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强, 丁延亮, 苏洪年, 徐锐
(济柴聊城机械有限公司,山东 聊城 252000)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产品加工精度及加工外在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原来的普通机床生产效率低,对个人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尤其是目前市场产品更新换代快,普通机床很难保证加工产品质量稳定性,但完全更换全新数控机床势必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且存在风险,而对普通机床进行合理的数控改造则是中小型企业的首选,改造后,可由原来的专人专机,转换为一人多机、智能控制。
机床数控改造前必须对机床的现状进行合理的评估,从而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避免不必要的配置。另外,数控改造绝不是简单地更换丝杠、配上数控系统就能完成的工作,要想达到理想的结果必须合理配型。
如果为特定产品改造机床,以下几个方面需引起注意:改造后行程是否能满足产品的加工要求,原机床的刚性及强度能否符合该产品的加工要求,产品及配套的加工夹具是否在合理的机床承重范围内,改造后是否引起局部的刚性或强度下降,原机床的热传导性是否影响改造后机床的精度,改造后的自动化程度是否适应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节拍,改造后产品加工中的完全操作问题,机床部分配件的动平衡变化是否影响产品的加工精度等。针对如何提升机床的加工性能及自动化程度,则需参照国家相应类型的精度等级及机床验收标准角度进行改造。
原始资料的准备。改造前机床的现有几何精度需有明确的数据,以便根据该依据制定设计任务书,参照原普通机床的出厂精度等级,讨论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机床技术参数及改造方案。
1)恢复机械导轨精度。至于是否提升该机床的机械精度则取决于加工工件的精度要求。恢复机床导轨精度目前大多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研伤导轨的磨削修复或刮研修复,甚至二者相结合。磨削过程中需要避免床身变形,而刮研工作量较大,周期较长。
2)降低导轨摩擦力,提高机床的响应速度。对于普通机床铸铁与铸铁相摩擦的地方,采用成熟的新工艺,对导轨面贴塑处理,如果要求高刚性,则需粘贴耐磨铜板或合金铝。对于要求高刚性的机床,可以改滑动导轨为直线滚动导轨,或采用滚动导轨块及镶钢导轨的配合以降低摩擦。
3)增加集中自动润滑。普通机床一般为手动润滑,有固定的保养周期,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为避免遗漏,改用集中自动润滑后,机床导轨及丝杠的润滑均可定时、定量的自动进行,避免发生干摩擦。
4)简化机床机械传动链。尽量缩短传动链的长度,以提高精度及可靠性。电机与丝杠连接时需采用无反向间隙的弹性联轴器;采用滚珠丝杠的螺旋传动代替原来的普通梯形丝杠,个别大型机床需采用消隙齿轮齿条传动,如需提高传动扭矩的地方则采用直连精密行星减速机,或者通过同步带减速增加扭矩。
5)机械装配的合理性。装配时必须先确定安装基准,然后根据基准,分清先后,避免精密部分反复拆卸。热装及冷装必须根据转动部位合理选择,如安装轴承时,采用轴承加热器,合理预热后,可以无创伤安装,而如果安装不当,势必降低轴承精度及寿命,安装密封件时,也应根据密封件的材质确定安装方案,避免硬性安装。选择进口的数控系统未必都是合适的,如果不能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反而浪费,宜量力而行,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数据系统,对于一般半闭环的机床,国产系统已完全能替代进口产品,而且性价比较高,KND数控、蓝天数控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对于闭环的机床,有些国产系统也足以满足要求,如蓝天NC110系统等。继电器等电气普通电气元件,应选择一些国内名牌产品,尽量采用市场较流行的新工艺,以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对于一些反复运转的部位,必须选用有抗拉且柔韧性好的电缆,避免电路虚连的不稳定因素。
6)机床的调试。在机械及电气分开调试完成后再整体试车。当确认机械传动链安装无误后,可先进行手动旋转,利用测试扭矩大小的变化检查传动链是否存在隐患。电气调试则必须先空盘测试,各输出继电器无误后,连接电机,设置好系统各坐标轴的电子齿轮比,检查各坐标轴的硬限位是否有效,机床的软限位是否有效,然后进行机床手动回零,建立机床坐标系。
7)运行机床检测机床的几何精度。先对机床精度粗调整,在静态几何精度合格后,多次切削加工试件,以检验机床精度的稳定性,在调试的过程中,每次检验后绘出机床导轨的直线度曲线图,同时记录检测室的温度及湿度,通过对比不同时段绘制的曲线图,找出变化规律,去掉尖端,平缓改进导轨的直线度,直到几天的不同时段仅有微小变化时,调整初期结束,在机床运行几个月最多半年后,再进行一次精调整。
其中对于一些大型或精度要求高的机床,在制作机床基础时,必须根据国家对机床地基的标准进行设计,垫层夯实,混凝土严格结合机床的重量及占地面积,合理布置钢筋网,为减少周围环境的干扰,预留减震槽。如果机床的基础不合理,出现塌腰现象或与周围物体共振,机床精度势必下降,
仔细阅读机床原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确定立车C5112A数据改造目的与方向,保留机床工作台转速及横梁升降部分原功能,机床立刀架及溜板横向进给部分更换伺服电机,以便实现二轴联动。并且对机床原导轨进行磨削恢复机床导轨的直线度,对镶条作贴塑处理。机床原进给功率1.3/1.7 kW,立刀架快速进给范围0.8~86 mm/min,为减少传动链,采用弹性膜片联轴器与丝杠直连,原梯形丝杠更换为精密的滚珠丝杠,滚珠丝杠采用南京艺工FFZD4005-P4及FFZD3205-P4,具体选择参照了机械设计手册螺旋传动部分,对应的螺母座需重新设计,轴承更换为数控丝杠专用60°接触角轴承,电机座及丝杠的支撑方式进行重新设计,伺服电机及驱动部分及数控系统均采用性价比较高的KND100Ti系统,X轴采用5.5 kW,扭矩为27 N·m的150ST系列的伺服电机,驱动为SD100-5,Z轴采用4.7 kW,扭矩为23N·m的带抱闸功能的伺服电机,驱动为SD100-5;刀架采用国内工艺成熟的烟台环球320×4数控转塔刀架,润滑采用南京贝奇尔的2L集中润滑泵,对原来的润滑点接入自动润滑系统。改造后将机床保养设备点检卡更新相应内容。一般来说,在配件准备齐全的情况下,改造一台C5112立式车床,5~7天即可完成机床的调试,且符合国家数控车床精度验收要求。
改造后的机床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零件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即可,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机床本身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1] 恽达明.金属切削机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 张发军.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