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荟萃地产业兴盛府江苏纺织服装业“百亿特色名镇”魅力

2015-04-17 16:39:46
纺织报告 2015年8期
关键词:名镇全镇服装

在“ 品牌江苏、时尚江苏” 的引领下,江苏纺织服装业集群地区不断创新发展,涌现出产业特色突出的“ 百亿特色名镇” 。她们展示各自的特色,打造成一张张 “ 新名片” ,诠释着从业者的热情,释放着行业的魅力。

周庄镇灰瓦白墙间的纺织名镇

“江苏三庄”之一的江阴市周庄镇是区域重镇,不仅是国家卫生镇和国家环境优美镇;也是经济大镇,素有“江南布码头”之盛誉,现有三房巷集团、华宏集团、江东集团、倪家巷集团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 2014年全镇完成工商业开票1040亿元。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上市公司4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为中国产业集群经济示范镇、中国化纤名镇、中国棉纺织名镇、江苏省化纤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江苏省新纤维产业示范基地、江苏省特种材料创新专业镇、首批江苏省创新型乡镇。

作为文化强镇,周庄镇文化源远流长,崇文重教,2450年前,孔子七十二贤徒之一的言偃在周庄定居施教,春秋时吴王阖闾第八子葬于周庄伞墩,清末名医柳宝诒、兵部尚书曹毓英、著名版画家浙江美术学院副院长赵宗藻等都为周庄籍人士。周庄是和谐名镇,新农村建设一直走在江阴市的前列,全镇农民规划集中居住已达55%,为首批无锡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镇,连续5年被评为无锡市社会治安安全镇。

祝塘镇如诗如画的水墨古镇

祝塘镇是江阴市“四大古镇”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全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6万。改革开放以来,祝塘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

纺织服装业是近年来祝塘镇的发展重心。目前,针织服装企业中,有外商独资、合资企业多家,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近百家,年销售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逾百家,针织服装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非洲等国家和地区,针织服装出口创汇名列全省前列。

祝塘镇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一个从纺纱、织造、印染到成衣,以针织产品为特色的产业链。全镇纱锭、毛纺纱锭可满足全镇用纱量三分之一。现有针织设备多套,并从日本、韩国引进的针织大园机,主要织造各种T恤面料针织面料等。

祝塘镇的针织服装产品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各类针织服装产品年产量超过1亿件。全镇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的服装企业几十家,ISO14000环保体系认证的企业8家,生产的产品有圣大保罗T恤、背靠背运动装、耐克针织休闲服装等授权生产的国际知名品牌,也有“万家红”内衣、“同桌的你”学生装、锐步运动装等自创品牌。祝塘镇的针织服装加工产品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祝塘镇是国家级环境优美镇,国家级卫生镇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经济的发展为祝塘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湖塘镇循迹春秋遗风

湖塘镇是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驻地,是武进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镇域面积84平方公里,总人口50余万人,下辖3个街道、44个社区居委会。湖塘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之一,两次获“中国乡镇之星”殊荣,2002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织造名镇”,2007年率先在常州创成“全国环境优美镇”。2011年成功创成“国家级生态镇”,同年镇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湖塘历史悠久,境内的金鸡墩,系原始社会晚期遗址,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镇西南的淹城,是春秋中晚期筑成的古城堡,境内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春秋淹城遗址”,有省级文保单位“恽南田墓”、“隋墓”,有市级文保单位“李公朴故居”、“恽南田纪念馆”、“胥城遗址”等。湖塘是“阳湖文派”的发祥地,是“常州画派”创始人恽南田和锡剧开宗立派的创始人王嘉大、梅兰珍的故乡,也是“七君子”李公朴、史良的故乡。

近年来,湖塘镇大力加快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经济发展集聚集约,镇内现有各类企业5000多家,建有汽车城、汽配城、纺织城、家具城、钢材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等各类专业市场10个,拥有城东工业园、南田文化城、武进科创园、沟南工业园、菱港物流园等重点园区6个,拥有万达广场、新城吾悦广场、武进购物中心、茂业百货、金鹰百货等大型商业综合体5个,展现出楼宇林立、流光溢彩、商贸繁华的现代城市风貌。基础设施完善,城市交通发达,路网完善,快速公交、城市高架贯穿南北,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8%以上。文化深厚繁荣,拥有“阳湖面塑”、“微型盆景”、“湖塘剪纸”、“阳湖拳”、“湖塘民间中医”、“湖塘掐丝景泰蓝”、“湖塘龙灯”等26个民间非遗项目。

