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
(张掖市山丹县十里堡林场,甘肃 张掖734100)
红宝石李是近年从美国引进的一种新型高档果树品种,被称为第三代功能性水果。营养价值高,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如果实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具有养颜排毒、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另外,其独特的树形、美丽的叶片、鲜艳的色泽,以及较强的适应性,所以可作为城市园林绿化观果树种的首选[1-4]。经多年的引种试验,将该树种确定为张掖海拔1 500m以下的川灌区大面积推广的优质杂果树种。
引种在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李子示范园内进行,该地海拔1 480m,年平均温度7.0℃,最高气温38.6℃,绝对低温-28.7℃,≥10℃活动积温2 896℃,年平均降水129mm,日照3 085h,太阳总辐射量601.51kJcm-2,年平均相对湿度46%,无霜期156d,土质为沙土,pH值7.8,肥力低等,该地区属典型的大陆性荒漠、半荒漠化干旱气候,春季多大风,沙尘天气频繁,变温幅度大,自然灾害严重。
种源:美国加州地区。
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35g,最大单果质量250g,果实开始为红色,完全成熟后为深红色,颜色极其漂亮。采收时果实硬度大,果面光滑而有光泽,果肉紫红色,不溶质,清脆爽口,质地致密、细腻,味甜,香味较浓,品质极上。果核极小,离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5%,总糖含量13.1%,可滴定酸0.73%,成熟期为9月上中旬。果实耐贮存,常温下可存至元旦,冷库中可贮至翌年4月底。市场售价极高。
该品种萌芽率高,成枝力强,以中、短果枝及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花束状果枝连续结果能力较强,寿命长,结果部位外移较缓慢,不易隔年结果,基部的潜伏芽能萌发形成花束状果枝群并大量结果。自花结实率高,该品系丰产性能良好,定植后第2年少量结果,第3年株产10kg左右,第4年株产17 kg以上,第5年开始株产稳定在25kg左右。即盛果期产量在37 500kghm-2以上,超市售价高达8~10元kg-1,产值高达30万~45万元hm-2,经济效益相当显著。
在张掖川灌区,4月上旬花芽萌动,4月中旬始花,4月中下旬为盛花期,8月中旬果实开始着色,9月上旬果实全面着色,9月中旬果实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落叶。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可在pH6.9~8.0的土壤上正常生长,据调查,该品种最适宜在沙壤土上生长。较耐干旱,也较抗寒,花与幼果抗晚霜能力强,示范园内定植当年的树木未表现冻害和抽条现象。
3.1.1 园址选择 尽可能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土质疏松的沙壤土。若为立地条件差的沙地,必须进行严格的土壤改良,可实行大穴(100cm×100cm×100cm),按“1+3+3+3”标准进行改良,即坑底垫10cm厚的一层作物秸秆,按总量施入1∕3的优质有机肥,1∕3的沙土、1∕3的优质客土,三者混合均匀后回填。若土质较好,可施入总量1∕3的优质有机肥与耕作层的熟土混合均匀后回填即可。
3.1.2 苗木选择 根据试验研究,选择本地小红李、山杏、普通杏、榆叶梅作红宝石李的砧木均可。最好的砧木为本地小红李,用小红李砧木髙接红西梅(嫁接高度40cm左右),可显著提高树体花芽抗寒性,提高品质,促进早果、丰产、优质、高效。可推广地径2cm以上的大砧木建园,采取多分枝高接技术,完成良种嫁接,也可选用2年生以上高接的优质成品苗建园。
3.1.3 密度 按目前普通栽培方式,一般密度为:2~3m×4m,按667m2,55~83株。密植园按1.5~2m×4~5m,667m2,67~110株。大棚可按1~1.5m×2m,按667m2,222~333株。
3.1.4 栽植方式 长方形栽植:应用广泛,行距大于株距。
