河水冲破河南扶沟县蒺藜岗民堤,溃水越过贾鲁河,直撞颍河北岸,宽达90里,淹没村庄300多个,淹没土地40 万亩[7]160。
1942年8月4日,黄河涨水,河南西华县道陵岗至刘干城一带,先后漫成五口,淹扶沟、西华、淮阳、太康 4县田亩100平方公里[7]170。
1946年,9月26、27两日,因黄水暴涨,加以风雨交加,抢护不及,河南西华县颍河南堤马糁桥、朱湾、枣口、驻庄、徐桥等处相继向南漫溢,泛水抵达沙河北岸,西华县大片土地被淹[7]211。
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境,支流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浍河等流经中牟、尉氏、通许、杞县、兰考、开封、睢县、柘城、鹿邑、宁陵、商丘、民权、扶沟、叶县、郾城、商水、淮阳、项城、沈丘、商丘、虞城、夏邑、永城、鲁山等。
根据淮河流域水患发生的特点,以各个水系、水量联动、受灾行政区域为视角,笔者将水灾的州县分布,划分为三个层面。
最小层面是,水患发生各自行政区域内。各区域内,有一些河流,一般为二级、三级支流等,因降水比较集中,造成河流漫溢而致水灾,各个水系之间水量联动少,受灾范围不大,受灾州县10个以下。
1854年5月中旬,光州、息县、光山三州县被水所淹(3)。
1855年,河南下北厅兰阳汛三堡漫口,兰仪、祥符、陈留、杞县、考城等6县被水所淹(4)。
中间层面是,一个水系由干流与支流组成。当降雨量较大而又连续时,两个不同水系干支流的水量涨溢。尤其是当黄河干流及其支流水量剧增而发生决溢时,波及到淮河水系,引起水患,受灾范围较大,受灾州县达10个以上。
1843年,河南被水所淹有14州县:中牟、祥符、通许、尉氏、陈留、鄢陵、淮宁、西华、沈丘、太康、扶沟、项城、鹿邑、睢州(5)。
1852年,河南被水所淹有10州县:永城、夏邑、商丘、睢州、陈留、扶沟、考城、虞城、宁陵、项城(6)。
最大层面是,在河南省有多个水系,当降雨量大且持续不断时,各个水系的干支流水量涨溢。或者当某一水系水量大增,如黄河干流及其支流水量剧增而发生决溢时,向南、向北就会波及到淮河水系,使该流域出现更大行政区域的水患。受灾区域广大,受灾州县达20个以上。
1849年7、8月间,大雨连绵,祥符、许州、临颍、商丘、宁陵、鹿邑、夏邑、永城、虞城、柘城、考城等州县因积水未能宣泄,同时涨发漫溢,滨河村庄及低洼地亩皆被水淹。旋据陈留、汜水、睢州、汝阳、襄城、息县等州县续报被水,郑州、杞县、洧川、中牟、兰仪、荥阳、荥泽、淮宁、项城、扶沟等州县,均因雨水过多,田禾受涝(7)。
1870年,河南淮河流域受水灾有34个州县:祥符、陈留、杞县、通许、尉氏、洧川、鄢陵、中牟、兰仪、郑州、荥阳、荥泽、汜水、商丘、宁陵、永城、鹿邑、虞城、夏邑、睢州、柘城、考城、桐柏、舞阳、上蔡、淮宁、西华、商水、项城、沈丘、扶沟、临颍、襄城、息县(8)。
1871年夏秋,河南淮河流域被水所淹区域更大,达到38个州县:汜水、祥符、陈留、杞县、通许、尉氏、洧川、鄢陵、兰仪、郑州、荥阳、荥泽、禹州、商丘、宁陵、永城、鹿邑、虞城、夏邑、睢州、柘城、考城、桐柏、舞阳、上蔡、西平、确山、淮宁、西华、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临颍、襄城、光山、息县(9)。
据统计,1891年至1901年10年间,是河南水灾比较集中的时段,每当入夏以后,大雨时行,阴雨连旬,加上山洪暴发,各河同时陡涨,漫溢出槽,造成淮河流域各州县大面积区域被淹。
1891年、1892年,河南淮河流域被水灾有24州县:祥符、陈留、杞县、尉氏、郑州、荥泽、汜水、商丘、宁陵、永城、鹿邑、虞城、夏邑、睢州、柘城、考城、叶县、淮宁、项城、沈丘、太康、扶沟、光山、固始(10)。
1893年、1894年、1896年,河南淮河流域被水灾在原有24州县的基础上增加了中牟县,达到25个(11)。1898年,河南淮河流域被水灾又增加了新蔡、西华、商水、商城4县,达到29个(12)。1901年,河南淮河流域被水灾在原有24州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长葛县,达到30个(13)。
从受灾层面来看,最小层面与最大层面的受灾州县数量有很大不同。同样,从受灾程度来看,受灾的州县也有很大的差别。
1848年,河南淮河流域受灾的州县中,上蔡、鄢陵、正阳、西平、罗山、临颍、郾城、沈丘、光州等9州县被水较轻。永城、虞城、夏邑、息县、祥符、宁陵、新蔡、项城、睢州、鹿邑、商丘、柘城、考城、杞县、通许、汝阳、洧川等17州县被涝较重(14)。
1898年,河南淮河流域被水所淹州县中,永城县受灾最重,祥符、杞县、鹿邑、柘城、新蔡、淮宁、西华、项城、沈丘、太康等10县受灾次重,陈留、尉氏、中牟、郑州、荥泽、汜水、商丘、宁陵、虞城、夏邑、睢州、考城、扶沟、光山、固始、商城等16州县受灾稍轻(15)。