古里镇培育发展特色产业

古里镇位于江苏常熟市东郊,面积116.6 平方公里。古里镇素有“ 服装之乡” 的美誉,有日产十万衣的说法。

近年来,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以服装、纺织、生物医药、轻工机械四大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体系,拥有纺织、印染、服装配套成龙,研发体系完备,产品涉及羽绒服、西服、休闲服、茄克、男女童装、衬衫、大衣、羊毛衫、T 恤衫等十多个门类的数百个品种,产品覆盖全国,并远销海外。

国内最大的羽绒制品生产企业波司登坐落古里镇。波司登每年直接解决了数万人的就业,为发展地方经济作出了贡献。中国驰名商标——“ 波司登” 品牌价值达70.21亿元,成为中国羽绒服的代表和民族服装品牌的骄傲。“雪中飞” 、“ 风之韵” 、“ 七彩马” 、“ 大红鹰” 等也成为国内羽绒服的知名品牌,被广大消费者所熟知。还有一些企业成了NIKE、BOSS、GAP 等世界品牌的贴牌定点生产企业。伴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古里镇围绕羽绒服产业做足文章,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积极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政府设有专业的职业介绍所,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劳力资源,目前全镇服装从业人员约数万人,通过十多年的培养,已具备了良好的服装生产技能和素质。

虞山镇走进休闲服装名城

虞山镇既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千年文明古镇,也是一个充满时代魅力的现代化名镇。全镇区域面积1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9.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5.7万人,外来人口43.9万人,下辖1个高新技术产业园、7个管理区,52个社区居委会、59个行政村,由原虞山、藕渠、谢桥、莫城等8个乡镇合并而成。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镇、中国乡镇之星、中国商业名镇、全国财政十强镇和全国投资环境百强镇等荣誉称号,在2014年全国中小城市百强镇排名中名列第二名。

服装产业是虞山镇的支柱产业,目前虞山镇全镇共有纺织服装企业百余家。企业规模超亿元的有“梦兰”、“雪韵飘”、“千仞岗”、“爱博尔”、“洲艳”、“飞亚达”、“博马”、“鑫宇”、“凯兰”、“月龙”、“梦娜”等。从产品结构上看,休闲服、防寒服、西服、茄克衫、大衣、衬衫、T恤、羊毛衫等门类齐全、品种多样。全镇服装、纺织、印染、服装辅料行业的从业人员达数万余人。

纵观虞山的知名休闲品牌企业,特别是休闲男装领域做出了有益的系列化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这不仅使企业自身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拓宽了产品范畴,也为虞山镇的许多成长型休闲企业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近年来,虞山镇紧紧围绕“服务城市、服务市民、服务社会、服务基层”工作导向,主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资本转移,形成了以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特色化农业齐头并进的经济发展格局。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5亿元。

沙家浜镇看红色旅游重镇的新工业

闻名遐迩的红色旅游重镇—— 沙家浜镇位于常熟东南隅,全镇面积65 平方公里,下辖13 个村(社区),人口4 万余,是全国重点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先后荣膺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国玻璃模具之乡、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联合国人居署迪拜国际最佳范例奖等桂冠。

沙家浜不仅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江南文化名镇。更是工业发达、活力迸发的新兴工业强镇。光电通讯、精密机械、玻璃模具和休闲服饰等四大产业发展活力不断彰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快速扩张态势持续凸显。

多年来,沙家浜休闲服装业走大众品牌和产品多样化的发展道路,始终坚持质量保持一流,面料适应潮流,准确的产品定位和灵活的销售方式使沙家浜休闲服装在市场上赢得了主动,有不少休闲服装已成为广大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在全国、全省同类产品中成为佼佼者。

梅李镇经编名域 钟灵毓秀

巍巍聚沙塔,悠悠盐铁塘。福地梅李,千年风韵。流年经月里典藏着悠久的历史,风华绝代中洋溢着现代的气息。梅李镇位于常熟东北部,东靠上海,南频苏州,西邻无锡,北依黄金水道长江,总面积80.84平方公里。古镇梅李,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建镇史,素有“东乡十八镇,梅李第一镇”之美誉。

梅李镇经编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产品品类齐全,有长毛绒、珊瑚绒、冰花绒、短毛绒、孔雀绒、金光绒、南韩绒、珍珠绒、麂皮绒等30多个品种。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纺丝、经编、剖幅、刷花、印染、拉毛、家纺、服装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已形成了集原料(化纤、纺丝)、织造(经编、纬编、梭织)、后整理(印染)和终端产业(家纺、服装)于一体的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经编行业已成为镇六大特色产业板块(经编印染、冶金机械、电子轻工、化纤纺织、装饰玻璃、服装皮件)之一。