红宝石李干性强,宜采用纺锤形、延迟开心形与小冠疏层形等树形。该品种萌芽力、成枝力均强,干性较强,枝条密集,需注意开张角度,调节通风透光。修剪分冬剪和夏剪两个时期进行,冬剪一般选在休眠期。冬季修剪时除骨干枝延长枝行中截修剪,其余中庸枝以缓放为主,拉开角度,枝条形成花芽后再修剪。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注意疏除强旺枝、直立枝、密挤枝和交叉枝,处理好重叠枝的层次关系。1年生弱枝不短截,延长枝短截1/3~1/4,对连续缓放枝结果后适当回缩。高度重视夏季修剪,夏剪主要是采取拿枝与拉枝等开角措施。对缓放枝进行拿枝软化,促生短枝,及时摘心、扭梢,疏除徒长枝、无效枝及高位重叠交叉枝,通过严格科学的夏剪,促进花芽大量形成,促进来年大量结果。
3.3.1 施肥 可推行“1+3+7”施肥模式,即1次基肥,3次追肥,7次叶面喷肥。
为了达到丰产、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要加大优质有机肥的投入,适当控制氮肥供应,加强全养分的供给,重视叶面喷肥的次数,肥料种类,特别是含磷、钾、微量元素的肥料及有机液态肥的施用,这对提高抗性,改善外观及综合品质,保证高效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1)基肥。以完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牛粪、羊粪、猪粪等为主,株施25~30kg;长效化肥1~1.5 kg,于树体两侧开挖40~60cm深的沟,肥料与表土混合均匀后施入,每年10月上旬至落叶前完成,随树体的增大,逐年增加施肥量。
(2)追肥。从落花后开始,至果实成熟期,进行2~3次追肥。第1次于5月上旬左右,株施尿素0.5kg+硫酸钾0.5kg;第2次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株施三料复合肥0.5~1kg,过磷酸钙1kg;第3次于6月下旬,每667m2冲施液体有机冲施肥25kg或用10kg尿素+1kg磷酸二氢钾混合后配成液体肥,随灌水冲入。
(3)叶面喷肥。加强叶面喷肥,特别是通过叶面喷洒供给树体综合养分,推广应用优质有机液肥及含有微量元素的肥料,从盛花至果实成熟期,多次进行,结合防虫,多次进行叶面喷施,不但能提高花及幼果抗霜冻的能力,降低败育花比率,而且保证了优质高产。
第1次:4月中旬盛花期,配方:4%GA320mg/l+漯效王2 500mgkg-1+3 000mgkg-1磷酸二氢钾;
第2次:5月上旬,即落花期,配方:4%GA320 mg/l+3 000mgkg-1磷酸二氢钾+3 000mg kg-1尿素;
第3次:5月中下旬幼果期,配方:3 000mg kg-1尿素+漯效王2 500mgkg-1+3 000mg kg-1磷酸二氢钾;
第4次:6月中旬第1次幼果膨大期,配方:3 000mgkg-1尿素+漯效王2 500mgkg-1+3 000mgkg-1磷酸二氢钾;
第5次:7月中下旬第2次幼果膨大期用漯效王2 500mgkg-1+3 000mgkg-1磷酸二氢钾;
第6次:果实成熟前15~20d,果实采收后,配方用漯效王2 500mgkg-1+3 000mgkg-1磷酸二氢钾。
3.3.2 灌水 每年保证4~5次灌水,第1次灌水于花前进行,为早春水;第2次于霜冻发生前1~2d灌水,为霜前水,可降低晚霜冻害程度;第3次结合追肥,于幼果迅速膨大期灌水;第4次,于果实采收前10~15d灌水;第5次,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灌冬水,保证灌饱,以便树体正常越冬,正常休眠。也可根据土壤立地条件决定,沙地应适当多灌,黏性土要少灌,前期与夏季多灌,秋季控灌。
3.3.3 土壤管理 红宝石李树根系较发达,吸收根多,根系生长在40~60cm的区域,可在秋季树体基本停长前后,进行1次深耕,深度为35cm以上,以熟化土壤。生长旺季要经常浅耕(5~10cm),生长初期与中期要中耕除草(15~20cm),保持土壤疏松通气。
3.4.1 保花保果 由于红宝石李自花结实能力强,除建园时,适当配置授粉树外,在开花期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盛花期、末花期、幼果初期喷洒2~3次20mgL-1赤霉素(GA3),还可与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肥料混合喷洒,可大幅度提高坐果率,增强花与幼果抗晚霜能力,还能提高产量与质量。该项工作可结合叶面喷肥进行。
3.4.2 疏花疏果 除加强冬季修剪,对果枝组进行回缩,对结果枝进行短截,保证合理的留果量外,于霜冻发生后及时开展疏果工作,一般情况下,要求10~15cm留1果。