村庄是指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由成片的居民房屋组成的区域。上述以州县级行政区划为统计单位,大致反映了河南省淮河流域水灾的空间分布。笔者根据晚清的档案资料,以更小的区域单位——村庄进行统计,可以进一步展示水灾的空间分布。下面以道光年间部分州县的受灾村庄为例作一考察。
1840年,在受水灾的州县中,受灾的村庄具体分布为:新蔡422村庄,商丘350村庄,柘城532村庄,考城184村庄(16)。
1841年,在受水灾的州县中,受灾的村庄具体分布为:尉氏53村庄,扶沟505村庄,永城211村庄,虞城114村庄,考城318村庄,汝阳229村庄,上蔡287村庄,新蔡685村庄,遂平244村庄,项城166村庄,兰仪18村庄(17)。
1842年,在受水灾的州县中,受灾的村庄具体分布为:永城县被水232村庄,考城县81村庄(18)。
1843年,在受水灾的州县中,受灾的村庄具体分布为:荥泽15村庄,商丘459村庄,夏邑113村庄,永城245村庄,虞城127村庄,柘城86村庄,考城212村庄(19)。
1848年,在受水灾的州县中,受灾的村庄具体分布为:永城281村庄,虞城166村庄,夏邑146村庄,祥符649村庄,宁陵249村庄,项城643村庄(20)。
当然,在受水淹的村庄中,其受灾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村庄受灾程度较重,有的村庄受灾程度较轻,还有的村庄被淹后旋即涸复。按照当时村庄的受灾轻重,用最重、次重、较重、较轻、稍轻等加以区别。以咸丰年间部分州县的受灾村庄为例,罗列如下:
1852年,考城被淹稍轻325村庄,被淹最重225村庄;陈留被淹较重228村庄(21)。
1853年,扶沟被淹较轻468村庄,被淹较重450村庄;考城被淹稍轻122村庄,被淹最重255村庄(22)。
1854年,沈丘被水较重44村庄,被淹稍轻22村庄;考城被淹最重173村庄,被淹稍轻151村庄;扶沟被水较重425村庄,被水较轻493村庄(23)。
1855年,沈丘被水较重40村庄,被水稍轻32村庄;扶沟被水较重431村庄,被水较轻487村庄;项城被水较重35村庄,被水稍轻15村庄;许州被水较重570村庄,被水较轻432村庄(24)。
1857年,宁陵被水稍轻92村庄,被水较重217村庄;夏邑被淹稍轻5村庄,被淹较重29村;睢州被水较轻640村庄,被水较重1236村庄;柘城被淹较轻662村庄,被淹较重744村庄;商丘被水较重3013村庄;沈丘被淹较重49村庄(25)。
晚清勘灾一般以村庄为单位,地方官吏勘查核实田亩受灾程度,确定成灾分数。下面按照村庄的成灾分数进行统计,这样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受灾程度。如:
1841年黄河决口,河南多地受灾。祥符成灾十分376村庄,成灾九分141村庄,成灾八分180村庄;陈留成灾九分309村庄,成灾八分146村庄;杞县成灾九分708村庄,成灾八分188村庄,成灾七分145村庄;通许成灾九分18村庄,成灾八分152村庄,成灾七分90村庄,成灾六分111村庄,成灾五分54村庄;淮宁成灾八分215村庄,成灾七分211村庄;太康成灾九分352村庄,成灾八分336村庄,成灾七分645村庄,成灾六分283村庄,成灾五分133村庄;睢州成灾八分453村庄,成灾七分151村庄,成灾五分88村庄;柘城成灾八分269村庄,成灾七分108村庄,成灾六分40村庄;鹿邑成灾九分2624村庄,成灾八分303村庄,成灾六分291村庄(26)。
1843年,黄河九堡漫口,各村庄被淹成灾。成灾十分有:中牟77村庄,祥符424村庄,通许386村庄。成灾九分有:中牟108村庄,祥符100村庄,通许143村庄,陈留309村庄,杞县652村庄,淮宁1445村庄,西华390村庄,沈丘34村庄,太康413村庄,扶沟561村庄。成灾八分、七分有:中牟155村庄,祥符33村庄,通许14村庄,尉氏367村庄,陈留146村庄,淮宁934村庄,西华304村庄,沈丘12村庄,太康1207村庄,扶沟230村庄,项城29村庄,鹿邑2411村庄。成灾六分有:祥符189村庄,杞县85村庄,淮宁216村庄,太康683村庄,项城17村庄,鹿邑238村庄,睢州284村庄。成灾五分有:扶沟127村庄,睢州117村庄(27)。
总之,近代河南省淮河流域致灾强度大、受灾区域大,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原因。既有淮河干支流自身引发的水灾,也有黄河漫溢而导致的淮域水灾。从水灾的分布而言,有的是淮河某个或多个支流发生的水灾,也有的是淮河干支流同时发生的水灾;有的年份受灾层面较小,有的年份受灾层面较大,受灾州县数量超过30个以上;同一个受灾州县里,受灾的村庄数量也不同,受灾程度也有很大差别。