当前,梅李镇正以完善的产业载体优化发展格局。通港工业园园区东扩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持续完善,载体建设水平有效提升,积极推进“通港工业园——装备产业配套园”建设,成立梅李科技创业中心。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特色蔬菜、优质水稻和高效果品三大主导产业。服务业多元发展,集聚了新天地广场商圈、恒丰街、梅东路、聚沙锦苑内街等多条特色商业街;金融机构不断完善,辐射面更加广泛;建成了银河柳岸、金色家园、依云小镇等20多处精品商住小区;聚沙园顺利晋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塔两河风光带、四街风情轴”古镇特色旅游逐步形成;品牌商贸、金融网点、房产开发、古镇旅游等服务项目更趋优化。

海虞镇释放传统服装潜力

海虞镇先后被授予全国重点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全国首批试点示范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中国苏作红木家具名镇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海虞镇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 稳中求进、提质增效” 的工作总基调,坚持“ 五位一体”同步推进。以加快建设物质生活更加殷实富足、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充实、社会生活更加文明和谐、人居环境更加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新海虞为目标。近年来,服装产业作为海虞镇传统产业迅速成长壮大,成为常熟市最大、在长三角地区颇具影响的品牌众多、品种齐全的服装服饰基地。伴随着品牌知名度提升,企业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海虞镇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是:依托现有企业行业规模,以名镇、名企、名牌为抓手,强化开发、营销、质量三位一体,内外市场齐头并进,努力使海虞成为真正的服装名镇、经济强镇。

碧溪街道“ 碧溪之路” 享誉全国

碧溪,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典范之一“ 碧溪之路” 的发祥地,上世纪80 年代,就以“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亦工又亦农,集体同富裕” 的“ 碧溪之路” 享誉全国,实现了乡镇企业的繁荣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协调推进。

碧溪历经1999 年和2003 年两次行政区划调整,由原碧溪、浒浦、吴市、东张四镇合并而成,现区域总面积113.79 平方公里,下辖23 个行政村、7 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10.40 万人,外来暂住人口5.36万人。2004 年实行“ 一级政府、两级管理” 运作模式,组建管理区;2005 年实行“ 区镇(常熟经济开发区— 新港镇)互动、统分结合” 管理体制;2008 年经江苏省和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碧溪镇,2010 年撤镇建街道,设立碧溪新区(街道办事处),和国家级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一体化管理。

近年来,先后荣获“ 国家卫生镇” 、“ 全国环境优美镇” 、“ 中国化纤名镇” 、“ 中国时尚羊毛·羊绒制品名镇” 、“ 中国苏州红木家具名镇” 、“ 中国毛衫名镇” 、“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中华诗词之乡” 、“ 江苏省园林小城镇” 等称号。

如今的碧溪,传承着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 碧溪之路” 精神内涵,以“ 创先争优进位” 为工作主线,加快实现“ 体制创新” 和“ 角色转型” ,紧抓“ 服务沿江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民生质量”工作重点,全力争创“ 城乡一体先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社会管理创新区、富民和谐样板区” 。

璜泾镇“ 纤” 动人心

璜泾镇位于太仓市东北部,拥有便捷的交通优势,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加弹、纺织、服装、灯饰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其中以化纤加弹业尤为突出。

随着化纤加弹业总量越来越大,全镇目前共拥有各类加弹车1500 台,其中高速纺丝机500 台,加弹企业总投资额为18 亿元,年产DTY 丝50 万吨;化纤原料生产企业5 家,总投资17 亿元,POY 丝年产能量约50 万吨。加弹业在该镇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重。

全镇的投资项目中80%以上是加弹企业,目前,横泾镇拥有投资超十亿元的申久化纤和近亿元的桐昆化纤等喷丝企业。璜泾镇加弹设备主要来自瑞士、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化纤加弹的产业链不断拉长。上游除引进了切片纺及熔体直纺涤纶丝的申久、桐昆两大喷丝企业,还投资建设了荣文化纤、时代潮、金祥等一批涤棉复合丝和氨纶的生产企业,化纤产品种类不断增多。下游引进了锦凯针织等企业加弹业作配套,全镇拥有大小圆机200 多台,总投资约1.5 亿元,还拥有几十家油剂和纸箱等辅料生产企业,化纤加弹的产业链也在不断拉长。

震泽镇名闻遐迩的“桑蚕之乡”