以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为前提,所以遵循无公害果品生产规则,采取综合防治,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农药,如近年来推广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有害昆虫。重视前期防治,推广低毒化学农药及生物农药,严禁使用中、高毒农药,特别是果实采收前20d左右,绝对禁止中、高毒农药、高残留与重金属农药以及有效期长的农药的使用。张掖红宝石李主要果实害虫梨小食心虫,枝干害虫大青叶蝉。
3.5.1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成虫发生期有4个明显高峰期,即4月下旬至5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说明在张掖海拔1 480m左右的川灌区,梨小每年发生4代。该虫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中或树下地表10cm土壤中结茧越冬,第1代幼虫发生于5月上中旬,第2代发生于7月中旬,第3代发生于8月中旬,第4代是一个局部世代,主要危害采后果实,往往不能完成当年发育。所以防治时期为第1次:5月中旬左右;第2次:6月中旬;第3次:7月中旬;第4次:8月中旬;还可在9月上中旬,根据虫情情况进行一次防治。主要应用的无公害农药为4.5%的高效氯氰菊酯2 000mgkg-1。
3.5.2 大青叶禅 主要是产卵危害幼树枝干,从而影响正常安全越冬,防治主要是在成虫上树产卵的前几天,在张掖川灌区,正常年份是9月下旬-10月上旬,采用熏蒸性较好的药剂如敌敌畏2 000mg kg-1,如果温度下降较快,仅仅1次即可,若温度下降较慢,要进行2次防治。
3.6.1 霜前灌水 根据多年试验,与霜前2~3d灌水,霜冻来临时园内积水,根据湿度大时可产生辐射热,提高近地面空气温度,故可减轻晚霜危害。
3.6.2 树体涂白 枝干涂白,可反射大部分光照,降低树体温度,从而推迟花期3~5d,可避开晚霜危害。
3.6.3 喷洒抑制剂 如喷洒B9、乙烯利、萘乙酸及青鲜素,均能推迟花期,避开晚霜危害。
3.6.4 花期喷硼或营养 于盛花期喷洒0.3%的硼砂或含有磷钾的微量元素肥料,可提高抗性,较大幅度减轻晚霜危害。
3.6.5 建设防护林、围栏或围墙。改善小气候,提高果园空气温度。
3.6.6 果园放烟或烟雾剂 在果园中靠近南面,堆放柴草,每667m2均匀堆放5~10堆,有条件摆放烟雾剂,在霜前15~30min点燃,做到见烟不见火,即整个果园上空烟雾密布,时间越长越好,这是有效防治晚霜危害的措施。注意放烟方向,堆柴密度,放烟时间等。
3.6.7 霜冻后的补救措施 霜后往往树势较弱,或部分组织器官遭受晚霜危害,所以霜后要及时加强土、肥、水管理,叶面喷洒肥料增强树势,确保丰产优质。
3.7.1 加大有机肥投入
3.7.2 推行平衡施肥与科学施肥 前期以氮肥为主,中后期以磷钾钙肥为主,钙钾肥大于磷肥,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特别是钙肥,提高果实硬度,增强贮运性。严格控制秋季以后施氮肥,造成徒长及木质化程度降低影响安全越冬。
3.7.3 严格夏剪,重视秋剪
3.7.4 严格控制秋水
3.7.5 及时有效防治大青叶蝉
3.7.6 严格控制产量 确保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促树势中庸。
3.7.7 树体全面刷白 降低温度变幅,减轻冻害程度。
3.7.8 广泛推广使用生长抑制剂 多效唑与PBO不但可以有效控制生长,还能促花早果,增进品质,即提高了树体枝条木质化程度,控制了营养生长,促进了生殖生长,大幅度提高了树木枝条与花芽抗冻性,确保了树木安全越冬,还能促进早果、丰产、稳产、优质、高效。
主要在枝条旺长期,喷洒2~3次4 000~6 667 mgkg-1的多效唑或PBO,PBO的效果更好,不但能控制生长,还可增大果质量,促进着色,增进品质,提高果面光泽度,增强果实抗病性。
李子果实采收时期,在接近完熟期(九成熟)采收,红色品种当果面彩色占全果4/5以上时为完熟期,黄色品种当果面绿色全部转为淡黄色时为完全成熟。采收应做到轻拿轻放,装入果箱内,果箱容器不宜过大或过高,每箱装4~6kg为宜,若有条件,可对采收的果实及时进行2~24h的预冷处理,可延长存放时间即货架期。
[1]李国权.寒富苹果在甘肃张掖的引种栽培[J].西北园艺,2011(8):35-36
[2]蔺国菊,田晓萍,占玉芳,等.七个李品种在张掖沙荒地的引种栽培试验[J].北方园艺,2011(15):47-48
[3]于良祖,冯海山,郭俊峰,等.7个李品种在甘肃中部高寒区的引种表现[J].甘肃农业科技,2012(12):45-46
[4]胡德勇,魏义昌,袁晓娟,等.红宝石李丰产栽培技术[J].汉中科技,2010(2):54-54