(1)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初五日,朱批奏折,04-01-01 - 0810-037,南河总督潘锡恩,奏为派员查明豫皖二省漫水所经及入湖处所情形事。
(2)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初四日,朱批奏折,04-01-01-0960- 012,河南巡抚倪文蔚,奏为黄河南徙夺溜注淮谨拟分道疏浚以图补救事。
(3)咸丰四年八月二十四日,朱批奏折,0080-044,河南巡抚英峨岱,奏为勘明本年二麦早秋被雹被淹请缓征应征钱粮折。
(4)咸丰五年十二月十八日,上谕档,1185-1,谕内阁河南兰阳漫口州县被淹著分别蠲缓各项钱粮。
(5)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初四日,上谕档,1075-1,谕内阁河南黄水漫淹州县著先行抚恤口粮银两。
(6)咸丰二年十一月初七日,上谕档,1171-2,谕内阁河南永城等州县被水被雹歉收著分别缓征新旧钱粮。
(7)道光二十九年十月二十八日,朱批奏折,04-01-01-0836-026,河南巡抚潘铎,奏为勘明本年被灾并历年被灾欠收州县原缓旧欠钱漕及被水稍重汤阴等县应征新赋请展缓事。
(8)同治九年十二月十八日,上谕档,1306(4)127-151,谕内阁著分别停缓河南祥符等田禾被水厅州县钱漕粮赋兵米。
(9) 同治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上谕档,1311(6)191-219,谕内阁河南汜水等县被水著分别蠲缓钱粮。
(10) 光绪十七年十二月十七日,朱批奏折,0101-054,河南巡抚裕宽,奏报秋收歉薄请缓征各属旧欠钱漕并冲塌地亩钱粮折;光绪十八年十二月十七日,朱批奏折,0103-028,河南巡抚裕宽,奏请蠲缓被水各县应征新旧钱漕折。
(11)光绪十九年十二月十九日,朱批奏折,0105-039,河南巡抚裕宽,奏为本年被灾州县应征新旧钱漕请分别停征缓征折;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十七日,朱批奏折,0107-047,河南巡抚刘树棠,奏请分别蠲缓安阳内黄等州县应征新旧钱酒折;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朱批奏折,0111-034,河南巡抚刘树棠,奏请分别停征缓征太康等州县应征新旧钱漕折。
(12)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朱批奏折,04-01-02-0097 -022,河南巡抚裕长,奏为遵旨查明豫省本年被灾情形事。
(13)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朱批奏折,0121-013,署理河南巡抚锡良,奏请蠲缓本年被灾各属新旧钱漕折。
(14)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七日,朱批奏折,04-01-01- 0825-019,河南巡抚潘铎,奏为查明本年被淹各州县来春毋庸接济事。
(15)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朱批奏折,04-01-02- 0097-022,河南巡抚裕长,奏为遵旨查明豫省本年被灾情形事。
(16)道光二十年十月初六日,朱批奏折,0074-049,河南巡抚牛鉴,奏为勘明被水各州县请分别缓征新旧粮赋折。
(17)道光二十一年十月三十日,上谕档,1054-2,谕内阁河南各州县被水歉收著分别缓征各项钱漕。
(18)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上谕档,1060-2,谕内阁河南祥符等州县被水被旱兵上年歉收著分别蠲缓各项钱粮。
(19)道光二十三年十月十九日,上谕档,1076-1,谕内阁河南荥泽等县被水被雹歉收著分别缓征新旧钱粮。
(20)道光二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朱批奏折,0078-009,河南巡抚潘铎,奏请分别缓征被灾州县新旧粮赋折。
(21)咸丰二年十一月初七日,上谕档,1171-2,谕内阁河南永城等州县被水被雹歉收著分别缓征新旧钱粮。
(22)咸丰三年十二月十二日,上谕档,1176-3,谕内阁河南兰仪等县被水歉收著分别缓征新旧钱漕。