震泽古镇拥有独特的“三珍”特色:一是有珍贵的蚕丝产业;二是有珍稀的古镇文物;三是有珍美的美食文化。桑蚕的故事,其实也就是震泽的故事;桑蚕之美,才是震泽真正的地标。震泽镇被授予“中国亚麻绢纺名镇”称号,成为全国产业特色显著、专业化突出的纺织产业名镇。

震泽镇自古蚕桑纺织业发达,为蚕丝被的原料基地。上世纪80年代初期,震泽镇率先建立了太湖流域唯一的茧丝绸市场——江苏太湖茧丝市场,一大批震泽人从事茧丝绸经营。上世纪90年代,震泽镇的蚕丝被逐渐从家庭式生产发展为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涌现出了慈云蚕丝、英宝丝绸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较为集群的产业板块。

近年来,震泽镇在打造经济强镇的实践中,始终因地制宜,将蚕丝被产业作为本镇特色产业、品牌产业和富民产业重点加以扶持和培育。目前,全镇共有蚕丝被生产企业、原辅料生产企业百家,形成了从育蚕、抽丝、制棉片、翻制及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品生产的系统产业链,生产能力全国领先。

震泽镇着力培育蚕丝特色产业,勇担振兴丝绸重任,成立了蚕丝同业公会,创建了丝绸检测平台,制定了行业联盟标准,产品范围涵盖蚕丝围巾、蚕丝衬衫、蚕丝领带、蚕丝家纺、蚕丝画等多个领域,其中蚕丝被更是震泽企业的龙头产品,震泽也因此先后荣获“中国蚕丝被之乡”、“中国蚕丝之乡”等称号。

此外,震泽镇在获得“中国亚麻绢纺名镇”称号的基础上,不断深入产业集群建设,对促进行业水平的提升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震泽镇镇也将利用好“江苏区域名牌”这块新的招牌,引导企业不断开发新品,拓展销售渠道和方式,做强“微笑曲线”两端,实现蚕丝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将震泽打造成国家级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目标。

盛泽镇日出万绸 尽在盛泽

丝绸纺织业,既是盛泽的传统产业,又是盛泽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数百年来,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成为盛泽的一道特色,以“ 日出万绸,衣被天下” 而闻名天下。

2014 年,坐落在盛泽的东方丝绸市场交易额继续实现超千亿元。盛泽镇创新水平继续提升,科研载体建设加快,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纺织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效初显,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产值占比继续提升。

如今,盛泽镇将以更加务实的工作来促进经济发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平稳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着力推动市场业态和经营环境改善,加快东方国际纺织城建设,努力提升市场交易产品和交易手段,着力完善市场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积极培育网上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市场直接出口比重增长,提升自营进出口企业数量。

未来,盛泽镇将以更加优异的环境来助力经济发展,以提升质量为目标,切实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以推进基础设施为重点,努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以落实各项民生工程为重点,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并以更加优良的作风,来保障经济发展,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着力优化发展服务,努力保持勤政廉政。

平望镇做精做强纺织业

平望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中部,行政区域面积133.5平方公里,其中市镇面积7.6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市镇设平望、梅堰2个办事处,下辖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8.3万人,暂住人口4万人。

平望镇区位独特、交通便利,苏嘉杭高速和沪苏浙高速、318国道和227省道,京杭大运河和太浦河三纵三横穿境而过。全镇历史文化悠久,地理位置优越,道路交通快捷,工商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平望镇现有纺织企业778家,其中,化纤企业15家、织造企业706家、后整理企业 43家,服装14家。年生产能力化纤丝95万吨、占吴江区纺丝产量的20%;坯布50亿米,占吴江区坯布产量的25%; 成品布30亿米,占吴江区成品布产量的30%;各类内衣、服装 800万(件/只),占爱慕品牌的25%。规模以上企业数量 136家。

重点骨干企业有: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苏州美山子制衣有限公司等。超亿元纺织企业数量23家:三联印染、国望高科等。提供就业岗位超过 30000个。产业涉及:纺织原料生产、织造、后整理、服装等全产业链。展望“十三五”,平望镇将以打造五个百亿工程为抓手,着力做好纺丝、纺纱、织造三个百亿工程,继续做优做强做精纺织产业。

桃源镇服装酿酒苗木之乡

素以“服装酿酒苗木之乡”著称的吴江市桃源镇,位于紧连上海、接壤浙江的江苏省南大门,江浙沪二省一市交汇的金三角腹地,镇南和镇西分别紧连浙江桐乡市乌镇和湖州市南浔两大古镇,镇域面积90.6平方公里,下辖28个行政村,2个街道办事处。

