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一直是个优秀的孩子。为了让他能集中精力学习,除学习以外的任何事情,父母都会替小张去做。高中毕业时,早已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他连自己的袜子都未曾洗过。
毕业后,小张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某名牌大学。开学不久,他就遇到了许多困难:不会买饭、洗衣,经常找不到上课的教室,也不知如何与同学相处。虽然好心的同学不断帮助他,但还是难以解决他的适应问题。无奈之下,他只好提出休学,学校根据他入学后的表现同意了他的请求。
依赖心理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表现,其主要特征是在自立、自信、自主方面发展不成熟,过分依赖他人,很难单独进行自己的计划或做自己的事。
依赖的主要表现为娇生惯养,情感依赖,独立不足,交往敏感,胆小怯懦,适应不良,喜欢独处。
依赖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教育不当引起的心理依赖。有的青少年从小受到父母的溺爱,生活的一切由父母包揽,缺乏独立生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是自卑衍生出来的心理依赖。有的青少年有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他人,如知识贫乏、能力不强、笨嘴拙舌,因此在日常交往中,不自觉地就让自己处于配角位置,心甘情愿地受他人支配。
如何克服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青少年要克服依赖心理并非朝夕之事,而要多角度、长时间地攻克它。
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纠正平时养成的习惯,提高动手能力,遇到问题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会独立思考问题。
在生活中树立行动的勇气,恢复自信心。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没做过的事要尝试去做。充分、准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在学校可主动分担班级工作,多参加集体活动,学会帮助他人,让自己有机会面对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在家里,自己能做的事就自己做,不做“小地主”,什么都推给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