(23)咸丰四年十二月十五日,朱批奏折,0081-003,河南巡抚英桂,奏请分别缓征许州等州县新旧钱漕折。
(24)咸丰五年十二月十八日,上谕档,1185-1,谕内阁河南河内等州县被灾被匪歉收著分别缓征新旧钱漕。
(25)咸丰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上谕档,1193-3,谕内阁河南兰仪等州县被灾被扰著分别抚恤蠲缓。
(26)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上谕档,1055-2,谕内阁查明河南祥符等州县被水成灾分数著分别蠲缓各项钱粮。
(27)道光二十三年十二月十八日,上谕档,1076-3,谕内阁河南中牟等州县被水著分别蠲缓各项钱漕。
[1]胡焕庸.两淮水利[M].南京:正中书局,1947:5.
[2]邓拓.中国救荒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81。
[3]骆承政,乐嘉祥.中国大洪水——灾害性洪水述要[M].北京:中国书店,1996:387-415.
[4]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0:30.
[5]水利电力部水管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淮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88.
[6]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93.
[7]黄河水利委员会.民国黄河大事记[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On the Space Distribution of Floods in the Huai River Basin of Modern Henan Province
ZHU Zheng-ye1YANG Li-hong2
(1. History Department,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39;2.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230038,China)
Huaihe river basin is the largest river system in Henan.With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and artificial factors,the disaster degree is strong and its influence scope is wide in the Huai River Basin of Modern Henan Province.In the flood distribution, sometimes flood disaster was happened in the main and the branch of Huaihe,and several tens counties had been affected in some years.In the same afflicted country,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of disaster area and disaster degree.
Modern Times;in the Huai River Basin;Flood Disaster;Space Distribution
K929.42
A
1004-4310(2015)04-0001-05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5.04.001
2015-04-12
朱正业(1970—),男,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杨立红(1974-),女,博士,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中原地区水患与荒政研究”(批准号:10BZS050);安徽大学淮河流域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近代淮河流域水灾与救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