桃源工业经济已形成了纺织服装、精细化工、新型建材、传统酿酒等四大支柱产业,容器包装、电子、电缆、箱包、皮件、机械等工业群体生产优势明显。全镇已拥有规模型的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几百家,并拥有生产规模和科技含量领先于全国同行业的“恒祥酒精”、“桃源染料”等一批龙头型企业。纺织服装是桃源工业的集群产业,始产于上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天,全镇数百多家纺织、服装、家纺、印染等相关配套企业,拥有无梭织机近万台,已被命名为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镇、江苏省服装名镇。酿酒是桃源的传统产业,全镇拥有颇具规模的酿造企业30余家,年产黄酒15万吨,占全国黄酒总销量的十分之一,并拥有国家农业部命名的“绿色食品”、“中国驰名商标”、“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的20余种品牌优质黄酒,“天下黄酒第一镇”已初露端倪,名声鹊起。

“坚持工业强镇、建设服装大镇、实施三产兴镇、打造生态名镇”,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益的总体要求,全镇已建成了南和、梵香、富乡、开阳等四大工业园,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的硬环境和一流服务的软环境已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土,创业的天堂”。

三星镇超越自我的甲方名域

海门市三星镇是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以家用纺织、床上用品的生产和销售集散地著称,是远近闻名的绣品之乡。拥有全国最大的家纺市场——叠石桥国际家纺城。

叠石桥家纺市场从室外地摊、台板和竹棚经营交易起步,历经6次改扩建,成为国内最大的第六代专业市场,家纺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畅销全国130多个大中城市,远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园区正由中国家纺中心向世界家纺制造贸易中心转型。越来越多的国际采购商将踏上这片土地。此外,叠石桥作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试点,将使园区成为国家特殊政策的洼地,享受到区域通关一体化的优惠政策,并在外汇结算、税收优惠、出入境管理、检验检疫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筹建中的“中国叠石桥国际物流园区”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提供货物贸易通关出口、检验检疫、国际物流、跨境电商等综合服务。

近年来,三星镇借势改革东风加速培育发展新兴业态,抢抓机遇,围绕“互联网+”,发展壮大的电商产业形态,筹建叠石桥电商城,主业态定位于电商供货、微商实体陈列、电商办公、电商服务业。

由中铁物流集团投资5000万元、在叠石桥港区域、海关监管场所北侧筹建“中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中心”,中心主要建设“跨境电商中心、国际物流总部、中铁物流集团南通分拨中心”等实体项目。此外,在纺都商务大厦招引总部经济、众创群体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创业孵化器雏形渐见。

川姜镇得天独厚的家纺产业集群

川姜的家纺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历经30余年,从最初一家一户的手工制作开始,经过不断的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已形成了集纺、织、染、印、刺绣、机绣、绗缝、研发设计、制作、包装、成品销售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社会化分工协作产业链。全镇现有私营企业2800 多家,有1000 多家有限责任公司,98 家规模以上企业,销售超亿元企业24 家。

川姜镇为了全力推动家纺产业集群发展,在原有的志浩绣品综合市场的基础上,拓建家纺面料专业市场,打造中国南通家纺城。南通家纺城总规划面积12.5 平方公里,到目前为止已建成3 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20 亿元,新建筑面积300 万平方米,内设花型面料、装饰面料、坯布、辅助材料交易区和产品展示、仓储物流、行政商务等七大功能片区。拥有各类经营户5000 多家,经营面积超150 万平方米。家纺产品销往国内80% 以上的地级市,同时远销全球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国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家用纺织品生产、销售、出口基地。2014 年,家纺城实现市场交易额480 亿元。

为了支持南通家纺城的长远发展,川姜镇大力谋划、科学部署,开辟了13个家纺工业集中区,搭建了南通家纺城电子商务产业园,实现由传统营销向“ 线上线下整合营销” 的转变,2014 年全年签署入驻协议的电商企业46 家,入驻30 家。

目前,南通家纺城拥有12 个“ 中国驰名商标” 、11 个“ 国家免检产品” 、36 家省级名牌企业、21 个“ 省级著名商标” ,引进的中国名牌有罗莱、恒源祥、北天鹅等。

猜你喜欢
名镇全镇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8
曲霞:汤包名镇 香飘四海
华人时刊(2020年19期)2021-01-14 01:17:12
羊毛衫名镇时尚产业再发力“濮院时尚周”后效应持续发酵
流行色(2018年7期)2018-12-17 03:10:16
奇幻塔罗岛之七
全镇最小的人
福建文学(2017年7期)2017-07-24 20:44:21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宋朝有四大商业名镇吗?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山东阳谷:图书流转共享资源
农家书屋(2015年1期)2015-05-30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